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是從哪裡來的?

風的神識


前幾年出版了一本書叫《另一半中國史》,這本書強調,中國歷史是由中原的漢民族和北方的少數民族所共同創造的。可是,長期以來,我們只關注漢民族的歷史,忽略了北方少數民族對中國歷史的影響。
我非常認同這樣的觀點,現在學術界也有一部分人從內亞和草原民族的角度去重新梳理中國歷史的變化。

在中國歷史的早期,漢代以前,北方草原民族有一個強大的部族,就是匈奴。

那麼,匈奴究竟是從哪裡來的呢?

司馬遷的說法:是夏后氏後裔

一般人肯定會想到司馬遷的《史記·匈奴列傳》。《匈奴列傳》開頭就說,匈奴的祖先是夏后氏的苗裔,最早教過椿維由,經過商、周和秦三個朝代,一直成為漢朝最強勁的敵人。

司馬遷在《太史公自序》裡面也說:“自三代以來,匈奴常為中國禍害。”後來的中國學者,也都沿用司馬遷的這一說法,

比如班固的《漢書》在論述匈奴的時候,就幾乎抄襲了司馬遷的文字。

唐代學者司馬貞在《史記索隱》這本書裡面說,“淳維以殷時奔北邊”,又引用樂產《括地誌》的說法,說“夏桀無道,湯放之鳴條,三年而死。其子獯粥,妻桀之眾妾,避居北野。隨畜移徙,中國謂之匈奴”。也就說,匈奴的祖先是夏桀的兒子。

清代學者的質疑:匈奴之前北方已有少數民族,夏后氏後裔很難立足

日本學者桑原騭藏在《張騫西域考》裡面認為,淳維(Shun-Wei)的發音與Hunni在上古時期接近,因此覺得有可能是轉音。但是,桑原也指出,“其與夏后氏之關係固難憑信”,也就是說桑原否定了淳維就是夏桀的兒子這一傳說。清代學者梁玉繩在《史記志疑》裡面否定了匈奴來自於夏后氏,

他的理由是,早在夏桀之前,北方少數民族已經出現了山戎、獫狁這些部族,那麼,如果匈奴是從華夏民族過去的,似乎很難立足。

王國維的結論:北方的各種少數民族其實是一個部族

到了近代,著名學者王國維根據考古資料和對金文的分析,寫出啦著名的文章《鬼方昆夷獫狁考》,在該文中,王國維認為,古代史書裡面所說的鬼方、昆夷、獫狁、獯粥、葷粥、匈奴其實都是同一個部族。

理由是什麼呢?他認為,鬼方、昆夷、獫狁這些稱呼其實是中原民族對北方少數民族的蔑稱,也就是說是自己給他們起的外號。當時,這些少數民族比較弱小,等到了漢朝,因為匈奴強大了,所以中原王朝才稱呼他們本名。不過,這種說法也有問題,

因為《史記》、《漢書》裡面記載漢代時期,冒頓單于曾經征服過“渾庾”(即昆夷),如果昆夷與匈奴是同一個部族的兩種說法,那麼顯然匈奴不能自己打自己。

那麼,匈奴究竟是什麼種族呢?王國維等人認為,匈奴是深目高鼻,多鬍鬚,因此可能是蒙古人種或者黃種人。

近現代學者的結論:匈奴的起源應該是春秋戰國時期北方興起的一個小部落

西方歷史學者約旦尼斯曾見過匈奴入侵歐洲的景象,於是他在《哥特史》裡面說匈奴人外表是黑的,面容醜陋,體格粗曠,眼睛很小,頭很大,似乎是屬於蒙古人種。

學者陳序經後來在《匈奴史稿》中說,匈奴肯定不是華夏民族,不是夏后氏後裔,它可能是春秋戰國時期邊境或者塞外的新興民族,後來強大之後被稱為匈奴,匈奴是黃種人。後來,也有西方學者認為,匈奴是突厥的祖先,突厥是蒙古人的祖先,這一說法看來有一定道理。


兮兮說事兒


首先理順一個問題:匈奴是一個民族嗎?

