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元洪為何被譽為民國第一偉人?

YXL獨立風中


黎元洪是北洋時代最大的一片綠葉,因為輪番怒放的紅花太兇豔,所以他這片大綠葉反倒顯得深入人心。

說他是民國第一偉人,似乎有些言過其實,和主宰乾坤的真偉人比,他缺少了前臺輝煌,論實際,他只是那個時代值得尊重的配角。

但他這個配角又是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兩任民國大總統,三任民國副總統,北洋歷史如果將他忽略掉,太多的事情會變得很難理順且難以說清。

為什麼會這樣?

他的大氣運是獨一無二的,他的智勇深沉是有目共睹的,他的仁厚威望是毫無爭議的。

這幾點,北洋前臺的各位梟雄不是欠缺,就是遜色。

所以不以顯赫王座論英雄,說黎元洪是北洋時代的偉人又是可以接受的,他的偉大在於他折射出了北洋時代獨有的“光輝”。

沒有他,北洋時代也許就沒有這樣的光輝。

1864年10月19日,黎元洪出生於武漢黃坡黎家河,其父黎朝相是個軍人,從遊擊職務上退役後,黎家不久就搬到了漢陽。幾年後,黎家遭遇了一樁禍事,黎朝相因窩藏反叛罪被投入大牢,黎家因此有一段很困難的光景。

1878年,出獄後的黎朝相投奔故舊,做了練軍把總,全家因此遷到了天津北塘。

在天津安頓下來後,黎父很快為黎元洪訂了個七歲女孩吳敬君為童養媳,同時讓他上了不錯的私塾。

從面相上看,黎元洪是有福之人,這種福氣他從小就有,不像其他北洋風雲人物,很多都是從艱難困苦中爬出來的。

黎元洪讀書,資質平平,但自幼就有堅韌不拔的性格,所以他很珍惜輾轉之後遲來的讀書機會,經常熬夜苦讀,很發奮,很努力。

1886年,黎元洪考入天津北洋水師學堂,畢業後到廣東服役,擔任大管輪。這期間有件事挺有意思,一次艦上有士兵生病,他曾請孫中山前來看病,算是早早地就和革命領袖有了一面之緣。

1894年,黎元洪所在的“廣甲”號前往黃海送給養,不幸遭遇中日甲午海戰。“廣甲”號不在戰鬥序列,加之官帶也無心戀戰,眼見大勢不好,於是這“廣甲”號就跑了。

誰知,途中竟擱淺。

黎元洪因為水性不好,所以他常年自費備著一件救生衣,落水後,正是這件救生衣救了他,在海上漂了十幾個小時,最終幸運上岸。

又一次證明了他是個有福之人。

大難不死的黎元洪隨後就迎來了人生的春天。一次喝悶酒時,聽說老家的張之洞正在編練新軍,於是他就投奔去了。

張香帥非常重視像黎元洪這樣重實務的專業人才,不久之後,便將他任命成了南京炮臺總教習,並且還專門為他親題了四個字——“智勇深沉”。

若不是秉性仁厚,照這個路子發展下去,黎元洪也是軍界一猛人,但恰恰因為他秉性仁厚,別人沒有的大氣運,他有。

因為有能力,為官又清廉,作風還開明,還會做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菩薩,所以黎元洪在軍中很得人心,並且是越來越得。

武昌起義因為倉促而發,等到一舉拿下武漢三鎮後,這才發現沒有可以服眾的老大。

眾人想來想去,最終一致想到了能力出眾的老好人黎元洪。

關於黎元洪是怎麼出山的,有的說是從床底揪出來的,有的說是從蚊帳後推出來的,總之是被強推上任的。

見大勢不能不為後,黎元洪所幸給自己剃了個大光頭,當時就有人打趣,黎都督好像一個羅漢。

黎元洪說,我看像個彌勒佛。

1912年1月,中國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孫中山當選臨時大總統,黎元洪為副總統兼鄂督。此間,同盟會、袁世凱與清王朝三方正在激烈博弈,章太炎前往武昌,勸說黎元洪參與總統競選,黎元洪是隻閒聊打趣,到底不接招。

這是個關鍵時刻懂進退的大智之人,亂世從不踩浪尖。

袁世凱當上大總統後,因為忌憚黎元洪的實力、威望,不久便將他半哄騙半綁架地弄進了京城,然後軟禁在了瀛臺。

被軟禁在瀛臺,黎元洪是個什麼做派呢?

