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去西藏,油箱蓋一定要開著嗎?去西藏有哪些注意事項?

陸瑤秋


你應該是在網上看到別人說什麼“老司機忠告車主,開車去西藏,一定要打開油箱蓋,不然可能會沒命”,理由是:在高原地區空氣較為淡薄,油箱中會呈現空氣缺乏的狀況,這麼的話就會形成熄火的景象。每開30到40公里後,把油箱蓋打開一會,這麼就不會熄火了。我只能說這是瞎扯淡。

今年9月22日到10月5日,我從廣西出發走了一趟川進青出,一共8500公里左右,卡羅拉1.6自然吸氣在高原動力減弱嚴重,由於長時間抵擋爬坡,各種部件和冷卻液溫度都很高,到觀景臺每次都得把前蓋打開散熱到是常事,但是沒見誰為防止熄火打開油蓋的,一路上也沒見誰的車子熄火走不了的。網上的什麼打開油箱蓋可以救你一命,簡直就是瞎扯,你的車子如果上個高原都熄火走不了,那麼只能說你的車子需要報廢了。

開車去西藏你真正要注意的是:一是儘量開渦輪增壓的車子去,自然吸氣的車子動力減弱太嚴重了,上坡基本是三檔,高海拔就是二檔,去納木錯我一檔有時都沒什麼力。二是有空間的話帶上兩個全尺寸備胎,去景區的路特別是納木錯,太爛了,你要是被扎破了,那就慘了,其實網上的輪胎還蠻便宜的,我今年進藏換了四個輪胎,網上買的每個319元,跑了一趟下來一點事都沒有。三是記得帶上鏟子,車子泥地打滑,陷泥地都太有用了。四是帶上防滑鏈,你過唐古拉山崑崙山可可西里回來要是與上下雪堵車,真的很需要防滑鏈,今年我去的時候,就一點點雪,車子起步都打滑得很嚴重。

唐古拉山附近下雪堵車

在納木錯

出西藏了

在納木錯

在米堆冰川景區大門

在米拉山

在納木錯

在拉烏山

在唐古拉山

在布達拉宮旁停車場

在納木錯

在通麥大橋


自駕愛好者斌


瀏覽悟空問答,突然看到題主這一腦洞大開太具笑點的提問,我承認,你達到目的了。

接著,把你這一提問發給在西藏當汽車兵的一位小哥哥,你猜他如何回答的?

他說,如果這是必須在西藏遵循的教範要求,那我們汽車團執行任務時,敵對分子完全不需要其他武器,只需要用彈弓把火種朝汽車彈過來,我們就被火燒連團了……

平均海拔4400米的青藏線上,比川藏線氣壓更低更為缺氧,且堵車是常事。如果都把油箱蓋打開駕駛,堵車時大家下車方便隨手再點一支香菸也是常態,萬一哪個一不小心火種引燃就近沒了密封蓋的油箱,豈不燒一串車子——這事兒什麼時候發生過?勒克兒 攝

題主這一提問,估計是受網上一則傳聞:“老司機忠告車主,開車去西藏,一定要打開油箱蓋,不然可能會沒命”的蠱惑。網上的這一傳聞我也曾看見過,其列舉的理由是:在高海拔地區氣壓低、空氣中氧含量不到平原地區的60%,因此油箱也會缺氧,很容易車車兒跑著跑著突然熄火,這如果在超車時對面恰好又有來車,那絕對是十分危險的事情!因此,救命方法是:每開30—40公里後,車停路邊,把油箱蓋打開一會兒,這麼就不會熄火了……

網上這傳聞,是典型的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因為無論西藏本地的車還是外地進藏的所有車,沒哪個是把油箱蓋打開駕駛的,除非他腦殼有毛病。

看清楚哦,看見美景就近停車的美女,車子的油箱蓋是蓋住並密封的哦。勒克兒 攝

話說,我也算是自駕川藏線的老司機了,川進青出幾回,自吸、渦輪增壓的,小排量大排量,都開過,不瞞你說,每次加滿油,我心特別細:油箱蓋擰緊後還特別要回轉一下,試試是否蓋嚴實了!這是因為我開的車油箱在右邊,如果油箱蓋沒蓋緊,跑一跑的震脫落了,萬一超車時旁邊的司機正好扔菸頭,運氣很背時他扔準剛好丟進了油箱,那是什麼後果?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噠,是不是這個理?

