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相互保,上线3天有150多万人抢购的短期重疾险,能买吗?

10月16日,不仅有赵丽颖冯绍峰结婚这个大热点,保险行业也发生一件大事:

支付宝上线了一款新“保险”产品——“相互保”。

支付宝相互保,上线3天有150多万人抢购的短期重疾险,能买吗?

芝麻分达到650分及以上的部分蚂蚁会员(分批开放中),年龄在30天-59周岁之间,且符合相应健康条件,均可0元免费加入“相互保”大病互助计划。满足条件的成年人加入后,还可添加未成年子女,一起享受大病保障。

大病保障的保额为:初次确诊大病时未满40周岁者,保额30万元;已满40周岁者,保额10万元。

支付宝相互保,上线3天有150多万人抢购的短期重疾险,能买吗?

你以为大事仅仅是指价格实惠到没朋友吗?哪这么简单!听我慢慢说~

寻常保险产品是根据疾病发生率定价、需先行支付固定保费。而“相互保”服务根据实际发生赔付案例的情况进行费用分摊,如果自己患病即可一次性领取保障金。

分摊金额为赔付的保障金加上10%的管理费(管理费用于案件调查审核、诉讼仲裁公证、项目日常运营维护等支出)。

有一个计算公式:分摊金额=(出险案例累计保障金+10%的管理费)/公示时人员人数

根据官方预期,单一出险案件,每个用户被分摊到的金额不会超过1毛钱。

每月14日及 28 日为相互保的保障金及管理费分摊日,信美相互将通过支付宝(自动扣取的方式)划扣成员的每期分摊金额。

支付宝相互保,上线3天有150多万人抢购的短期重疾险,能买吗?

“免费是世界上最昂贵的东西!”——马云

是不是很有吸引力?分分钟想入保?

迫不及待地不只你,截止目前,已经有150多万人加入了相互保大病互助计划,数字在不断往上增加。

与此同时,网上也有许多文章说:

“相互保这种模式在国外已经相当普遍,在美国、日本、德国这些发达国家所占比例甚至能够达到40%。在国内,类似的模式早在水滴筹之类的公益平台也出现过,只不过这些公益平台没有保险牌照,大家会担心核保不严出现骗保、理赔难之类的道德风险,才没有被广泛推广。”

而这次支付宝联手信美人寿,推出了这款相互保产品,正式接受保监会的监管。

看了这么多,我原本也打算入手的。但认真看了看分摊成本的算法,发现事情没这么简单!

支付宝相互保,上线3天有150多万人抢购的短期重疾险,能买吗?


“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茨威格

有人问“0元加入,出事分摊,连管理费都可以分摊;10%的管理费,明明白白,童叟无欺;这哪里不好了?”

下面,我就跟大家说道说道:

1、存在停售风险

官方也说了,人数不够或者保险公司不想玩儿了,随时都能停止。如果用户要退出,行,你随意。提前跟你打个招呼,你之前交的钱是不给退的,芝麻信用分也会受影响的。

支付宝相互保,上线3天有150多万人抢购的短期重疾险,能买吗?

2.参保人越多,分摊的钱不会变少

人少了会停售,可人多了,你要交的钱也就多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分摊成本的多少,关键在于有多少人得病。

官方说,500万人加入,当月有100人得了重疾,平摊下来,可能一个人就6.6元。

可如果生病的有1000人呢?10000人呢?平摊的成本也会以10倍、100倍增长,等到那个时候,你就肉疼了。

3.投保时间越久,分摊成本会越高

很简单,年纪越大,重疾的风险越高,也就意味着出险的次数会增加。但从保额上看,年纪越大,保额反而越少。尤其是40周岁以上只有10万的保额,真遇到大病,没什么用。

最让人无语的是,所有的赔付风险,用户自行承担,产生的管理费用,用户自行承担,保险公司还可以通过管理费赚钱。

那问题来了,要不要入“相互保”的坑呢?

如果你不在于扣的那点钱,可以尝尝鲜,反正可以随时退出。可如果你想要抵抗风险,还是配置一款长期重疾险为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