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訪談》揭自媒體6大亂象 這些“病”得治!

如今,自媒體時代似乎人人都有麥克風。我們面對的不只是各種信息、觀點、分析,還有謠言、攻擊、謾罵。一些自媒體從業者為了吸引流量,奪人眼球,追求10萬+,用上各種不正當手段,喪失了基本的底線。


△《焦點訪談》:自媒體 要自律不要自戕

2018年5月,一個微信公眾號發表一篇名為《託你們的福,那個殺害空姐的司機,正躺在家數錢》的文章。文章不顧逝者尊嚴與家人感情,採用小說的手法編造空姐遇害的細節,措辭誇張,甚至出現不堪的色情想象,惹怒眾多網友。


《焦點訪談》揭自媒體6大亂象 這些“病”得治!


迫於壓力,當晚,該微信公眾號發佈致歉信。因發佈低俗內容而引發公眾不適,公號被永久封禁。

自媒體快速發展 亂象叢生

據統計,當前移動互聯網上有8億網民,不少產業化大號擁有的粉絲量動輒數以萬計,很多熱點文章閱讀量超過10萬+。隨著自媒體的快速發展,很多亂象浮出水面。


《焦點訪談》揭自媒體6大亂象 這些“病”得治!


△ 圖/視覺中國

自媒體亂象一:低俗色情

為了製造刺激,吸引眼球,增加流量,有的自媒體發佈色情低俗的內容。


《焦點訪談》揭自媒體6大亂象 這些“病”得治!


在一些公眾號中充斥著“火辣舞蹈,太激動”、“制服誘惑”、“性感美女私密寫真”的標題,點擊進去畫面中各種美女穿著裸露,搔首弄姿的視頻,不堪入目。在微博上,同樣有部分賬號發佈裸露身體的圖片、涉及青少年的低俗內容等。

自媒體亂象二:標題黨

在自媒體上,除了低俗色情的內容,靠標題來奪人眼球更是司空見慣。

為了讓用戶點擊轉發,往往採用最驚悚的題目。在朋友圈裡常常能看到“嚇尿了”、“驚人內幕”、“是中國人就轉”等標題,通過對人進行道德綁架的方式來獲取轉發和閱讀量。


《焦點訪談》揭自媒體6大亂象 這些“病”得治!


《焦點訪談》揭自媒體6大亂象 這些“病”得治!


《焦點訪談》揭自媒體6大亂象 這些“病”得治!


此外,還有一類自媒體打著生活小常識、小技巧、養生保健的旗號,在標題中加入“一定要看”、“馬上轉給家人”等字眼,這類信息往往更容易被大量閱讀和轉發。


《焦點訪談》揭自媒體6大亂象 這些“病”得治!


《焦點訪談》揭自媒體6大亂象 這些“病”得治!


自媒體亂象三:謠言

10月10日,一則落款為“北京市公安局”的警情通報在網上迅速傳播。該通報寫道:北京市海淀區動物園一頭2噸重的大象丟失,現已向全市各區縣及鄉鎮發出尋象通告。落款處寫著“北京市公安局”的字樣。隨後,北京動物園微博進行闢謠,證實該消息為虛假信息。


《焦點訪談》揭自媒體6大亂象 這些“病”得治!


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發佈消息稱,動物園把大象數了一遍,都在。據調查,造謠人偽造警情通報,導致該虛假信息在網上大量傳播。警方依法對其處以行政拘留三日的處罰。

這種虛假信息,往往由於消息令人匪夷所思,常常被不明真相網民的大量轉發。

自媒體亂象之四:黑公關

一些有一定社會關注度的大V和自媒體,利用自己在網絡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有償發佈某些企業的公關稿件。部分自媒體甚至被僱傭有償發佈攻擊抹黑特定企業的稿件,這一類統稱為黑公關

4月26日,某乳品企業官方微博發佈文章,詳細披露其業績。


《焦點訪談》揭自媒體6大亂象 這些“病”得治!


