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獲反叛期間,魏國爲什麼不進攻漢中?

龍紫魂


歷史的發展往往非常微妙,任何一個重大決策都推動歷史車輪向不可預知的方向發展。在夷陵之戰後,劉備去世,蜀國南方大規模叛亂接踵而至。

南方叛亂的範圍很大,包括現在的雲南、貴州以及四川的部分土地。首先是益州郡酋豪雍闓起兵,殺死蜀漢任命的太守正昂,投降吳國交趾太守士燮。蜀漢政府又任命張裔為新的益州郡太守,剛剛上任,屁股還沒坐暖,被雍闓反戈一擊,竟成為階下之囚,被捆綁著送往吳都。

面對叛軍的囂張氣焰,蜀軍只有招架之功,毫無反擊之力。雍闓指使同鄉孟獲煽動各地蠻夷造反,滇、黔一帶自古以來少數民族眾多,漢代時稱之為西南夷。從兩漢歷史來看,西南夷對漢政權時而歸附,時而背叛,反覆無常。劉備死後,西南夷更加輕視蜀漢政權,在孟獲的鼓動下,紛紛扯起叛亂的旗幟。

倘若魏國乘虛而入,大舉南下,蜀漢政權將面臨生死存亡的考驗。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魏國並沒有用兵於蜀漢,而是用兵於東吳。

在夷陵之戰時,孫權為了避免兩線作戰,向曹魏政權稱臣,在穩住曹丕的同時,一舉擊破蜀軍,大敗劉備,解除危險。夷陵之戰後,孫權與曹魏撕破臉皮,所謂“稱臣”便成為忽悠。曹丕大怒,遂大舉南征。然而,孫權長江天險為依託,頂住魏軍三路進攻,顯示出自己足以與魏、蜀鼎立的實力。

不久後,吳國正式宣佈,徹底與魏國決裂,並與蜀國實現外交正常化。曹丕心裡更是窩火,打算教訓一下孫權,便下令全軍總動員,做好第二次南征準備。

魏文帝曹丕犯了一個很大錯誤,他本應該把鬥爭的矛頭指向被打得三級殘廢的蜀國,而是不是吳國。只要攻下川蜀,便可以從北面、西面兩線同時大舉進攻東吳。然而,曹丕因為被孫權戲弄,面子拉不下來,發誓要把孫權整死。這就給了蜀漢有喘息之機。

很快,曹丕又發動第二次南征,仍然無功而返。

公元225年,曹丕第三次發動南征。該年八月,曹軍水師開始南下,十月抵達廣陵。這次南征曹丕是花了血本,軍隊總計十幾萬人。然而,這次南征依然十分不順,遇到更大的麻煩,農曆十月已是冬季,長江部分江邊水域開始出現結冰現象,船隻難以航行。望著仍舊波濤洶湧的江面,曹丕又發出哀嘆:“嗟夫,固天所以限南北也。”他又打起退堂鼓。

在曹丕發動三次南征東吳期間,蜀漢又幹了什麼事呢?

諸葛亮利用魏、吳交戰的機會,審時度勢,確立了休生養息的國家戰略。蜀漢帝國要恢復元氣、治療戰爭創傷,這需要時間,也需要比較安定的國內與國際環境。諸葛亮深知,在此危急時刻,切不可輕啟戰端,否則稍有不慎,將危及國之根本。

蜀國的軍隊力量在夷陵之役遭重創,武力的恢復不是一兩天能做到的。一個國家的軍事與國力是分不開的,治軍的前提要治國。要收拾這麼個爛攤子確實不容易,外有魏、吳兩大強敵窺視,內有南方叛亂的蔓延,諸葛亮要從哪裡下手呢?

