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年前的中国古堡,真正做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就是智慧


去欧洲,我们总会去古堡,总认为那是一个浪漫的地方,是王子与公主居住的地方。但其实所谓的城堡在最早都是为战争防御而建,是兵戎相见的地方,后来战争没了,才变成人居住的地方。在我国青海,也有一处古堡,但它的长相与国外的古堡完全不同,更像是一座迷宫。

位于青海黄南州同仁的郭麻日古堡被誉为中国两千年屯垦戍边史活化石。据宋朝历史文献对郭麻日的记载,尤其是郭麻日出土的马家窑文化与齐家文化的各类文物考证,人类在郭麻日地区的居住年代可追溯到五千年前。该城堡最初出现于特莫科地,在唐末宋初时期迁至此。城堡的出现距今有900多年历史,是热贡地区年代最早、保留最完整的古堡。

古堡东西长约220米,宽约180米,有东南西三个门,每一处寨门门顶上都建有嘛呢房,是古堡建筑独具特色之处。我们来的时候正赶上这里的古堡里一户人家过寿,给村民们发各种吃的,但遗憾的是,活动刚刚结束,人们正从古堡里走出来。


郭麻日古堡内除相互贯通的深深巷道外,没有多余的空间,从城门口走入,即是窄涩的高墙。黄色的夯土墙夹着几乎仅供一人通过的青石板路,强大的压迫感扑面而来。

在郭麻日古堡内最让人忧心的还不是压迫感,而是会不会迷路,找不到出口!因为古堡内没有颜色区分,没有方向指示,走在哪里都觉得差不多,也看不到前方的路是什么样,稍微拐几拐就会晕头转向,简直就是一个大迷宫,但这也正是古堡的意义所在。

曾经这里因为土匪马贼经常发生斗争,所以人们建起像迷宫一样曲折迂回的窄巷,每一个院落就是一个军事防御单元,只要派出一两个人守在墙头,就可以做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以别看比国外的古堡简单多了,但防御性很强,这就是智慧!


据说古堡里每家每户的庄廓院落占地都很少,寨内空间利用的很充分。两层式的土木结构底层为厨房、储物间和牲口圈房,二层为经堂和寝室。可惜我们去的时候门或锁或关,静悄悄的,更为古堡增加了一份神秘感。

现在还有189户人家居住在古堡内,隆务河静静流过,九百多年来屯兵戍民们繁衍生息,已成为了这块土地上古老居民,见证着这条河谷变迁的岁月。不过如今古堡虽依旧,但时空早已变换,现在早已是一片宁静古朴的乐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