不爭不憂,不卑不亢,安心做他有名無實的副總統。

這其實是一種大氣。

袁世凱想進一步拉攏他,提出聯姻,黎元洪不置可否,黎夫人堅決反對,提出黎家小姐要嫁就嫁袁家嫡長子。

家事有操守,國事更有操守。

袁世凱稱帝前,有外國記者問黎元洪,袁世凱要做皇帝,你怎麼辦?黎元洪回答的既有情商又有原則,他說,首先我不相信,如果他真的那麼幹,我也要起來打倒他。

結果,袁世凱不僅稱了帝,還冊封他為唯一的親王,黎元洪是決不從命,他撂下話說,如果再相逼,我就一頭撞死。

後來張勳復辟,他亦是如此。

袁世凱死後,指定的大總統繼位人選,第一個就是黎元洪,由此可見黎元洪在袁世凱心中的分量,在那個時代的分量。

正所謂“雄才大略袁世凱,良才碩望黎元洪。”

黎元洪繼任大總統後,把持權柄的段祺瑞很強勢,但黎元洪在原則問題上並不讓步,府院之爭,段爭的是權利,黎元洪實質上爭的是原則。

後來和直系等北洋風雲人物爭,黎元洪爭的也都是原則。

從某種角度上講,這也可以算是他的偉大之處,是政壇菩薩不假,但絕不是泥菩薩。

在手握槍桿子的強人面前,不慫,敢捍衛。

因為手裡沒有槍桿子,幾爭之後的黎元洪最後回到了天津,從此不問政事,只做生意,幹實業。

兩三年時間,生意做的很大。

1928年,生活富貴的黎元洪因突發腦出血,在天津寓所病逝,虛歲只有65歲。

值得玩味的是,黎元洪死時,他養的一隻孔雀也在那個時候死了。次日凌晨,張作霖在皇姑屯跟著被炸死。

一個時代終結的味道很濃。


黑句本


黎元洪與孫中山、袁世凱、黃興並稱為民初四巨頭,但是相較於其他三位,我們對於黎元洪的瞭解真可謂是冰山一角。

黎元洪為何被譽為民國第一偉人?黎元洪源出北洋系,一生戎馬倥傯,能夠在民初波譎雲詭的政局中三任副總統兩任大總統,先後與無位總統同臺共事,絕非僅僅機遇垂青,運氣使然。

更絕非我們所認為的傀儡、花瓶,必有其獨有的政治技巧,其實他代表的是那個時候特定的中間力量,他的思想還具有半封建半民主的性質。

黎元洪對民初政局的發展產生過一些積極作用,黎元洪雖然在辛亥革命中被迫做都督,但他很快就認清了歷史發展的大勢,順應歷史潮流,主張廢除帝制,贊襄共和。

以黎元洪為首的軍政府穩定了民心、軍心,為武昌起義的發展起到其他人難以替代的作用,在隨後的袁世凱稱帝的過程中消極抵制,拒絕被封,加速了袁世凱統治的崩潰,在兩任大總統時,能與段祺瑞、吳佩孚等軍閥做了一定程度的鬥爭。在府院之爭中與段祺瑞角力,以大總統之令恢復了辛亥革命的主要成果《臨時約法》和國會,主張在國際上維護中國主權,和保障人們權益,重視法治和地方制度建設,都反映了那個時代人們的期盼和要求。

總體來說,在封建時代,黎元洪是一個開明的將領,體恤下屬,與人為善。作為大總統後,雖然權力不大,但職位頗高,在政壇上有重要的話語權,因此一直是各種勢力拉攏的對象。雖然黎元洪在武昌起義後也做過這樣那樣的壞事,但我們不能將其等同於袁世凱、段祺瑞等封建軍閥,應該肯定他在歷史中的功績。

歷史傳訊社,基於共享理念下的歷史學人社區。我們團隊立足於原創,書寫歷史,資鑑現實,努力建設為一個有情懷和質量的新傳播媒體,歡迎大家點贊、評論與交流!

秦右史


所謂黎元洪是民國第一偉人這個說法出自章太炎。

章太炎認為黎元洪人品比較好,不貪財,不好色。黎元洪唯一的一個小妾是他當旅長的時候,被別人拉去喝酒,當時軍中風氣不好,喝酒狎妓,所以他喝醉以後也被拉去狎妓。他酒醒之後,怕私德有虧,就把那個妓女娶回家當了小妾。這在當時的將領中,也算是一股清流了。所以章太炎比較欣賞,對他評價也比較高。

武昌起義的時候,黎元洪一開始是很怕的,因為他覺得這是軍隊要造反,怕被拉出來殺死。後來被士兵硬從床下拽出來,就成了起義軍首領。他當時害怕的另一個原因,就是覺得這個起義成不了事,他如果被裹挾參加,將來起義被鎮壓,朝廷也會殺他。所以他不願意參加,是被起義的士兵硬逼著成了起義軍首領。

辛亥起義之後,南北議和,黎元洪名義上是南方代表,但他沒有什麼能夠完全控制的軍隊,加上他為人態度比較謙和,北方也比較能夠接受。所以,在南北和議成功之後,黎元洪北上進京,擔任副總統,袁世凱是大總統。

黎元洪進京的時候只帶了很少幾個幕僚和親信隨從,沒有什麼其他人。加上他脫離了起義軍,所以進京之後就是光桿司令。袁世凱也只是把黎元洪當成吉祥物而已,表面上客客氣氣,好像挺尊重的,但實際上完全不把黎元洪當回事。