咳咳,俺算起來進藏也跑了好幾萬公里了,港真,的確從沒出現過行駛途中突然熄火的問題,當然,也從沒見過有車因為沒有打開油箱蓋而熄火趴窩的。

也許網上的傳聞特指的是使用化油器的老舊車。這些老舊車,油泵、化油器、節氣門、馬達、考爾、火花塞、噴油嘴啥的,現在看來的確都是老掉牙的玩意兒,稍有不慎,就有打不燃或者熄火的問題。但早些年間,我曾在四川省地礦局工作,坐過單位的原蘇聯嘎斯69吉普、北京212吉普等使用化油器的老舊車,幾乎跑遍了四川甘孜阿壩各地的地質勘探工地。而四川甘孜阿壩地區,很多地方的海拔都比西藏地區高,按理氣壓更低,氧氣含量更少,但沒親眼看見、耳朵也沒聽見過單位車隊有哪個司機,跑四川藏區是要把油箱蓋打開來跑的。

看清楚哦,右下角老司機的油箱蓋是堅守崗位的哦——估計這青藏線的老司機跟前車太近,誰知前車突遇沉降路立馬剎車減速,拉油罐的老司機剎車已經來不及,方向一轉,把車開下路基,避免了一場事故……勒克兒 攝

題主有這提問,估計也是不瞭解汽車油箱的構造。

汽車油箱,我們能肉眼看到的只是一個盛油的箱體、加油孔和油箱蓋,其實油箱內部,配件還多得很。就我們肉眼所見,以為有密封圈的油箱蓋一旦擰緊了,整個油箱就密閉了。其實,這是“一葉障目”——所有車輛的油箱都不可能完全密封,都是有通氣口來平衡箱內箱外壓力差的。試想,如果油箱是完全密封的,隨著車子行駛,油箱的燃油越來越少,密封的油箱真空體積就會越來越大,而壓力就會越來越低,壓力越低,發動機吸油就越困難,最終,發動機吸不上油,那只有熄火了。

汽車製造商是不允許這樣情況出現的——為保證油箱內氣壓平衡,我們肉眼看到的那個油箱蓋,它不僅僅是個有密封圈的蓋子,它上面還設置有空氣閥和蒸汽閥的(這兩種閥門設計實為一體,故又稱複合閥),只是我們平時沒太注意而已。其工作原理是:當油箱內汽油減少,壓力降到一定閾值時,空氣閥被大氣壓開,外界空氣通過空氣閥進入油箱來平衡箱內真空,以保證油箱向發動機正常供油;當箱內汽油蒸汽壓力大於一定閾值時,蒸汽閥又被頂開,洩入油箱內的燃油蒸發控制裝置——碳罐(在加油口附近)中。

看清楚哦,自駕到了世界高城—比拉薩海拔高很多的理塘,油箱蓋是堅守崗位的哦。勒克兒攝

這個碳罐就是汽車油箱內的一枚特殊裝置——因為汽油揮發會產生油氣蒸汽(加油時我們能聞到的濃烈汽油味就是它),因此油箱內靠近加油孔附近就設置了一個油氣蒸汽回收裝置:碳罐——通過一個管道,把油氣蒸汽引導到一個裝滿活性炭的罐子裡,一方面讓活性炭把油氣蒸汽吸附掉(熄火停車時),另一方面,碳罐上還有一根管道連接到發動機進氣道,當汽車發動機工作時,碳罐又把油氣蒸汽輸送給發動機參與燃燒……

明白了油箱的基本構造和油箱蓋、碳罐的秘密後,題主可能就不會再問:“開車去西藏,油箱蓋一定要開著嗎?”這樣愚蠢的問題了。

至於開車去西藏有哪些注意事項?

