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即將滅亡之時,孟獲等南方部落為什麼不帶兵來解圍?

gjcuckgh


自古西南多叛亂

在中國古代,西南地區由於地理和氣候原因,與中原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受限,因此摩擦不斷,幾乎歷朝歷代都有西南叛亂的發生,一方面有派駐官吏施政不當導致的,另一方面也有仗著山高皇帝遠選擇當山大王的。同時由於多年的積怨,有心之輩只要煽風點火就可以挑起少數民族和漢族的矛盾。

諸葛亮可是沾滿了少數民族的鮮血

七擒孟獲聽著很霸氣,但在當時少數民族眼中不就是明顯的恃強凌弱麼?更不要說諸葛亮最後火燒藤甲兵燒死了那麼多青壯年,人家豈能不恨之入骨!之所以孟獲最終選擇投降,不過迫於形勢罷了。

而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為了突出諸葛來個人形象,將部分情節進行了藝術加工,其中很多有誇大嫌疑,甚至是移花接木。也正是這種誤解一定程度上導致大家會有蜀漢即將滅亡之時,孟獲等南方部落為什麼不帶兵來解圍的疑惑。


瓦爾登的船伕


據史載:孟獲自歸降擔任蜀漢高官之後,對蜀漢幼帝和諸葛先生真誠拜服,五體投地。故而終諸葛亮之世,直到蜀後主劉禪降魏,他居官一生,均兢兢業業,造福鄉梓,有大功於南方彝族與其他各少數民族和漢民族相互之間的大融合。諸葛亮病重,臨終時特地召來孟獲,當面囑咐他說:“我雖死了,幼主阿斗仍在,你每年今日至少去看望他一次。”這天正是立夏時節,孟獲是個直性爽快人,一經答應,就要做到,從此,每年立夏日都要往成都拜見蜀主劉禪。數年後蜀漢後主阿斗降魏;再後,晉武帝司馬炎把阿斗擄到洛陽,孟獲不忘諸葛亮所囑,每年立夏日仍然帶了親兵護衛前往洛陽看望阿斗。此人粗中有細,唯恐阿斗被虧待,每次都要親自用大秤稱量阿斗體重,一再告訴晉武帝,如有絲毫差池,他是決不答應的。

孟獲之所以在蜀亡國之時沒出兵解圍大致是以下的原因:

1 當時的形勢發展太快,孟獲居住的地方太偏收到信息太晚,等到知道時,蜀漢已降了。孟獲的力量連蜀國也打不過,就更打不過魏國了,只好作罷。

2 當時蜀國內部鬥爭太激烈了。蜀國因為是外來的軍事政權,也就是軍閥。在當時如果想統治好一個地方,就需要和當地的氏族聯手。而劉備的主要力量都是湖北河北人,進入四川后,四川的氏族看不起劉備的出身太低,不願意與他合作。劉備就一直壓制四川氏族勢力。到了後期,四川本土勢力在蜀國內部任職者很多,並直接促成了蜀漢的投降。四川氏族在投降時,也派人告訴了孟獲,警告他不要亂來。

3 根據上邊的史實,大家就能發現孟獲始終對蜀漢劉家是忠誠的,在蜀國滅亡後,還很關心阿斗。作為一個力量不強大的人,能做的大概也只有這些了。


新知傳習閣


想要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首先要知道,蜀漢滅亡的時間。

諸葛亮死後29年,鄧艾走陰平小道,兵臨成都。

後主劉禪攜文武百官,出城投降。就連他的兒子撞死在宗廟都沒能改變劉禪的決定。

三國時期,雖然哥幾個在家裡打死打活想要爭家產,但是對外卻非常剛硬。曹魏北拒匈奴,蜀漢降服南蠻,孫吳經略百越。意思很明顯:我們哥仨打歸打,但是外人絕對不能插手。

諸葛孔明七擒孟獲收服南蠻只是三國演義中的故事,是否真的有孟獲其人還猶未可知。 即使我們按演義中的講,孟獲歸順蜀漢,但是也只是不騷擾蜀漢邊界,只是名義上尊崇蜀漢,而這樣的效果是孔明可以接受的,只要在北伐的時候南蠻不從後面捅他刀子,就萬事大吉了。 至於命令南蠻上陣殺敵只怕孔明想都沒想過。

