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划分为1市3区8县的4线城市,享有“楚南戏之乡”之称

湖南省划分为1市3区8县的4线城市,享有“楚南戏之乡”之称

湖南省划分为1市3区8县的4线城市,享有“楚南戏之乡”之称

湖南省划分为1市3区8县的4线城市,享有“楚南戏之乡”之称

湖南省划分为1市3区8县的4线城市,享有“楚南戏之乡”之称

湖南省划分为1市3区8县的4线城市,享有“楚南戏之乡”之称

湖南省划分为1市3区8县的4线城市,享有“楚南戏之乡”之称

湖南省划分为1市3区8县的4线城市,享有“楚南戏之乡”之称

湖南省划分为1市3区8县的4线城市,享有“楚南戏之乡”之称

湖南省划分为1市3区8县的4线城市,享有“楚南戏之乡”之称

湖南省划分为1市3区8县的4线城市,享有“楚南戏之乡”之称

湖南省划分为1市3区8县的4线城市,享有“楚南戏之乡”之称

邵阳,是湖南省下辖地级市,史称“宝庆”。位于湘中偏西南,资江上游;东与衡阳市为邻,南与零陵地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地区接壤,西与怀化地区交界,北与娄底地区毗连;介于北纬25°58’~27°40',东经109°49'~112°57'之间,总面积20876平方千米。西有雪峰山脉、南有大南山和越城岭—大云山等,北有金龙山-天龙山-猪婆大山,主体在湘中盆地。邵阳市辖3个市辖区、7个县、1个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2016年总人口830.08万人。

邵阳有娄邵铁路与湘黔、京广线相接,沪昆高速、320国道横贯东西,二广高速、207国道纵贯南北。资江水运可达洞庭湖。名胜有世界自然遗产崀山风景区、北塔、水府庙、昭阳侯国故城址、武冈法相岩等。2017年6月,邵阳市被命名国家卫生城市。[1]

2016年,邵阳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20.86亿元,比2015年增长7.9%。

湖南省划分为1市3区8县的4线城市,享有“楚南戏之乡”之称

湖南省划分为1市3区8县的4线城市,享有“楚南戏之乡”之称

湖南省划分为1市3区8县的4线城市,享有“楚南戏之乡”之称

湖南省划分为1市3区8县的4线城市,享有“楚南戏之乡”之称

湖南省划分为1市3区8县的4线城市,享有“楚南戏之乡”之称

湖南省划分为1市3区8县的4线城市,享有“楚南戏之乡”之称

建制沿革

早在新石器时代,境内即有先民栖息屯居。

湖南省划分为1市3区8县的4线城市,享有“楚南戏之乡”之称

秦代,今境内分属长沙郡及黔中郡。

西汉初,始置昭陵县。

吴宝鼎元年(266年),分零陵郡北部都尉辖地置昭陵郡,治今城区,为境内建郡之始。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更昭陵为邵陵,移郡治于资江北岸。

唐代设邵州,与邵阳县在今城区同城而治。

宋崇宁五年(1106年),分邵州西部置武冈军。

南宋宝庆元年(1225年),理宗赵昀登极,用年号命名曾领防御使的封地,升邵州为宝庆府,宝庆之名始于此。元代设宝庆、武冈2路。

湖南省划分为1市3区8县的4线城市,享有“楚南戏之乡”之称

明初设宝庆、武冈二府,后降武冈为州。

民国二年(1913年),废宝庆府,设宝庆县,境内各县隶湘江道。

民国十一年(1922年)直隶于省。

民国十七年(1928年),宝庆县复名邵阳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在邵阳县城设置湖南省第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0月设置湖南省邵阳区督察专员公署;同时建立邵阳市,隶邵阳县。11月,邵阳区督察专员公署更名为行政专员公署。

1950年07月,邵阳市升格为县级市。

湖南省划分为1市3区8县的4线城市,享有“楚南戏之乡”之称

1955年04月,邵阳区行政专员公署更名为邵阳专员公署。

1956年城步县改设城步苗族自治县(驻儒林镇),邵阳专区辖11县、1自治县。

1958年,邵阳市划归邵阳专署领导,原属黔阳专区的绥宁县(驻长铺镇)划入邵阳专区,辖1市、12县、1自治县。

1961年,由新化县析置冷江市,由涟源县析置娄底市,均由邵阳专署领导。

1962年撤销冷江、娄底2市,将冷江市并入新化县;娄底市并入涟源县。

1965年将湘乡县划归湘潭专区。

1969年由冷水江镇改设冷水江市,属邵阳专署领导。

1970年邵阳专区改称邵阳地区,地区驻邵阳市,辖邵阳、冷水江2市及邵阳(驻塘渡口镇)、新邵(驻酿溪镇)、涟源(驻蓝田镇)、双峰(驻永丰镇)、邵东(驻两市镇)、新宁(驻金石镇)、武冈、绥宁(驻长铺镇)、洞口、隆回(驻桃洪镇)、新化等11县和城步苗族自治县(驻儒林镇)。

1977年邵阳市改由省直辖,将冷水江市和新化、新邵、邵东、双峰、涟源5县划归涟源地区,邵阳地区辖6县、1自治县。

1980年2月20日,国务院批准邵阳地区代管的邵阳市改由省直辖。

1983年2月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邵阳地区,所属的邵阳、隆回、洞口、武冈、新宁、绥宁6县和麻步苗族自治县划归邵阳市;

1983年7月13日,国务院批准设立邵阳地区,辖邵阳市的邵阳、隆回、洞口、武冈、新宁、绥宁6县和麻步苗族自治县,驻邵阳市。

1986年1月27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6]18号):撤销邵阳地区,将邵阳、隆回、洞口、武冈、绥宁、新宁6县和麻步苗族自治县7县划归邵阳市管辖。

1987年2月12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87]27号):撤销邵阳市桥头区。

1994年2月1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武冈县,设立武冈市。

1997年8月29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7]83号):一、同意将新邵县的陈家桥乡划人邵阳市市区。二、同意撤销邵阳市东区、西区、郊区,调整设立邵阳市双清区、大祥区、北塔区。 双清区:辖原东区的龙须塘、汽车站、小江湖、火车站、桥头、东风路6个街道和原郊区的火车站、高崇山、城东、石桥、云水、鸡笼6个乡。区人民政府驻建设路。 大祥区:辖原西区的城北路、红旗路、中心路、城西、城南、百园春6个街道和原郊区的城南、雨溪、面铺、檀江、蔡锷、板桥6个乡。区人民政府驻西湖路。 北塔区:辖原东区的江北街道,原郊区的茶元头、江北、田江和从新邵县划入的陈家桥乡。区人民政府驻江北大道资州。[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