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億股份“無視”問詢函 今被強制復牌股價跌停


11月19日,深交所發佈公告稱,銀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億股份)因召開董事會審議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的重大資產重組事項,於2018年8月23日上午開市起停牌,8月28日,銀億股份直通披露了《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預案》及相關文件。

深交所所對上述披露文件進行了事後審查,並於9月4日向公司發出《關於對銀億股份有限公司的重組問詢函》,要求公司於9月7日前就相關問題進行答覆,公司未能及時答覆。9月13日及10月17日,深交所就此分別向公司發出關注函及監管函,督促公司及時回覆我所問詢函件並申請股票復牌。

銀億股份於11月19日收市後披露了回覆我部重組問詢函的公告及相關文件,但未申請公司股票復牌。根據《股票上市規則》規定,深交所決定銀億股份有限公司股票自2018年11月20日開市起復牌。復牌後,銀億股份的股價直接一字跌停。

銀億股份“無視”問詢函 今被強制復牌股價跌停


值得關注的是8月初,銀億股份在大股東面臨平倉風險時適時啟動重組,這也使得公司此次重組備受爭議。為何對監管函置之不理?又遲遲不願復牌?大股東的平倉風險化解了嗎?11月20日,銀億股份對給出了最新回覆。

8月28日,銀億股份披露公司擬作價15.83億元,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五洲億泰以及銀億控股持有的寧波艾禮富100%的股權,同時非公開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用於支付本次交易的現金對價。

而此次購資的交易對手中的五洲億泰,其執行事務合夥人寧波東方豐豪為公司控股股東銀億控股的全資子公司,該發行股份購資事項購成關聯交易。而此次交易標的淨資產為15.26億元,其中商譽金額高達9.98億元,佔交易標的淨資產的65.38%。

9月4日,深交所向銀億股份發出了問詢函,要求其在9月7日前披露交易標的大額商譽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合理性。此外,還要求銀億股份就交易方案、交易標的、預評估和交易影響等方面做出說明。

在未得到銀億股份回覆後,9月13日,深交所再向銀億股份發出關注函,深交所要求銀億股份於9月17日前答覆重組問詢函並申請股票復牌。如無法在上述期間內答覆問詢,則需要在9月17日前披露重組事項進展情況,充分提示風險並申請公司股票復牌。

然而,銀億股份不僅沒有就交易所的問詢進行答覆,也並未按要求申請復牌,對深交所問詢及復牌催促置之不理的銀億股份,於10月17日再收交易所的監管函。11月20日,銀億股份終於披露了深交所問詢函的回覆。不過,卻對復牌隻字未提。

銀億股份“無視”問詢函 今被強制復牌股價跌停


為此銀億股份對外稱,就此次重組而言,由於標的公司的前身,涉及到海外資產收購,這也導致了重組過程中的盡職調查、中介審核等工作比較耗時。所以,直到現在才披露問詢函的回覆。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1月份修訂的《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2018年11月修訂)》第12.17條明確規定,深交所可以依據中國證監會的要求或者基於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維護市場秩序的需要,作出上市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種停牌與復牌的決定,為交易所強制要求長期停牌公司復牌提供製度依據。

監管層祭出“史上最強停復牌制度”後,A股市場停牌公司數量持續下降,對任性停牌的遏制成效明顯,數據顯示,目前A股的停牌數量已降至近年最低值。 數據顯示,在11月6日證監會出臺《關於完善上市公司股票停復牌制度的指導意見》政策當日,A股停牌公司數量為66家。一週後的11月13日,停牌公司數量降至51家,而到了今日,停牌公司數量進一步降至41家。在2017年底,A股停牌公司數量曾高達215家。

觀察近期復牌的多家公司可以發現,這些公司中很多雖涉及重大事項,但在重大事項未完成之際,仍然選擇了復牌,與以往相比出現了重大變化。之前上市公司在重大事項未完成前,通常不會選擇復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