收服南蠻之後孔明屢次北伐不僅毫無建樹,反而損兵折將,講道理,要不是孔明還活著孟獲覺得自己打不過他,早在後面捅刀子了。

孔明死後29年,後主劉禪率部投降,29年都過去了,孟獲是不是死了,南蠻是否分崩離析都不得而知,更別說志願蜀漢了。

況且劉禪是個明白人,蜀漢本就國小力弱,經過孔明姜維這麼一頓北伐加起來得有個十五六次了,勞民傷財不說,多次北伐無功軍心已無,與其做毫無意義的抵抗讓蜀中健兒丟掉性命,最終滅亡,倒不如保全子民的性命,讓不可逆轉的結局來的更早一些。


愛尚寵物家


蜀漢滅亡時,按照常理推論,只有南方的南中四郡離成都最近,也保留有一定兵力。那麼為什麼孟獲這些南方部落不帶兵前來解圍呢?

這其實跟當時的大形勢有關,南中四郡分別為益州郡(也稱建寧郡)、永昌郡、牂柯郡、越巂郡,其中牂柯郡、越巂郡離成都最近,益州郡、、永昌郡離得最遠,基本到東南邊界了。而孟獲在益州郡,如果他真的有心支援成都,恐怕也是有心無力。

那麼孟獲等人會支援成都嗎?不會。早在夷陵之戰時,劉備新敗,國力大損,越巂郡、益州郡、、牂柯郡同時發生叛亂,蜀漢東南一片混亂。後來,諸葛亮率軍南下一直打到益州腹地,殺死越巂郡叛將高定,牂柯郡叛將朱褒,以及益州叛將雍闓,諸葛亮沒有選擇殺死益州大族孟獲,而是選擇多次釋放孟獲,又多次擒獲,最後征服了孟獲。

諸葛亮平定南中後,留當地人作為部族首領協助郡守治理,基本達到了綱紀粗安的地步。粗安意思就是馬馬虎虎,夷漢之間保持相對和平而已。後期叟夷部落數次作亂,多次殺害太守,致使越巂太守沒人敢去上任,諸葛亮沒有再採取大的軍事行動,而是派將軍馬忠前去治理。

諸葛亮又設置庲降都督總管南中四郡政務,庲降都督張翼執法嚴厲,造成了夷族首領劉胄發動叛亂。沒有辦法,諸葛亮又調馬忠回來任庲降都督,平定了劉胄叛亂,從此以後,馬忠作為鎮南將軍,鎮守南中四郡,確保蜀漢南方的平安。

蜀漢滅亡時很突然,當時鄧艾軍三萬人正奔赴成都,劉禪和朝中大臣如驚弓之鳥,慌忙在朝中議論形式。此時馬忠得到消息,成都危矣,已經打算出兵回援成都了,但是孟獲這些南方部落是不會跟他去的。為什麼呢?

蜀漢國力強盛時,南方部落礙於馬忠恩威並重的治理,對蜀漢還算忠心。蜀漢北伐的許多兵力都是從南中抽調的。例如著名的無當飛軍,就是由南中的少數民族青壯年組成,是北伐軍中的特種部隊,戰鬥力相當強悍。

但是如今蜀漢岌岌可危,如同當年劉備新喪時一樣,這些南方部落只會趁火打劫,伺機造反,想讓他們加入回援成都的隊伍,非常困難。因此,馬忠想要回援成都,既要考慮南中的穩定,也要考慮成都的危急,這是個非常難以下決斷的事情。但是即使這樣,馬忠也做好了回援的打算。可惜的是,還沒有等到馬忠回援,劉禪已經開城投降了。

