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與京東的故事告訴你,什麼是教科書式的商標之戰?!

臨近雙十一,不管是京東或是天貓,都通過各個媒體平臺以及應用接口等方式,打出自己家的活動宣傳。雖然今年的雙十一尚未開始,但天貓已經又一次給了京東一個下馬威。

阿里與京東的故事告訴你,什麼是教科書式的商標之戰?!

2018年6月,京東五個“雙11”商標在電商及其他服務項目被無效宣告。不是別人,正式阿里所提出的無效宣告。

這場“驚天大戰”由來已久。自從2014年阿里通過各大媒體平臺向眾多友商宣告,其所擁有的第35類商 標“雙十一購物狂歡節”後,阿里與京東之間,又在商標爭奪上開闢出新戰場。

而當年“雙十一”上吃的虧,一直是京東一個無法癒合的傷。

阿里與京東的故事告訴你,什麼是教科書式的商標之戰?!

Funny cat in wallpaper hole with claw scratches

雖然京東每年都會向商標局提出與“雙十一”有所關聯的商標,但是無一不被阿里提出異議或無效宣告。

由於阿里是最早在第35類商品上持有“雙十一”商標,所以每每對京東的“雙十一”商標提出異議或無效宣告,都是無往不利,這也成為了許多人每逢談論第35類商標時,必講的教科書式操作。

阿里與京東的故事告訴你,什麼是教科書式的商標之戰?!

打開課本與筆

商標搶注,是一種常用的商業競爭手段,無論是惡意或非惡意。一旦能成功搶先他人註冊到商標,在同類商品的競爭中,將得到巨大的優勢。

能成功註冊到一個商標並不代表可以一勞永逸,安穩無憂。商標的維護以及商品類別拓展也是重中之重。

阿里與京東的故事告訴你,什麼是教科書式的商標之戰?!

電力平臥式橫幅。兩幅平式橫條幅,展示了電工和wireman在圖像矢量插圖下的標題

例如MUJI無印良品公司,便是在進入中國市場之初,由於疏忽大意,沒及時在第24類商品類別上註冊“無印良品”這一中文商標,而遭遇了商標搶注,輸掉了官司,不能再叫“無印良品”。

一說起“撤三”、“過期未續展”,便是些老生常談的話題了。一旦擁有過多商標而疏忽對商標的使用或是錯過了商標續展期,無疑是企業對自己財產的管理疏忽與對商標的一種不尊重。

阿里與京東的故事告訴你,什麼是教科書式的商標之戰?!

商業競爭是一場無硝煙的軍備競賽,比拼的不單是營銷策劃上的創意與投入資金,更多的是對局掌握。雖然阿里手持“雙十一”這張皇牌,但京東也成功在第35類商標上成功註冊到“618”商標,這回算是扳回一局。

阿里與京東的故事告訴你,什麼是教科書式的商標之戰?!

雖然當前雙方當前都十分看重“雙十一”與“618”這兩個商家節日上的宣示主權,但無論是京東或是阿里,想要的並不僅僅只有“雙十一”和“618”。

彼此都正在策劃著更多專屬營銷節日與開拓更有創意性的營銷活動。例如從2016年由阿里開啟的首屆淘寶造物節,畢竟,創造是引領發展的第一生產力。

阿里與京東的故事告訴你,什麼是教科書式的商標之戰?!

頭腦風暴和創作思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