後來,袁世凱先是強迫國會選舉他為終身大總統,而且可以指定接班人,黎元洪自然是反對的。他作為副總統,又是南北方都能接受的人物,本來是認為袁世凱死後他就可以轉正,結果袁世凱可以指定接班人,也就是可以世襲,黎元洪當然不樂意。但他這時候在北京沒有什麼話語權,也沒人理他。

北洋的人視他為共和頭號功臣,這也是他始終贊成共和的原因。因為他是當時在北京的政要人物中既沒有自己的親信班底,也沒有軍隊做後盾的,獨裁不了,所以只能始終堅持贊成共和。袁世凱稱帝的時候,有實力的人用實力反對,沒有實力的人搞政治活動反對,黎元洪什麼都沒有,地位又很尷尬,就只能在家閒居。

袁世凱在國內外壓力之下,臨死前取消帝制,恢復共和。恢復共和之後,黎元洪又恢復為副總統,袁世凱死後,黎元洪自然繼位為大總統,馮國璋為副總統。袁世凱死的時候,實際掌握北洋局勢的是段祺瑞。段祺瑞以小袁世凱自居,一心想著武力統一全國。所以,段祺瑞實際上是想讓黎元洪繼續安心當傀儡,國內外的大政方針都由他說了算。

但黎元洪也不服。黎元洪在北京提心吊膽過了好幾年,終於熬死了袁世凱,又恢復了共和,自己當上了大總統,覺得自己的出頭之日到了,也想像袁世凱那樣當一個有實權的大總統。黎元洪手裡沒有軍隊,沒有什麼實力,自然主張和南方議和,而不要鬧到刀兵相見。這樣,黎元洪的主張和段祺瑞就發生了衝突。

一戰爆發後,在中國是否需要對德國宣戰的問題上,黎元洪和段祺瑞衝突。黎元洪認為,這是歐洲列強之間的戰爭,跟中國無關,沒必要摻和,保持中立,看戲就行。段祺瑞則認為,可以藉著這個契機宣佈參戰,就可以加入協約國陣營,方便對外借款,用來購買武器裝備,訓練軍隊,早日完成武力統一全國的目標。黎元洪自己沒有軍隊,自然反對。

所以最後鬧到了府院之爭,先是段祺瑞派人去逼黎元洪在宣戰書上蓋章,黎元洪被逼無奈,只好帶著總統印璽逃走。段祺瑞也宣佈下野,去了天津。就是在這個真空的時候,張勳以進京調解為名進了北京,搞了一次復辟。

在當時北洋軍閥的政要當中,多數人都是以武力為後盾來實現自己的政治目的,有的貪財好色,有的貪權,有的窮兵黷武,只有黎元洪不貪財,不好色,又不主張武力統一全國,始終堅持主張共和,按臨時約法辦事。所以,當時的社會輿論對他是比較同情的。其實反過來說,如果他有實力,他就未必會這樣主張了,可能也會想段祺瑞一樣,主張武力統一全國。

順便說,黎元洪在任期間的公開文稿都是半文不白的文體,在當時也很有特點。他的幕僚張國淦有一本回憶錄,裡面收錄了一些,可以看看。


蕭武


黎元洪就是民國政壇的一個混混,最後混到總統的位置上,居然被人捧成了“民國第一偉人”,真是可笑。

對黎元洪,我說四件事,你自己琢磨這是個什麼樣的人。


1,被迫革命當督軍。

武昌起義時,武昌城內兵力空虛,幾個基層士兵就開始造反。張振武,孫武,這些人沒什麼威信,就拉旅長黎元洪出來當老大。黎元洪死活不肯,被槍頂著從桌子底下拉出來,摁在地上剪了辮子才願意一同起義。

湖北對面的湖南也有個被迫革命的官僚——譚延闓。譚延闓一聽武昌起義了,很害怕。可是一群大兵直接把他押到巡撫衙門。譚延闓以為要砍頭,一路哭的他媽都不認識了!沒想到革命軍讓他當都督,宣佈湖南獨立。譚延闓依舊害怕,威逼利誘福建廣西等湖南籍巡撫一起獨立。後來譚延闓官至國民黨政府主席,是晚清民國最成功的人之一。別人問他成功秘訣,他就說一個字“混!”