那麼既然南方部落不能夠回援成都,還有哪些地方能回援成都呢?我們就來整體分析一下當時劉禪面臨的形式。

蜀漢軍力分佈主要在三個地方,一個是永安,由鄧芝率兵駐守,目的是防備東吳。二是漢中,由姜維鎮守,也是蜀軍的主力,既負責鎮守漢中,又負責北伐曹魏。漢中主要由胡濟防守,姜維主要負責進攻曹魏。三是南中

,由馬忠鎮守,目的是防止南方叛亂。

蜀漢滅亡時,漢中已經失守,但是姜維的主力還在劍門關防守,而劍門關易守難攻,姜維完全可以抽兵回援成都。鄧芝回援成都必須經過漢中,而漢中已經失守,鄧芝無法支援成都。南中極易發生叛亂,因此馬忠如果支援成都,也抽不出多少兵力。因此,如果支援成都,主要還靠姜維,其次是馬忠。至於南方部落就不要想了,他們不發生叛亂已經是上天照顧了。

劉禪最後倉促投降,氣的姜維拔劍砍石,馬忠也是仰天長嘆,因此,大家就不要再說劉禪是一代英主的話了,連大形勢都看不清楚,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和富貴,倉促間斷送了劉備一輩子辛苦得來的基業,蜀漢至此滅亡,他難道不是罪人嗎?

最後正面回答問題,蜀漢滅亡時,南中還有馬忠在那裡鎮守,但是南方部落向來反感外來人的統治,在蜀漢國力強盛時勉強服從,而一旦蜀漢遭遇危險,他們第一選擇是叛亂,而不是去援助。因此,雖然南中離成都很近,馬忠也抽不出多少兵力去支援成都,至於夢想著孟獲這些南方部落去支援,基本是痴心妄想。成都能否躲過一劫,就看姜維是否能夠儘快支援成都和劉禪能否堅守住,可惜最後結果是姜維還沒來的及出兵支援,劉禪率先投降了,你說氣人不氣人?


每日趣評


答 | 江隱龍

首先要明確的一點是,蜀漢政權的滅亡分兩次:第一次是劉禪在鄧艾兵臨成都時舉國投降;第二次是姜維策反鍾會謀求益州獨立,兵敗被殺。鄧艾軍破諸葛瞻軍、行至成都之時,其實劉禪手上應該還有二萬至三萬兵力,再加上守城之利以及姜維駐紮在漢中劍閣一帶的數萬兵力,蜀漢政權至少還有七八萬軍隊,其實力雖然最終抵擋不住魏國大軍,但絕不至於速亡。所以,蜀漢的第一次滅亡,看似是被武力攻取,實際是劉禪選擇了投降。

劉禪作為一國之君,投降後立刻下詔令駐邊大將姜維投降,姜維“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開始了策反魏國將領鍾會的計劃,而鍾會還真的叛魏了。此時如果鍾會、姜維收攏軍心,據巴蜀以抗中原,鍾會手下的十餘萬軍隊加上姜維的幾萬大軍,軍事實力甚至要超過蜀漢。不過,兩人如果成功,能不能延續漢祚是一個問號,所以這第二次滅亡能不能算是蜀漢的滅亡,也很難說。

所以,蜀漢作為三國之一,法理上滅亡的標準應當是劉禪降魏。孟獲其人在歷史上是否存在還有待研究,但是南中的蠻人並非蜀漢的內臣,而是外藩。作為蜀漢事實上的“藩國”,如果天子降詔下令勤王那還師出有名,這邊劉禪身為天子自己都受投降了,一個外藩有什麼理由去救?救得不成功,沒有實際意義還得罪了新朝;救成功了也很尷尬——人家天子沒叫你來啊,你想幹什麼?

所以,不是南方勢力不去解圍——是根本沒有得到解圍的“信號”,所以有沒有能力,那還真要另說了。當然,對於《新三國》電視劇來說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戲份都被剪了!還要我解圍!我根本不存在好麼?!