諸葛亮採取三管齊下的方針,這三管分別是政治、經濟、外交。

在政治上,諸葛亮極力糾正劉備時代政事寬疏之弊,實施賞罰分明的政策,有犯法者“雖親必罰”,是比較嚴厲的。陳壽指出,諸葛亮“刑政雖峻而無怨者”,為什麼沒有人抱怨呢?他重視法制,卻不是商鞅一路,商鞅只求效用不講道德,而諸葛亮本質上是儒家思想,他用法雖嚴,卻體現公平的原則,所以百姓對他既畏且愛。畏是因為他不講情面,無論親疏一視同仁;愛是因為他一心為公,沒有私心。

諸葛亮在軍事上採取保守政策,是為了促進經濟的發展。蜀國核心地帶是四川盆地,天府之國,在農業上是很有潛力的。南方叛亂後,諸葛亮封鎖各關隘,避免叛軍突入,保護農耕區的生產安全,大力發展農業,種植糧食。經過幾年的努力,百姓生活安定了,糧食儲備也漸充足,國家度過最困難的一段時期,為軍事力量的復甦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外交政策上,更可以看出諸葛亮大政治家的風采。作為遠見卓識的政治家,諸葛亮在諸多錯綜複雜的矛盾中抓住了主要矛盾,即蜀與魏的矛盾,至於蜀與吳、蜀政府與南方叛亂集團的矛盾均屬於次要矛盾,這是諸葛亮比劉備高明的地方。與吳國實現外交正常化,建立統一陣線,共同抗擊曹魏,這是對蜀國最有利的。對此,諸葛亮力排眾議,與吳國建立正常邦交,為平定南方之亂奠定了良好的外在政治環境。

公元225年,即曹丕發動第三次南征的這年,諸葛亮利劍出鞘,平定南方叛亂。至此,蜀國政權轉危為安,而魏國也失去了一個消滅蜀漢的良機。


君山話史


這個要從夷陵之戰說起了,劉備發動夷陵之戰時,舉全國之力。很多人都認為劉備能夠取勝,不僅僅是《三國演義》這樣寫,就連當時的魏國群臣都是這樣認為,所以劉曄上書曹丕,應該趁此時攻打吳國,這樣一來吳國滅亡,滅亡蜀國也就近在咫尺了。但是雖然曹丕沒有實行這個策略,但是卻在長江沿線大肆備戰。就等著趁機拿下吳國。



結果都知道夷陵之戰劉備大敗,這時候在東線戰場囤積了大量物資,就想著拿下吳國,一看劉備敗了。仔細想想,就算是東吳打勝了,實力一定是大損。這樣曹丕就開始了伐吳。結果水陸並進,出動的軍隊不遜於曹操,後來也和曹操一樣,兵敗如山倒。積攢了數年的實力也都耗盡了。



然後就說蜀國方面,雖然諸葛亮出兵孟獲,但是漢中易守難攻,諸葛亮多次北伐,徒勞無功。同理元氣大傷的曹魏方面也需要翻越秦嶺,而且漢中守將有魏延在,如果沒有十足的準備,充足的糧草,曹魏方面根本無法拿下漢中。最重要的是如果攻打漢中,一定是持久戰,諸葛亮擒孟獲是225年南下平亂,以後整頓好,在228年就出兵攻打魏國,所以可以判定諸葛亮擒孟獲用時並不長,一旦曹魏出兵攻蜀,諸葛亮很可能提前回援,曹魏方面一定是前功盡棄。



最後就是當時的吳國已經和魏國決裂,吳蜀重新聯盟,如果魏國抽調大部分兵力攻打蜀國,那麼吳國一定會趁虛攻打魏國。得不償失,所以當時曹魏方面根本沒有動手的可能。


我是越關


孟獲反叛時候,魏國為啥不進攻漢中?(無)

雖然三國演義中說,劉備去世後,司馬懿給曹丕獻計,安排曹真,柯比能,孟獲,孟達,孫權五路大軍伐蜀,諸葛亮安居平五路,但是這基本上大部分是子虛烏有,只有諸葛亮安排鄧芝出使東吳,重結吳蜀聯盟是真的。