黎元洪是民國第一偉人,譚延闓是民國第一完人,這哥倆,都是見風使舵的官場混子而已。


2,鳥盡弓藏殺部下。

歷朝歷代都有成功後殺功臣的習慣,只許太平將軍定不許將軍見太平!黎元洪也不例外。

把黎元洪扶上湖北督軍寶座的,正是當初那位拿槍頂著他的張振武。張振武仗著自己有功飛揚跋扈,很不給黎元洪面子。黎元洪要學朱元璋殺功臣,卻沒有這個膽,因為張振武是全國聞名的革命元勳。

黎元洪想到了借刀殺人,黎元洪多次向袁世凱要求調離張振武,殺掉張振武。袁世凱假裝中計以陸軍部名義秘密處決張振武,還故意捅給報社。全國一片譴責聲中,袁世凱公開黎元洪的密電,黎元洪身敗名裂。

黎元洪要借刀殺人,卻被袁世凱利用,偷雞不成蝕把米,丟了湖北軍權,成了無權無勢的副總統。


3,府院之爭犯糊塗。

袁世凱一死,毫無軍權的副總統黎元洪接班,總理段祺瑞繼承袁世凱大部分勢力。總理和總統打架,黎元洪總統處處吃癟,腦子一熱,張勳那哥們,你來評評理。

也許是黎元洪人氣高,也許是都盼著張勳跳火坑,各省軍閥擁戴張勳主持局面。張勳一進京就組織溥儀復辟,黎元洪只好逃跑,段祺瑞黃雀在後,再造共和。

黎元洪和段祺瑞的鬥法,吃了沒軍權的虧,也吃了沒腦子的虧。

4,厚顏無恥依小杜。

黎元洪後來住在上海,上海大佬杜月笙對他多有照顧。於是黎元洪,這位昔日的大總統,拍起大流氓大毒販杜月笙的馬屁,寫了對聯——

春申門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

黎元洪用拙劣的演技,開啟了尷尬的人生,民國那幾年,真是丟死人了!

黎元洪1928年去世,如果活到37年,會不會想民國首任總理唐紹儀那樣當漢奸被打死?多半會吧!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丹水秋風!


歷史知事


“民國第一偉人”稱號並非空穴來風,黎元洪確實在民國有很高的威望,第一任副總統,第二任大總統能夠看出他在中華民國中的位置。

黎元洪早年在湖北新軍中得到很大鍛鍊,由於其出色表現很快得到提拔,在保路運動中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武昌起義後,黎元洪在軍內位置甚高被推舉為大都督。中華民國成立後,黎元洪被推舉為副總統,民間被稱為“黎菩薩”,威望極高,可能僅次於孫中山。

(黎元洪)

而黎元洪最為當時人以及後人稱道的就是,袁大頭在復辟帝制時他的堅決反對。

袁大頭稱為首任大總統後,各方蠱惑最終選擇了復辟帝制這一歷史倒車之路,時任副總統的黎元洪堅決反對,袁大頭幾次試探都碰一鼻子灰。而當袁大頭真的復辟帝制後,黎元洪非常生氣,袁大頭冊封黎元洪為“武義親王”,黎元洪堅決不就任。

(黎元洪和孫中山)


黎元洪這種堅決維護“共和”的態度,是符合孫中山的遺訓,也是受到當時人和後來人的讚賞,而袁大頭這一臭步也成為了大頭的一大汙點。單就堅決反對袁大頭稱帝,黎元洪也足夠稱作“民國第一偉人”。

你覺得黎元洪夠資格民國第一偉人的稱號嗎?你認為誰比黎元洪更為偉大?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黎元洪和袁世凱)


老李有刀


雖然不知道孫中山為什麼稱黎元洪為“民國第一偉人”,但我們縱觀黎元洪的一生,他不僅不能稱之為“民國第一偉人”,而且他本人距離這個“偉人”二字相去甚遠。而且把黎元洪稱之為“民國第一偉人”,簡直就是在糟踐“偉人”這兩個字。

評價歷史人物的時候,我們不說好人或壞人,只說功過是非,我們在提到“偉人”這兩個字眼的時候,應該是討論那個人的功績,而且是功遠遠大於過的那種。如果以黎元洪的功績都能混上“民國第一偉人”的稱號,那這個“第一”也太不值錢了。

黎元洪兩度當上民國大總統,三度榮任民國副總統,別看他這麼風光,實際上在他任職期間,完全就是個空架子,傀儡總統罷了。那麼黎元洪既無兵權,又無能力,是怎麼當上民國大總統的呢?

1911年武昌起義,湖北新軍連克武漢三鎮,將十八星軍旗插在武昌城頭,在這激動人心的時刻,一個拖著一根小辮子,親手殺死起義士兵的清軍頭領,卻被推上了中華民國湖北軍政府大都督的寶座,而這個清軍頭領就是黎元洪。

當時由於革命黨人製造炸彈不幸爆炸,起義機密遭到洩露,孫武、蔣翊武、劉復基等領導人非死即逃,一時間新政權群龍無首。經過一番推脫後,人們想起了住在武昌的新軍二十一混成協統黎元洪。

黎元洪對革命活動一貫抵制,甚至在武昌起義的那天晚上,他還親手殺死革命士兵。之後他懼怕被革命軍找到,先後藏了幾個地方。後來他被革命軍找到後,他還訓斥革命軍,說造反的都要株連九族。

但這麼一個人,卻被推舉為“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昨天還身為清軍統領黎元洪,今天就搖身一變成為革命黨大首領,據說當時社會各界人聽到這個消息,全都拍手稱奇,貽笑大方。