匈奴和漢,從一開始就不是一個民族稱呼,而是國家政權的稱呼。成為民族的稱呼,是後世才形成的。漢人的民族來源有很多,如秦的西戎、周人、齊的東夷、魏趙的狄人、楚人、百越等,都是漢人的種族來源。

同樣匈奴有蒙古人種的南匈奴和印歐人種的北匈奴。因此,對於題主的問題:匈奴是從哪裡來的,就不能從匈奴的血緣入手去回答,只是回答:匈奴這個國家是如何形成的——因為戰國、秦漢時的匈奴是一個國家,並非一個種族。匈奴成為種族,和漢族的形成基本上是同一個時間:北方的遊牧民族就是匈奴,南方的農業定居民族就是漢人。非常簡單的區分,以文化區分,不管你的膚色界限。


匈奴這個國家是如何形成的呢?

要回答匈奴國家的形成,就不得不提及西周初大名鼎鼎的西伯。

周文王姬昌只是其中一任西伯。春秋時秦穆公同樣也是西伯。西伯是西戎部落中共同的首領。有時候西伯會被稱呼為戎王。

在本文文章《西伯的歷史:是周文王姬昌的專屬稱呼嗎?》對西伯的歷史做了一個大概的講述,現摘錄部分:


作為西戎文明傳統的西伯,是以受天命(姬昌受天命)、行天罰(姬發突襲滅商)為核心觀念的。西伯、天子、戎王都是不同時期不同角度下的相同內涵的稱呼。
天子在中原秦統一後以皇帝的形式固化;西伯、戎王在蒙古草原原統一後,以單于、可汗的形式得以固化。”“隨著中原戰國七雄對一統天下的野心和爭逐,西戎部落受到秦的打擊,慢慢的西去或者北上。但是西戎共主的傳統並未丟棄。由西戎部落慢慢融合而產生的新部落——匈奴產生了。
匈奴接過了西戎共主的傳統,成為新的戎王,即:撐犁孤塗單于,本質上的意義就是:天子。這裡的匈奴主要是指南匈奴。
當南方中原由秦始皇嬴政完成統一時,北方漠南的匈奴也由頭曼單于完成了整合、統一。”

現在來看秦國義渠和匈奴的關聯。在本文文章《戰國時的義渠就是秦漢時匈奴 莫頓單于或為秦宣太后曾孫》中提到:

公元前271年,秦昭王和宣太后毒殺義渠王,伐殘義渠。

推斷趙國李牧和匈奴大戰發生在公元前264年到262這三年裡。趙國滅樓煩是在公元前297年。

從時間上可以推斷出,匈奴是不斷被秦、趙等國打擊遷走的堅持遊牧生活的戎狄部落在河套地區、陰山一帶重新組合而形成的國家政權。簡單說,戰國時的匈奴就是被驅趕出中原的戎狄部落後裔所重新組建的國家。

匈奴最初的聚集地在河套地區和陰山一帶,也符合秦趙打擊戎狄的歷史。

在秦國等南方中原國家爭奪統一時,北方的匈奴國家也開始在頭曼的統領下慢慢壯大和統一。在頭曼、冒頓、老上單于三代人的努力下,匈奴先後擊敗東胡、西漢、月氏三國或勢力,成為了蒙古草原上的霸主,伴隨著漢朝到終結。


歷史哨聲


夥伴們看我的頭像,是不是匈奴人,哈哈。我出生在關中平原一個叫“大荔”的縣城,“大荔”本身就是匈奴一支的族名。早年上廣州到戰友家玩耍。戰友家族的小孩指著我的鼻子說我是外國人。那麼匈奴從哪裡來的?

