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开始六周就投降的法国为什么能成功跻身联合国五常?

wenzi容谦


二战之后决定常任理事国成员的因素,是在整个二战中的贡献以及在战后自身的国家实力,法国在开战仅仅几个周就投降了,国内庞大的军工体系沦为为纳粹德国服务的工具,甚至有几十万法国人占到了德国帮凶的行列。

但是这些都不能抹灭法国在整个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当时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受到全世界的同情,它仅有的战斗人员随反攻欧洲的盟军奋战在各大战场之上,在北非和意大利都立下赫赫战功。

特别是在1944年之后法国殖民地大多倒向自由法国,这些殖民地的资源和兵源是盟军反攻欧洲大陆的主要力量之一,因此法国的贡献还是很大的,至少不比中国差。

当法军登上欧洲大陆之后,如狼似虎的向德军进行报复,一路打到德国腹地易北河时,西方没有理由不重视法国的地位!作为西线盟军击败纳粹的利剑,复国之后匆匆组织起来的新法军

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在整个二战期间法国的地下抵抗组织,在盟军战略轰炸过程中的导航、营救、情报等各方面贡献都不可忽视,且无可替代!因此说法国是当之无愧的反法西斯实力派,进入五常也是实至名归!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联合国建立初期的意识形态斗争问题,苏联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受到西方各国的敌视,美国想拉上法国一起钳制苏联,在联合国投票过程中有更多的话语权;英国梦想回到英法两强控制世界的没好过去,因此也极力推动法国加入五常,后来英法联手干预苏伊士运河问题就是证明。

中国能加入五常行列,自然与14年艰苦卓越的抗战分不开关系,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也锻炼出数百万的劲旅,在美国大量过剩武器的援助之下,国民党800万军队是谁都不敢小觑的军事力量。再加上中国占到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是战后市场经济和自由贸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美英法都很乐意多中国这样一个五常盟友。


利刃军事


目前联合国的五大常任理事国是美国、俄罗斯、英国、中国、法国。但是在联合国在筹备建设之时,法国并未被考虑在内,甚至中国的合法席位也面临着威胁。这其中的原因今天环环就为大家来解答一下。

德国、日本、意大利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最重大的灾难,涉及全世界60多个国家,几十亿人口,超过半亿生命消逝。在此重大历史灾难面前,美国总统罗斯福最先提出构建联合国的想法。其实美国提出建立联合国还有一层目的,就是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新的世界秩序。

罗斯福最初的建议是由美国、英国、苏联、中国组成维护世界秩序的四大警察,之所以将中国考虑在内一方面是因为二次大战中,中国方面无论是参战规模和战后损失都是十分巨大的,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另一方面中国的人口数量庞大,试想庞大的联合国如果缺少了当时中国的几亿人口,那还算是全球求化的组织;还有一点,就是美国有意示好中国,拉拢中国(民国政府)抗衡苏联,牵制日本。

然而罗斯福的这一建议,最先不服的就是斯大林和丘吉尔。斯大林只希望世界上有三大国家那就是苏联、美国、英国,那么联合国就应该由这三国为主导,显然,斯大林不希望东方还有一个大国和自己平起平坐,也担心中国会成为美国遏制自己的工具;英国不希望中国进入,最担心的还是香港的主权问题,担心日后中国拥有话语权后收回香港。

在美国希望中国在,苏联、英国希望中国不在的大背景下,法国这个二战中贡献并不突出的国家被英国想方设法加了进来,当然英国是希望日后法国能和自己并肩作战,形成在联合国内的话语权;而美国认为英法都是资本主义阵营,这样就等于‘五大警察’中就有四位(当时的民国政府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是资本主义制度,这对于对抗苏联是十分有益的。当然中国当时希望自己能留在“五常”之中,那么法国加入自己也不得不同意;因此法国的加入事实上也是英美苏中三国相互博弈和妥协的结果。