沒太多。記住這些足夠:

1、行駛途中隨時隨地都必須嚴格遵守交通規則,注意力集中,千萬別分神和大意!

2、轉彎一定做好三件事:減速、鳴號、靠右行!

3、千萬別彎道超車!

你看這車的油箱蓋在做神馬?勒克兒 攝

4、爬長坡轉彎遇見對面有大卡車下坡時,別在彎道處與它會車,寧願在直道上停車,等它過來再坡道起步!因為大卡車下長坡時剎車非常軟,而且車身長,一般都會侵道,彎道處會車很容易被擦掛,如果緊急時處理不當,很可能大車把你擠下懸崖!

關於大卡車下長坡剎車問題,近日蘭海高速蘭州南收費站發生的重大交通事故——一輛拉運塔吊的遼寧籍半掛車,經17公里長下坡路段行駛至距蘭州南收費站50米處與31輛車連續相撞,15人死亡、44人受傷,就是再現實不過的血淋淋教訓!


勒克兒


首先,我要說的是,我自駕去藏區幾次了,滇藏線、川藏線、青藏線都走過,從來沒有聽說過油箱蓋需要打開的,此外,自駕圈裡的朋友,也沒聽誰說自駕西藏要打開油箱蓋的。

所以,一看到這個說法,還挺好奇的。我上百度搜了一下,發現這種聳人聽聞的文章還真不少,核心的理論看如下截圖。

看到這些內容,我也是笑噴了。

看到很多所謂的大咖、公眾號大V都煞有介事的宣稱“自駕進藏一定要打開油箱蓋,否則後果很嚴重”,為了避免更多的朋友被這種錯誤的觀念所誤導,談一下我的看法。

一、油箱會有氣壓不足的問題嗎?

稍微有點腦子的人想一下就知道,汽車在行駛的過程中會不斷消耗燃油,油箱內的汽油會逐漸減少。有點物理學常識的人都應該懂得,如果油箱處於完全密封的狀態的話,隨著燃油的消耗,油箱內的空間會越來越大,空氣密度會越來越低,一個60升的油箱,從加滿油到還剩40升燃油的時候,油箱內的空氣密度就可能變成常規氣壓的幾十分之一,如果繼續燒油,內外氣壓會越來越大,你的油箱會不會塌縮爆炸呢?

這樣的問題,別說在高原,就是在平原上也一定會發生。

所有開車的朋友都知道,這種情況根本就不可能會發生!

二、進藏路上,沒有哪個傻帽打開油箱蓋開車

我不知道發這些信息的大V們有沒有自駕去過西藏,反正我在去西藏的行程中,從來沒有見到那臺車會打開油箱蓋行駛,無論是在川藏線的盤山路上,青藏線的高原上,還是拉薩市區,從來沒有見到過哪怕一臺車打開油箱蓋在路上跑的,如果萬一遇見,要麼是加完油之後油箱蓋沒有蓋好,要麼就是誤信這種謊言的傻帽了。


三、油箱的設計有氣孔通氣,用於平衡內外氣壓

所有的汽車油箱,都會在油箱蓋的邊上設計一個通氣孔,就是為了平衡內外氣壓,在燃油消耗的過程中,不斷補充空氣到油箱內,同時,因為汽油有揮發性,容易導致油箱內氣壓過高,通氣孔同樣起到了平衡氣壓的作用,防止氣壓過高導致油箱爆炸。

四、高原的氣壓會影響油箱油泵的正常工作嗎?

高原地區的空氣密度,大多是平原地區的50-80%左右,油泵的工作是靠電驅動抽取油箱內的汽油送入發動機,只要氣壓平衡,壓差不是特別大的情況下,油泵的工作狀態完全不會受到影響,真正影響油泵工作的,是油箱內汽油的餘量,如果燃油不足,汽油液麵過低,在行駛過程中,有可能導致油泵吸油口脫離液麵,導致吸油失敗。

五、打開油箱蓋開車有什麼問題?