孟獲開始反叛時候,是劉備去世後的章武三年(223)四月後不久,但當時規模不大,加上劉備剛去世,諸葛亮並沒有大動作。看三國志--諸葛亮傳:【南中諸郡,並皆叛亂,亮以新遭大喪,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吳,因結和親,遂為與國】直到建興三年(225)諸葛亮才大舉南征,但時間也很短,很快就平定結束了。那麼,像提問所說,曹丕為啥不乘機搗亂呢?我認為主要是因為:

第一,疫情,天象,以及高級人才去世等影響。劉備去世後的黃初四年(223),曹操原來的一批老人手,像曹仁,賈詡等陸續去世,還有一些天象示警,比如月犯心中央大星,太白晝見等。就在劉備去世的前一個月,魏國還發生大疫情,還有“是月大雨,伊、洛溢流,殺人民,壞廬宅“等自然災害。第二,曹丕給父親建廟,安葬弟弟等影響。劉備四月去世,五月,曹丕給父親建廟,安排祭祀,六月,曹操所說的武功高強的黃鬚兒曹彰,也就是曹丕的弟弟去世。而建興三年(225)即曹丕黃初六年,孟獲聯結越巂郡,永昌郡,柯羌郡的高定,朱褒,雍闓等大舉造反時,諸葛亮也帶領大軍出征南中,這時曹丕在幹啥呢? 看三國志魏書文帝紀:【黃初六年春二月,遣使者循行許昌以東盡沛郡,問民所疾苦,貧者振貸之。[一]三月,行幸召陵,通討虜渠。乙巳,還許昌



宮。幷州刺史梁習討鮮卑軻比能,大破之。辛未,帝為舟師東征。五月戊申,幸譙】看,還真不能怪曹丕,因為曹丕在訪貧問苦,還派幷州刺史梁習,打敗鮮俾柯比能。五月,又巡幸沛郡譙縣,這是幹啥子?原來這是仿漢高祖功成名就後回家鄉,曹丕也想體驗體驗。而這一年距曹丕最終拜拜的黃初七年(227)也就一年了。

第三,其實以上都不是主要原因,關鍵是曹丕作為官二代,和父親曹操就不是一路人,為啥諡號是文帝,而曹操是武帝?因為兩人想的作的完全不一樣。據記載,曾經有位高人朱建平,給曹丕算過命,說曹丕有八十歲壽命。但四十歲時,曹丕突然得了重病,曹丕想起當年



父親去世後的建安二十五年(220),那一年曹丕先接替父親的魏王,改建安二十五年為延康元年,接著不久篡漢之後,又改延康元年為黃初元年,一年兩改元,這豈不是陰陽兩算?曹丕一下子明白了,所謂八十,實際就是陰四十,陽四十,合加共八十?不過,說啥都沒用了,命到頭了,就在孟獲大造反,諸葛亮大南征的次年,曹丕極不情願地拜拜這個世界了。諸葛亮也在當年進入漢中,作北伐前的準備,曹丕去世後的次年(228)開始了第一次北伐曹魏。(0:26)


流譽後


主要是準備不足!漢中本來是魏國的領地,被蜀漢奪走了,當時的蜀漢在巔峰,擁兵十四萬三千人,人口將近兩百萬。曹操認為漢中守不住,於是下令遷走漢中之民,並拆毀了關中到漢中的所有城堡棧道,這就是幾百裡的無人緩衝區,主要防止蜀軍奪取漢中後繼續北上關中。

但是,最戲劇性的是,其後,吳蜀交惡。孫權奪取了荊州,剪滅了蜀漢三萬荊州兵;劉備大怒,發動夷陵之戰,又被吳軍攻破,損兵六萬多人。這一下折損九萬多部隊,人口也去了一半。這時候的魏國打蜀漢是完全沒問題的。但是,地利是把雙刃劍。當年阻止蜀軍北上的無人緩衝區現在成了阻止魏軍南下的緩衝區。

當孟獲叛亂的時候,曹魏沒有提前得到預警,等到想要出兵的時候,糧草物資的調撥已然來不及了!


