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递国旗”事件再发酵,别拿添乱当爱国!

在运动健身变得如此普及的当下

马拉松作为一场全民赛事

已经风靡“大城小市”

比如一年一度引起关注热潮的长马

但与积极向上的运动精神相背离的

却是前两天在苏州太湖马拉松上发生的事件

#马拉松递国旗事件#

让这个全名赛事再一次上热搜

并不是赛事本身,而是

“马拉松递国旗”事件再发酵,别拿添乱当爱国!


焦点

11月18日,“奔跑中国”马拉松系列赛——苏州太湖马拉松冲刺阶段,中国马拉松运动员何引丽与一非洲选手争夺冠军时,志愿者两次进入赛道递国旗,被指打乱中国选手的比赛节奏,最后中国选手以5秒之差,获得亚军。

事件回顾:

比赛已过40公里,正进入到最后的冲刺段,中国选手何引丽与一位非洲选手陷入缠斗,这时赛会的志愿者“出手”了。

▲志愿者第一次递国旗瞬间。

先是一名身穿赛会工作人员服装的志愿者向正在冲刺的何引丽递出一面国旗,而后者在冲刺过程中没有接。这个志愿者不但没有就此罢手,反倒一路追了出去,但距离被越拉越远。


“马拉松递国旗”事件再发酵,别拿添乱当爱国!


▲志愿者第二次递国旗瞬间。

占有人数优势的志愿者们改为“堵截”,又一个人出现在赛道上,准确的说是何引丽和非洲选手的面前,这一次何引丽“无处可逃”,接过了国旗,随后又“扔”掉,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志愿者的站位也阻拦了非洲选手的赛道,致使非洲选手不得不绕路。不过这时何引丽的节奏已经受到了明显的影响,被对手拉开了距离,无缘冠军。


“马拉松递国旗”事件再发酵,别拿添乱当爱国!


事件一出

两个词成为了刺痛网友神经的关键点

“失冠军”和“扔国旗”

失冠军:

不少网友批评主办方不专业,导致中国选手错失冠军,前国脚彭伟国就在个人社交媒体表示:运动员最忌讳的就是受到干扰了,志愿者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去干扰运动员都是极其可恶的,如果没有连续两次的干扰,我想冠军真的有可能是我们中国选手的。

扔国旗:

同时也有另一波评论潮,直接指责何引丽将手中的国旗扔在了地上、“成绩比国旗更重要”。


“马拉松递国旗”事件再发酵,别拿添乱当爱国!



“马拉松递国旗”事件再发酵,别拿添乱当爱国!


“马拉松递国旗”事件再发酵,别拿添乱当爱国!


随后,在微博上,何引丽本人也急忙解释:“国旗全部湿透了,我的胳膊也跑僵了,没拿稳国旗。


“马拉松递国旗”事件再发酵,别拿添乱当爱国!


仔细看,触发这两件事的源头

志愿者“轰轰烈烈”的递国旗行动

而说到递国旗,在国内举办的路跑赛事中并不少见

10月27号的成都马拉松,快到终点时,中国选手李芷萱和一个非洲选手在很胶着的情况下,赛道上冲出了一个志愿者,然后去给李芷萱递了一个国旗。

“马拉松递国旗”事件再发酵,别拿添乱当爱国!

据环球时报报道,在此前长沙马拉松的比赛中,也有 “奔跑中国”赛事运营方的人在比赛中给一些成绩排前列的中国选手“递国旗”,只是由于之前这些国内选手的成绩与来自外国的选手拉得比较开,所以并没有出现今天的争议,选手们都是如“方案”中所安排的挥舞着国旗冲线的。


“马拉松递国旗”事件再发酵,别拿添乱当爱国!


