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和小区12号楼居民真幸福,“独苗”爬楼机为老人解决上下楼难题

“爬楼机”这个词,对社区里的有些居民来说还比较陌生。这种机器大多装配在老式的多层居民楼里,以方便腿脚不好的老年朋友上下楼时使用。但像这样的爬楼机,在曹家渡辖区内还属于稀有物。前两天,家住长宁路209弄的一位老人对周到君说出了他的苦恼。

三和小区12号楼居民真幸福,“独苗”爬楼机为老人解决上下楼难题

■便携式爬楼机操作演示(图片来源:新闻晨报)

老人上下楼困难,盼装“爬楼神器”

姚老先生家住三楼,已是90多岁高龄的他,现在基本足不出户。老人腿脚不好,平时在房间里走路时都要依靠扶手拐杖。子女又不在身边,只有一位护工阿姨帮忙照护老人的起居生活。

有一次,姚老先生的身体出现了突发状况,要去医院就诊。但在紧急关头,下楼却成了难事。阿姨一个人又背不动老人,无奈之下只能呼叫救护车,让医护人员用担架将老人抬下楼。等老人看完病后,还要排队等候救护车再送回去。

三和小区12号楼居民真幸福,“独苗”爬楼机为老人解决上下楼难题

■姚老先生所住楼房的走道

老人说,如果他住的老公房能装上爬楼机,将大大方便他的外出就医,还能偶尔去楼底院子里呼吸下新鲜空气。在其他楼里,也有几位老人也像姚老先生一样,因各种原因需要借助爬楼机这样的工具上下楼。

曹家渡是一个典型的人口老龄化社区,除了小高层住宅楼配有厢式电梯外,多层住宅楼都没有安装过爬楼机,居民只能走楼梯。对于上了年纪的老人,尤其是腿脚不便的老人来说,上楼和下楼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独苗”爬楼机,管理维护成难事

据了解,三和花园小区12楼里的这台爬楼机,是在2014年12月安装到位的。到现在为止,它仍然是静安区唯一一处安装有“座椅式”电梯的居民楼。当时,这个项目是由上海市残疾人基金会牵头,再由英国仕腾达公司将这套全进口设备免费捐赠给三和小区。

“当时选择12号楼,是考虑到这幢楼里的老人数量居多,对爬楼机的需求也比较集中”,三和居委前任书记周健表示。爬楼机的保修期是两年,保修期内厂商负责设备的一切维修和零件更换,保修期外的维修费用则需要12号楼居民自行协商。

三和小区12号楼居民真幸福,“独苗”爬楼机为老人解决上下楼难题

■左图为12号楼层走道,右图为爬楼机近景

周到君发现,整套爬楼机的轨道从底楼一直延伸至6楼楼顶。安装后的轨道对走道自身影响不大,据现场估测,走道能同时能容纳两个人并排站立或通行。在四楼拐弯处,红色靠背的爬楼机座椅停在了轨道上。这台260型“斯坦纳”升降椅仅限一人乘坐,最大负载重量是135公斤,座椅上的装饰材料是阻燃材料。

三和小区12号楼居民真幸福,“独苗”爬楼机为老人解决上下楼难题

■爬楼机使用说明

这时,周到君在走道上遇到了刚买菜回来的茂阿姨。阿姨家住顶楼,前两个月她生了一场病后,腿脚就没有以前那么有劲,尤其是在上楼时,有时就要借助这台爬楼机。阿姨向周到君演示时说,这台机器操作简单,容易上手,老人只需坐上座椅系上安全带,通过遥控右手边的操纵杆控制上升或者下降。

随后,周到君也坐上去试了试。经计算,使用这台爬楼机每上升一个楼层大约耗时1分40秒,每下降一个楼层则需1分20秒。在每个楼层的拐弯处设有停靠点,座椅运行到该处时都要停靠几秒钟,停靠点还装有充电装置,保持随用随充。尽管爬楼机的速度不快,但优点在于平稳,老人使用时也无需担心安全问题。

三和小区12号楼居民真幸福,“独苗”爬楼机为老人解决上下楼难题

■居民演示使用爬楼机

三和小区12号楼居民真幸福,“独苗”爬楼机为老人解决上下楼难题

■周到君体验爬楼机,红色箭头方向为下降

这时,住在4楼的一位老人表示,他也是最近才使用上了这台机器。自从得了脑梗后,他现在几乎每天都要去医院。有了这台机器后,老人上下楼也方便了许多。

另据了解,自2014年至今,爬楼机也“小修”过几次,但都没有让居民承担费用。当初安装设备时,厂商也和该楼居民达成协议,从2楼开始的10户人家,将承担之后的维修费用,层数越高的居民所需承担的部分越多。

三和小区12号楼居民真幸福,“独苗”爬楼机为老人解决上下楼难题

■爬楼机充电装置(红色虚线部分)

周到说:

目前,爬楼机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轨道式座椅爬楼机,优点是老人无需他人协助就能独立操作,随时使用,缺点是占据走道空间,设备造价高昂;另一种是便携式爬楼机,优点是不占空间,缺点是需要居民提前预约,在预约高峰期(上午8点至10点,下午3点至5点)需要排队等候,每次需要支付费用。

但无论是哪种形式的爬楼机,面对人口老龄化严重的社区,居民对爬楼机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凸显。如何将爬楼机更好地引入居民区,造福更多、有特殊需求的居民,将成为整个社会未来需要探索解决的课题。在此,周到君也呼吁相关部门引起重视,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让“老百姓得实惠”这句话落到实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