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工智能將在17個關鍵領域實現技術突破

11月14日,工信部啟動了人工智能產業創新重點任務揭榜工作,確定到2020年,在17個方向及細分領域為人工智能發展的重點領域。包括:智能網聯汽車、智能服務機器人、智能無人機、神經網絡芯片、智能製造等。

此舉旨在“選擇一批掌握了關鍵AI技術、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企業和科研機構,打破中國人工智能發展的瓶頸,培育企業創新發展的力量,加快我國AI產業與經濟的深度融合, 促進創新與發展。“

工信部還計劃實現寬帶接入率超過 9 0% 的目標,以滿足AI領域的應用需求。針對智能傳感器、神經網絡芯片等薄弱環節,引導企業加大投入,夯實產業發展基礎。

預計到2030年,中國將成為AI產業全球領導者,屆時國內AI產業將價值 1, 500億美元。想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在2020年之前,在AI技術和應用上趕上美國。

中國人工智能將在17個關鍵領域實現技術突破

人工智能揭榜工作是圍繞工信部去年印發的《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確定的重點任務方向,在17個方向及細分領域,開展集中攻關,重點突破一批創新性強、應用效果好的人工智能標誌性技術、產品和服務,覆蓋了四個方面,根據《三年行動計劃》,其中的突破目標是:

1、智能網聯汽車。到2020年,建立可靠、安全、實時性強的智能網聯汽車智能化平臺,形成平臺相關標準,支撐高度自動駕駛(HA級)。

2、智能服務機器人。到2020年,智能服務機器人環境感知、自然交互、自主學習、人機協作等關鍵技術取得突破,智能家庭服務機器人、智能公共服務機器人實現批量生產及應用,醫療康復、助老助殘、消防救災等機器人實現樣機生產,完成技術與功能驗證,實現20家以上應用示範。

3、智能無人機。到2020年,智能消費級無人機三軸機械增穩雲臺精度達到0.005 度,實現 360 度全向感知避障,實現自動智能強制避讓航空管制區域。

4、醫療影像輔助診斷系統。到2020年,國內先進的多模態醫學影像輔助診斷系統對以上典型疾病的檢出率超過95%,假陰性率低於1%,假陽性率低於5%。

5、視頻圖像身份識別系統。到2020年,複雜動態場景下人臉識別有效檢出率超過97%,正確識別率超過90%,支持不同地域人臉特徵識別。

6、智能語音交互系統。到2020年,實現多場景下中文語音識別平均準確率達到96%,5米遠場識別率超過92%,用戶對話意圖識別準確率超過90%。

7、智能翻譯系統。到2020年,多語種智能互譯取得明顯突破,中譯英、英譯中場景下產品的翻譯準確率超過85%,少數民族語言與漢語的智能互譯準確率顯著提升。

8、智能家居產品。到2020年,智能家居產品類別明顯豐富,智能電視市場滲透率達到90%以上,安防產品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

在核心基礎方面,選擇智能傳感器、神經網絡芯片、開源開放平臺等開展攻關。

9、智能傳感器。到2020年,壓電傳感器、磁傳感器、紅外傳感器、氣體傳感器等的性能顯著提高,信噪比達到70dB、聲學過載點達到135dB的聲學傳感器實現量產,絕對精度100Pa以內、噪音水平0.6Pa以內的壓力傳感器實現商用,弱磁場分辨率達到1pT的磁傳感器實現量產。在模擬仿真、設計、MEMS工藝、封裝及個性化測試技術方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具備在移動式可穿戴、互聯網、汽車電子等重點領域的系統方案設計能力。

10、神經網絡芯片。到2020年,神經網絡芯片技術取得突破進展,推出性能達到128TFLOPS(16位浮點)、能效比超過1TFLOPS/w的雲端神經網絡芯片,推出能效比超過1T OPS/w(以16位浮點為基準)的終端神經網絡芯片,支持卷積神經網絡(CNN)、遞歸神經網絡(RNN)、長短期記憶網絡(LSTM)等一種或幾種主流神經網絡算法;在智能終端、自動駕駛、智能安防、智能家居等重點領域實現神經網絡芯片的規模化商用。

11、開源開放平臺。到2020年,面向雲端訓練的開源開發平臺支持大規模分佈式集群、多種硬件平臺、多種算法,面向終端執行的開源開發平臺具備輕量化、模塊化和可靠性等特徵。

在智能製造關鍵技術裝備方面,選擇智能工業機器人、智能控制裝備、智能檢測裝備、智能物流裝備等進行揭榜攻關。

12、智能製造關鍵技術裝備。到2020年,高檔數控機床智能化水平進一步提升,具備人機協調、自然交互、自主學習功能的新一代工業機器人實現批量生產及應用;增材製造裝備成形效率大於450cm3/h,連續工作時間大於240h;實現智能傳感與控制裝備在機床、機器人、石油化工、軌道交通等領域的集成應用;智能檢測與裝配裝備的工業現場視覺識別準確率達到90%,測量精度及速度滿足實際生產需求;開發10個以上智能物流與倉儲裝備。

在支撐體系方面,選擇高質量的行業訓練資源庫、標準測試、智能化網絡基礎設施、安全保障體系等作為揭榜攻關任務。

13、行業訓練資源庫。到2020年,基礎語音、視頻圖像、文本對話等公共訓練數據量大幅提升,在工業、醫療、金融、交通等領域彙集一定規模的行業應用數據,用於支持創業創新。

14、標準測試及知識產權服務平臺。到2020年,初步建立人工智能產業標準體系,建成第三方試點測試平臺並開展評估評測服務;在模式識別、語義理解、自動駕駛、智能機器人等領域建成具有基礎支撐能力的知識產權服務平臺。

15、智能化網絡基礎設施。到2020年,全國90%以上地區的寬帶接入速率和時延滿足人工智能行業應用需求,10家以上重點企業實現覆蓋生產全流程的工業互聯網示範建設,重點區域車聯網網絡設施初步建成。

16、網絡安全保障體系。到2020年,完善人工智能網絡安全產業佈局,形成人工智能安全防控體系框架,初步建成具備人工智能安全態勢感知、測試評估、威脅信息共享以及應急處置等基本能力的安全保障平臺。

17、其他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涉及的其他重要技術、產品、服務和平臺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