辛亥革命勝利後,袁世凱竊取了革命成果,登上了臨時大總統的寶座,而這個時候黎元洪則穩坐了第二把交椅,兩位前清的奴僕,卻搖身一變成為了創建民國的主角和元勳,成為中華民國的正副總統。

黎元洪成為副總統後,終於告別了提心吊膽的“傀儡都督”,掌握了袁世凱賦予他的權力後,便開始大力對革命果實進行破壞。眾所周知,袁世凱在竊取革命成果後,曾經大肆抓捕革命黨人,而黎元洪就充當了袁世凱的馬前卒。

袁世凱死後,段祺瑞實際上掌握了北京政權,但是段祺瑞不準備自己當這個出頭鳥,而是扶持了時任副總統的黎元洪繼任了民國大總統,不過黎元洪也不甘心被段祺瑞擺佈,就這樣兩人明爭暗鬥,最終張勳復辟的時候,黎元洪嚇得離開了北京,臨時宣佈馮國璋繼任民國大總統。

1922年5月,直係軍閥曹錕、吳佩孚打敗了張作霖,控制了北京政府,那時候當總統的是徐世昌,不過被曹錕和吳佩孚趕走了,他們也和段祺瑞一樣的心思,自己不出面,扶持個傀儡總統上臺,於是早已經棄政從商的黎元洪,再次被拉出來當上了民國大總統。

1923年6月,黎元洪再度因為直系內鬥而被迫下野,退出政壇,移居天津投資實業。黎元洪回到天津後,各方勢力都想爭取他反對直系,甚至跟他水火不容的段祺瑞都幾度去請他,但他知道自己幾斤幾兩,於是全都給拒絕了。1928年6月3日,黎元洪因腦溢血在天津去世,享年65歲。

縱觀黎元洪的一生,又有哪點足以擔當的起“民國第一偉人”的名頭了?說出去還不夠人笑的呢!


魏青衣


說黎元洪是民國第一偉人未免有拔高之嫌。

黎元洪(1864——1928),晚清官僚、北洋軍閥、民國第三任總統。

黎元洪是湖北黃陂人,字宋卿。文獻記載,黎元洪家境貧寒,資質平常,但質樸堅韌,奮發向上。經過刻苦攻讀,他考上了新辦的天津北洋水師學堂管輪科。1888年,黎元洪畢業被分到北洋水師服役,由北洋大臣李鴻章親授六品頂戴,後來被調往廣東水師,在廣甲號巡洋艦上任管輪。

1894年9月17日,中日甲午海戰爆發,黎元洪所在的廣東水師廣甲艦被編入北洋艦隊序列參加了戰鬥,和著名的濟遠艦編為一組。

甲午海戰北洋水師基本全軍覆沒,以清國慘敗告終。黎元洪得以大難不死,卻蒙冤身陷囹圄;出獄後他到南京投奔位高權重的開明官員張之洞,受到張的賞識與攫拔,從此平步青雲。

在張之洞的大力培養和提拔下,黎元洪很快就成為張在湖北推進軍事近現代化的得力幫手。在10年內,黎元洪由“南洋軍” 營幫帶升至協統,併兼任護鎮統制,官職僅次於張之洞麾下的頭號大將張彪。

據說黎元洪“貌似厚重而實有權術,外似渾渾而內藏心機”。不過,他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的良好個人素質,以及在官場上外柔內剛,老謀深算的從政風格,才使他能在湖北左右逢源、一帆風順並扶搖直上。

黎元洪以德報怨,以守為攻,竭力化解了南洋新軍統制張彪的嫉妒與敵意 ,更重要的是他爭取到了湖北新軍中各方面勢力的支持與擁戴,到辛亥革命爆發前夜,他已儼然是在湖北新軍中最眾望所歸之人。

黎元洪性格溫厚,善待士卒,因此頗得士兵好感。辛亥首義前夕,他被軍中革命黨人秘密推舉為都督。起義當夜,他非常矛盾,也很惶恐,曾斬殺兩名參與暴動的士兵,但又被歷史的洪流裹挾,身不由己的加入了革命黨的行列,所以辛亥革命成功也有他的一份功勞。

武昌首義成功後,腐朽的清朝統治土崩瓦解,革命黨人恭請威望卓著的黎元洪出來主持大局,他卻萬分不願,率幾個親信逃到黃陂藏匿起來,不願出山。革命黨找到他後,黨人蔡濟民用槍指其頭,脅迫他出任都督,他還一個勁的說:“莫害我,莫害我”。

黎元洪實在不情願做這吉凶莫測、前途未卜的都督。但僵持幾天後,他心知清廷大勢已去,這才審時度勢,半推半就的剪去了鞭子,並心緒複雜的登上了中華民國湖北軍政府大都督的寶座,隨即還堂而皇之地檢閱了軍隊。

文獻記載,黎元洪被推舉為鄂軍都督後,像個泥菩薩般不言不語,還接連兩天不吃不喝。他想自己辛苦奮鬥半輩子竟會落到如此結局,一時悲憤欲絕。一天,他乘人不備,拔槍準備自盡,幸好子彈卡殼,被黨人聞聲奪下,這才撿回一條命。

