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日本军部为何能无视政府,总搞出大事情?

翻开日本的近代军事史,「军部」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何为「军部」?字面上看,它是日本陆海军的总称。实质上,它不仅仅是某个具体组织或部门,更是代表着一种势力,这股势力的最高峰,是在二战时期。

彼时的日本被军部完全控制,包括首相、外相、陆军大臣(也称战争大臣)、海军大臣、陆军参谋长和海军参谋长在内的最高战争指导会议,是日本除了天皇之外的最高权力机关。

如果再往前追溯一点,军部的影响力是一步步形成的,可以说,日本近代史上每一件重大事件,基本都与它有关。在日本国内,它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国外,它的不按套路出牌也给亚洲各国带来深重灾难。


近代日本军部为何能无视政府,总搞出大事情?

《大日本帝国宪法》第11、12条成为军部独立体制的法理依据

首先,来看看「军部」有多霸道蛮横。

不把政府放在眼里

在军部看来,日本政府不能称政府,而是「行政部」。军部拥有决策自主权,很多事情,军部往往想到了就去做,不用征求政府的意见。

比如,八国联军侵华时,日本也准备出兵镇压义和团。日本内阁提出要讨论出兵的兵力问题,结果参谋总长大山岩认为,这是统帅部的事,与政府无关。


近代日本军部为何能无视政府,总搞出大事情?

大山岩

1906年,在讨论日本军事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帝国国防方针」时,当时的首相西园寺公望是在「方针」基本成熟时,才被特许翻阅其中的部分内容。并且,只是翻阅,并不是征求他的意见。

有时候,军部与政府南辕北辙,各干各的。中国爆发辛亥革命后,军部的想法是支持满清征服,日本政府则向革命军提供武器。日本国内某智囊人物德富苏峰就感叹:右手想干的事却被左手破坏了,最后往往一事无成,在中国哪一方都没讨好。

军部藐视政府最极端的做法就是刺杀,上到首相下到内阁各职能部长,只要军部认为他们得罪了军部的利益,就可以毫不犹豫地干掉。而且,军部本身也不是铁板一块,其内部也有不同意见。但他们之间吵吵的后果,却都让政府来承担。

很多时候,日本政府官员左右为难,有不少人做了冤死鬼。比如,臧相井上准之助,因为经常反对给陆军增加拨款,被军部的刺客干掉。首相犬养毅因为对军部征服满洲的政策有异议,在首相府被杀害。


近代日本军部为何能无视政府,总搞出大事情?

犬养毅

日本军队中一批年轻军官甚至成立专门暗杀的「血盟团」,计划隔段时间就谋杀一个「腐败」的政界或财界要员。

动不动就搞点大事情

对内连首相都敢干的人,对外做出什么出格的事就毫不奇怪了。

以日本在中国东三省最典型的两件事炸死张作霖和「九一八」事变为例。从天皇到政府再到陆军省虽然在把东三省变成满洲这个大方向上,想法是一致的,但对关东军的行动方案并不支持,认为太过直接了。


近代日本军部为何能无视政府,总搞出大事情?

九一八事变中的日军

在利益面前,日本人从来不掩饰他们的贪婪,就像当年伊藤博文对着李鸿章说的「还没咽下去,太饿了」那样。关东军的石原和坂垣决定自己干。

这样的事,听起来的确有点荒唐,两个参谋就能搞出这么大的事件?东京难道一点不知道?事实上,东京在事前得到了一点风声,于是派了个少将前来,想监督关东军行动。


近代日本军部为何能无视政府,总搞出大事情?

石原莞尔

不料,这位少将在九一八之夜被安排泡妞去了。满洲决策权独立。一言不合就搞刺杀。丝毫不把日本政府放在眼里。当然,如果你了解了1936年的「二二六」兵变中,仅仅一个大尉级别的军官就能吆喝起上千人的队伍发动叛乱,对这事就多少能理解。

那么,军部为什么能这么牛?