優己


曹魏不是不想進攻蜀國,而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史料記載孟獲反叛的時間是公元225年,這個時間蜀國內憂外患。那麼為什麼這個時候魏國為什麼沒有趁機一舉攻下蜀國呢?讓我們看看這個時間魏國到底在幹什麼就能得出答案。




公元220年,曹丕篡漢,稱帝。次年孫權向曹魏稱臣,被曹丕封為吳王,吳國成為曹魏的藩屬,但是不久復叛。此後222-223年、224年和225年曹魏三次入侵敵國東吳,與東吳拉開了數年的拉鋸戰,最終曹丕第三次攻吳不聽蔣濟之言,遇上河水結冰,被孫軍打敗。

卻說225年諸葛亮,為了穩定大後方,七擒七縱孟獲。這個時候曹魏不是不想進攻蜀國,而是戰線太長,西線漢中又固若金湯,所以只能在採取防禦。並且曹魏東線戰事又敗,魏軍士氣低下。



而且自蜀漢217年取漢中後,已過八年之久,這八年間,漢中已經被魏延在關中通往漢中的要隘修築營寨,屯兵據守。而且漢中由於秦嶺山勢險峻,因此曹軍的行軍路線比較固定,基本只能沿著既有的幾條道路進軍。如果蜀漢封鎖曹魏的進軍通道,曹魏難以迂迴,攻關不克,就不得不退軍。


權衡之下,曹丕還是選擇了進攻反叛的東吳。並且次年曹丕就去世了,當時曹魏內部政治環境也不容樂觀。


老兵小猿


黃初四年(225年),諸葛亮經過修養生息後,帶兵進入南中平叛,殺了雍闓和高定,七擒七縱後,又收服孟獲,這裡有幾個特點。

(七擒孟獲)

第一,兵貴神速。

諸葛亮用兵的時間很短,春季出發,秋季已經平定。

第二,偏遠。

由於造反的永昌,越巂等地偏遠,魏國即使得到諸葛亮平叛的消息,也未必來得及反應。

第三,將領的安排。

諸葛亮要討伐南中,王連勸到,不必冒險親自去。諸葛亮說“現在這些將軍才能,不能超過我,必須親往。”

不是諸葛亮狂,這裡透露一個重要信息,魏延應該鎮守漢中,李嚴守永安,都不能動,就是防著曹孫之軍。

第四,曹丕的根基。

(賈詡)

曹丕即使在黃初四年,也要被叛亂和北方鮮卑牽扯一些精力。所以,賈詡勸他,修文治,不要動干戈。

第五,曹丕的態度。

曹丕因為孫權的反覆,是傾向先討伐吳國的。所以黃初四年時,問賈詡“先蜀還是吳?”賈詡勸他不要動兵,曹丕不聽。

所以,到了黃初五年(225年)八月,曹丕還在廣陵觀兵,準備攻吳。結果遇大江結冰,又被東吳高壽偷襲,只好回軍罷戰。

(曹丕)

總結,曹丕不是沒打蜀國的主意,早在夷陵之戰後,就拿下了上庸。但是漢中有魏延,估計魏軍也是忌憚的。再加上孫權左右搖擺,對曹丕“虛情假意”,點燃了曹丕的怒火,所以再三攻吳。這也是三國鼎立,互相牽制的造成的吧。


大飛熊ヽ騎士


夷陵之戰後,蜀吳實力大打折扣,特別是蜀國。但是蜀道難,蜀國佔有地利,因此曹魏將第一個要征服的對手選擇吳國,在曹魏眼裡,蜀國能自保都不錯了,滅了吳後,取蜀國就是探囊取物。


三國演義中的五路人馬圍攻蜀國讓諸葛亮輕易化解了,但是這是莫須有的事情。以當時的通信全靠馬來跑,如何聯繫到五路人馬呢?如何統一協調行動?所以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在夷陵之戰後,劉備在永安還有2萬人馬,吳國不敢戰線拖得太長,一旦魏國乘機偷襲吳國後方,後果不敢想象,而劉備這人能征善戰留在永安不走,孫權自己都有些害怕,這時候如果蜀國和曹魏聯合,很有可能就給孫權致命一擊,因此這時候的孫權是主動向劉備求和停戰!