黎元洪曾被視為南洋名將,就連實力雄厚的北洋巨孽袁世凱都不敢小覷他。當袁世凱復出後率北洋六鎮兵馬南下鎮壓革命時,黎元洪卻消極避戰,並請黃興來主持戰局。

黎則與袁世凱私下來往,暗通曲款,好為自己留條後路。老奸巨猾的袁世凱率兵攻克漢陽後,對武昌來了個圍而不打,並嘗試和湖北軍政府進行秘密和談。黃興、宋教仁等人對手握重兵的袁世凱抱有幻想,恭維他是中國的華盛頓、林肯,希望他能像這兩位西方偉人一樣建立不朽功業,並保證南方各省軍民都會服從他的命令。

袁世凱心裡有了底,他迅速北返,擬定了一份優待清室條例,並逼迫清帝(宣統)遜位,由他來組閣。客觀的說,野心勃勃的袁世凱逼清帝和平退位是出於私心,但也避免了一場血流成河的慘烈內戰。

1912年1月1日,眾望所歸的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宣告了清朝276年的統治名實俱亡。

與此同時,黎元洪被選為中華民國副總統兼湖北都督,黃興任陸軍總長,彼時人把孫中山、黎元洪、黃興稱為“開國三傑” 。

孫中山力主建都南京,袁世凱卻屬意北京,黎元洪也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盤,想坐收漁人之利,他提出武漢三鎮為九省通衢之地,戰略地位重要,可以輕易地掌控南北大局,拋出了定都武漢的主張,結果為老奸巨猾的袁世凱利用,使他成了袁氏的竊國幫兇。

黎元洪曾發過一道聳人聽聞的所謂“四亡”通電,指出當前面臨的“兵亡、民亡、國亡、種亡”的四大危險,指責孫中山堅持原則是“爭義氣”之舉,逼迫孫中山和南京國民政府向實力雄厚的北洋軍頭袁世凱做出讓步。黎元洪被袁世凱利用,不停攻訐孫中山,竭力擁護袁世凱在北京建都。

孫氏孤掌難鳴,無奈做出讓步。1912年3月10日,孫中山通電宣佈隱退,袁世凱如願以償的在北京宣誓就任中華民國第二位臨時大總統,黎元洪仍舊任副總統,仍兼鄂督。兩個前清的“忠實”奴僕,搖身一變為開創民國的赫赫元勳。

1913年,黎元洪一舉查封了武漢的革命報刊《大江報》,並殘殺了同盟會員張振武、方維等數十人, 他還調兵參與鎮壓了二次革命。之後,民國元勳黎元洪成了“共和之敵”。

1914年,袁世凱任命黎元洪為參議院院長。1915年,袁世凱復闢稱帝,封黎元洪為武義親王,黎沒有接受。隨後,討袁護國戰爭此起彼伏,愈演愈烈,袁世凱在千夫所指、萬眾唾罵中驚恐死去。袁死後,由黎元洪繼任總統。

1917年,黎元洪和國務總理段祺瑞起了府院之爭,黎手中無一兵一卒,在與段祺瑞激烈的矛盾鬥爭中只得步步退讓,只能安心做個“蓋章機器”。段祺瑞經常當眾怒斥黎總統,其部下對黎也是蠻橫無理,黎只能默默忍受。

以爭權奪利為目的的府院之爭以段祺瑞完勝而告一段落。後來,黎元洪在美國公使的支持下革除了段的職務,並向“辮帥”張勳求援。段祺瑞利用張勳復辟重新上臺,成了“再造共和”的顯赫英雄人物,黎元洪卻被張勳趕跑,從此在政壇偃旗息鼓,銷聲匿跡。

黎元洪在天津蟄居5年,閉門謝客,深居簡出,平日以看書習字自娛。

1922年直係軍閥異軍突起控制北京政府後,為爭奪總統之位,曹錕、吳佩孚導演了一出政治騙局,又抬出賦閒已久的黎元洪為過渡期的傀儡總統。黎元洪開始不願出任,架不住左右勸說,在1922年6月1日來到北京。

黎元洪上臺後,處處受吳佩孚、曹錕掣肘。吳、曹素有矛盾,明爭暗鬥不休,後來曹錕暫時取得勝利,立即逼黎元洪讓位。1923年6月,黎被逼無奈,再次灰頭土臉的回到天津。

黎元洪退位出走後,曹錕賄選成功,坐上了北洋政府大總統的寶座。黎元洪不甘失敗,於是秘密赴上海活動,想另組政府,沒有結果。失敗後去日本,半年後返回天津,投身實業界,親自擔任中興煤礦的董事長。1928年6月,北伐軍向黎攤派100萬元軍餉,還勒令:逾期不交,沒收煤礦。中興煤礦因戰亂早就是慘淡經營、難以為繼了,黎元洪大受刺激,憂憤交加,6月3日晚突發腦溢血死於天津英租界黎府,年65歲。