1、灰塵、雜質、砂礫容易進入油箱,對汽油造成汙染,進而對油泵、噴油嘴、發動機造成損傷。川藏線和青藏線有的路段修路,灰塵很大,你打開油箱試試看?

2、不安全,汽油的油氣會揮發出來,如果剛好有人在邊上抽菸,你想想後果?

3、萬一忘記蓋上,你去吃飯了,怕不怕被偷油或者被人扔石頭到你的油箱裡面?

六、汽車高反是什麼樣的?

汽車去高原,主要原因是因為空氣密度稀薄,基本上所有的車輛都會有不同程度的高原反應的問題發生,根本原因在於汽車的動力性能主要取決於進氣口的進氣量和氧氣密度,高原地區的空氣密度和氧氣含量通常只有平原地區的60-80%左右,這就導致發動機的進氣量不足,燃燒不充分的情況,動力會出現一定程度的衰減,並且是隨著海拔的升高,衰減的效果就越明顯。

我們當年是幾臺車組隊一起去的西藏,在川藏線翻越大多數4000-5000米的高山埡口的過程中,我們同行的這幾臺車都不同程度的表現出高反的症狀,我開的漢蘭達在運動模式下基本上會要到2500-3000轉左右才能保持較為合適的動力保證40左右的爬坡速度,其他幾臺小排量的轎車基本上都要到3500轉以上了才能保持這個速度水平的動力要求,車友反應發動機的轟鳴聲讓他們都覺得擔心,需要說明的是這幾臺車使用的都是不帶T的自吸發動機,不過,全程下來,倒也沒有那臺車出現所謂的開鍋的現象,也就是發動機過熱,冷卻液已經燒開了的情況。

我們在去納木錯的路上,因為要翻越海拔5190的那根拉山口,一路上有很多車排成一字長龍緩慢的爬坡,其中有不少4.0的普拉多、陸巡、路虎等大排量的越野車,也看到有一些車想要嘗試爬坡超車,但基本上很少看到超車成功的,估計根本原因還是海拔太高,動力衰減嚴重,大排量的車也沒法超長髮揮了。

七、什麼樣的車子更適合高原?

當然是排量越大的車越有優勢,排量=動力。

此外,相比於自然吸氣的車型,渦輪增壓發動機(帶T)的汽車去高原肯定是有優勢的,渦輪增壓的原理就是將空氣增壓後推入發動機的進氣門,增加空氣的濃度和氧氣密度,發動機的燃燒效率自然增高,動力也會得到大大的提升,此外,現在川藏線過半數的高山已經建成了貫通隧道,不需要費勁爬長坡翻山了,對於車輛性能的要求更低了。

八、自駕去西藏的注意事項

道路交通安全問題

國道318四川進藏的自駕遊主要通道,在每年的6-8月的雨季,這兩條主幹道所在的地區會發生大量的降雨,由於地質條件的原因,川西地區大量的碎石山和斷裂帶,暴雨的沖刷很容易導致山體鬆動、塌方、泥石流不斷,經常出現路基被沖毀、山體塌方等情況,導致車輛被砸毀、被泥石流掩埋或衝入河道的車毀人亡事故多有發生,所以在雨季通行川藏線,一定要多留意天氣情況,關注官方公告和一些西藏旅遊自媒體的新聞,及時瞭解路況動態,路上要一慢二看三通過。
109國道青藏線的主體都是建設在青藏高原上的,路基幾乎都是凍土帶,因為常年被大貨車來回的碾壓、以及凍土層特有的特質,很多路段遠遠的看著沒問題,實際上已經被壓出了很多波浪形的大坑,一旦車速過快、躲避不及時,或者和對向的來車的會車操作不當,都可能導致衝出路基、撞車、翻車的重大事故發生,有不少自駕的朋友,在川藏線上都沒有出事,反而是回程在青藏線因為麻痺大意、開快車而最後造成了悲劇,這個是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在西藏的路上開車,總體來說是安全的,就是特別注意落石、地面碎石、彎道、長下坡的速度控制,注意橫穿道路的動物和人,出門在外,安全最重要。