隱語


蜀漢即將滅亡時,南方部落不來援,原因有三,一是無兵支援,二是無力支援,三是無心支援。

先看第一條,無兵。南中地區的精壯大部分已經被諸葛亮給搬遷到了成都,剩餘的戰鬥力並非很足。

諸葛亮在225年平定南中叛亂之後,對南中地區的豪傑進行了一番整頓。除了委派他們擔任蜀漢官職外,特意搬遷了比較彪悍的一萬多戶到成都平原,並選拔他們作為精銳部隊,號稱無當飛軍。231年蜀軍北伐時,王平就是率領這些人馬擋住了張郃的圍攻,使得諸葛亮得以在正面大破司馬懿主力。

蜀漢全國人口不過20多萬戶,南中地區面積雖大,人口密度較少。搬走1萬多戶精銳,還是很傷筋動骨的。這當然是諸葛亮一方面充實朝廷兵力,一方面削弱南方勢力的計策。所以南方部落能夠北援的兵馬,在蜀漢滅亡前40年就已經北上了。孟獲也已經擔任了蜀漢的御史中丞。

再看第二條,無力。南方部族的兵馬並不具備千里迢迢北上勤王的能力。

223年到225年南中地區叛亂時,反抗蜀漢的軍隊人數確實不少,但這些都是本鄉本土徵集的民兵,無組織無紀律。他們在高定、孟獲等當地領袖率領下打打本土防禦戰、游擊戰還可以,但稍微遭遇正規的敵人就要吃虧。所以李恢在劣勢下一個突襲就能反敗為勝,諸葛亮幾個月時間中就能玩七擒孟獲。經過蜀漢鎮壓和抽調精銳北上後,剩餘的南中本土武裝更是無力化,根本不可能千里北上,從雲南到成都救援。就算來了,這支疲憊之師遭遇鄧艾的精兵,表現也不會比諸葛瞻的成都部隊更好。


最後看第三條,無心。南中地區對蜀漢始終是抱有反抗之心的。

雖然孟獲被諸葛亮第七次生擒後,說過“南人不復反”,資治通鑑也說“自是終亮之世,夷不復反。”實際上這是錯誤的。就在諸葛亮班師之後不久,南中又發生了夷人叛亂,殺害當地守將,被李恢迅速的剿滅。公元233年,南中夷人首領劉胄起兵造反,被馬忠帶領張嶷、張翼等平定。南中地區形勢複雜,徹底根除叛亂是不可能的。諸葛亮的軍事政治手段主要是讓南中地區相對安定,以後發生的叛亂都是小打小鬧,不會發生之前數郡叛亂動搖國家根基的事情。諸葛亮死後,南中地區更加動盪,以至於蜀漢必須駐紮一支兵力監視。

所以在蜀漢末年,南中地區對蜀漢並不是很忠誠的。鄧艾兵臨城下時,劉禪考慮逃到南中去負隅頑抗,譙周就有一番勸告:

南方遠夷之地,平常無所供為,猶數反叛,自丞相亮南征,兵勢偪之,窮乃幸從。是後供出官賦,取以給兵,以為愁怨,此患國之人也。今以窮迫,欲往依恃,恐必復反叛……若至南方,外當拒敵,內供服御,費用張廣,他無所取,耗損諸夷必甚,甚必速叛……

按譙周的說法,劉禪自己跑到南中去,都可能引起南方大舉反叛,更別說要南中起兵勤王了。


當然,諸葛亮當初在南中的建設還是有一定成效。傳說諸葛瞻的第三子諸葛質在蜀亡後不願降魏,就前往南中,投奔孟獲之後孟虯去了。



(歡迎關注巴山夜雨涮鍋,更多三國趣話共享)


巴山夜雨涮鍋


一、三國時期,孟獲等南方部落所在區域被稱為“南中”,大致相當於川南和雲貴地區,這裡地形複雜、民族眾多。劉備入川后。按照諸葛亮的建議,在這裡設立“庲降都督”實行羈縻統治,但控制力並不牢固。劉備死後,這裡的部落豪帥在東吳的煽動下發起叛亂。