环球网


欧洲大陆的老大不是法国就是德国,二战由于德国战败,欧洲大陆就只剩下一个法国了。如果法国没入常,欧洲就只有英国一家独大,这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此外,当时的同盟国如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亚等都是英联邦国家,自然不能跻身于五常。因此,不管是从地位还是从美国自身的利益来说,法国都能跻身进五常。


历史军魂


在二战期间和德国签订和约的是维希法国政权,而非自由法国政权。

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后,英法随即向德国宣战,但双方并未爆发激烈的冲突,而是进入了长达半年的“假战”对峙状态。由于法国东北部与比利时的阿登山区地形崎岖,不易运动作战,因此法军对德军的防御重点放在了东部地区,也就是著名的马奇诺防线。

马奇诺防线的部分地下电车通道

但令法方没有想到的是,德军并没有延续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进攻路线,而是通过在北部地区调动兵力对法方进行牵制,集结装甲集群穿过防御松散的阿登山区,直取法国后方,对主力在马奇诺防线上据守的盟军士兵形成了包围之势。在德国压倒性的攻势下,1940年5月24日,近34万的盟军士兵开始在敦刻尔克向英国撤离,6月4日撤离行动完成,6月14日法国首都巴黎被德军占领。

1940年德军在凯旋门

在法国即将战败时,当时的法国总理保罗·雷诺宣布辞职,之后由菲利普·贝当继任,并向德国求和,1940年6月22日德法双方签订停战协定,1940年7月贝当在法国中南部的维希被推举为元首,法国开始实行法西斯独裁统治,这就是维希法国政权。

同年6月,时任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国防部次长夏尔·戴高乐因拒绝向德国投降,流亡到英国,于6月18日通过英国广播公司发表《告法国人民书》,呼吁法国人不要放弃抵抗。这也标志着“自由法国”运动的开始,该政权获得了英国的承认,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也承认自由法国,之后向轴心国宣战的同盟国也开始支持自由法国政府。

1944年戴高乐将军在解放的巴黎香榭丽舍大街上

1944年7月,法国被盟军收复,自由法国政府解散,由戴高乐将军领导的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取代。1945年5月,德国投降后,戴高乐以法国临时政府最高统帅的名义,和盟军一起接受了德国投降。

1944年8月21日至10月7日期间,美、英、苏、中各国代表在华盛顿附近的敦巴顿橡树园举行会议,商讨规划了联合国宪章的基本轮廓。在讨论期间,美国最初提议由美、英、苏、中4个国家组建常任理事国,后英国提出将法国纳入常任理事国之中,期间还曾讨论过将巴西也纳入常任理事国之中,但英、苏没有同意,最终经多方讨论五个常任理事国被确定下来。


鼎盛军事


法国能够在二战之后成功跻身于联合国五常,所靠的除了自身努力,更多的是外部机遇。

先来说自身努力:

首先要肯定的是法国具备五常实力,从

疆域来说,二战前期的法国殖民地虽然缺少了北美大陆的广袤面积指标,但仅凭西北非、马达加斯加、印支半岛等地也达到了千万平方公里量级。

军事实力来说,无论是二战前后,法国实力都在五名之内。

政治影响力来说,人家好歹贡献出了史诗般的法兰西大革命,是后世自由民主思想传播的源泉。

历史投资来说,藏私帮助美国的建国,还送人家一具老大个儿的女神像,害得人家百姓一直在神魂颠倒中念他的好。

更为关键的是,虽然本土六周战败,戴高乐将军的自由法国运动一直坚挺在英国,在北非殖民地战场是也与轴心国进行了激烈的抗争,同时也是后期盟军登陆反攻的主要组成力量。

除了海外的自由法国运动,法国本土的抵抗力量在战争后期也风起云涌,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句话,法国人首先是展开了规模庞大的自救行动,并不是一味依靠别人的施舍。上帝只救自救之人,法国人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个道理。

