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嘉微:國家產業基金入股,軍工+芯片概念,仍處於超跌中

景嘉微是國家產業基金入股的芯片股,產品屬於軍工品,從高位下跌超過30%,企穩後有補漲需求。

脫胎于軍用飛機航電顯控系統

長沙景嘉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6年4月,是國內軍用圖像險控龍頭企業,主要產品為軍用圖形險控、小型專用雷達領域的核心模組及系統產品,擁有自主硬件設計的FPGA驗證、IP設計技術。其產品應用於航空、航太、航海、車載、工控等領域。

圖形顯控是景嘉微現有核心業務,也是傳統優勢業務,小型專用化雷達和芯片是公司未來大力發展的業務方向。他們在圖形顯控領域提供圖形顯控模塊、圖形處理芯片、加固顯示器、加固存儲和加固計算機等五類產品,其中圖形顯控模塊是公司最為核心的產品。目前我國新研製的絕大多數軍用飛機均使用景嘉微的圖形顯控模塊,此外還有相當數量的軍用飛機顯控系統換代也使用了本公司產品,公司圖形顯控模塊在軍用飛機市場中佔據明顯的優勢地位。

公司較早開始在微波射頻和信號處理方面進行技術積累,並以此為基礎,成功開發了多種用途雷達核心產品及微波射頻組件等,在小型專用化雷達領域取得了一定的先發優勢。

從財務數據看,圖形顯控產品佔有了景嘉微2016年營收的75%,是公司的最主要的營收來源,而小型專業化雷達的總金額則為18.5%,是公司的兩大業務的另一方面。較之前一年,圖像顯控產品的

景嘉微:國家產業基金入股,軍工+芯片概念,仍處於超跌中

作為國內GPU領域的希望,景嘉微在我國軍用飛機航電顯控系統由使用 DSP與 FPGA 圖形加速器向使用 GPU 圖形處理器升級之際,公司率先推出了應用獨立 GPU、高度集成化的 FPGA 和支持 OpenGL 標準的圖形顯控模塊。

在瞭解到國外機載航電系統主要應用 ATI 公司的圖形處理芯片 GPU Mobility Radeon 9000(簡稱 M9),景嘉微決定組織力量自主研發 VxWorks 嵌入式操作系統下 M9 芯片驅動程序,並於 2007 年研發成功。隨後又順利解決了 VxWorks 系統下的 3D 圖形處理難題,突破了 VxWorks 系統下漢字顯示瓶頸,具備了從底層上駕馭圖形顯控產品的能力,擺脫了一直以來對外商的依賴。

目前,景嘉微公司已經成功打造了基於 M9、 M72 和 M96 的系列開發平臺和系列產品線,極大地提升了公司該領域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未來,公司將以 JM5400 的成功研發為契機,打造具有“中國芯” 的系列開發平臺和系列產品線。打破外國芯片在我國軍用 GPU 領域的壟斷,率先實現軍用 GPU 國產化。

景嘉微想突破巨頭壟斷,還差點什麼?

國家產業基金入股彰顯公司技術實力,公司軍民融合戰略與GPU龍頭地位將得以推進和夯實。本次非公開發行的擬參與認購對象分別為華芯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和湖南高新創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其中,華芯投資為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的唯一管理人,湖南高新創投是推進戰略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而打造的政府性投融資平臺。國家產業基金的入股,代表公司在GPU芯片研發方面的技術實力和戰略地位得到行業認可,將有利於推進公司的軍民融合戰略,夯實公司國內GPU研發領域的龍頭優勢,助力公司在芯片設計領域的市場拓展。但明顯的是,國產GPU和世界領先水平還差很遠。

以景嘉微最新的JM5400為例,不論是在工藝、處理能力、接口、功耗等方面要落後當前主流GPU芯片很多。對比下景嘉微電子JM5400芯片與NVIDIA GeForce 305M芯片(5差不多是2010年的產品),可以直觀的理解這種巨大的差距。

