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父母逝世时,地主拒绝安葬,朱元璋称帝后,下场到底如何?

xiaole898


这个无情无义的财主叫刘德。

朱元璋父母去世时,上无片瓦遮风挡雨,下无寸地安身立命,甚至没有三尺见方用以安葬父母尸骨。朱元璋百般乞求刘德施舍一块坟地,希望能让过世的父母入土为安,但刘德仍然无情地拒绝了他的请求。

那么,朱元璋父母的遗骨最终怎样了呢?在朱元璋黄袍加身、一统天下后,是如何对待刘德的?

我们来还原当时的情景。

(黄袍加身的朱元璋)

一、天下很大,却没有朱家的容身之所。

朱元璋的父亲名叫朱五四,最初跟随祖上住在金陵句容,是官府的淘金户。但朱家先祖一辈子都没有见过几次黄金,更别说能淘到金子了。每到年末上缴黄金的日子,朱家祖上都迫不得已向别人借高利贷,用来收买黄金交给官府,以换回一家人的口粮。

后来,高利贷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多,朱家祖上只好带着一家老小四处躲避,流浪各地。先后到过句容县、盱眙县、钟离县。

就在这条颠沛流离的路上,朱元璋出生了,贫苦人家的孩子没有名字,就以出生的日期起名为朱重八。

二、落脚钟离,成为佃户。

最终,朱五四带领全家辗转来到了濠州钟离西乡,给地主刘德做长工,当佃户。刘德看朱五四老实本分,租了几亩薄田给他,朱五四终于拥有了能耕种的田地,似乎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朱五四起早贪黑,终日劳作,像照顾自个儿眼睛一样侍弄着这几亩田地。

但任凭朱五四如何努力,一家人依然衣衫褴褛,食不果腹。因为刘德心狠手辣,租税极高,一年的辛劳全部进了刘德的腰包,所剩无几。即使侥幸碰到丰年,又要偿还之前欠下的高利贷,依然是入不敷出,难以为继。

此时的朱元璋已经10岁了,为帮助家人,小小年纪就开始为刘德放牛。有一次,几个小伙伴实在饿得受不了,在朱元璋的提议下,把地主家的牛犊宰杀后烤着吃了,将牛皮和牛骨埋了起来。后来事情败露,朱元璋免不了遭受了到东家的一顿毒打。

(放牛娃儿朱元璋)

三、遭遇天灾,亲人离世。

凄惨的日子就这样过了几年,朱元璋已经长成了17岁的大小伙子。至正四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天灾,席卷了整个钟离县,地里的庄稼被蝗虫啃噬殆尽,伴随而来的是瘟疫肆掠。

朱元璋的父母和长兄都没能挺过这场灾难,纷纷去世。家里只剩下大嫂和几个年幼的侄儿。这对于朱元璋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

朱元璋在后来的《皇陵碑》曾这样记述这个让他刻骨铭心的时刻:“俄而天灾流行,眷属罹殃。皇考终于六十有四,皇妣五十有九而亡。孟兄先死,合家守丧。”

面对突发变故,朱元璋早已入赘他乡的二哥赶了回来,兄弟俩商量着向东家刘德要一块地,安葬父母。但刘德铁石心肠,毫无人性。“田主德不我顾,呼叱昂昂,既不与地,邻里惆怅”。任凭朱元璋跪在他的面前苦苦哀求,声泪俱下,刘德死活不答应。

后来,刘德的哥哥刘继祖实在看不下去了,给了朱元璋一块地。兄弟俩喜极而泣,将父母用破衣服裹上,背到了坟地。

正待两人挥锄挖坑时,突然大雨倾盆,雷声大作,雾气弥漫。兄弟俩只好放下手中的工作,到树下避雨。及至回来时,父母的尸首居然不见了。原来刚才的大雨导致山崩地陷,将朱元璋的父母埋了起来,两人只好打道回府。朱元璋后来每每想及此事,悲痛不已,“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

(铁石心肠的刘德)

四、衣锦还乡,隐恶扬善。

在草草安葬了父母后,朱元璋了无牵挂地投入到了滚滚反元浪潮中,最终成就伟业,一统江山。但他时时记挂逝去的父母,为当初没能好好安葬父母而深深自责,于是萌发了回乡祭拜的想法。

此时的钟离县,可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刘德就相当地忐忑,惧怕朱元璋找他秋后算账。