中国田径协会马拉松运动委员会副秘书长张永良表示,非比赛人员进入赛道影响选手比赛在国际上是不允许的:因为运动员跑到后面都属于半昏迷状态了,尤其是后面如果稍微干扰运动员,运动员等于要二次启动,就像汽车一样,启动之后有惯性,中间停顿一会再重新启动,惯性几乎就等于0了。国际上是有规定的,不能在比赛当中有外来的任何干扰,即肢体和语言的干扰。不管任何东西,都是比赛之后给运动员,不能妨碍运动员正常地进行比赛。

“马拉松递国旗”事件再发酵,别拿添乱当爱国!

按照国际田联规定,终点前只允许两名工作人员手持横幅带,等待冠军,连裁判都不可以踏上赛道。

而一开始承办方则对媒体回应称:这是志愿者“个人行为”,原则上不允许其他人进入赛道,但也不应追究某个人的责任。

“马拉松递国旗”事件再发酵,别拿添乱当爱国!

其后在舆论的压力下,运营方回应:在接近终点200米处向选手递国旗是奔跑中国系列赛事中的一个环节,此前举办过二十多场赛事都无意外发生。

“马拉松递国旗”事件再发酵,别拿添乱当爱国!

这样的解释,从侧面也反映了一个事实:即便马拉松赛事已经在国内开始流行,但我们依然缺乏正规的赛事举办经验、没能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严格竞赛纪律。

或者换一句话说:究竟举办的是赛事,还是只为某种噱头而在做戏

苏州太湖马拉松“赠国旗事件”至少反映了两个事实:

一、赛事方面一没有对志愿者进行合格的管理和培训。

二、没有为赛道提供到位的安保,从而进一步印证办赛方“不专业”之嫌。

而这样不规范、不严格的马拉松赛事

近几年频频出现在大众视野

2018华夏幸福背景马拉松赛事中,按照相关规定,马拉松终点前是禁止志愿者或其他工作人员出现在赛道上的。

“马拉松递国旗”事件再发酵,别拿添乱当爱国!

近年来,马拉松赛火热程度持续攀升。中国田径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国举办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达1102场,参赛人次近500万。2011年,这一数字仅是22场和40万人次,参赛人数在6年时间里增长超过10倍。

△这便催生了一个问题:马拉松野蛮生长,究竟何去何从?

就苏州马拉松来说,属于奔跑中国系列赛。而举办奔跑中国的最核心初衷是希望有更多奔跑的中国人,希望我们的全民族能够通过奔跑提升身体素质,带动全民健身,带动大家的健康,唤醒健康意识。相信赛后的这一幕,是所有各方都不愿意看到的,也有违主办方的初衷。

△还有更多由马拉松催生的另一产业的攀升,如旅游产业。

根据《2017年中国居民消费发展报告》相关数据显示,国内大型城市马拉松旅行参赛者的人均马拉松旅游消费在3000元至4000元之间,不少跑者都会选择在比赛的举办地安排旅游行程。

马拉松赛事与旅游业的有机结合,一方面,能够拉动当地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也打响了城市或是景区的知名度,为以后源源不断的旅游市场注入新生动力。


“马拉松递国旗”事件再发酵,别拿添乱当爱国!


△体育赛事为中国常德桃花源景区添彩

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的一点是,现代体育所带来的最重要的财富就是规则意识,在公平竞赛的条件下去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由此反观国内近年来“野蛮生长”的路跑赛事,值得每一个主办方冷静下来细细思考:尽管体育赛事的意义衍生再广泛,其不可动摇的核心,仍然是公正公平公开的体育精神。


遥想奥林匹克赛场

无论是在跑道上身披国旗的王军霞

还是领奖台上高擎国旗的刘翔

我们不会为他们早几分钟披上国旗而更骄傲

却会为他们错失名次而遗憾

今天,在被以爱国为名而“绑架”的何引丽面前

也许我们更应该反思的是

“更高、更快、更强”究竟意味着什么?


“马拉松递国旗”事件再发酵,别拿添乱当爱国!



内容综合自网络

出品 | 今日旅行新媒体中心

洽谈 | [email protected]

QQ | 18059822

“马拉松递国旗”事件再发酵,别拿添乱当爱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