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额2135亿,这么牛的阿里却还是做不成社交

双十一天猫成交额2135亿又在微博,微信朋友圈刷屏了,可惜的这么牛叉的阿里却没有能做出一款属于自己的社交产品。

虽然阿里不是专注于社交领域的公司,但在互联网时代流量就是粉丝,粉丝就是经济,阿里作为国内最大的商务公司是应该尝试在社交领域寻找新出路了。

就目前来看,阿里唯一拿的出的社交类型软件,毫无疑问只有一个钉钉,但目前钉钉的发展势头不算强劲,仅仅局限于企业服务,服务型太单一,很少可以适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成交额2135亿,这么牛的阿里却还是做不成社交

有人说阿里做社交,只想成为淘宝的广告工具,目的不纯,真的是很难做起来,最重要的是阿里没有像腾讯一样广泛的社交体系。

阿里做梦都想开发一款社交软件来分食腾讯的社交市场,因为社交背后的转化空间太大了。

阿里一直没放弃在社交领域的尝试,也一直在开发社交软件,只不过目前国内社交领域仍是腾讯一家独大,在庞然大物般的对手面前,先天缺乏社交基因的阿里显得微不足道。

成交额2135亿,这么牛的阿里却还是做不成社交

阿里旺旺的初步尝试

所有在淘宝购物的用户,想要和淘宝店家沟通,都需要通过阿里旺旺来实现。咋一看阿里旺旺是具备社交功能的,但它完全没有社交基因,用户购物的店家,多数用户甚至都不会选择将商家加为好友,连添加好友的第一步都无法完成,何谈社交关系。

阿里也曾试过,从淘宝网上入手,打通好友所购物品展示,让用户能通过淘宝了解到好友购买了哪些好物,想推社交电商的野心昭然若揭,然而该功能一上线,就遭到用户的强烈反对。毕竟网购吸引人的一大优点就是私密性,并不是人人都想毫无保留地被好友知道自己买了什么东西。紧接着,该功能很快被阿里下架,转而改成用户主动分享。

成交额2135亿,这么牛的阿里却还是做不成社交

来往的战略失败

2011年智能机爆发期,多家巨头公司都瞄到了移动互联网这块巨大的蛋糕。中国移动推飞信,小米手机推米聊,网易推易信,一堆大佬不计成本狂推一波,最后轻松获利的除了腾讯大佬罩着的微信,还有一个就是没有大佬罩的陌陌。

据说这些呼声极大的软件,各有各的bug,闪退,卡顿,交互差,产品设计根本没有完善到能跟微信或手Q比拼社交基因的地步。

瞄到了移动互联网先机的马云,在2011年也斥巨资推了一款移动端社交软件——来往。

这款APP可谓是马云超级重视的战略性产品,亲自为这款产品展台,并要求所有阿里员工都要使用,但是最后还是失败了。

当时阿里走错了很严重的一步,为了用户数据好看,把淘宝的社交关系全都导入“来往”中,瞬间“来往”用户突破一个亿,有着一股可能会冲破微信的势头。

但是结果日后“来往”APP的卸载量和日货量出现了瀑布式的下滑,谁愿意打开一个社交软件,上面全是卖家的促销信息呢。

成交额2135亿,这么牛的阿里却还是做不成社交

支付宝和钉钉的试水

如果说微信再造了一个腾讯,那么支付宝也可以说是再造了一个阿里,支付宝集五福已经成了春节新仪式,虽然集齐五福之后获取的奖金额度并不高,但是这种自发性的全民参与,成功获取了许多中老年用户。为了集齐五福,用户开始主动使用支付宝社交功能,加好友送福字。

2018年春节,淘宝和天猫除了推出整点红包雨外,还推出了帮父母家人一键注册淘宝亲情号的活动,也是在扩展社交电商领域下足了功夫。

吸取了来往失败的经验教训,在社交领域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阿里,又以办公社交为切入口,推出了办公小帮手——钉钉。这是一款基于B端的办公软件,能帮助公司实现员工定位,员工打卡,员工工作交流等一系列活动。

一亿的用户量看似众多,但在腾讯的社交帝国中,似乎不值一提,腾讯企业微信,自带社交链的体系碾压钉钉似乎也在意料之中。

阿里是不会轻易放弃社交领域的,2016年底支付宝在平台搞了一个类似朋友圈的社区,造成了一时间的轰动,平台上到处都是涉黄的信息,支付宝由此被调侃为“支付鸨”。

成交额2135亿,这么牛的阿里却还是做不成社交

阿里虽然如此努力,但是就是做不成社交。

阿里是TO B起家,骨子里都是商业的基因,从公司初期开始,阿里就致力于构建供应商,物流,支付,商品这样的商业生态,无论是公司资源配置还是发展思路都是围绕着电子商务形成。

相对于社交领域发展好的腾讯,腾讯一开始就做C端。从QQ,QQ会员,空间,邮箱,微信等等,都是围绕个人社交和娱乐的核心来发展。

两家公司所发展的产品形态和定位不同,决定了两家公司的资源配置,生态,思维的不同。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阿里是不服输的,作为吃瓜群众我期待这在新掌门张勇的带领下,阿里可以推得出一款能和微信势均力敌的社交产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