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学会做人适度、有分寸感?

天马行空阿德哥


首先要建立人际界限

人际界限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明确界限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明确的界限感是一个人独立的标志,它给予我们自由的思想、独立的意志和清晰的责任感。并能够帮助我们处理好自己的情绪,避免他人对我们心理上的操纵。

人际交往中,有两个比较理论化的词语,叫移情和反移情。

什么是移情呢?移情就是指某人将以前对重要事物的情感或者经验投射在眼前的人或者事物上。

举个例子说明,比如一个人小时候总是被人忽视,慢慢地养成了沉默寡言的性格,慢慢地她就会以为自己是一个不重要的人,不会被人重视。就算长大了,在与别人交往中,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展现这种性格弱点。就像一朵鲜艳的花儿,如果经常躲进了茂密的绿叶中,慢慢地,就算花儿再鲜艳,也会慢慢地被人忽视,导致她不被别人重视,甚至是忽视。

什么是反移情呢?刚好与移情相反,它是别人投射在那个人身上的反应。就像这个不被重视的人,长大之后,因为从小养成的性格,致使她在人际交往中不被人重视,甚至忽视。这就是别人反射在她身上的反移情。

当然,反移情还分为正向与负向两种属性,但是这两种属性都会对人产生不良的干扰。

我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总会出现很多界限模糊的现象。分别概括为四种关系,即拯救关系、控制关系、依赖关系、迎合关系。

第一,拯救关系。这种关系最容易出现在父母身上。父母总感觉自己对待子女是一种责任,他们非常容易陷入拯救者的自我满足中,他们认为孩子还没长大,即使长大了也还没有自己的生活智慧,于是不停地插手孩子的学习、工作、生活、恋爱、朋友关系等等。父母这样做,已经跨越了孩子的界限,把孩子们应该承担的事情包揽到自己身上,其实说到底他们只是给孩子一个永远长不大的牢笼。

第二,控制关系。控制可以分为硬性控制和软性控制。硬性控制就是强迫和压制别人,不让别人表达想法的权力。软性控制通常表现为以退为进,比如撒娇、利诱、施展苦肉计等。这两种控制关系都是为了满足自己欲望的目的来控制他人,都是想要入侵他人地盘的表现。

第三,依赖关系。也可以表现为“我做不到,你来帮我”。出现了依赖关系,最好的表现也出现在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上。它与拯救关系密不可分,通常联系在一起。比如依赖型的孩子,他们通常倾向于让父母摆布自己的人生,安排自己的未来,自己只要动动手和嘴巴,就可以万事无忧了。这就是心甘情愿被别人插手自己界限的表现。

第四,迎合关系。就是迎合别人的想法、做法,隐藏自己真实意愿。迎合者最终的悲剧是渴望被别人认可,但他们心底却坚信自己不值得被人认可,将自己行为的判定标准全交给别人,自己不能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这是模糊人生界限的体现。

有三种角色困境

角色困境1:顺从者。

不懂得拒绝他人的人,认为拒绝别人是一种自私的行为。通常这种人,因为不懂得拒绝别人和坚持自己真实意愿,往往会因为顺从别人让自己更加痛苦,这样的人既痛苦又郁闷,人际交往也会呈现滞后与不顺畅的情况。有时候可能一件看起来非常简单的事情,最后也会被自己搞砸。更甚者还会出现失去朋友、失去上司认可和失去爱人感情的严重后果。

角色困境2:回避者。

既把人际交往的界限当成一堵密不透风的墙,又把一切好意或者恶意拒之门外。通常回避者展现的就是一个懦弱、退缩的个性。

角色困境3:无反应者。

这种通常发生在看起来很平常的交往中。就比如你心情不好的时候,找朋友倾诉,但是却获得朋友冷淡的回应,这时,你是否心生不满?其实这种无反应情形并没有多大的问题。因为人与人之间会出现很少的情感交融,别人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满足你、迎合你,就算最亲密的爱人也一样。

了解了以上的人与人界限的模糊之处,那我们就要给自己设定界限 。 这里有设定界限的十大法则供大家参考一下。

我们在建立人际界限时,要找到人与人之间的平衡点,就要设定界限十大法则。

第一,动力原则。就是说做人必须要有自己的动力意识,这个动力必须来自你自己,就像自然界一样,每一个生物都是靠自己成功在这个世界立足。人只有不断地保持动力,不断地试验、总结、感受才能建立自己的界限。

第二,能力原则。就是说要知道自己有多少能力,你的能力能不能对自己和他人负责,只有看清自己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和怎样帮助别人。

第三,因果原则。很多事情都存在因果关系,往往一件事的结果必定有存在的原因,只有认清了因果,才能更好地突破界限的局限。

第四,责任原则。只要做为一个人,必定有自己的责任,设立界限就是为自己的生活负责。另外,对别人负责也是对他人界限的尊重。不是控制他们,而是在他们无助的时候提供帮助,而不是无限地对他人负责。

