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保”,火了!

“相互保”大卖!签约者已超过一千万!

初出茅庐、未见经传的“相互保”,为什么会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短时间里创造的销售奇迹,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须知,所有金融产品都是基于一定算法而生成的产品,它发挥的是杠杆作用。作为金融产品的银行贷款压缩了时间,对于买房者来说,他用支付贷款的利息撬动了时间。

“相互保”,火了!

商业医保产品也是一种金融产品,它发挥的也是杠杆功能。

一个人看不起病,但是让大家一起帮着看,就看得起了!

商业医保是让一个人的患病风险转嫁为所有参与者的患病风险。因为,不是每个人的得病概率都一样。所以,被转嫁的风险也是被稀释的。

但是,商业保险要能成功,必须解决两个问题:

第一,参保人数要足够多;

第二,参保者并不确切知道自己会不会患病。

所以,理论上来说,保险公司都希望购买保险者越年轻越好!因为,得病率/预期得病率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相互保”,火了!

问题在于,个人的收入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所以,年轻人并不愿意花很多钱去买保险产品。

“相互保”反其道而行之,没有动用销售人员,甚至都没有投什么硬广,就让一千多万人参与了!

怎么做到的?

实质上,是公共服务网络化所带来的衍生结果。

“相互保”,火了!

须知,保险是基于各种算法生成的产品,其依赖于基础数据的采集,包括各种医疗数据、信用数据、日常生活数据。

对于保险承保人来说,数据越清晰、越具体,风险越可控。

传统保险公司在设计保险项目的时候,其收集数据的方式就三种:

政府公布的官方数据、从特定数据公司购买数据以及公司内部统计部门的数据。

但,三种数据来源各有利弊:

第一种数据编制得太过宽泛,保险方案制定时若依赖的数据过于宽泛,那么就需要引更多的人参保;

第二种数据编制的成本太高,便宜的就要几十万,贵的要上百万;

第三种数据编制主要依赖于公司内部的积累,所以数据范围太过狭小,不利于公司新业务的开展。

“相互保”,火了!

传统保险公司通常是多渠道综合数据,但不同渠道获得的数据可能因故导致结论相反。所以,数据校正就成了一大难题。

为了克服这个问题,保险公司会确立一个模型,同时分析、处理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的数据,大幅度降低不确定性。

政府部门内部达成的方式是多对多,但政府和支付宝达成的方式是多对一,从多对多模式变成多对一模式,能大幅度降低交易成本,带来三赢:

一是对于老百姓来说,提高了等待的效率,以前看病挂号、交罚款都需要去窗口排队,现在只需要网上点击就可完成;

二是对于政府来说,提高了服务的效率,以前要雇佣大量人员受理表格、敲章,现在网络实名、指纹、脸部识别等技术替代了签名;

三是对于支付宝来说,成为了终端,它能综合分析各种非消费类的数据,这些数据帮助支付宝了解社会分层、疾病状况等。

“相互保”,火了!

如果说第一步是测算出了个体的信用能力,第二步就是测算出了个体的抗风险能力。因为前两步建立起来的评估系统——信用评估系统和抗风险能力评估系统——都是即时的且同时涵盖了微、中、宏三个层次,外加人群基数足够大,所以支付宝既不用担心拉来的投保人是某些特殊的高发病率群体,也不用担心这些人会临时退保(因为对于个体来说,最终承担的费用少于打一次车),进而就顺利迈出了第三步,推出了“相互保”。

“相互保”成功的例子给我们的启示是,行政部门想做一些事却又因各种限制做不了的时候,或许交给市场来做反而更容易。

道理很简单:

市场能更有效地配置资源!

摘编自18.11.12出版的《中国经营报》,原标题为“从相互保看公共服务网络化”,原作者为青年经济学者 陶力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