等到朱元璋浩浩荡荡地率众回到钟离后,刘德只得远远地躲在人群中偷窥,朱元璋有心无意地叫住了他,说:“尔之所为,亦恒情耳,不必问。吾贫时,尔岂知今日为天子也。”当场赏赐刘德田地30顷,免除徭役10年。

当得知刘继祖已经去世后,朱元璋悲痛不已,追封其为义惠侯,子孙一直承袭了300年,至明朝灭亡。


张生全精彩历史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真正的贫农出身做上皇帝的。贫困到什么程度?从他父母、大哥去世就可以看出来。连埋葬的地方都没有。

求爷爷告奶奶的向地主刘德要块地,还被骂了出来。幸亏和地主同族的刘继祖心肠好,给他划了一块地。朱元璋拿出家里仅有的几件破衣服把父母、大哥埋了。

正是为此,朱元璋发达了以后。对刘继祖一家格外“照顾”。有记载原话:

“ 朕微时罹亲丧,难于宅兆,尔发仁惠之心,以己沃壤,慨然见惠。安厝皇考妣,大惠云何可忘!因赠以侯,并赠其妻娄氏为侯夫人,仍为文以祭”。

赐予“侯爵”,专门看管凤阳皇陵。要知道,论“公侯伯子男”。著名的谋士刘伯温才是个“伯”。

而对于骂朱元璋不给其地安葬双亲的地主刘德来说,正史上没有明确记载。

只有两种说法:一,朱元璋像当年韩信一样,很大度的接纳了刘德,并有赏赐。但是,刘德整日担惊受怕,没有多久就死了。

二,朱元璋心狠手辣,在宴请父老乡亲的时候。派人给刘德敬酒,皇帝的酒谁敢不喝?喝了更麻烦。硬直给灌死了。

当然,这些说法都已无法考究。




孤独玖贱


1366年3月的某一天,濠州(今安徽凤阳)太平乡孤庄村的地主刘德这几天心神不定、坐卧不宁,连饭都吃不下。

他感觉自己大难将至,因为他听到风声,近日吴王要回乡了。

这吴王不是别人,正是刘德家22年前出走的佃户朱五四家里老四朱重八,那年他才16岁,听说他后来改名叫了朱元璋,连大元朝他都快要诛灭了,这块璋想诛掉自己脑袋,岂不是就如捏死一只蚂蚁般简单?

说来也怪自己,当初那年濠州大灾荒,朱五四夫妻俩和他家里老大都饿死了,朱重八和他二哥来找刘德,跪地恳请他帮帮忙,希望刘德看在朱五四家世代租种刘家田地的面子上,施舍一个小角落能够安葬家人,而他刘德却狠心拒绝了。

拒绝就决绝吧,他刘德还出言不逊、恶语相向,这个仇是结定了,后来刘德的哥哥刘继祖看不下去,好心给了兄弟俩一块土地,才让亡人入土为安。

不是说朱重八去当和尚了吗?好好的和尚不做,干嘛要去走上那种刀头舔血的造反生涯?十三年前这小子回乡募兵,聚起并拉走了七百多人,那回刘德听到风声赶紧匿了。你说他造反就造反吧,他怎么就没死,转过头来还称了王?马上就快成为天下共主的皇帝?现在全中国都快解放了,我

特么还能躲到哪儿去?

“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刘德寝食难安的这两天,旅途中的朱元璋心理也有点小激动,终于可以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了,父母的坟茔有没有被雨水冲坏?恩公刘继祖还好吗?儿时的伙伴见到我今日这般模样会不会表情很好玩?另外,可恶的刘德死了没有?

这一天终于到来,朱元璋在士兵们的簇拥下,战马踏在了孤庄村的土地上。朱元璋先是拜祭了父母坟茔,听说刘继祖已死,也洒泪一场,随即向乡邻宣布,之后要在此地修建王陵,父老乡亲们都可以作为陵户分得土地,且永不交赋。欢呼的人群中,刘德低头哈腰的夹在其中,几乎不敢抬头。

还没等朱元璋找刘德,刘德自己先爬了出来,跪地求饶,磕头如捣蒜。

朱元璋亲自把他搀扶起来,说了一句:“尔之所为,亦恒情耳,不必问。吾贫时,尔岂知今日为天子耶?”你当年那么做,也是人之常情,嗐,我穷的时候,你哪儿知道我以后能当上皇帝?不知者不怪,不知者不怪!