第二就是曹魏,為什麼不乘著蜀漢病懨懨的時候滅了蜀?滅不了蜀奪得漢中這個蜀漢門戶也不錯啊!其實這時候在曹魏的眼裡吳國這塊蛋糕更好拿,在夷陵之戰後,曹魏是一直是隔幾年就討伐一次孫權,蜀國的路不好走,很多路都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劉備進蜀那是劉璋自己請進入的,曹魏自然不敢去冒險,漢中這個地方同樣不好打,如果好打諸葛亮北伐就直接聽魏延的子午谷奇謀了,直接攻擊長安了,何必走岐山!

還有後來的諸葛亮北伐,除了第一次被馬謖坑了外,其他幾次都是糧食不夠了,不得不退回來,諸葛亮退回去那是因為蜀是自己主場,退回去沒問題,曹魏退回去就有點難了,隨便在哪個道上安排點精兵就夠喝一壺了,不敢輕易冒進!即使憑實力拿下漢中,也可以想像這個地方將長期是曹魏與蜀漢爭奪的要地,這在曹操第一次拿下漢中後曹魏得出的教訓,劉備可是用了半個荊州換出兵漢中的機會啊,這個地方對蜀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長期布兵在漢中防守,隨時還要派兵支援這對曹魏進攻孫權的策略是一大損失,因此曹魏一直都沒有動過進攻四川的主義,直到三國後期沒有了諸葛亮的蜀國實在太弱的時候!


狗刨電競


這個要感謝孫權,孟獲反叛發生在公元225年,而公元222年—公元225年期間魏國先後三次伐吳,東北方向則和鮮卑軻比能交戰,根本沒有精力再進攻蜀漢。

孟獲反叛經過

史料方面關於這次反叛和平叛記錄的其實並不多,以至於後世對“七擒孟獲”之事也甚是存疑,現在有部分學者甚至認為孟獲此人並不存在。但可以確定的是,公元225年蜀漢南中地區的確發生了叛亂,而諸葛亮也的確親自率兵前去平叛了。

根據《漢晉春秋》記載,劉備去世之後不久,雍闓、孟獲等人便在南中地區起兵反蜀漢,並誘煽夷人同叛。而《三國志·諸葛亮傳》中有這樣的記載“三年春,亮率眾南征,其秋悉平”。加上其他史料的記載,可以確定的是,孟獲等人的反叛應該發生在公元224年末至公元225年初這段時間。而諸葛亮則在建興三年(225)三月左右親自率兵前去平叛,到秋天(十月左右),南中叛亂被平定。

魏國無暇顧及

魏黃初二年(221年),劉備以為關於復仇的名義率大軍討伐東吳,孫權面對來勢洶洶的蜀軍,為了防止魏國趁機夾擊,便主動向魏國稱臣。曹丕自然不會輕易相信,要求孫權“拿出誠意來”,也就是要吳國太子入魏做人質,卻被孫權拒絕了。

曹丕心想“就知道你沒誠意”,隨即於黃初三年(222年),趁著蜀漢和東吳交戰之際兵分三路伐吳,一路以徵東大將軍曹休、前將軍張遼、鎮東將軍張露營地出洞口(今安徽和縣江邊);一路以大將軍曹仁出濡須(今安徽巢縣南);第三路以上軍大將軍曹真、徵南大將軍夏侯尚、左將軍張郃、右將軍徐晃圍南郡(今湖北公安)。孫權則派建威將軍呂範督五軍,以水軍拒曹休,以左將軍諸葛瑾、平北將軍潘璋、將軍楊粲救南郡,以裨將軍朱桓守濡須拒曹仁。魏軍圍攻江陵好幾個月,沒有成功,且魏軍中開始流行疫病,江水上漲,曹丕率軍撤退。