陝西韓城人司馬遷最有發言權。《史記.匈奴列傳》雲:“匈奴其先祖夏後之苗裔也。

匈奴首先不是一個單一的族群,他是許多大小部落的合稱。比如“趙家村”村裡麵人不一定都姓趙,但一定曾經或者現在姓趙的人家多。

遊牧民族匈奴人的活動範圍很廣,他們開始不是跟著太陽走,是跟著牛馬羊的屁股走,只有牛馬羊才能從風中知道青草的方向。正好夏商兩代那時候地球不冷,陝北、關中(司馬遷的故鄉)水草旺盛(詩經.關雎證明),匈奴人經常到此一遊,偶爾打打秋風搶劫(參見《易經》和《山海經》記載商周和草原民族的戰爭)。秦始皇舉國之力修萬曆長城,說明匈奴人很孟;漢武帝派特工人員竊取匈奴人的冶鐵技術、戰馬,說明匈奴人軍工發達;從匈奴人活動範圍考古出土的青銅器,說明匈奴的先進文明。漢匈戰爭全面開戰,史官世家司馬遷開始作《史記》,國際熱點匈奴的來源司馬遷給出答案。整個漢朝的知識分子沒有提出質疑,說明他們認可司馬遷的觀點的――

匈奴夏之苗裔。

王國維說,司馬遷說得沒有錯。

近代大家王國維熟悉吧(不熟悉百度)。其在《鬼方昆夷獫狁考》中就匈奴來源做了詳細描述。他認為鬼方、混夷、獯鬻(商代稱呼)、獫狁(周代稱呼)、戎、狄、鬼戎、義渠、燕京、餘無、樓煩、大荔(春秋戰國出現的稱呼)等統稱為匈奴。


現在夥伴們明白了吧,匈奴就是華夏先民一支。雖說“盡信書不如無書”,有懷疑精神是好的,但必須有足夠的學問、完整的考據。我相信二位大家司馬遷、王國維的權威,匈奴人就是華夏先民。所以我的出生地名“大荔”一直至今,呵呵。


NaLi哪裡哪裡


匈奴從哪裡來的?眾說紛紜,各有各的說法,我覺得我還是要來給大家剖析一下了。

我們先看史書記載是怎麼說的:

1、《史記》記載: 匈奴人先祖是夏王朝末代皇帝夏桀的遺民。



2、《史記·匈奴列傳》記載: 匈奴,其先夏后氏之苗裔,曰淳維(獯鬻、燻育)。唐虞以上有山戎、獫允、薰粥、居於北邊,隨草畜牧而轉移。



3、《山海經·大荒北經》稱: 犬戎與夏人同祖,皆出於黃帝。



4、根據《史記》記載,有學者就認為匈奴原是山戎、獫狁、葷粥。



5、王國維在《鬼方昆夷獫狁考》中,則作了一個概括,認為商朝時的鬼方、混夷、獯鬻,周朝時期的獫狁,春秋時戎、狄,戰國時的胡,都是後世的所謂匈奴。



6、還有一說,把鬼戎、義渠、燕京、餘無、樓煩、大荔等史籍中所見之異族,統稱為匈奴。



7、近代學者蒙文通、黃文弼認為,鬼方、葷粥、獫狁是古代披髮左衽羌族,林胡、樓煩、義渠才是胡服椎結的匈奴的前身。



8、還有岑仲勉認為匈奴與先秦時期的北方少數民族不可混為一談,匈奴應是西方草原的一個遊牧民族,秦始皇之前,還未遊牧至中國北


部。

我們作為現代人,即不是學者文人又不是考古學家,只能參考之前的歷史來判斷了。但是即使如此,歷史記載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讓我們這些後來人更加的摸不清方向。

所以,綜上所述,匈奴人到底是從哪裡來的?這要真正去追朔的話,可能要從黃帝開始查了。既然歷史文獻有記載,我認為自然有它們存在的道理,只是有可能,他們所有的述說都存在一個關聯性還沒有打開而已。如果一旦打通了這個關聯性,一切都會真相大白!我真心希望考古學家們能再次發現具有價值性的資料來解開這個謎團。

好了,我要說的也只有這麼多,至於真正的答案還是等待專家們的結果吧。同意和不同意我看法的,都可以給我留言和評論,歡迎大家積極踴躍的討論,謝謝!