人群发出如潮掌声,那一瞬间,朱元璋达到了这次回乡之旅的锦衣昼行的最嗨点。

朱元璋并未责罚刘德,反而也给了他赠地、免税政策,早已去世的恩公刘继祖,被朱元璋追封为义惠侯。

讲真,刘德完全傻了,万万没想到,你浓眉大眼的朱重八居然会以怨报德!

朱元璋心里话:你要是当年给我地留住我,我以后也走不到这一步,说来说去你好歹也算是个励志讲师。还有,你当着这么多乡亲的面求饶,我,我特么下的去手嘛!


历来现实


这个地主叫作刘德,最后朱元璋不仅没有降罪于刘家,还赏了刘家好些地,免了两年赋税。朱元璋对刘家如此,并非宽宏大度,以德报怨。刘德的确没有借地给朱元璋,但是刘德的大哥刘继祖给了朱元璋安葬亲人的地,朱元璋报答的是这个人。

当年朱元璋落难之时,自己嫁出去的亲姐姐不愿收留,任由他被追兵追捕,命在旦夕。他当上皇帝之后没有降罪于她,却也不屑理这个姐姐,直到这个姐姐潦倒死了之后,才被臣子劝说着不情不愿封了一个公主的封号。所以对于害他的人,朱元璋做了皇帝之后一定是以牙还牙;而在他落魄之时不愿意帮助的人,他不会刻意报复也不会去拉上一把。这是朱元璋的原则,就像他自己说的一样,这些不愿雪中送炭的人当时也不知道自己将来会做皇帝。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朱元璋从社会最底层爬到权力的最顶端,可以说社会各个阶层的人都有所接触,他深知人心的自私和阴暗面。朱元璋十七岁的时候,应该是人生之中最为阴暗的时期,他的父母和大哥都在一个月之内染病身亡。朱家本来就是为躲税来到凤阳做佃户,他们办不起葬礼买不起棺材,就连一块下葬的地皮都没有。

朱家男丁只剩下了朱元璋和他的二哥,两人用门板抬着自己的父亲找到了地主刘德,朱元璋恳求他看在父亲这么多年为他种地的分上借他一块地安葬父亲。刘德不仅没有给朱元璋地,还将他狠狠训斥了一顿。这个过程被刘德的侄子刘秀看见了,刘秀心善,觉得叔叔做得不妥,就告知了自己的父亲刘继祖。刘继祖马上找到了朱元璋兄弟,愿意伸手帮助他们一把。刘继祖说,我也有不少土地,你怎么不来问问我呢。你自己挑选吧,我不会吝啬的。

刘继祖的这个善举朱元璋一生难忘,他的儿子刘秀后来加入了朱元璋的红巾军,改名为刘英,得到了朱元璋的重用。朱元璋称帝之后,刘继业已经去世多年。朱元璋给刘继业封了侯,刘家子孙一直被大明皇室善待,可以说他们的荣耀同明朝相始终。刘德一脉能够得到朱元璋的赏赐,完全因为这位大哥给他留了一条生路。

朱元璋不避讳龙潜之事,也没有忘记马鬣之恩。而刘继祖这样的善人一定不是凭借着运气才帮到了将来的皇帝,他这一辈子帮助了不知多少穷苦之人,才带给子孙这样的福祉。


木剑温不胜


那时候,朱元璋还不叫朱元璋,叫朱重八。这一年(1344年),朱重八16岁,正是饥荒和瘟疫肆虐的一年。

朱元璋的母亲、父亲、大哥在短短的半个月内先后离世。霎时间,原本就是贫民家庭的朱家更是不堪,只剩下16岁的朱元璋和大嫂王氏以及比朱元璋年纪更小的侄子朱文正。

双亲和大哥离世,朱元璋想着不能让亲人曝尸荒野,总得找个地方安葬才行。但是朱家穷啊,家徒四壁,一贫如洗,根本就没有土地安葬亲人。于是年少的朱元璋苦苦哀求大地主刘德,希望能获得一小块土地来安葬自己的亲人。

刘德可没有那么好的善心,不但没有帮助朱元璋,反而狠狠的训斥了朱元璋。这一幕被一个人看到了,此人名叫刘秀(不是东汉那个刘秀),是刘德的侄子,其父是刘德的大哥刘继祖。

