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結束1百年,法德首腦脈脈含情!照片很有愛,卻不是好兆頭?

在2018年11月11日法國巴黎的儀式上,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歡迎世界各國領導人到會,紀念結束第一次世界大戰停戰一百週年。在會上,馬克龍譴責民族主義,並加強他對多邊主義的深刻承諾,

並堅持維護一個由過去的衝突所產生的歐洲聯盟。然後美國總統特朗普就來搗亂了。

一戰結束1百年,法德首腦脈脈含情!照片很有愛,卻不是好兆頭?

從11月9日晚上來到巴黎後,特朗普的一舉一動似乎都要象徵他所掌握的單邊主義。他傾向於對東道主施加懲罰。首先,特朗普發佈了對馬克龍的直接攻擊,後者一直呼籲歐洲加強自己的軍隊。然而在週六早晨,這兩個男人表現得好像從來也沒有發生一樣。在雙邊會議之前,他們在愛麗捨宮進行了一次強顏歡笑的簡短講話。特朗普說他希望一個強大的歐洲。但很明顯美歐之間的浪漫已經結束了。

後來傳來消息,特朗普將跳過原定的48小時內的重要訪問事件:參觀巴黎以外的艾思納·馬內美國公墓和紀念館。在那裡他應該紀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陣亡的美國士兵。白宮表示惡劣的天氣阻止了他的直升機飛行。但這個站點離巴黎只有一個小時的車程,而且天氣也不差。特朗普做了什麼呢?他和誰見過?誰也不知道。

一戰結束1百年,法德首腦脈脈含情!照片很有愛,卻不是好兆頭?

這種隨意更改行程,是典型的特朗普行為方式。特朗普連東道主國總統都敢侮辱和抨擊,更不用說美國士兵和退伍軍人了。在美國,Twitter爆發了對總統的憤怒,如果一位民主黨總統因為下雨而跳過一場戰爭紀念活動,那麼保守派媒體會如何喋喋不休反應?。但在歐洲,特朗普的政治鬧劇正好強調了馬克龍、德國總理默克爾和其他歐洲領導人日益關注的問題:歐洲即便不是被美國徹底拋棄,至少也正在被美國孤立。

星期天,法國雜誌《每週報紙》的頭版標題為《為什麼特朗普威脅我們?》。所謂的“我們”是法國及歐洲。在特朗普訪問期間,法國《世界報》一直在編寫一系列關於跨大西洋分歧日益擴大的專欄,開篇就是“歐洲-美國離婚:西方家庭的緊張局勢”。法國評論員指出,特朗普還回避了巴黎和平論壇,這是一個在週日舉行的多邊首腦會議。雖然由馬克龍,默克爾和聯合國秘書長都參加了會議,但特朗普卻沒參加。

一戰結束1百年,法德首腦脈脈含情!照片很有愛,卻不是好兆頭?

歐洲意識到世界與美國的距離越來越遠。在一位堅定的單邊主義總統的領導下,美國參與週日早晨紀念一戰結束100週年的活動也有了鮮明的特色。當馬克龍、默克爾、埃爾多安、特魯多等80多位國家和世界主要組織的領導人乘坐公共汽車,在雨中一起抵達凱旋門的時候,特朗普卻乘坐美國的車隊獨自抵達。

一戰結束1百年,法德首腦脈脈含情!照片很有愛,卻不是好兆頭?

當然特朗普不是獨自到達的外國首腦,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和俄羅斯總統普京,也是這麼幹的,而且他們是最後一個到達。當然這可能存在安全問題。但是特朗普的單獨到來暗示,在特朗普的統治下,美國打算單獨行動,退出國際多邊條約並與盟國展開貿易戰。法國電視評論員稱這種行為是“象徵性的”。法國媒體發現,美國總統在默克爾旁邊沒有什麼笑臉。當普京到達時,特朗普卻笑容滿面。普京給了特朗普一個大拇指,並輕輕拍了拍美國總統的胳膊。

一戰結束1百年,法德首腦脈脈含情!照片很有愛,卻不是好兆頭?

