用“增值服務”抓住餐飲商家,「總廚網」從海鮮切入餐飲B2B市場

都說“名以食為天”,中國的餐飲市場規模萬億級,供應鏈端的服務佔到了市場總量的 1/4,食材採購的規模達 8000 億。但如此龐大的市場,卻面臨著分散度高、集中度低的問題,至今沒有出現壟斷企業。

餐飲供應鏈的模式在美國已經比較成熟,Sysco 市值達 347 億美元。因此在中國的餐飲B2B領域,入局的玩家們講一個 Sysco 的故事。這個賽道上36氪曾多次報道:美菜網於今年初完成 4.5 億美元融資,估值28億美元;六膳門從共享中央廚房切入餐飲B2B;鏈農去年6月宣佈實現盈利;採取以銷定產的反向供應鏈模式,宋小菜3月前完成1.8億元B2輪融資。

用“增值服务”抓住餐饮商家,「总厨网」从海鲜切入餐饮B2B市场

36氪最近接觸的「總廚網」,定位一站式生鮮採購及盈利解決方案服務平臺,以城市合夥人的模式,全國達到足夠的起訂量,就可以形成規模效應,跳過中間的流通環節,直接和供應商進貨,從而提高流轉的效率,降低成本。平通過收取佣金的方式盈利。

簡單來說,可以把總廚網理解為餐飲供應的中間平臺,一頭是原材料直採的供應商,一頭是各個中小規模的餐館,通過聚單集中採購,起量之後具備和上游供應商的議價能力。創始人朱發兵表示,集採模式下,物流成本可以節省 40%,

朱發兵表示,餐飲B2B行業中,供應鏈、配送商、餐飲店和消費者這四個環節,重要的一環是如何抓住小B商家,也就是餐館。在他看來,像美菜網這樣的企業已經完成了市場教育的工作,但補貼的做法很難長久。

餐飲行業的淘汰率非常高,創始人朱發兵曾經也開過餐廳,也遇到過經營狀況不佳的問題,他認為除了提供生鮮菜品,商家們更希望獲得營業的指導。

因此總廚網做了三件事:1.除了提供生鮮菜品,還為餐館提供新店選址、菜品指導、餐廳服務等方面的服務;2.提供SaaS系統,打通點餐和供應鏈系統的數據,可以自動核算成本;3. 提供免費的餐飲人才招聘平臺。用服務獲客,SaaS 打通顧客數據之後,供應商會主動聯繫過來。

朱發兵在餐飲供應鏈行業有15年的經驗,基於此,他選擇從最擅長的海鮮品類切入。和美菜網不同的是,總廚網爭奪的小B餐廳,更側重小型連鎖的餐飲店,有規模的餐飲連鎖店存活週期更長,而且在菜品上和海鮮品類更匹配。

集採模式之下,當地的配送是必須解決的問題,總廚網採用了“城市合夥人”制度。城市合夥人不是單人負責所有的SKU,而是一個人只負責一個品類,比如糧油、肉品、蔬菜等,因此一個城市會有多個合夥人。另外,團隊會尋找當地的有物流經驗的供應商成為合夥人,平臺也會派人去當地協助合夥人在拓展市場。目前平臺上線 2個月,在東莞、深圳、惠州三個城市擁有2000多個商家,獲客成本在 200 元左右。

最後介紹一下團隊,創始人朱發兵於05年創立餐飲生鮮配送公司,有15年生鮮行業經驗。團隊目前在尋求A輪融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