自身再努力,也架不住机遇好。

联合国来自美国的主倡,用意是建立战后新秩序,取代过气又不好用的国联,发起国是美英苏三国。

当年的国联常务理事国是英、法、意、日四国,偶数意味着扯皮和无效,后来德国加入又拽着日本退出,三个常务理事国稳定性是够了,又显得有些缺乏代表性。

到了联合国被提上议事日程后,苏联打开头希望哥仨就行,那是因为苏联认定座位越少越豪华,另外也觉得有时候美英也是面和心不和,完全具备挑拨离间的空间。美国希望拉上中国,原因自然无需多说,中国是比较忠实的追随者,也是制衡苏联的可靠盟友,同时中国也的确为抗日付出了很多,后期的实力在全世界排名也达线。英国看不起中国,认为老蒋后期抗战成绩稀松,但小样的民族情绪还挺重,动不动就在耳边聒噪收回香港什么的。后来一看美国特别坚持,只好稍作妥协,你找来老铁,那么我也要找我的老铁法国加入。

最后大家就达成了目前这样的一致意见,其实还是个三角体系,三角型最有稳定性嘛。三角的一角是美加中,一角是英加法,最后一角是苏联。苏联倒也想拉盟友,但放眼一望,实在是拉不上台面,不想吃暗亏,坚决要求加上了“一票否决权”这一条灵丹妙药。

于是法国挠着头“意外”入局赐座。

其实大家的选择权并不是太多,真要是评五强,也只能是这五位爷了。德日意都是战败国;意大利就是漂白了也不够格;西班牙还法西斯着呢;加拿大、澳大利亚那些地方几乎还是白地;巴西寸功未立,一心玩球;印度,印度还没有成为国家呢!

话说最近这几年,很有些国家想抱团加座,五常也经常单独摸摸他们的头私下表示支持,其实五强内部早就确认过心照不宣的眼神.....朋友,你知道五常是什么吗?那是打出来的战后国际新体系!


历来现实


二战给人类社会造成的损失是惨痛和巨大的,正是因为那些列强贪心不足,欲壑难填,人类之间才会爆发战争,作为曾经不可一世的法兰西帝国,按照他的实力,加上提前得到德军进攻的计划,实在不应该在开战六周就投降,任谁都没有想到。



法国此时已经没有了当年拿破仑时期的雄风,虽然法国人看似比较怂,在开战没多久就举双手投降,而且耗费全国之力打造的马奇诺防线(和小型城市差不多,医院,工厂什么都有,各种防护措施齐全),也被德国不费吹灰之力就攻破,寄托所有法国人希望的马奇诺防线没用上,顿时丧失了和德国作战的信心,没多久就投降了,可以说是不战而降。



这种“没骨气”的做法,反而让法国保存了相当大的实力,国家的损毁程度比其它几大国家都要好,工业设施也并没有受到多严重的损失,综合国力在战后是其他国家面前也是名列前茅的,战后重建的很快。

当时罗斯福提出三大国英美苏为li shi guo,当时除了苏联,英美都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而且影响力很大,美国为了牵制苏联和日本,便拉拢了当时的guo min zheng fu,成为四大国,但是作为英国来说,如果zhong国真的有一天恢复国力,有了实力,在国际上有了影响力后,把XG 和ao men收回去就麻烦了,于是拉拢法国一起加入,遏制其它国家的权利,增强自己的实力。



法国和zg能进入其中,在那个时代,是美英苏三国之间博弈的结果,他们都想要拉拢自己的势力加入进来,平衡各方的势力,尽量不让一家独大,各自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形成了今天的国际局面。


军事一点通


对于法国为何成为五常之一这个重大国际问题上,这次提供给各位读者一个内外因的分析框架,这是我们从中学就开始学的,以后此类问题你都可以这么看(当然,也可以用其他方法),非常实用。法国成为五常之一,由内外两重因素而定。

