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命令廢除法律合同?中國足協,千萬別讓自己成為大笑話

這一年來,中國男足在不斷刷新著水準下限,從0-6慘敗威爾士,到連續戰平印度和巴勒斯坦,就連場面上,都被對手佔據了上風。在殘酷無比的現實面前,中國球迷變得愈加迷茫,我們的這支國家隊,到底是個什麼水準?難道連亞洲三流都快保不住了?

這一年來,中國足協也在不斷刷新著常識下限,繼U23政策和引援調節費愈發強硬之後,又在年底接連推出了國腳軍訓和本土球員重籤合同兩大鐵腕措施。這已經不只是違背足球規律的行政干預,而是直接挑戰法律規則的拍腦袋決定。


行政命令廢除法律合同?中國足協,千萬別讓自己成為大笑話


更黑色幽默的是,就在國足再次遭遇全民口水風暴,足協又一次因不合理政策被推上風口浪尖時,中超聯賽的頒獎典禮卻要在今晚如期舉行。行業盛典原本是要表彰行業上下游的傑出工作者,但如今一地雞毛的中國足球,還好意思搞什麼頒獎典禮?

有人說,中超是中超,國家隊是國家隊。國家隊表現再差,也不影響中超聯賽的火爆,沒看到今年的爭冠那麼激烈,保級那麼扣人心絃嗎?如果擱在幾年前,我會說這個道理沒錯,但這幾年中國足協的做法,已經完全將聯賽和國字號之間的邊界徹底打破。無數打著愛國旗號的人都在呼籲,如果國字號表現糟糕,中超再火爆也毫無意義。足協近兩年出臺的所有政策,都是在強行打破聯賽既有規則,為國字號做貢獻成為唯一指標。既然如此,當國字號又一次愁雲慘霧時,中超還有什麼資格在這評優推先。


行政命令廢除法律合同?中國足協,千萬別讓自己成為大笑話


當然,首先我要表達的態度是,中國足協關於聯賽投資的整體調控,我是支持的。正如歐足聯也會出臺財政公平法案來避免過度的貧富分化一樣,一國聯賽想要長遠穩定的發展,必然不能是以無止境的軍備競賽形式。過去這幾年,中國足壇不斷冒出國企和私企土豪,把整個市場的行情炒得嚴重虛高,這不僅讓中超亮起紅燈,也讓投資人自身逐漸不堪重負。

三年砸下60億,國企上港終於拿到了夢寐以求的中超冠軍,而逐漸減小投入的恆大丟了冠軍,不再高調的華夏幸福無緣亞冠,天津權健更是隻能堪堪保級。全世界都知道中國足壇人傻錢多,頂級外援的報價年年翻倍,一個人的年薪就足夠養活一支中甲球隊。國內球員的身價和收入更是爆炸式增長,德國轉會市場上的評估價,中國國腳基本都是幾十萬歐元級別,但在真實的內部成交市場上,這一數字足足翻了幾十倍。想買箇中國國腳得花一兩億轉會費,然後再給個千萬級別年薪,顯然與他們的水準不成正比。

因此,通過宏觀調控手段,來逐步降低各傢俱樂部的投資總額,達到給中超去虛火,經濟軟著陸的目的,總體方向上沒有問題。但曝光的足協新政之所以引發爭議滔天,最根本的的原因在於,所有的方案在落地執行時都是一刀切的態度,妄想通過快刀斬亂麻的方式,迅速解決中超聯賽的最大症結。可是,絕症不是一天形成的,肯定也不是一天就能解決的,想要憑藉一條行政指令來起死回生,最終結果只能是欲速則不達,甚至造成更大災難。


行政命令廢除法律合同?中國足協,千萬別讓自己成為大笑話


作為行業協會,尤其是在管辦分離之後,中國足協本質上其實已經完全沒有下行政指令的資格,最多隻能是修改行業的內部規則。可是,中國足協如今的一把手,黨委書記杜兆才,剛剛在上個月榮升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和當年的蔡振華一個路數,由他傳達的“精神指導”,那自然就是上面的意思。這一年來,中超“最具高度”的兩個投資人,恆大許家印和上港陳戍源,一個開始絕口不提高薪高獎金,一個數次表示“足球不能只靠金錢”,已足夠說明風向的改變。

然而,無論是中超還是國字號,最大的基礎群體,畢竟還是球員。只有真刀真槍下場比賽的職業運動員,才是這個行業真正的主角。就算他們如今的身價和收入,都和自身水平遠遠不成正比,但就像房地產和股市一樣,你必須接受有牛市也有熊市,有高峰也有低谷。作為聯賽主力軍的這批80後球員,有不少親歷過中國足壇最黑暗的歲月,那會不僅收入不高,而且經常欠薪甚至打白條,他們是熬過了那段漫長的黑暗歲月,才等來這幾年的好日子,這和你買房投資,炒股入市是一個道理,你不能說只允許自己趁著牛市賺錢,就不允許他人趕上好時代。

正因如此,當中國足協宣佈要從2019年開始,全部按降薪標準重籤國內球員合同時,才會引發輿論一片譁然。中國足協此舉,顯然與勞動法與合同法嚴重衝突,絕非一個志在契約精神的社會所應出現的現象。在這個社會,我們凡事都在尋求法律依據和法律保障,為的就是安心和安全感,如果連最具法律效應,白紙黑字按手印的合同都能說廢就廢,我們簡直無法想象還有什麼能絕對信任。如果你今天支持用強硬的行政命令廢了球員們的合同,那未來某一天,如果強行政命令要求你無償交出自己的房子時,也不會有人替你說話。


行政命令廢除法律合同?中國足協,千萬別讓自己成為大笑話


解決一個重大的歷史遺留問題,需要的是全方位配套的手段措施,而不是最不需要動腦的頭疼醫頭,腳疼醫腳。澆滅中國足壇的旺盛虛火,培養更多的中國本土人才,更需要一整套的組合拳來形成不那麼粗暴的有機呼應。以球員降薪為例,考慮到本土球員的合同大部分剩餘2-4年,完全可以採取階梯式的柔和方式才完成過渡。比如將年薪中的一部分作為績效獎金,比如按照球員的年齡段進行比例分配,甚至可以等到現有合同在法律上全部完結之後,再統一推出重籤新政,也遠比粗暴撕毀一切合同更為妥帖。

以小見大,足球很多時候就是社會的縮影,尊重與支持,不是你打出至高無上的旗幟就能換來的,而是實實在在做到有理有據,合理合法才能收穫的。一個天天強調行業規則,動輒對勞動者處以重罰的行業協會,如果自身率先背離了法律法規,只能說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