景嘉微:國家產業基金入股,軍工+芯片概念,仍處於超跌中

保守估計JM5400芯片要落後當前主流GPU芯片6年時間。這種巨大的差距,可能也由於項目週期長,項目啟動時定的設計目標、以及設計參數落後當前太多。更重要的是此前,我國在GPU領域的技術積累幾乎為零。

目前的JM5400想要被民用GPU市場接受,還是很有難度的。但至少現在有了自主設計的GPU,我們不怕美帝的GPU技術封鎖了,這應該是最大的意義吧。

回看英偉達的發展歷程,奠定其成功的關鍵來自其十年前的一個賭注。據紐約時報報道,當他押注一系列的改動和軟件開發,來使得GPU能夠處理在電腦屏幕上繪畫以外的、更為複雜的任務。這個名為CUDA(統一計算設備架構)的項目每年需要花費5億美元,而當時公司的總營收規模在30億美元左右。英偉達稱,自CUDA項目成立以來,公司在將GPU轉變成更加通用的計算工具上的總支出接近100億美元。

正當黃仁勳大舉押注CUDA之時,計算行業在發生廣泛的變化。英特爾當初能夠在芯片市場佔得統治地位,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伴隨摩爾定律而來的計算速度的提升。那些速度提升如今已經放緩。

這種放緩促使芯片設計公司紛紛開始著手打造更加專業化的芯片,該類芯片可與英特爾處理器一同運行,利用芯片電路的微型化提供更多的好處。英偉達擁有很大的先發優勢,它並沒有從頭做起,而是專注於改造原有的芯片。利用在CUDA項目中開發的芯片和軟件,該公司逐漸打造出一個廣受程序員和企業歡迎的技術平臺。

對於景嘉微來說,建立在前人所打造的基礎之上,夯實技術基礎,尋找新的基於,會是他們,乃至國產GPU成長的關鍵。這是國家集成電路基金的入股,給國產GPU帶來了最好的時機。

國產GPU獲新進展,景嘉微JM7200完成基本功能測試

一直以來,CPU與GPU都是國產替代之痛,今年這兩大領域均有所突破。前不久,上海兆芯新一代CPU成功流片,如今景嘉微下一款GPU也宣佈有所進展。

景嘉微JM7200完成基本功能測試

9月3日,景嘉微發佈公告稱,公司下一款圖形處理芯片JM7200已完成流片、封裝階段工作,目前已經順利完成基本的功能測試,測試結果符合設計要求。

景嘉微成立於2006年,致力於圖形顯控、小型專用化雷達等產品研發,圖形顯控產品為其核心業務,營收比重約七成。景嘉微的三位創始人均畢業於國防科大,其產品主營應用於軍工領域,但隨著軍民融合趨勢明顯,景嘉微也正在進入民用市場。

2014年,景嘉微成功研製出其高性能、低功耗的第一代圖形處理芯片JM5400。據介紹,JM5400是國內首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GPU芯片,採用全新的架構設計,主要用於機載、艦載和車載環境下的圖形生成,用於特殊場景下的國外芯片替代。

2015年,景嘉微在合作伙伴龍芯的產品發佈會上公佈了其產品規劃圖,按照規劃,第二代GPU芯片JM7200 將於2016年流片,不過一直遲遲未有消息,直到2017年底該款芯片才開始流片。

如今,景嘉微宣佈JM7200 順利完成基本的功能測試,並表示測試結果符合設計要求,這也就意味著這款芯片離正式量產更近一步了。

根據景嘉微官網資料顯示,這款JM7200芯片是JM5400芯片的升級版本,採用28nm工藝製造,性能得到了顯著的提升,不僅可滿足更高性能的嵌入式系統要求,還可用於臺式計算機、筆記本計算機等桌面系統的顯示要求。

從JM5400到JM7200,景嘉微將實現其產品應用領域從機載、艦載、車載向民用領域延伸。

去年10月,景嘉微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不超過13億元,用於高性能圖形處理器芯片以及面向消費電子領域的通用型芯片等集成電路研發設計領域,更加明確了其進軍民用領域的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