225年,諸葛亮南征南中,討伐孟獲、雍闓等人。諸葛亮各個擊破,並對孟獲七擒七縱,平定了叛亂。平定南中後,蜀漢獲取了豐富的物資和人力資源,並繼續讓孟獲管理南中地區。

二、諸葛亮在世時,南中地區還較為安定,但也僅限於“綱紀粗定、夷漢粗安”的局面。諸葛亮死後,蜀漢政治日漸黑暗,對南中的壓榨日益增加,這裡的部落首領、少數民族時常發起叛亂,使蜀漢不得不在此地不斷增兵,進行鎮壓。南中地區反而成了蜀漢需要增兵嚴密防範的地區,就別說讓孟獲等人救援了。



三、蜀漢滅亡時,曾有人建議劉禪逃亡南中,但被譙周駁回。譙周說,一來,如果要逃亡南中需要早做準備,現在倉促出行,恐遭不測。二來,南中地區在諸葛亮的征伐下才勉強投降,我們對他們的剝削又不輕,所以人心不定,一定會叛亂。三來,即便我們去了南中,曹魏也不會罷休,會繼續追擊我們。四來,我們到了南中,所需費用巨大,南中無法承受。五來,我們在南中根基不穩,南逃等於去了另外一個國家,那些部落首領說不定會攻擊我們而投降曹魏。所以,南中是萬萬去不得的。



其實蜀漢對南中的控制其實很薄弱,那些首領對蜀漢也沒有什麼歸屬感,蜀漢還得增兵嚴防,至於讓他們救援就更談不上了。

最終劉禪接受了譙周的意見,放棄南逃,而投降曹魏。

感謝您的閱讀,請右上角關注一下,謝謝!


石頭說歷史


諸葛亮去世後,蜀國上下已是混亂不堪。

諸葛亮是個精明人,他在世的時候,蜀漢官員們還是成同舟共濟、誓與曹賊不兩立。但是諸葛亮六出祁山、姜維九伐中原,都沒有取得太大成功。軍心就不那麼穩定了。


諸葛亮去世後,軍心動搖。官員們爭權奪利的鬥爭愈發激烈。諸葛亮死後第二天,魏延和楊儀就大打出手(雖然魏延是被冤枉的,後來也被平了反,但是魏延在撤軍之際轉攻楊儀,也不能說魏延沒有過錯)——蜀漢內部鬥爭可見一斑。再加上後主劉禪昏庸、黃皓弄權、陳祗亂政,蜀漢已是風雨飄搖、人人自危。已經沒有多少人願意抵抗了。


再者,蜀漢朝廷的官員,有相當一部分是當地的官員,他們和曹魏並沒有什麼深仇大恨,只是作為蜀漢的臣子,為了在蜀漢混的好,也只能喊著蜀漢 反曹 的口號。之後,樹倒猢猻散。只是其中一部分人,不是全部。


鄧艾大軍兵臨城下的消息傳到蜀漢,劉禪召見群臣商量對策。大家的意見竟出奇的一致:跑!只是往哪兒跑的問題。


請求援軍並不是不可以。但是請求援軍就意味著蜀漢上下官員要有非常堅定的決心和信心,必須有與蜀漢共存亡的決心。才會有人願意去守,願意抵抗。試問,此時的蜀漢,朝野之中,還有幾許這等人?!如果有,甚至說再多幾個像姜維這樣的忠臣,那麼,鄧艾也就不可能如同天降神兵般的在短短兩個月打到成都來——蜀漢已經沒有幾個這樣的忠臣了。


所以說,是蜀漢的昏庸無能腐敗致使今天曹魏兵臨城下,這昏庸無能腐敗也必然導致蜀漢臨敵退縮。要麼跑,要麼降。


劉禪本來就是沒有注意的昏君,聽到群臣這麼議論,自然無心抵抗,既然無心抵抗,還找什麼援軍啊!?而且這時候身為光祿大夫的 譙周 把投降的論調說的頭頭是道。


來個假設。假設蜀漢願意抵抗,他們向孟獲求援,孟獲會發兵嗎?他是蜀漢的手下敗將。他對中原的“曹賊”也沒有什麼深仇大恨。孟獲甚至還巴不得曹魏滅了蜀漢,替自己出一口氣。而且攻打成都的也不止鄧艾,身後還跟著鍾會的幾萬軍隊。

