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线城市消费力正在高速崛起,食品饮料行业如何把握时机?

低价拼团平台的火爆,一时间让“消费降级”等声音高涨。

但问题来了:低价商品的热销,等同于消费降级吗?与观察家相比,营销人并不这样认为,你们看到“低价”,我们看到“热销”。营销人正在重新审视低线城市的消费潜力。

2018年10月24日,阿里妈妈食品饮料行业沙龙在2018秋糖会现场举行。为了解决食品饮料行业在低线市场的营销痛点,帮助企业制胜下沉市场,阿里妈妈重点分享了该行业在低线市场的趋势洞察与见解,并正式发布《小镇青年零食饮料酒水行业洞察及营销建议》(以下简称为阿里妈妈白皮书)。阿里妈妈白皮书发现,小镇青年为代表的低线城市消费群体正在高速崛起,成交额增量甚至超过了都市青年。

低线城市消费力正在高速崛起,食品饮料行业如何把握时机?

2018秋糖会x阿里妈妈食品饮料行业沙龙


这是一片野蛮生长的庞大市场:3000个县、9亿人口、2.35亿户家庭、27万亿GDP以及相当于10个北京的消费量。而在这块市场中,零食饮料和酒水消费又在所有类目中居于中上游。简单来说,这是食品饮料行业的兵家必争之地。

低线城市消费力正在高速崛起,食品饮料行业如何把握时机?


不容小觑的低线城市消费力

市场调研公司尼尔森的调研数据显示:在四线城市,高达44%的家庭表示,相较于2017年,他们的消费支出增加了,且增长比例高达21%。与此同时,在一线城市则有56%的家庭支出增加,但支出的增长幅度只有15%,比四线城市落后6个百分点。

相比于一二线城市,低线城市消费者收入的确更低,但由于生活压力小,他们的可支配收入和可消费时间则更为可观。2018年7月底,由南方周末发布的《相信不起眼的改变——2018中国小镇青年发展现状白皮书》显示,45.4%小镇青年的月收入水平在5000-10000元之间,赚得不多但是很敢花。在可承受的范围下,近八成小镇青年会考虑提前消费。阿里妈妈认为,他们具有超越收入的消费能力:买更泛、花更多、剁更勤、拼升级。

低线城市消费力正在高速崛起,食品饮料行业如何把握时机?

《相信不起眼的改变——2018中国小镇青年发展现状白皮书》


南方周末的调研还显示,低线城市消费者近一半的收入都花在了吃喝上。根据阿里大数据,这一现象具体表现在饮料酒水各类目成交额的高速增长。阿里妈妈白皮书发现,咖啡、麦片、冲饮等商品量价齐升,酒类、零食则出现需求分化,他们开始追求品质升级,买更少但是买更贵,这意味着低价不再足以吸引他们,品牌的竞争在这里将更加激烈。

低线城市消费力正在高速崛起,食品饮料行业如何把握时机?

阿里妈妈《小镇青年零食饮料酒水行业洞察及营销建议》


低线城市消费力正在高速崛起,食品饮料行业如何把握时机?

阿里妈妈《小镇青年零食饮料酒水行业洞察及营销建议》


在这种情况下,食品饮料企业只有深度洞察低线城市消费者的需求趋势、消费场景以及媒介习惯的变化,才能有针对性地策划营销方案,达到抢占低线市场的增长目标。

低线城市消费力正在高速崛起,食品饮料行业如何把握时机?


低线不低档,他们的消费逻辑正在悄然转变

1943年,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中提出了金字塔需求理论。书中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然而,随着碎片化时代的来临,这个被营销界多年来奉为圭臬的模型日趋崩塌。阿里妈妈白皮书认为,消费品对消费者的价值包括四域:感官刺激、功能供给、情境共鸣与认同归属。价值取向的多元,使消费者可能跳跃式地跨层寻找价值的认同,而非向上逐级寻求满足。如果企业仍然遵循陈旧的模型体系,以期满足消费者需求,只会误入迷途。

阿里妈妈用户研究团队凭借阿里大数据,对零食与酒水行业过去三年的消费行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数据源于包括淘宝/天猫的电商平台,以及丰富的媒体和娱乐生态平台,分析行为涉及搜索、浏览、下单等多种,覆盖消费者“认知-兴趣-购买-忠诚”的全链路。在大数据基础上,辅以对零食饮料爱好者的焦点小组访谈和2000份问卷,深度挖掘零食饮料对于消费者的价值和意义,以探查消费背后的深层动因、情感需求和消费场景。

阿里妈妈白皮书指出,在零食消费上,小镇青年总体表现出以下四大趋势:

一、味觉与泛趣的感官交响

低线城市消费力正在高速崛起,食品饮料行业如何把握时机?