不要疲勞駕駛

自駕西藏的旅程,白天很長的時間都是在路上開車,高原缺氧的環境下,更容易疲勞,一定要注意及時的休息,不用太趕路,藏區的主要道路都有限時限速的要求,設置了很多檢查站,會檢查你是否提前抵達,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會罰你原地休息。
川藏線的道路上下起伏、蜿蜒曲折,很多路段都是一側山崖一側懸崖,道路視野非常的不好,一旦車速過快、走神、打瞌睡,就極有可能發生撞山、墜崖、撞車的事故,而且有一些西藏、四川等地的車輛,喜歡開快車、超車、別車,一旦遭遇這種事情,千萬不能懟回去,一定不能意氣用事,必須慢慢開,否則真的危險很大,此類交通事故發生的頻率很高。

行程安排問題

現在川藏線很多高山埡口已經修通了隧道,通行時間大大縮短,但是自駕西藏仍然是一個很辛苦的旅程,建議時間上安排的充裕一些,每天不要忙於趕路,尤其是要避免趕夜路,距離縮短一些,不容易疲勞。
現在川藏線的行程一般是5天左右,如果包含稻城亞丁的話,增加2天左右。
青藏線因為路線的特點,最好是兩天走完。

人身安全和財物安全問題

這幾年隨著川藏線自駕遊的發展,進藏的遊客越來越多,沿途各縣城的配套服務和治安管理能力得到大大的提升,藏區人民更加富裕了,以前曾聽說的一些惡性事件,這幾年確實都再也沒有聽說過了。
川藏線和青藏線沿途要經過多個公安、安全檢查站,大量的警察值守,這方面也能夠起到足夠的威懾作用。
每天的行車和住宿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做好車輛和貴重物品的保管工作,車輛儘量停放在停車場或者比較熱鬧的位置,避免停到特別偏僻的地方,貴重的物品也不要放在前排座椅上,以免被人看到之後引起麻煩。

人身健康、高反的應對措施

健康方面最受關注的莫過於高原反應了,建議提前10-15天服用紅景天、高原安等扛高反藥物,提高身體機能和血液的攜氧能力。
其次,建議準備止頭痛的藥品,阿咖酚散、芬必得、阿司匹林這些,在出現頭痛的高反整張時,第一時間服用,減緩頭痛症狀,避免症狀加劇誘發其他問題。
準備多一些葡萄糖粉,在出現頭暈等類似低血糖症狀的時候沖服,能夠有效緩解這些症狀。
如果有條件,可以攜帶一兩個氧氣袋,甚至可以考慮攜帶一個小型的醫用氧氣瓶,在以上應對措施沒有明顯效果的時候,通過吸氧來緩解高反症狀。

徒步客搭車的問題

說實話,現在很多徒步進藏的人,挺不招人待見的,不捨得花錢,又沒有毅力,走幾段路就指望著搭車到達住宿地,然後回去各種炫耀。
有一些搭車客,很不禮貌,坐在車上隨意的吃車主的食物,殘渣和垃圾扔在車上不清理,一點客氣也不講,很多徒步的都是結伴同行,兩三個人一起,如果搭上了車,那種得意,放肆的大聲聊天,完全無視車主的感受,很多搭載過這種人的車主都發誓以後再也不搭人了。

我們2015年進藏的時候,同行的朋友搭載了一個男青年,誰知道這傢伙偷走了朋友的單反鏡頭蓋,第二天繼續聯繫我朋友說要送過來,順便再搭一程路,被我朋友怒斥拒絕了。

**************************************************

元寶爸爸:我是兩個孩子的全職爸爸,70後花樣大叔,喜歡帶著孩子走遍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更喜歡分享親子旅行的話題,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轉發我的觀點,更歡迎評論發表您的意見,謝謝!