為了保存自己的實力,孟獲範不著為了當時空口無憑的承諾和曹魏的軍隊死扛。


譙周 在分析往哪兒逃的問題的時候,也堅決反對往南逃。譙周是個明白人,他知道那些所謂的永不造反、永遠效忠這些話只在蜀漢強大的時候有用,等你落魄的時候,再去找他兌現當初的承諾,那就不好使了。


你逃到孟獲哪兒,說不定孟獲還殺了你,提著你的頭向曹魏請賞。就像當年公孫康對待自己的老東家袁紹一樣。


納達爾水暖


孟獲當時如果還活著的話,人應該在成都,因為他被諸葛亮生擒後就去蜀國做官了。其他南方部族不來,我認為原因有二:一是跟蜀漢的友誼沒有傳說中的深厚;二是雙方行政隸屬關係不強。

據《華陽國志》記載,孟獲隨諸葛亮回成都後當了個御史中丞,沒死的話應該出現在劉禪討論是跑還是降的開會現場。而且孟獲的威望也沒有想象中的高,南中反叛時的頭頭主要是雍闓、高定和朱褒,孟獲只是益州郡——後改為建寧郡——大姓雍闓的手下,在雍闓被殺後收拾殘部抵抗。《資治通鑑》中說,孟獲投降後拍諸葛亮馬屁,豪言“南人不復反矣”。而事實是:諸葛亮第五次北伐前部帥劉胄就反了——諸葛亮死後越嶲郡也曾反叛。

南中雖然行政上隸屬蜀漢,但所轄部族卻並不親近。諸葛亮平南中一方面是保穩定,另一方面也是為北伐籌措資金——《三國志》所謂“軍資所出,國以富饒”,沒少在那徵糧納稅。劉禪想往南中跑,譙周反對,說那邊都是“患國之人”。這話是有道理的,平南中主要是武力征服——“攻心”更多體現在後續上,“父兄死喪”的南中部族不會心悅誠服,此後繳納稅賦也不可能心甘情願。

最主要的,是雙方的行政隸屬關係不強。因為基於穩定和籌資的目的,諸葛亮對南中的善後相對寬鬆——只是析置了二郡、遷青羌到內地,並設置五部都尉籠絡大姓,既無駐軍也無過多行政干預,基本還是“南人治南”的局面。這誠然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地方穩定,但也造成行政管理脫節、行政命令難以執行等弊端,蜀亡時作壁上觀並不奇怪。


路衛兵


南中作為蜀漢大後方,支持著蜀國北伐。

南中是兩漢魏晉時期的地理名稱,位於如今雲南省,貴州西部,四川西南部的地區。三國時期屬於蜀漢政權,下設永昌、益州、越、柯四郡和犍為屬國。

劉備伐吳失敗,病逝白帝城,蜀國實力一落千丈,南中趁機反叛。

諸葛亮平定南方叛亂後,實施大量的安撫措施,將南中的牛馬特產充實蜀漢軍資,用以北伐。由此,南中成為蜀漢戰略大後方。

從諸葛亮平定南方叛亂,到蜀漢滅亡,南中最高地方長官(蜀漢任命)基本延續諸葛亮的政策,後續繼任者有鄧方、李恢、張翼、馬忠、張嶷、霍弋。雖然南方偶有叛亂,但均得到鎮壓,並且南中統治深入人心,統治穩定,其中以馬忠、張嶷、霍弋政績最佳,尤其是霍弋,後來魏晉政權對南中的統治,都是藉助霍弋的協助實現的。

雖然蜀漢政權後期腐敗,但對南中影響較小。

南中的定位屬於蜀漢大後方,為蜀漢提供軍資。由於後期蜀漢本就資源匱乏,加上北伐不斷,國力已經入不敷出,南中就算像救也愛莫能助,再加上路途遙遠,很難救蜀漢於水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