螞蟻陪著大象去旅遊


據《史記匈奴列傳》匈奴是夏的遺民,在夏亡後西遷,吞併了西方多個部落。

匈奴,其先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唐虞以上有山戎、獫允、薰粥,居於北邊,隨草畜牧而轉移。

《山海經·大荒北經》稱:犬戎與夏人同祖,皆出於黃帝。


約公元前九世紀,夏王朝的一支斯基溫太人征服了其它遊牧民族後不斷融合,在秦始皇完成中國統一的進程中,匈奴也逐漸完成統一。

據蒙古諾彥山和額金河流域出土的匈奴貴族墓葬的壁畫和織錦來看,匈奴有明顯的斯機溫太人血統,身材魁梧、藍目多須。從匈奴秋季在鄂爾多斯祭祀的圖騰為黑龍,匈奴的原型為甲骨文卜辭所記載的龍方。

匈奴自稱胡人,單于遣使遺漢書雲:

南有大漢,北有強胡。胡者,天之驕子也,不為小禮以自煩。

從西周開始,犬戎威脅中原,鎬京陷落。秦,鄭,晉護送平王東遷。後秦昭王滅義渠戎,置隴西,北地、上郡,築長城以拒匈奴。趙武靈王滅樓煩,將疆域擴展到陰山。設雲中,雁門,代三郡。

在秦末中原動盪,劉邦連稱帝時連四匹顏色相同的馬都湊不齊,而此時匈奴逐漸強大。後來劉邦被匈奴圍困到白登山,靠向冒頓單于的閼氏行賄,才得脫險。


漁耕樵讀


匈奴是古代中國,生活在蒙古大漠和草原上的一隻強大遊牧民族,歷史上主要活躍在我國的戰國-秦-漢這幾個時期,大概在公元前7世紀-公元前1世紀,直到漢朝大將霍去病北擊匈奴,徹底摧毀匈奴大軍,並一路追趕至今天蒙古國的肯特山,至此,匈奴就消失在我國的歷史舞臺上,不在出現強盛和統一的政權。


那匈奴是從何而來,關於這快,有幾點猜想:

夏朝後裔

在司馬遷的史記《匈奴列傳》中有提到:“匈奴,其先祖夏后氏苗裔也”,猜想,匈奴原為夏商交替時,夏朝的後裔,因為商朝的統治,被迫逃離中原,遷居到塞北大漠。這個猜想,在現今考古科學的驗證下,徹底被打破,因為匈奴人的骨骸與漢人,經過親緣匹配,毫無血緣關係。

蒙古西伯利亞草原遊牧

第二種觀點認為,匈奴本身就是生活在,現今外蒙古及西伯利亞的遊牧名族,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形成了一定規模,後各部落間相互兼併,並逐步進攻和奪取中原河套地區,對中原文明產生了極大的威脅,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派蒙恬率30萬大軍,北擊匈奴,收復河套,駐軍榆林,卻匈奴七百於裡,在秦朝末年,由冒頓單于統一了北方,開創了匈奴史上最輝煌的帝國。

中西亞移居

第三種觀點認為,匈奴的祖先,發源於今天中西亞地區的遊牧名族,由於中西亞地區,物資匱乏,環境惡劣,而不斷向東遊牧,沿路整合兼併部落,不斷壯大,最後在蒙古地區,依靠先天的地理環境優勢,發展成自己的文化和國家。後期的考古驗證,匈奴人更多屬於白人血統,也考證了其從中西亞地區向東發展遊牧的說法。