阿里妈妈《小镇青年零食饮料酒水行业洞察及营销建议》


他们看重颜值:“少女心”零食在2017年渗透率同比增幅2846%,卡通/可爱型饮料涨幅同比超过2000%。

他们喜欢有趣:“整蛊”零食2017年渗透率同比增幅77%,远超都市青年同比涨幅。

他们热爱创意:“创意”饮料2017年渗透率同比增幅373%,GMV增长超过150%。

他们彰显独特:“定制瓶”饮料一夜爆红,2017年渗透率同比增幅467%,货单价同比增幅超100%。

二、健美与专精的功能诉求

对于零食,他们开始从对零食本身品质的关注,转向零食对生活方式的营造诉求;对于饮料,则看重提神补能、运动后补水、减肥瘦身美容的价值;其中,老少孕等特殊细分人群的饮食市场潜力巨大。

三、独处与欢聚的确幸陪伴

零食超越了食品的属性,开始被赋予情感陪伴和社交润滑的价值。阿里妈妈白皮书研究发现,零食消费在办公休闲、晚间休闲和深度独处时出现小高峰。此外,传统节日期间,如春节、元旦、中秋等,小镇青年零食消费显著高于一二线都市青年,家庭观念有效拉动了消费增长。

四、弄潮与怀旧共处寻找圈层认同

低线城市消费力正在高速崛起,食品饮料行业如何把握时机?

阿里妈妈《小镇青年零食饮料酒水行业洞察及营销建议》


弄潮与怀旧两种不同的情感需求,正表现出同样的消费潜力。“网红”零食、“IP同款”零食2017年在小镇青年中的渗透率分别同比增长了3.4%、4510%和452%。怀旧/儿时/回忆饮料则在2017年成交额同比增幅100%。

闲暇的碎片化,失控焦虑的产生,生活轴心意义的找寻等,都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人对零食消费的观感与期待,从日常陪伴迈向仪式确幸。

而在酒水消费上,小镇青年则经历了从仪式感到日常化的反向转变。从泛饮到专享的口味分化、酒精到饮品的精致微醺、宴饮到小酌的日常陪伴、陪伴到兴趣的格调认同等。无论白酒、啤酒抑或葡萄酒的趋势,他们均指向了一种消费升级的逻辑,或是追求低度微醺,或是在某一口感、某一酿造工艺上追求极致化精细化的体验。酒水逐渐褪去仪式感的标签,转向一种日常化的轻陪伴。

在这种需求跨层的情况下,食品饮料品牌应当根据类目特点,转变传统的营销思路,探寻对低线城市消费者更有影响力的营销策略。

低线城市消费力正在高速崛起,食品饮料行业如何把握时机?


移动互联网打破区域藩篱,食品饮料企业如何影响低线消费者?

由于幅员辽阔而南北跨度大,即使在地理位置上很近的中国低线市场,差别也会超过欧洲两个国家之间的差别程度。这是致力于低线市场开拓的营销人多年的共识。但是,这种“多杂散乱”的态势,随着智能手机、智能电视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正在成为过去。

阿里妈妈白皮书指出,小镇青年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他们在线视频投入的时间,几乎是电商平台的3-4倍。

低线城市消费力正在高速崛起,食品饮料行业如何把握时机?

阿里妈妈《小镇青年零食饮料酒水行业洞察及营销建议》


搜索是零食、饮料或酒水类目的第一入口,在搜索关键词中,品牌词占比较高。这说明消费者在进入电商平台时,已经具有一定的品牌心智。因此,品牌营销需内外兼修,外抢用户时间进行品牌教育,内占用户路径推进商品转化。

一、外抢用户时间进行品牌教育

在品牌教育上,企业应借助在低线城市消费者生活中时间占比较高的文娱消费,来实现营销目标。由于小镇生活压力较小,小镇青年更加享受消费,热衷于聚会,晚上家庭团聚时间也比一二线城市更长。视频逐渐走进越来越多小镇青年的日常生活,而内容与品牌的结合,将推动小镇青年与品牌的互动。

阿里妈妈白皮书发现,小镇青年在内容消费上更加偏爱职场成功、谈情说爱、全家共赏和扬我国威的类型。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与都市青年不同,小镇青年在亲子互动节目上花费了更多的时间。

因此,食品饮料企业可以尝试以智能电视为纽带,以家庭为单位,进行规模化的品牌教育。

二、内占用户路径推进商品转化

在商品转化上,搜索成为食品饮料第一入口,因此,企业应做好流量拦截,促进流量向最终销售转化。阿里妈妈白皮书指数,企业可以增强在交易链路的曝光,以推进销售转化。

由此可见,低线城市由于消费力崛起正经历着消费需求、消费习惯和消费场景的三维重构。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如何把握低线消费者的需求转变,进行有效的品牌沟通,从而夯实品牌心智,并提高销售转化,将成为食品饮料企业必须面临的问题。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