第五,嫉妒原则。就是说要仔细地了解嫉妒的原因,清楚底线的存在,这样才能让你的嫉妒心被引向正道。

第六,尊重原则。我们在不清楚彼此内心想法的时候,在面对界限不清的状况,我们必须持有尊重和努力接受别人的界限。

第七,动机原则。就是说要设立自己的界限不被他人侵犯,我们就要遵循动机原则,只有看清楚了动机,我们才能选择保护自己的界限不被他人涉足。

第八,积极原则。这个原则是针对消极的人来说的,消极的人一旦重新建立自己的界限,进入积极界限,身边亲人的支持是十分重要的。

第九,评估原则。界限慢慢建成之际,要考虑自己对他人的责任,就必须自我评估,只有自我评估正确了,才能更好地划分人与人之间的界限。

第十,曝光原则。意思就是说自我曝光,因为他人无法看透你的想法,于是你必须自我曝光才能让别人在你的界限前止步。

找准这十大法则的规律,然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在人与人之间找到平衡点。不知道帮到你没有?祝你在人际交往中,你也可以如鱼得水了。


3618276629242梦现


做人适度,要有分寸感,说的是如何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感觉不要太好,也不能不好,要不好不坏,刚刚好。感觉太好,容易自我膨胀,狂妄自大,目中无人;感觉不好,就会缺乏自信,自怨自艾,懦弱自卑;感觉刚刚好,就是不好不坏,自省而不自卑,自信而不自大,自豪而不自负。知易行难,知己更难,且行且珍惜……


天马行空阿德哥


看的通俗一点。遇见了好吃的了。我们估计一下自己的胃。不要吃的太饱了。考虑考虑,别人吃了没有?和别人交往是不是走的太近了?或者是太远了。当领导了我当了个副职,到什么级别适合我?我能容得下什么?我能干的了多少活?搬一块大石头是不是适合50岁的年龄?小的时候是不是吃的苦太少了?我们是不是做的太极端了?给自己留余地了没有?当然了不能说是不敢做,不敢为。因为男子汉大丈夫本身就是敢做敢为。但是也不能胡作非为呀。走到另一个极端物极必反了。好的就变成坏的了。遇到伤心事就觉得没法活了。考虑一下这个伤心的事带给自己什么益处,对自己有什么提高?遇见好事是不是也该压制一下?谦虚一下。


牛酒酒牛人牛人好好人


做人的魅力 ,不在于有靓丽的容貌。也无关穿衣打扮。人生的真正魅力在于有一颗仁慈之心,立足孝道、和良好的家风家教。并不是每个成功的人生,都需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让自己名声大燥,不响彻大江南北,也震动所处的城市。让每一个认识你的人,对你所做的大事业都耳熟能详。的确成大事、做大事、留美名是每个人人生的最大愿望。因为仿佛只有成就大事,才是人生成功的标尺和证明。其实这是和人生的误区,做人做事是社会活动中最基本的行为。‘做人是门艺术,做事最讲技术’成功人士只所以成功,是掌握了人生的奥妙,懂得做人的尺度,但成功的人生仅是社会活动中只占少数的那群人。作为大多数和笔者一样存在的小人物,只要立足本职,与人为善,孝敬好老人,教育好儿女。“爱国、感恩”又何尝不是人生赢家呢!


剑胆琴心德佑之


一切的一切源自于我们内心的真实感受。当感受好的时候心情舒畅,当感受不好的时候心情沮丧,面对生活的风风雨雨,我们没有一颗安稳的心平静面对。

世间无绝对,没有对,没有错,没有是没有非

是是非非皆由心相所造。心若止水自心平气和。祝一切安好



创业导师黄立福


个人认为比较难,很多时候你认为自己觉得可以的时候,别人不一定会这么认为,只是没有说出口而已。世上没有事情是尽善尽美的,只要自己认为对且别人不反对就差不多了。



农村老小男人小谭


学习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中就是要把握做人做事的度,太好不行,太坏也不行,您必须要恰到好处的得到那个极限,分毫不差,拿捏交朋友的分寸,说话的分寸。庸字的意思就是常识,常识就是天下人都知道的认可的真理,能尊重常识的人就是了不起的人,比如我们应该早睡早起,孝敬父母,应该勤学好问,这些都是常识,想做到做人有度有分寸正是学的这里的中庸之道,不需要多么高深的学问,不需要多么牛的智商,你只要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尊重规则,尊重常识,严格要求自己恰到好处的去遵守就可以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受人尊敬的智者。欢迎留言一起交流谢谢!



gg405362117



一滴水7415


国人的安身立命之本:做事说话不咸不淡不瘟不火。力求每一个人都要去取悦,每一句话都要琢磨余地。喜怒不表,悲喜于心。假装高深莫测,假装宠辱不惊。左右逢源,滴水不漏。中庸之道用到极致,你就成熟了!



凤潮里243


尽量少说话,少做评论!无论什么事,都有它的多面性,就好比行车过铁路口,要一停二看三通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