隨後,被重新編輯和製作的消息同時出現在一些大V的微博上,引起眾多網友質疑和譴責。事後,有的大V將這條微博刪除,有的大V在微博中聲明已退款並致歉。

自媒體亂象之五:花錢購買閱讀量

目前,自媒體主要依靠廣告、粉絲打賞、知識付費等獲取收益。若要獲得較高的流量,高關注度成為變現的籌碼。有些自媒體從業人員把粉絲量、閱讀量、10萬+奉為追求目標,有人乘勢做起刷閱讀量的生意。


《焦點訪談》揭自媒體6大亂象 這些“病”得治!


在購物網站上,幫助刷閱讀量的商家不佔少數。有的每單1元錢,成交量顯示達到近8萬。

某擁有百萬粉絲的微信公眾號創辦者馮國震對目前自媒體行業的“潛規則”表示無奈。


《焦點訪談》揭自媒體6大亂象 這些“病”得治!


馮國震:很多賣閱讀的商家,有好多個手機在運行,同時集群去訪問,相當於閱讀粉絲量做假。


想要閱讀量看起來漂亮,可以花錢購買。同樣,要刪除文章,也要真金白銀。

一個自稱為“民航小報”公眾號編輯,開出“一個閱讀量一塊錢”的價碼。該公眾號刊登關於航空公司的內幕信息,這些信息可能對涉事公司造成負面影響,要想刪帖就要花錢。


《焦點訪談》揭自媒體6大亂象 這些“病”得治!


除了花錢刷閱讀量和刪帖,抄襲和偽造原創,也成了自媒體發稿很常見的一種手段。

自媒體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各大平臺都鼓勵原創文章,建立原創保護機制,原創內容能夠得到優先推薦。

自媒體作者為了內容能夠先聲奪人,追求原創,有人把別人的原創文章拿來改頭換面,包裝成自己寫的文章而不被別人發現,冒充原創,這類做法稱為“洗稿”。


《焦點訪談》揭自媒體6大亂象 這些“病”得治!


記者通過調查發現,有許多網站提供偽原創服務,輸入一段高中語文課文,點擊屏幕上的“生成偽原創”,1秒之內“洗稿”就被網站自動完成。通過對比可以發現,120多字的段落,有14處被替換成意思相近的詞語。這樣一來,抄襲行為更加隱蔽,原作者也更難發現,能繞過一些平臺的審核機制。


《焦點訪談》揭自媒體6大亂象 這些“病”得治!


有些原創文章被抄襲,但要想維權絕非易事。中國傳媒大學教授王四新說表示,大量自媒體侵權行為發生在個人之間的,想要維權會面臨成本高、取證難等問題,這造成肆意侵權現象的發生。

自媒體不是法外之地

豐富多樣的信息資訊讓受眾有了更多的選擇,但良莠不齊,混淆視聽的信息也在汙染著我們的網絡空間,自媒體並不是法外之地。


《焦點訪談》揭自媒體6大亂象 這些“病”得治!


△ 圖/視覺中國

中央網信辦移動網絡管理局副局長蘇仁先表示,中央網信辦將統籌協調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一是創新管理思路,探索用新方法,管理新業態,解決新問題。對自媒體實行分級分類管理,屬地管理和全流程管理;二是開展自媒體專項整治活動,依法依規從嚴懲處違法違規賬號,堅決遏制自媒體亂象,堅決維護網絡正常的傳播秩序。


《焦點訪談》揭自媒體6大亂象 這些“病”得治!


雖然自媒體時代,信息發佈的門檻降低了,但這並不意味著可以為所欲為,不講規則。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不是任何人想編就編,想抄就抄,想噴就噴。自媒體也要尊重事實,理性傳播,嚴格遵守法律與道德的底線,在這個基礎上,共同來“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



監製/楊繼紅 主編/李浙

©央視新聞

自媒體要自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