元寶爸爸愛旅行


現在去西藏自駕遊,你在哪個車把油箱蓋打開,不論是青藏線,新藏線還是滇藏線,這種情況幾乎會看不到,至於網上說的那種情況,可能是針對一些老舊車型,使用化油器時代的車,才會出現的。



就是一條過去的經驗,針對一些老舊車型,隨著現代汽車工業的發展,這種現象幾乎不存在,因為現在的汽油油箱蓋,都會設置兩個孔,一個是出氣孔一個是進氣孔,當油箱內的壓力變大,就會通過出氣孔把廢氣排出去,如果油箱內壓力變小,使供油產生困難,這個時候進氣孔就會打開,把外面的空氣帶進來,讓油箱內的壓力,時刻保持正常。

汽油是揮發性物質,為了防止汽油揮發,汽車油箱內盒設計的一個碳罐,這個車友們都知道,所以這個時候汽油揮發之後,就會進入這個碳罐,把汽油重新的組合,同時,會送進燃燒室,避免浪費,據說去西藏,把油箱蓋打開,真的屬於多此一舉。

去西藏旅行,自駕遊,一定要把油箱蓋打開,這種說法以前確實有,針對一些舊車,第一代213,一代212,第一代桑塔納,也就是普桑,這些車去西藏的時候的確要打開郵箱蓋,因為這些車的油箱之前設計的過程當中,沒有考慮到高原,也沒有我們經常理解了碳罐,也沒有通風體系,這些車打開油箱蓋是正確的,怎麼現在的車,到底用不用呢?

答案是,肯定不用,開車的時候就放心開吧!

好了,就說這麼多吧!關於到藏區旅行,還有什麼其他的疑問可以隨時私信我,我會直言不諱有問必答,最後祝每一位驢友都能夠到藏區玩的開心。


川藏自駕遊


4.0普拉多,新疆走新藏線進入拉薩,現在拉薩市區,沒聽說油箱蓋要打開跑。。。。第一次聽說這個問題,並且車上帶著汽油發電機也是擰的很緊











李友財的萬里中國行


聽誰說的去西藏要打開油箱蓋?我沒打開油箱蓋,照樣在西藏呆了一個月,行駛萬餘公里。在西藏縣與縣之間往往都隔著一座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山,上下高度差很大,所以行駛中油箱內氣壓變化也很大,於是有人開始瞎想了,油箱內氣壓變化會不會引起出油困難?但是他們不知道油箱有一個通向外界的管道,這根油管從油箱出來連接在碳罐上,經過活性炭過濾聯通外界大氣,汽油箱內的氣壓通過這根管道和外界達成平衡,並不會發生油箱內氣壓高於外界或低於外界的情況,所以打開油箱蓋完全沒有必要。


照妖明鏡


幾乎每天都在動車跑的話。。我倒是沒有開油箱蓋哦。

這一路跑了青海,新疆,阿里西藏

全程一萬五千公里。54天

給您參考了


車動力方面的高反要注意適應。這個翻山時候很有必要


床車旅行六萬裡


哈哈!一直開著油豈不是很快揮發完了?😝

但是感覺到車沒勁的時候。打開油箱蓋透透氣還是很管用滴。原因是汽車油路缺氧了,呵呵。

另外也有把空濾去掉的辦法、把氣門調大的辦法等。

我覺得只有打開油箱蓋透氣最安全省事。

所以兩次進藏都用的是這個辦法


想行色天下的老漢


正常開,甭聽那沒用的。我去過兩趟西藏,一趟是川進新出,一趟是丙察察進青海出。沿途見油站就加滿,什麼事都沒有。輪胎從北京出發充氣是2.6,也沒半道放過氣,一切都很正常。


知青老插


去年到了稻城亞丁,

中途也經過了幾座超4000米高山,

都是有高反的地方,

沒有打開油箱蓋,

一切正常,

中途在理城和稻城停車吃飯,

啟動也正常,

除了半坡起步和行車轉速高點,

其他都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