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钱也买不来的金字招牌!新政将使建业成中国足坛唯一百年老店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足协拟出台规范俱乐部名称的相关规定,要求俱乐部名称非企业化、中性化。若在规定时间未能通过足协认证,俱乐部将不被授予或被取消联赛准入资格。

不过足协出于兼顾国情及职业联赛发展现状的考虑,如果原来俱乐部是商业化名称,且有非常高的知名度,在球迷群体中有普遍影响力,那么可以认定为中性。但是,申请此类名称认定的俱乐部应为2004年中超联赛前已经参加甲A或甲B联赛的俱乐部,并连续参赛至今。同时,俱乐部未发生所属地方会员协会的变更。

这样一来,满足这个要求的中超俱乐部并不多,河南建业便是其中之一。从1994年开始到现在,“唯一一家自职业化改革以来从未易帜的民营俱乐部”早就成为建业的标签,而回顾这诸多年的历程,胡葆森坦言:“每天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力排众议坚持搞足球

2006年10月,南京的五台山体育场,建业远赴南京进行冲超关键战。当建业球员王宇景在比赛最后一分钟进球之后,河南人等待了多年的中超梦梦想成真。

当时,是河南建业开始搞足球的第13年。13年间,有过动摇和犹豫吗?老胡在接受体坛的采访时说:“是我们差点儿就放弃,98年降级之后,我的心理上感受到很大的挫折感,97年我们冲超最后时刻功亏一篑,而98年更残酷的是我们遭遇降级,当时我的确很彷徨,身边的压力也很大,但我冷静思考了整个过程,前后心理摇摆的时间长达2个月左右,后来我力排众议,决定河南建业还要搞足球,没有成功就放弃,这不是我做企业的做法,搞足球其实也是经营一个公司,你要有足够的承受能力,承担在这个过程中可能遭遇的风险。”

“当时我身边董事会7个人,但是6个人反对继续搞足球,这就是当时的现状,我认定搞足球不应该是这样的结果,所以我想坚持,但的确很犹豫,后来是我一个人坚持要搞,这个事情才继续下来,我很难说清楚当时自己坚定继续搞下去的决心来自于哪里,但我觉得这个事情的原因不在别人,而在于我们自己,我们自己对于足球运动规律的把握,还不够职业。”

老胡表态:足球的大旗会一直扛下去

2003年7月29日,当年的中甲老总峰会在郑州举行,阎世铎顺道到建业总部考察。

在金水花园参观了一圈后,阎世铎和胡葆森在会议室会谈。老阎对建业的办公环境赞不绝口,还开玩笑着向老胡要房:“我们中国足协的办公条件比你们这差远了。胡总给我们也弄个两层楼吧,我们每天坐个包机,直接从北京开过来,停在阳台上,就在你们这办公。”老胡呵呵笑了起来。也正是在之后的会谈中,老胡对阎世铎表态说:“我们建业会一直搞足球,只要建业在,这个足球的大旗我们就会一直扛下去。”

会谈结束后,老胡拉着老阎在建业集团的标志前合影留念。老阎说:“等哪天我下岗了,找不到工作了,就拿这张照片来找胡总混口饭吃。”在当晚的招待晚宴中,阎世铎举杯致辞时豪情满怀:“建业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中甲峰会在这里举行,很有意义。”

中甲峰会结束的当天下午,杨楠带领老阎和其他俱乐部老总一起到建业的中牟足球基地参观。看着基地门前高高飘扬着的国旗,老阎对杨楠说:“什么时候把中超的大旗也树在你们这里啊?”2006年,建业完成了冲超。

建业差点改名“嵩山队”

2014年3月,胡葆森接受采访时曾经表示,建业或改名“嵩山队”。

之后,中国足球改革方案出炉。胡葆森说,“当时非常激动,中国足球职业化春天的元年到了。”谈及河南建业的发展,胡葆森表示:“在改革方案中提倡球队不用企业的名字,我在想以后建业足球不再叫建业队,换一个代表河南的名字,可能叫‘河南嵩山队’,那时候我们可能有几十家、几百家企业共同来支撑、支持河南的足球事业。”

建业搞足球一直坚持到破产为止

对于众多建业球迷而言,2016年11月23日晚上是一个极为难忘的夜晚。在平安夜前一天举行的建业球迷嘉年华给他们带来了一场远非圣诞可比的狂欢。

胡葆森现场重申了他对河南足球的态度:“不求一掷千金,只求一诺千金;不求一鸣惊人,只信天道酬勤;不求足球豪门,只求草根为民。”而作为建业足球的投资人,胡葆森的一句“建业搞足球,会一直坚持到破产为止”,更是感人至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