其一,法国内因,希特勒让过马奇诺防线闪击法国,法国几周即战败投向,并建立了维希傀儡政权助纣为虐,看起来战后也该遭到惩罚,却成了战胜国,而且还成了五大常任理事国,这逻辑上说不过去啊?确实,只看这些肯定是这样,这里边忽略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法国虽败但是抵抗力量犹存,戴高乐组织了流亡政府,领导法国抵抗运动,逐步发展壮大,而这个法国政权是得到英美承认的,维希是德国承认的政权,由此形成了“两个法国”的局面。最终,戴高乐流亡政权合法性逐步超越维希政权,与英美一道解放巴黎,成为战胜国重要一员,戴高乐政府也成为法国唯一合法政府,继承了法国一切法统,实力不俗。而维希政权则被扔进了历史垃圾堆,遭到唾弃。假设没有戴高乐抵抗运动发展壮大,欧美反攻到法国时依旧是维希政权,那即是不把法国作为战败国对待,也绝对不会是给予联合国五常之一的地位和权力。也就是说,法国能获得五常之一的地位,法国自己的奋斗是最主要原因。

其二,大国博弈的外因,战胜国之间也有博弈,最终法国作为平衡者角色被拉了进来。话说当时最开始商议时要设置三个常任理事国,也就是美英苏三国,但是美国为了巩固二战后全球霸权地位,增加自己的话语权,在东亚牵制苏联和监督日本,将中国拉了进来,成了美英苏中四常。苏联当时是非常不乐意的,英国也很不爽,于是他们共同相中了法国,让法国加入这样可以稀释美国话语权,同时加强欧洲力量,同时还可以监督德国再次崛起为患世界。美国也不好说啥,于是法国顺势就被英苏拉了一把,成为了常任理事国。

法国自身的贡献这一内因为主,大国之间的平衡博弈拉法国入伙这一外因为辅,共同促成了法国成为二战后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北玄武


发过是在二战中的表现实在世界大跌眼镜,号称欧洲陆军第一的法国,在德国的进攻下仅仅坚持六周,实在说不过去,丢光了拿破仑他老人家的脸。下面我说一为何战败又为何跻身五常

战败原因

一 战略纵身小

大家看看欧洲的版图,就那么大一小块,再看看法国 虽然在欧洲来说很大,但是在德国战车的碾压下,政权很快就土崩瓦解了

二骄傲 避战 的矛盾心里

二战时法国拥有号称无法逾越的马奇诺防线,当然只是号称,但是法国高层很迷信这条防线,认为德国人不敢来,结果大家都知道,真是骗起人来连自己都骗😋还有就算避战心里,英法害怕得罪德国,想着出卖一些小国保全自己,没想到希特勒直接打脸,一点面子都不给

三坚固的堡垒往往是内部瓦解的

党派不和,高层一些人主战,一些人主和,天天投票是打还是和,导致德国人绕过马奇诺直达巴黎,政府直接沦陷,几十万士兵真的无辜。

这么渣的战绩为何能跻身五常呢?

美国对德日宣战后,太平洋打日本,欧洲登陆打德国,可以说加速了二战结速。新的秩序诞生时肯定需要招揽小弟,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英法就是最好的任选,拉兄弟对抗红色巨兽苏联共同体。

就好比公司懂事会,自己人多了就厉害,所以法国躺着进了五常😇爽歪歪了,然后法国有了核技术,英美分了股权,就坐稳了五常。


懵懵手工作


联合国,其实本来就是美,英,苏三国建立的,但英国知道,自己底气比美国差远了,必须得拉个小弟来。而放眼整个西欧东欧,要么就是被德国打残的,要么就是干脆被德国绑在一起出兵的,也只剩个法国了。而美国,毕竟也是刚升上没多久的土豪,对当年日不落帝国的名头也得顾忌三分,人家那名头也不是白来的,所以就拉上了当年老蒋的中国。而斯大林,从阅兵场上轰轰隆隆弛过的坦克军团,早就不把英美放眼里了,所以都懒的拉小弟去,再说,不拉小弟的原因,也跟英国差不多。。。。所以,现在这世道,也就是美俄中英法,这"五大流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