事實上,曹魏這次顯然是想配合蜀漢打殘甚至滅掉東吳的,只是實在沒想到劉備敗的那麼快、那麼慘。

黃初四年(223年),東吳安東將軍賀齊督糜芳等襲魏蘄春(今湖北蘄春西北),生擒蘄春太守晉宗。

黃初五年(224年),曹丕第二次討伐東吳,然而由於東吳將領徐盛的嚴密防守,加之遇到暴風,無法渡江作戰。同年,曹魏在北方和鮮卑發生衝突,魏軍將領田豫率兵擊敗鮮卑軻比能軍。

黃初六年(225年)三月,曹丕第三次出師討伐東吳,八月入淮,十月至廣陵(今江蘇揚州)。然而這年天寒地凍,導致江水結冰,船不得入江,且東吳一方防守嚴密,曹丕再次無功而返。同年,魏幷州刺史梁習擊敗鮮卑軻比能,大破之。


綜上所述,公元222年至公元225年之間,曹魏和東吳之間衝突不斷,曹丕更是三次出兵伐吳,且北方面對鮮卑等少數民族的威脅。而東吳方面面對曹魏的威脅,也得小心應付。所以在孟獲反叛期間,曹魏和東吳誰都沒有精力去顧及蜀漢。

我是香茗史館,專注中國古代史,歡迎關注交流

香茗史館


因為沒有空。



先說諸葛亮徵蠻平叛之事。

  • 孟獲其人見於《漢晉春秋》的記載。在劉備駕崩前後,孟獲率夷人追隨益州郡大姓雍闓起兵反叛於南中諸郡。諸葛亮率軍南征,聽說孟獲這個人在當地漢人和夷人中間很有威望,就抓住了他帶到軍中,讓他觀看大軍的威勢。孟獲心中不服,誇口可以打敗蜀軍,諸葛亮笑而放他離開,容他整軍再戰。此後七擒七縱,最後放孟獲走的時候。孟獲跪在地上表示心悅誠服,“丞相天威,我和我的族人再也不反叛了”。由此叛亂遂平。

  • 諸葛亮南征是始於建興三年(225年)春天,秋天即已平定叛亂。獲得大量資源,消除了國家邊境上少數民族帶來的隱患,並組建了勁旅無當飛軍。可以說戰事進行的順利高效。


而此時,魏國在開國皇帝曹丕的統治之下,正在進行最後一次伐吳的計劃。

  • 這次系列性的持續對吳用兵,始於黃初三年(222年)。孫權夷陵之戰擊敗劉備之後,解除了蜀漢政權的威脅。此前是迫於壓力向曹丕稱臣,約定要派遣其長子孫登入魏做人質,孫權反悔再次和曹魏翻臉。曹丕大怒之下御駕親征,大舉伐吳。此後又連續於黃初五年、六年(224年、225年),兩次親自督師伐吳。

  • 表面上曹丕是大舉對東吳用兵,實際其目的之一還在於意圖消滅掉盤踞在青州、徐州地方上的割據軍閥勢力。這股勢力以以臧霸、孫觀等為首,有自己的軍隊和本土勢力支持,是曹操時期留下的隱患,發展到曹丕時期已漸成尾大不掉之勢。

  • 事實上曹丕第二、第三次北伐均止步於廣陵,名義上是為臨江觀兵。225年利城郡兵蔡方乘機起義,推唐諮為首,攻殺太守徐質。是為利城兵變。曹丕平息了此次兵變,標誌著徹底解決了青徐二州割據的軍閥勢力,消除了長期以來的隱患。



而到曹丕撤軍回到首都之時,諸葛亮也已經平定了南方叛亂返回了成都。隔年,226年五月,曹丕就病重去世了。且劉備去世之時,正是曹丕第一次伐吳之後,第二次伐吳之前,曹丕心心念唸的就是搞孫權,搞青徐的臧霸。所謂的五路伐蜀正史根本未見記載,僅是小說家言,目的是讓定國安邦的諸葛丞相展現一下神鬼莫測的頭腦,小勝未來的大敵司馬懿一次。所以說諸葛亮南征之時,曹丕沒有起意攻打蜀漢,鉚足了勁死磕早就看不順眼的孫權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