在凱旋門下的講話中,馬克龍回憶起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歐洲,幾乎是在自殺。他警告,“老惡魔”正在重新現身,歷史可能會重演,並威脅到歐洲的和平歷史。他譴責“只關注自己利益的自私國家”,這聽起來像是一個明確針對美國的言論。他表示,“愛國主義與民族主義完全相反,民族主義是它的背叛……如果一個國家認為利益第一,其他無關緊要,那麼就抹去了一個國家最寶貴的東西。什麼讓一個國家生存,什麼使它偉大,什麼是國家最重要的:就是國家的道德價值。”馬克龍的話,標誌著世界其他國家如何與“美國第一”的影響抗衡。

一戰結束1百年,法德首腦脈脈含情!照片很有愛,卻不是好兆頭?

馬克龍在演講中呼籲各國共同努力,應對氣候變化,貧困,飢餓,疾病和不平等。他最後說:“人與人之間和國家之間的和平萬歲!世界自由國家萬歲!人民之間的萬歲友誼!法蘭西萬歲!“這是馬克龍的表演,將自己定位於世界舞臺中心。馬克龍作為歐洲的大國首腦,要在五月歐洲議會選舉之前反對民粹主義的力量,也展示他對戰後法德聯盟的支持。11月10日,當特朗普在巴黎無所事事的視乎,馬克龍和默克爾去了貢比涅森林。100年前這裡西部陣線最高指揮官福煦與德國簽署停火協議,結束第一次世界大戰。而且這裡還是1940年希特勒強迫法國簽署投降協議的地方。

一戰結束1百年,法德首腦脈脈含情!照片很有愛,卻不是好兆頭?

這是70多年來法德領導人首次在貢比涅會面。在深灰色的大理石戰爭紀念碑之前,默克爾和馬克龍在雨中握手。這是法德統一的有力象徵,提醒人們歐盟控制德國、法國肆虐的右翼民族主義。但前景是令人憂鬱的。默克爾的時代即將結束,馬克龍的受歡迎程度一直下跌。法國和整個歐洲的右翼勢力正在崛起,並一直呼籲各國擁有更多的國家主權和更嚴密的邊界。這張照片是一個時代結束的縮影,而不是一個光明未來的開始。在11日舉行的巴黎和平論壇開幕式上,馬克龍表示,世界陷入了一種新的疾病。

歐洲與美國的距離越來越遠,甚至讓人感覺是互相放棄。11月6日馬克龍在一次電臺採訪中,表示歐洲需要加強自己的防禦,包括組建歐洲軍,以防俄羅斯的侵略,也因為美國宣佈它將退出“中程核力量條約”。另外馬克龍還談到了網絡威脅。他認為歐洲正在被網絡空間的黑客所圍攻。歐洲必須保護自己,不論是中國,俄羅斯,還是美國。一些新聞報道將馬克龍的兩個言論混為一談,導致人們認為馬克龍希望歐洲建立自己的軍隊,防備美國的襲擊。為此,特朗普對馬克龍很憤怒。

一戰結束1百年,法德首腦脈脈含情!照片很有愛,卻不是好兆頭?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約翰博爾頓試圖淡化美法兩國領導人之間的世界觀衝突。博爾頓表示:我不認為總統或99%的美國人只通過一種角度來看待事物。從總統的角度來看,他要考慮保護美國重大利益的最佳途徑是什麼?從美國的角度來看,我們從來都不是孤立主義者,因為美國來自於西方和歐洲。但美國只是不是面向大西洋,或者像一些人希望的那樣面向大西洋。當成為一個全球大國時,美國的經驗教訓是,需要從保護全球利益利益角度來考慮問題。

11日早上的凱旋門,由馬克龍組織的紀念儀式看上去恰到好處。馬友友表演巴赫大提琴;高中學生閱讀第一次世界大戰士兵的證詞;歌手錶演歌曲;歐盟青年管絃樂隊表演了法國一戰時期著名作曲家拉威爾的名曲《博萊羅》。馬克龍在雨中,結束了譴責民族主義的演講。他站在士兵們身邊,獨自一點燃了紀念性的火焰。但至少在他自己看來,不會遺忘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教訓。但是其他國家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