其實在我個人的認知裡,早期覺得在中原文化的外圍,都屬於匈奴的一部分,只是各個朝代,所附有的稱呼不同而已,如東胡,義渠,鮮卑,北戎這些都可以算作匈奴。


以上是“刺桐蘇”個人的一點見解,定有諸多不足,歡迎大家點評和分享自己的看法



娛樂大話筒


匈奴肯定不是夏的後裔,《史記》裡這樣記載:

周王朝的祖先在夏王朝衰落時向西方遷徙,在西戎的地盤建立了城邑。300多年後,周首領亶dan父時期,受到戎狄的攻擊,被迫遷徙至西岐建立新城邑,正式稱周。發展100多年後,西岐逐漸強大,首領姬昌討伐西邊的畎quan夷。後10多年,武王姬發伐商,建立雙都,鎬京和洛邑,驅逐戎夷於涇、洛之北,並命令他們稱臣入貢,曰“荒服”

。就是驅逐離王都2500裡遠。五服:甸服、侯服、鋖服、要服、荒服,每500裡一服。



如上,

西戎部落和周部落長達500多年的拉鋸抗衡,直到武王成為天下共主時,成為周王朝後才第一次有能力打服西方戎狄。(名稱變化:西戎——畎夷——犬戎)

後來周王朝勢衰,西戎部落又不老實,周穆王又西征,把西戎趕得更遠,所謂荒服不至。

周穆王後200多年,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故事大家都比較熟悉,申侯借犬戎兵殺周幽王於驪山下,秦襄公救周,周平王離開鎬京去了洛邑。




以後60年,山戎越過燕國伐齊國;後44年,山戎又伐燕國。兩次都是齊國(齊釐公、齊桓公)出力驅逐山戎。後20餘年,山戎又伐洛邑,一番折騰(周襄王還娶了狄女),最後晉文公才擺平。(名稱變化:山戎——戎狄——戎翟——赤翟、白翟)

晉文公攘戎翟,居於河西圁、洛之間,號曰:赤翟、白翟。秦穆公霸西戎

就是春秋時期,齊國、晉國、秦國三家霸主才遏制住了西戎和北狄的侵擾。

中原和西、北的夷拉鋸戰一刻沒有停過。

戰國時期,諸夏強勢征戰,對西戎和北狄吸納的吸納,屠殺的屠殺,驅逐的驅逐。直到戰國七雄,秦吞併義渠再拒更加西北的戎人,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北破林胡、婁煩。燕將秦開(秦舞陽爺爺)造長城以拒胡人。

當時是,冠帶七國,而三國邊於匈奴。這個時候第一次出現匈奴的名稱。後來秦始皇統一華夏,北擊匈奴。



由此,匈奴是哪裡來的?

就是和華夏文明原本生活在一塊土地上的,卻不訓華夏禮制,不事農耕,只會放牧遊獵的犬戎和山戎這兩民族或者N多個這樣的部落群。持續越1000年的拉鋸戰後,被驅逐到塞外的那幫蠻族,匈奴的第一祖先就是犬戎,第二祖先就是山戎(主要是晉國北方的山戎既 林胡、婁煩之戎,白翟、赤翟),被打被驅逐後也會抱團取暖走向聯合。而東胡的祖先主要是燕國北方的山戎。

另外一個重要的佐證,就是匈奴人的部落圖騰是狼,也可以說是犬,犬戎之所以被稱為犬戎,也是因為他們的部落圖騰是犬。這樣更好說明匈奴人是犬戎的後裔。而犬戎絕不是夏的後裔。


史帝分粥


“匈奴”崛起在“秦末、楚漢”之際,興盛於西漢初年。曾將“漢高祖劉邦”圍困‘白登山’七天七夜,一舉成名,載入史冊!探尋其來歷,得翻閱《史記》查詢。

史記卷一百十 匈奴列傳第五十

開篇曰:“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

淳維是“夏桀妾之子,妹喜為其後母”,夏朝滅亡後,北逃。

匈奴則是“夏朝的後人”!

