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博会”擦亮长沙“会展名城”新名片


“农博会”擦亮长沙“会展名城”新名片


“农博会”擦亮长沙“会展名城”新名片

因为一场展会,长沙又一次吸引世界目光,“会展湘军”实力又一次得到肯定。

11月1日-5日,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暨第二十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展会”)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作为展会的子活动之一,11月2日下午举行了中国(长沙)会展业发展研讨会,汇聚了全国会展业品牌公司和会展精英,就会展业的发展方向和热点话题进行探讨和交流。

机遇——会展产业恰逢其时

在今天召开的2018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发布会上,长沙再次入选由中国会展经理研究会发布的2017年度“中国最具竞争力会展城市”,并排名第一。

长沙不靠边不沿海,亦不是政治经济中心,会展行业何以领跑中部、走向世界?这与市政府对会展业的扶持和培育至关重要。

研讨会现场,长沙市会展办主任陈树中就会展业发展的环境、政策和方向进行介绍和解析。

据介绍,近年来长沙先后修订完成《促进展览业改革和发展的办法》《长沙市会展业促进办法》《长沙市会展项目扶持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文件,有效推动了长沙会展经济的发展。2018年,长沙出台《会展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每年确定十大战略性重点展会培育项目。

沙场点兵,长沙市政府对会展业寄予厚望,而“会展湘军”也从不负众望,交出了一份满意的成绩单:“农博会”创办于1999年,至今已举办19届,累计展出农产品18万余种,成交额逾2300亿元;筑博会奠定湖南装配式建筑领军者地位;轨博会集结近200家国内轨道交通知名企业将携手向世界展示中国轨道交通产业丰硕成果……

崛起——产业会展得天独厚

在会展这个陈列馆,产业是最好的主角。

长沙产业结构特色鲜明,为会展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题材。不仅拥有新材料、食品、工程机械、电子信息四大千亿产业集群,汽车、移动互联网、生物医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四大新兴产业也成为长沙工业新的增长极,千亿产业和新兴产业渐次发展。

同时,长沙共有长沙国际会展中心、湖南国际会展中心、红星国际会展中心、湖南省展览馆四大展馆,为中部六省中场馆面积最大的城市,基本形成了“1+3”会展场馆格局,为“打造中部会展高地,形成千亿级产业”提供了硬件基础。

既然“铺好路”,何不“搭好台”。据统计,2017年,全年举办会展活动215个,实现展览面积230万平方米,观众人数600万人次,成交金额达550亿。在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指数发布会上,长沙被评为中国最具竞争力会展城市,被商务部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和全国会展业界誉为“中国会展业一道靓丽的风景”。

未来——大会展格局打造“中部会展高地”

“亚马逊流域的一只蝴蝶扇动翅膀,会掀起密西西比河流域的一场风暴”,而会展经济就有这样神奇的力量。

每一次大规模、高层次的会展活动所带来的经济聚集“内生”效应,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高城市服务功能、拉动就业等多个方面具有强大的引领、辐射、集散功能。基于此,很多城市都在不遗余力地发展会展经济。

屹立发展潮头,方显“会展湘军”担当。

本届“农博会”首次与“农交会”、南南合作论坛合并举办,“展会”嘉宾之众,规格之高,不仅用上百亿的合同交易额予以回馈,更将长沙会展行业发展推向新高度,还为会展经济发展提供了最优示范——一届备受瞩目、客商云集、成果丰硕的展会,能让企业赢得市场、客户抓住商机、群众得到实惠,并助推经济结构的不断转型和升级优化。

研讨会现场,湖南省商务厅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处副处长罗先寅就湖南会展业的发展政策和举措进行推荐,他表示,近年来湖南会展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来势很好,希望未来行业协会和企业部门能积极来湘发展,共同见证中部会展高地、国家会展名城的崛起!(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金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