1935年,國民政府在武昌為黎元洪舉行國葬。黎元洪的一生其實就是個悲劇。他曾三次就任民國副總統,兩次登上總統寶座,儘管是有名無實的,然而,作為一個不入流的政治家,使他在高位上並無任何建樹,加上缺乏縱橫捭闔的手段,更談不上雄才大略,性格又過於柔弱、寬仁,且胸無城府,所以這異乎尋常的扶搖直上帶給他的只有悲劇的一生了。

儘管黎元洪一生都沒有擺脫位高權輕、任人擺佈的尷尬境地,但畢竟他的名字已經和中華民國史上的一系列大事件緊密的聯在了一起,也算被載入青史的不凡人物。國學大師章太炎對黎元洪評價極高,他認為民國隨著黎元洪的逝去已不復存在......

個人認為, 黎氏雖非章太炎輓聯裡所讚譽的“民國第一偉人”,但他的簡樸、謙遜、低調,與同時代那些橫徵暴斂、驕橫跋扈、不可一世的軍閥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也算得上軍閥中的一脈清流了,因此也為他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尊重,也算盡享哀榮了。

【插圖源自網絡】【寫作不易 嚴禁搬運】







鐵馬冰河wu


中國近代政治舞臺風雲變幻,過客匆匆,民國大總統黎元洪便是其中頗有特點的一位。

黎元洪戎裝照

黎氏其人,出身海軍,雖為新式學堂出身,卻對革命一無所知。1911年武昌起義驟然爆發,起事黨人皆為無名之輩,欲推舉一位有名望、有地位的人物以作號召,於是湖廣新軍協統黎元洪一夜之間便成了革命黨人的領袖。對於黎元洪在武昌起義期間的表現,褒之者稱其為“功比孫黃”,貶之者說他是“床下都督”。黎元洪為人忠厚,胸無城府,有人說他謹厚,有人稱其柔暗,他一生在政治上鮮有作為卻有時運,無實力卻有地位,十幾年間,曾兩任副總統,兩任大總統。民國初年的風雲人物,從孫中山到袁世凱,從段祺瑞到吳佩孚。黎元洪都曾與之同臺;民初的大小事件,從武昌起義到洪憲帝制,從府院之爭到法統重光,黎元洪在每一幕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黎元洪不是黨人,也不是軍閥,位尊而權小,職高而言輕,這位多色彩的人物為中國近代史增添了一抹亮色。

說黎元洪是民國第一偉人,可能會有爭議,覺得他配不上這個稱號,認為這是孫中山奉承他的話。但黎元洪一生有兩個亮點,一是武昌首義,一是反對洪憲帝制,這兩點足以讓其稱得上“偉人”這個稱號。

黎元洪下臺後雖在天津閒居,卻一直保持著一份首義元勳的體面,這是他最令人佩服之處。1928年6月3日,黎元洪病逝,其好友章炳麟送輓聯對其高度評價:

繼大明太祖而興,玉步未更,綏寇豈能幹正統;

與五色國旗俱盡,鼎湖一去,譙周從此是元勳。


民國年間那些事


黎元洪,字宋卿,湖北黃陂人。因此人稱黎黃陂。生於1864年,死於1928年夏天。死後埋葬於武漢武昌卓刀泉土公山上,今華中師範大學校園內,其子女又花費12萬元給武漢大學捐獻了一座宋卿體育館,古樸典雅。只是形狀有些……如今已成了全國重點文物。
黎元洪的一生充滿著傳奇,出身普通的他早年在天津水師學堂學習。畢業後經晚清重臣李鴻章推薦供職於北洋海軍,又多次獲得李鴻章的提拔,後參加中日甲午戰爭,擱淺後為躲避日軍搜捕跳海,大難不死逃生。後前往南京投奔了晚清另一位重臣張之洞。張之洞十分看好黎元洪的志氣和能力,委以重任。督造南京城長江沿線炮臺等防禦工事。



第二年,張之洞被調往湖北武昌任湖廣總督一職,黎元洪也跟隨張之洞回到了家鄉湖北,訓練湖北新軍,更是在張之洞的栽培下,三次前往日本學習日本的軍事訓練技術和日本的軍隊管理經驗。頗有成效,這一切都為黎元洪後期成為北洋政府的重要人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李彥宏在自身的努力下和貴人張之洞的提攜之下,官銜不斷提升,累遷至三品官,成了湖北新軍的最高領袖,把持了湖北新型陸軍和湖北水軍兩支重要的軍事力量。李彥宏雖為清政府的官員,但對於進步的革命人士也沒有直接拒絕,而是儘量取得一個平衡。這也為後期的武昌起義的成功創造了條件。


隨後武昌起義爆發,黎元洪原本想要明哲保身,但看到革命形式不容小覷,尤其是革命軍在取得了初步的勝利之後,面對群龍無首的局面,革命軍領袖們經過討論一致決定,必須選取一位德高望重、在全國有影響力的軍事名人來指導革命軍的下一步計劃。李彥宏成為他們認為最適合的人。得知自己被革命軍推薦為湖北革命軍總督一職這個消息的黎元洪開始是拒絕的。黎元洪經過跟革命軍領袖談條件之後才被迫答應做總督一職。


黎元洪提到,今日之革命,實為推倒清朝之統治,恢復漢族之正統地位。廢除封建專制,走向民主共和。由此可見身為清政府高官的黎元洪思想進步,認識超前。這與他曾經留學日本是分不開的。

黎元洪之所以被稱為民國第一偉人,離不開以下幾個方面。

政治上,平衡革命黨和北洋軍閥的矛盾,維護民主成果!