刘秀回家之后把这一幕告诉了父亲刘继祖,刘继祖二话不说,找到了朱元璋,说了一句这样的话:吾饶于地,曷不谓我,任择用,岂吝耶?(我家有的是地,怎么不跟我说?你随便用就是了)

就这样,朱元璋总算是安葬了父母和大哥,然后大嫂王氏带着朱文正回来娘家,朱元璋去看皇觉寺当和尚。


1352年,朱元璋离开了皇觉寺,投奔了红巾军。次年,刘继祖夫妇相继去世,儿子刘秀投奔朱元璋,成为朱元璋的亲军,并改名为刘英。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明,年号洪武,完成了一个乞丐到皇帝的逆袭。

朱元璋当了皇帝,并没有忘记当年刘继祖对自己的大恩。洪武十一年,朱元璋追封刘继祖为义惠义惠,刘继祖之妻娄氏为侯夫人。而刘继祖一脉,也成为了凤阳的大族。

至于当年那个没有帮助朱元璋的地主刘德,已经是贵为天子的朱元璋并没有为难他,反而是进行了一定的赏赐。

毕竟此时的朱元璋已经是天下之主,没有必要和刘德去锱铢必较了,不如仇将恩报,树立一个好形象|


胡史乱翔


说到历史上最励志的两位皇帝,莫过于汉朝刘邦和明朝朱元璋,两个人都是从社会最底层的卑微人物,靠着自身的天资和不断的努力,成了万人之上的一代皇帝。其中朱元璋更是贫困人家出身,小时候的经历就是一部悲催史,深知普通百姓的贫苦,当了皇帝之后更是打击地主恶霸,惩除贪官,大力发展农业,照顾贫民百姓。

朱元璋父母逝世时,朱元璋与二哥没得办法,只好找到地主刘德,跪地请求刘德帮忙借地安葬他的父母。任凭朱元璋兄弟在怎么哀求,刘德就是不帮忙,还恶语骂朱元璋兄弟二人,朱元璋不得草草安葬了自己的父母。

朱元璋称帝回风阳的时候,见过刘德,并对他说“尔之所为,亦恒情耳,不必问。吾贫时,尔岂知今日为天子耶?意思就是说你当年的所作所为也是人之常情,我当时那么贫穷,你怎么会知道我今后会做皇帝呢?朱元璋还直接送了一件特殊礼物,这个特殊礼物就是免除十年田地赋税,以及百亩田地。

所以说古往今来凡是做大事情的人,都必须具备王者风范,不然小肚鸡肠就无法成就一番伟业,


毛毛1517


朱元璋是个泥腿子皇帝,也可以说是一个被逼出来的皇帝,天天帮地主放牛还是饿的前胸贴后背,家中颗粒无收的时候,官僚还要来征收赋税,连仅有的稻种也被抢走了,已经饿了多日的爹娘一个饿死,一个因为对生活绝望自杀而死,留下了放牛娃朱元璋还有他的一个哥哥,父母总是生养了自己的人,所以怎么也要想方设法给父母找棺材给安葬了,举目一看,唯一稍微富足一些的就只有地主了。



但是在苦苦哀求地主之后,地主非但不帮忙,反而还要打他,反倒是地主刘德的哥哥刘继祖给了朱重八一块地让他好生葬了自己的父母,没有棺材的朱重八就随便找了个草席把尸体包了包之后就在刘继祖给的地里把父母葬了,一边埋朱元璋一边就痛苦流泪,自己以后得生活该何去何从呢?的确,元朝已经腐败到了快要崩溃的边缘,哪里都是和自己的家乡一样,但是那时候的朱重八也只是一个朱重八,并不是一开始就有一个皇帝梦,只是那个每餐有一顿饱饭就满足了的朱重八。



后来的朱元璋还真是到处流浪,当过和尚讨过饭,原本打算就做一辈子和尚了事的,但是因为在去了和尚庙之后因为用点着的香在他头上弄点的时候香都灭了,而且几次都是这样,那些和尚就以为踏实妖僧会坏了庙规,这样的人留不得,于是就把他赶出去叫他当游僧,其实就是讨饭罢了。也就是在当游僧的这个过程中他认识了这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个人,其中一个对他的一生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这个人就是后来的马皇后,开始是只是被叫做马姑娘,另一个就是在初期帮助了朱重八很多的郭子兴,尽管这个人心胸狭窄,因为开始赏了朱重八所以才会培养朱重八才有了后来一步一步走向巅峰,当上皇帝的朱元璋。那么很多人就要问了,在经历短短15年就当上了皇帝的朱元璋是怎么对待原来的地主的,后来朱元璋来了故乡,当时的刘德吓得全身发抖,但是朱元璋见了之后也没有怪他。



