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破例

今天,破例

今天本来有点忙,本来请个假。但到深夜,喝着可乐,想起这些年的牛熊起伏,思绪又乱飞起来。

于是总结出几个颇具代表性的案例,在这离历史大底不远的日子,或许能够给各位一点启发。

1,2013年,乌龙指事件震惊市场。x大证券业因此受了重罚,业绩受挫,股价大跌。人们都在把这件事情当作谈资,时间来到2014年中,市场越来越像要走牛市。

结果x大证券成了那波行情里,涨幅最大的券商股之一。

回到现在,今年已经有部分券商因为质押业务,导致业绩出现一次性损益了。历史何其相似?

2,2008年,不少有色公司,因为商品价格暴跌,主业爆亏,甚至爆出有些公司炒期货业务包括n多亿。股价深跌。但是公司质地没问题。2009年后,很多公司来了个一次行集体巨大亏损之后,出现了业绩反转。涨幅五倍的不少。

3,2009年有家券商因为包销了另外一家二线蓝筹的股票的增发,因祸得福,涨了n多倍。因祸得福。类似的,那一年,我去过一只st股的股票拍卖现场拍卖现场没人,直接流拍了。后来这股票翻了十倍。没人要的东西,未必不好。

4,2009年,市场经常担忧ipo重启,因为扩容嘛。但是有一个板块能够稳定赚钱,那就是创投概念。现在的a股,是不是也很类似呢?

这个板块实际上是一个期权的性质。只要这个事情确定要做。那创投概念就会反复活跃。

有类似期权的,还有期货概念。

因为股指期货放开和大宗商品国际化是大势所趋。

5,每一轮牛市涨幅最大的,都是有新兴产业属性的公司。比如新能源和互联网络公司。从光伏,风电到锂电。每轮牛市,都不落下。因为没到风险偏好很高的时候,人们就喜欢听五年后的远景。当下有业绩那是更好不过。

以上案例,用心的人会总结出些经验的。为将来的牛市做思路。

——————-

今天已经有十一个涨停板了,盘中因为一个问询函,直接吓开了板。然后封住。我发现的有意思的点是,龙虎榜最大的资金才一千多万。 其他多是几百万的资金。

去年,我记得很多活跃的席位都有三五千万的。游资也是小打小闹。

壳公司的炒作已经很疯狂。

我听说已经有人把低价、盘子小,跌幅大作为选股标准了。这是好事。

二级市场有了游资的活跃,地方国资又纷纷出钱帮助解困。

看来,质押的问题,是真没啥问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