黎元洪既不屬於革命軍,也不屬於北洋軍閥,但擁有巨大影響力的黎元洪卻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平衡雙方的矛盾,儘量維持共和之果實不受破壞。在袁世凱稱帝鬧劇面前,表現出了堅決反對的立場,不惜辭退所有職務退隱。同時面對南京臨時政府在革命期間為了擴大革命成果而不惜用本國賦稅做抵押向日本借款出賣國家利益時,大義凜然批評革命黨人是在飲鴆止渴。

外交上,積極廢除一系列清政府與列強不平等條約。

革命軍為了獲得西方列強的支持,南京臨時政府成立之初,居然宣佈承認清政府與列強簽訂的一切不平等條約直至合同失效。而袁世凱為了達到稱帝的目的,也像西方列強進行了妥協。而黎元洪就職大總統之後,積極改善中國與西方列強之間的關係,謀求正常的國家外交關係,1917年,趁著一戰勝利,中奧簽訂廢除中奧一切不平等條約。1918年,民國政府修改進口稅法,保障了民國政府在徵收進口稅時的主動權。1919年,蘇俄宣佈廢除與中國簽訂的一切不平等條約。1921年,德國宣佈廢除中德不平等條約。這一切的背後都離不開黎元洪的努力。

經濟上,積極發展實業經濟,振興民族資本企業。晚年的黎元洪在政治上不得志,轉向發展經濟,投資鋼鐵。煤礦,鹽鹼,紡織,銀行,製藥,林業,食品,菸酒,保險,證券,郵電等70多家企業。為中國民族資本的發展和積累,以及中國工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除此以外,黎元洪在軍事方面,文化方面也頗有成績:訓練新軍,興辦教育,保護文人等等。因此被孫中山先生稱其為民國第一偉人!當然,孫中山說這句話也許有一定的奉承之意。但黎元洪的一生還是有很多可圈可點的地方!


珞珈山的貓


在紛繁複雜的民國時期,黎元洪作為兩任大總統,顯然絕非我們之前觀察到的泛泛之輩,而是一個不容忽視的人物。

要避免對黎元洪做出兩極化的評判,悅史君認為,應該從他的一生功過來找起。

黎元洪出生在一個寒苦家庭,從軍後考入天津水師學堂,在北洋水師服役多年,甲午戰爭中不得不跳海逃生,去了晚清重臣張之洞的自強軍。

張之洞在湖廣總督任上,對新軍很重視,黎元洪成為主要助手,並多次去日本考察學習,培植了一定的勢力。

清朝宣統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黎元洪剛開始力主鎮壓,但於事無補,被革命黨人逼迫成為湖北軍政府都督,接著又成為軍政府大元帥。

1912年,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黎元洪成為第一任副總統,他不僅有自己的組織民社,還推崇袁世凱,與革命黨人發生多次衝突。

1916年,袁世凱死後,黎元洪就任大總統,與國務總理段祺瑞等人發生激烈矛盾,府院之爭一觸即發。

1917年,張勳北上扶植愛新覺羅·溥儀復辟,黎元洪出逃日本公使館,段祺瑞趕跑張勳後,黎元洪才恢復自由,但不得不辭職去了天津,做起了實業。

1922年,大總統徐世昌被曹錕、吳佩孚等人趕走,黎元洪被拉出來再次擔任大總統。

1923年,曹錕通過賄選當上大總統,黎元洪黯然下臺去了日本,後來繼續在天津做實業,直到1928年去世。

縱觀黎元洪的一生,悅史君認為他遠遠稱不上是“民國第一偉人”,這名號也確實很少安在他的頭上,畢竟,孫中山、黃興、袁世凱等人,名聲都要響亮的多。

但這也絕非空穴來風,孫中山先生就曾評價黎元洪是民初首義的第一偉人,這裡大家要注意一點,指的是武昌起義。雖然黎元洪是被逼出頭的,但他確實是第一個站出來的大人物,這個評價並不過分。

不管怎麼說,悅史君認為,黎元洪對民國還是有一定貢獻的,值得後人尊重。


作者:悅史君(資深媒體人,文史專家,作家,多平臺簽約作者,觀止讀書會發起人,書評人,文學專欄主編 公眾號:歷史這樣說)

寫有趣的歷史,講真實的傳奇……

我是悅史君,2018我們一起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