天皇罩着

首先,日本天皇制规定:日本军队的统帅权独立,辅助天皇执行统帅权的参谋本部和海军军令部就相对政府独立。军部的尾大不掉就有了基础。


近代日本军部为何能无视政府,总搞出大事情?

裕仁天皇

其次,内阁各大臣都由天皇直接任命,各自向天皇负责,使得象征着政府的首相对陆海军大臣基本不存在制约力。遇有事端,内阁和其他大臣辞职,陆海军大臣却可以继续留任。

天皇纵容军部,从明治天皇开始表现的比较突出。明治是很有想法的领导。他在内政刚刚平稳不久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征韩」,以此来补偿当时日本被欧美国家所受的压榨。要把这一想法变成现实,就需要强大的军备,根本上说就是需要钱。


近代日本军部为何能无视政府,总搞出大事情?

明治天皇

当时的日本还没有对外侵略,所有的钱只能自己出。但以日本当时的国力,尚负担不起这样巨额的经费。于是军部的需求与政府之间的矛盾就经常爆发。

天皇在处理这些矛盾时,实质上是偏向军部。当首相的施政意图与他的想法不相符合时,他就想办法换人,或者背地示意军部来物理清除,近代以来军部搞出了那么多事,有时甚至把日本政府置于非常尴尬乃至危险的境地,但其所受的惩罚却轻而又轻。

军部自视过高

日本自明治维新开始走向近代化,但其真正走向强国却是靠侵略掠夺邻国实现的。无论是朝鲜、台湾还是后来满洲,很多时候都是掌握军队指挥权的日本军官担任当地最高领导。

一方面,这些地方本就是军队打下来的,另一方面,这些地方本身会面临较多的反抗,需要军队实施镇压。

近代日本军部为何能无视政府,总搞出大事情?

日本陆军

在这过程中,陆海军都认为,这些成果是依靠他们的力量取得的。这种认识进强化了他们对武力的推崇、对侵略的合理化,还有对国内文官的的无比鄙视。

政府官员出于公心,对军部的指令表现出不赞成或不配合的时候,被骄傲情绪支配的军部就难以忍受,和平一点的,君子动口不动手;碰上愣头青,往往就会让政客血溅当场。

政府自作自受

伊藤博文当首相时,日本政府在与军方的对话中还不处于下风,这缘于当时有一帮跟着明治天皇打天下的老人在。

近代日本军部为何能无视政府,总搞出大事情?

伊藤博文

1906年,伊藤博文被派到朝鲜担任统监,他提出要拥有驻韩日军的最高指挥权。统监在当时属文官,此举遭到军部的强烈反对,双方僵持不下,后来还是明治天皇出面,同意伊藤拥有军事指挥权,但也表示下不为例。

以伊藤博文这样的人物,争取点权力尚且如此艰难,在他之后的政府首脑,既没有他这样的影响力,也没有再获得这样的权力。

有意思的是,即使军部把政府摁在地上反复摩擦,但后来的日本政府似乎习惯了这样的待遇。不仅如此,他们有的时候还帮着军部摇旗呐喊,为军部的行动加油助威。

比如,为了挑起国民的战争情绪,日本政府经常配合军队强调和夸大宣传皇军的光荣、伟大和牺牲,使老百姓完全相信这些。而这些行为,除了进一步巩固了军部本已爆棚的自信心自豪感,也更把政府置于可有可无的境地。

近代日本军部为何能无视政府,总搞出大事情?

日本二二六兵变

1913年8月11日,驻汉口的日军西村稍微被中国军队逮捕,原因是西村进入中国军队防线试图刺探情报,结果在中国军人劝其离开时,却突然拔刀刺伤中国军官手臂。中方这才逮捕西村二人。

连日本驻汉口总领事芳泽谦吉也说这种侦察外国军事基地的行为有点欺负人。但日本政府和军部却借此在国内向国民宣传这是对日本军人和日本国的严重侮辱,煽动侵略中国热潮。

所以,别看军部和政府在国内闹的很凶,动不动就刀来枪往,真到了一致对外的时候,他们的胳膊肘可不会往里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