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病診治,不是單靠一把剪刀、肉眼就能解決的!

疾病是與健康相對而言,在一定的條件下機體與病因相互作用產生的損傷與抗損傷的複雜的鬥爭過程,與體內、體外環境的變化密不可分。外部環境如:氣候的變化、工業汙染、植被的破壞、溼地的改變、霧霾等;內部環境如:品種的更新、飼料結構變化、飲水質量的變化等。隨著養殖規模擴大、養殖品種豐富、養殖設施化智能化等的變化,單純的依賴於一雙眼睛、一把剪刀行走於禽病診療的江湖已經萬萬不能。

禽病診治,不是單靠一把剪刀、肉眼就能解決的!

新病不斷髮生、老病表現新變化。新城疫、禽流感、傳支、法氏囊炎、支原體、大杆、白痢、傷寒、球蟲、肉雞腹水綜合症、馬立克、網狀內皮組織增殖病、白血病等老病常年可見,其發病表現出一些新變化,如法氏囊、溫和型流感、新城疫呈隱性、不典型性發生,新城疫的基因VII型、超強毒株的傳染性法氏囊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非典型發生,三大腫瘤性疾病的隱性發生,往往被忽視。腎傳支、腺胃炎、病毒性關節炎、腫頭綜合症、傳染性貧血、安卡拉病、包涵體肝炎、滑液囊支原體等新病時而出現。

禽病診治,不是單靠一把剪刀、肉眼就能解決的!

混合感染、繼發感染增多,有些雞群甚至表現出病毒病和細菌病以及寄生蟲病混合感染,一些條件性疾病和環境性疾病如大腸桿菌病、魏氏梭菌病、球蟲病、支原體病等更加容易流行和發生,成為某些雞場的必發性疾病。甚至出現慢性呼吸道綜合症、腫頭綜合症、腸毒綜合症、消化系統紊亂綜合症、肝腎綜合徵等。臨床常見的混合感染主要有:溫和型流感+大腸桿菌+支原體(+鼻氣管鳥桿菌+衣原體),新城疫+大杆+支原體,溫和型流感+傳支+支原體+大腸桿菌(+鼻氣管鳥桿菌+衣原體),新城疫+腎傳支傳支,新城疫+傳支+支原體,球蟲+魏氏梭菌,球蟲+魏氏梭菌+黴菌毒素(+革蘭氏陰性腸道菌+蛔蟲絛蟲),包涵體肝炎+安卡拉病,黴菌毒素+弧菌型肝炎,黴菌毒素+包涵體肝炎,新城疫+法氏囊等。

禽病診治,不是單靠一把剪刀、肉眼就能解決的!

病原體發生變異現象嚴重。由於疫苗的免疫加強、次數增多、劑量加大,且需要免疫的疾病種類增多,以及疫苗免疫的不規範化,使一些病原發生一定的變異,如流感、法氏囊、傳支、馬立克等血清型的變異。一些強毒株發生減弱現象如非典型的新城疫、H5N1的溫和性變化;一些弱毒株發生增強現象,如基因VII新城疫,並出現一些超強毒株如超強的馬立克、法氏囊毒株。

免疫抑制性病呈現廣泛性存在,免疫抑制性因素非常普遍。如法氏囊炎、傳染性貧血、腺胃炎、禽流感、網狀內皮組織增殖病、馬立克、白血病等不能得到有效地控制,造成雞隻的免疫器官發育受損、免疫缺陷、免疫力下降,增加防控難度。黴菌毒素引起的免疫抑制不亞於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危害。應激的頻繁出現和應激因素的廣泛存在是引起免疫抑制的重要因素。一些免疫抑制性藥物的使用應引起注意,如激素類、磺胺類、氨基糖甙類、氯黴素類等藥物應規範使用,儘量不用或少用這類藥物。

禽病診治,不是單靠一把剪刀、肉眼就能解決的!

細菌性病發病明顯增多,大腸桿菌病、沙門氏菌病、葡萄球菌病、壞死性腸炎、支原體病的發生非常普遍。鼻氣管鳥桿菌病的發生、傳染性鼻炎、衣原體、滑液囊支原體的發生日漸增多。由於長期大量濫用抗菌素使得細菌抗藥性增加,增加臨床防治難度。細菌性疾病大多發生在病毒性疾病之後,原發病的診治很重要。

親愛的養殖朋友們,關注微信公眾號:(蛋雞肉雞報價 / dfjgen),行情分析、業界新聞政策、養殖經驗,牛犬狐家禽等養殖技術,等你來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