歷經“周朝、春秋、戰國”,“西戎、犬戎、山戎、戎翟”等蠻夷逐漸演化。到了秦朝時,東胡和月氏(rou zhi)都很強盛;匈奴單于“頭曼”不敵秦國,向北遷徙。 等到“頭曼”之子“冒頓(mo du)”殺父繼承王位,向東滅了“東胡”、向西趕走“月氏”、向南吞併“樓煩和白羊河南王”,就能與“漢王朝”分庭抗禮了。


後又向北降服了“渾庾、屈射、丁零、鬲昆、薪犁”等國。

“引弓之民合為一家,控弦之士三十餘萬”

至此,“龐大強盛的匈奴帝國”問世,匈奴成為北方最強大的民族!與我們“漢族”同源。唯有司馬遷距其年代較近,也只剩《史記》可信、可信度高。


內求安己


所以問題來了,同樣是一本書的記載,匈奴可以以此認定為自己的歷史,而書上同樣記載著的中華夏王朝卻有人說沒有實物佐證,只有文字記載,可能不存在,這說的通嗎?

回到匈奴從哪裡來這個話題上,匈奴從哪裡,別總找史記中,山海經中的幾段話,我們可以放到與人類從哪裡來一樣的角度來看。人類的進化史從我們先有的考古發現來看,人類是從猿到人的,所以,匈奴也是有這樣一個同樣的發展過程,這個我想不會有人反對吧,總不能說匈奴是天下掉下來的。

眾所都知,人猿早期是穴居動物。當時的史前人類還不會自己建房子,最簡單的茅草屋也不會。是住在山洞裡面的,因為山洞不僅可以取暖,還可以保持火種,用火是人類區別於動物的一大特徵。只有這樣的條件,才會使人類的進化成為可能,而大草原上並不具備這樣的條件。所以,早期的匈奴人一定是從某個山區因為某種原因遷居過來的,而且是逐步從草原的邊緣,慢慢向草原的深處開拓,為什麼會向草原或向更深入的草原生存。一是邊緣的條件比深入的好。還有就是,這一定和當時其他的部落之間發生了某些變化聯繫在一起的。還必須認識的一點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幾千年前的草原和大漠邊緣,大致在現在中國甘肅的位置,所在和華夏文明並沒有想像的那麼遙遠。淳維向西走個幾百裡,就到草原或大漠邊緣了。

所以,《史記》中匈奴人的先祖是夏王朝的末代國王夏桀的遺民,向西遷移,這是有相當可信度的。當然,草原的邊緣很長,不僅有靠近中原的,也有靠近古歐亞,古印度方向的,甚至北歐方向,在向草原深處的發展中,人類祖先為了各自的生存條環境進行了多次交流、戰爭、合併、遷移,最終成長為大漠和草原上特有的民族,而且,草原上的民族並不是匈奴一個,還有許多,只是在某個歷史時間階段上,匈奴使這種民族融合到一個歷史的高度。“以滅夷月氏,盡斬殺降下定之。樓蘭、烏孫、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國皆已為匈奴。”


煙雲吐秀




淳維,既是夏禹的後代又是匈奴人的始祖。傳說夏桀無道,商湯將其流放在鳴條三年後,夏桀就死了,其子獯粥把夏桀的所有妾全帶上避居北野,隨畜移徒,開始過遊牧生活後,中原黃河流域的人稱這些過著遊牧生活的獯粥後代為“匈奴”。



後來又一種說法,認為淳維和獯粥可能是一個人,說是淳維在殷商建立後逃亡至北邊的。

雖為傳說,但《史記》、《漢書》等典籍都主張匈奴人的先祖是夏后氏的苗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