原话说到“尔之所为,亦恒情耳,不必问,吾穷时,尔岂知今日为天子耶?”朱元璋说我很理解你啊,毕竟那时候我那么穷,怎么也想不到我会做皇帝啊,刘德赶快感谢朱元璋的不杀之恩,然后就问这个刘继祖怎么没来,刘德说刘继祖已经过世了,于是朱元璋追封了刘继祖为义惠侯,并且赏赐刘德30顷,免除徭役十年。


一个看历史的小矮人


尽管人们对朱元璋屠戮功臣颇有微词,但这个穷苦人家出身的布衣皇帝却还算仁义,明白是非,这一点与当初韩信的作为颇为相似。

朱元璋这个名字其实是后来才改的,他原来叫朱重八。大家听这个名字也就知道,大明顶顶的明太祖,家境好不到哪里去。老朱家是一户贫苦人家,家里弟兄多,父辈给地主家作长工讨生活。

原本朱重八家里人丁还算兴旺,日子也在逐渐变好。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元朝末年时安徽凤阳,也就是朱重八的老家闹了一次严重的瘟疫。经过这场灾难,他家就剩下了朱重八和一个哥哥。

在朱重八父母去世后,他们兄弟两个穷得无法安葬,而且家里连块土地也没了。于是就跑去地主家求情,不过,当时地主刘德不仅没有答应,还把这哥俩给轰了出来。

不过,地主刘家却也并非都是势力小人。刘德的兄长刘继祖比较善良,

在得知此事后,看朱重八兄弟两人可怜,又十分孝顺,便决定伸出援手,帮他们两人一把,选了块地让他们安葬双亲。

此后,朱重八兄弟两人实在过不下去,就背井离乡,四处乞讨了。再后来的事情大家就都十分了解了,朱重八成了反元势力的领袖,并最终成为了皇帝,也就是历史上的明太祖朱元璋。

做了皇帝的朱元璋并没有秋后算账,而是对刘继祖家人给予了丰厚的奖赏,追封刘继祖为义惠侯。至于刘德这人,当时见到朱元璋时吓得屁滚尿流,连忙磕头认罪,不过朱元璋却十分大度,当着众人的面讲:

“尔之所为,亦恒情耳,不必问。吾贫时,尔岂知今日为天子耶?”

之后,朱元璋又赐给了刘德一块土地,并宣布免去其赋税徭役。


碣石樵子


众所周知,朱元璋的出身在历朝的皇帝中几乎是最为卑微的了,他讨过饭当过和尚,也因此让他心底一直有着一层自卑的阴影存在,这也是后来他对于皇权病态执着,残杀功臣的一部分原因。但是朱元璋对于普通百姓却是意外的宽厚,从他对待以前得罪过他的的一名地主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来。

当时朱元璋的父母都还健在,他也给一个地主刘德放牛,原本是平淡但是有着温馨的生活却被一场大饥荒给毁了。1344年淮河流域附近又是蝗灾又是旱灾,粮食根本就没有多少收成,饥荒随之而至,饿死的人很多,瘟疫也爆发了,就是在这一场灾难中朱元璋的父母去世了。古人讲究的是入土为安,可是朱家穷没有自家的地,总不能找个荒郊野岭把父母给埋了吧,于是他就找到了这个地主刘德,希望能够看在他们一家大半辈子都在为他辛苦干活的份上,赏块地给他安葬父母。可是刘德没有同意,相反还训斥了朱元璋。

在朱元璋已经绝望的情况下,刘德的侄子刘秀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父亲刘继祖,刘继祖却同意了安排一块地给他安葬父母,这份恩情朱元璋一直牢记在心。后来朱元璋征战天下登基为皇帝之后,依旧记得这份恩情,在他回乡的时候,找到了这位恩人,将刘继祖封为义惠侯,还给了其它很多物质赏赐,而刘德一听到当初被他拒绝羞辱的那个小子坐了皇帝回来了,十分恐惧,可是朱元璋并没有为难他,可能也是因为自己的父母终究是靠他们这一家才得以安葬的,虽然没有像刘继祖那样封侯,但是也赏给了他30亩田地,并且还免了他十年的赋税,也算是有个不错的结果了吧。


国史拾遗


这个有眼无珠的恶霸地主说的是刘德吧?朱元璋小时全家给他打工,父母双亡后,朱元璋央求刘德给他一分土地埋葬父母,却惨遭拒绝,以朱元璋的性格,刘德以后肯定惨了。

出人意料的是,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居然赏了这个无良地主刘德土地,还免了他10年徭役!

说起出身,整个历史上找不出一个比朱元璋更贫苦的皇帝了,老朱家往上数八代,都是赤贫赤贫的贫农,一家男丁的名字都是“数字系列”,爷爷朱初一,老爹朱五四,大哥朱重四,二哥朱重六,朱元璋本名朱重八,“元璋”这个名字是后取的。

朱元璋一家都是佃农,所谓佃农就是自己没有土地,一亩半分都没有,靠租种别人家的土地生存,每年要先交足租子,剩下的一点可怜粮食才能归自己所有,遇到灾荒,粮食歉收,那些黑心的地主老财一如既往地压榨佃农,也不减租免租。

朱元璋父母租种的是地主家刘德的土地,这是安徽凤阳的一个大地主,父母给刘德种地,朱元璋从小就给刘德放牛,放牛期间发生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比如聪明的小朱元璋戏耍刘德。

但这只是故事,真实的历史很残酷。

朱元璋一家人当佃农,17岁时遇到前所未有的天灾、饥荒和瘟疫,粮食减产绝收,父母和大哥都饿死了,但他们没有自己的土地,没办法入土为安,就连买个棺材的钱也没有,一无所有的朱元璋只好哀求刘德,希望他看到父母为他种了一辈子地的情面上,帮帮自己。


但刘德鼻孔朝天,嗤之以鼻:

我给你们地种,养活你们一家,你们死了,还要我管?还要占我的地?没门!

年轻的朱元璋没有哭,他把刘德的嘴脸牢牢记在了自己心里。

正当朱元璋一筹莫展时,另一个人出现了——刘继祖。

刘继祖也是大地主,他刘德的亲哥哥,但他是一个有良心的地主,和朱元璋的父亲熟识,当他得知朱元璋无处安葬父母时,主动找到朱元璋说:

“(刘)继祖与妻娄氏辄启太祖:吾饶于地,曷不谓我,任择用,岂吝耶?”

看人家刘继祖多大方:孩子,我有地呀,你咋不跟我说呀,随便你用,我不会吝惜的!

朱元璋不禁感慨: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在刘继祖的帮助下,朱元璋终于安葬了父母,他离开老家,开始四处流浪,传荡江湖,在游历期间,他还曾回老家探望刘继祖等人,但刘继祖夫妇在至正十二年(1352年)就病逝了。

按照古代迷信的说法,刘继祖送给朱元璋的这块坟地是风水宝地,甚至是龙脉,从此以后,朱元璋就开始了传奇人生,最后终于君临天下,成了大明朝的开国皇帝。

朱元璋是一个感恩图报的人,他当皇帝后没有忘记当初帮助自己的刘继祖。

刘继祖夫妇早已去世,朱元璋于是追封刘继祖为义惠侯,并且允许他的子孙后代世代沿袭,只要大明朝开张,这个侯爵就是刘家的永久饭票。

与此同时,朱元璋更没有忘记那个薄情寡义的刘德。

朱元璋爱憎分明,嫉恶如仇,对开国功臣都能大开杀戒,但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他对昔日欺凌自己的刘德却网开一面,不但没有任何惩罚,反而给予赏赐。

朱元璋派人找到刘德,赐给他土地30顷,免徭役10年,并传达了自己对他的话:

“尔之所为,亦恒情耳,不必问。吾贫时,尔岂知今日为天子也。”

你当年所作所为,也是人之常情,朕不怪你。当初我一贫如洗,你也想不到我当皇帝啊。

想不到,真是想不到,一个大肆屠杀开国功臣的朱元璋会如此对待刘德。

但再想想朱元璋的性格和地位,这种做法也正常。

朱元璋是一个有大眼光、大境界、大胆魄的人,他绝不会无缘无故杀人。

杀开国功臣是因为他们会威胁大明江山,杀了一劳永逸,利大于弊;他宽恕刘德,是因为刘德毫无威胁,杀死刘德就像杀死一只蚂蚁,却显得自己心胸狭窄,完全没有必要。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