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會濟南存在感不如青島,為何能成為副省級城市?

全國共有15個副省級城市,有人對其中14個城市當選沒有什麼意見,唯一有意見的,是山東省會濟南。有人說濟南作為省會,在山東省內都被青島、煙臺擠到了第三。2017年GDP,青島11258億(全國第11)、煙臺7550億元(第20),濟南7285億元(第23)。濟南在全國的存在感也不是很強,為什麼會把濟南列為副省級城市?

言外之意,濟南不夠副省級城市的資格。濟南真的不夠資格嗎?

山東省會濟南存在感不如青島,為何能成為副省級城市?


濟南,顧名思義,以濟水之南而得名。漢文帝時置濟南國,景帝易國為郡。唐朝稱齊州,北宋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升齊州為濟南府。明清兩朝皆為濟南府。特別是從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濟南府成為山東省省會,直到今天。在古代,濟南就是山東的中心,古人稱只要山東有難,濟南首當戰守之要衝。得濟南,北可圖燕、薊,南可圖江、淮。1948年在濟南的那場大戰,其戰略意義和歷史意義,想必你是知道的。

山東省會濟南存在感不如青島,為何能成為副省級城市?


濟南是山東省會,綜合實力雄厚。說個你熟悉的——山東大學。山東大學具有全國知名度,以及非常強大的教育實力。山東大學既入選211工程,也是985工程成員之一。有山東大學坐鎮濟南,濟南在教育界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論地緣優勢,濟南處在京津唐經濟帶與長三角經濟帶的中間偏北位置,西南是新的國家中心城市鄭州經濟帶,東面是山東第一經濟大市青島及膠東半島,正面是淮海經濟區,西北可通石家莊、太原。這一點決定了濟南的城市輻射能力非常強,同時也能接受這些經濟地區的反向輻射,互利共贏。

山東省會濟南存在感不如青島,為何能成為副省級城市?


論GDP,濟南在山東不是最強,卻是山東無可爭議的行政中心。這有點類似於北京與上海(青島),北京也不是國家經濟中心,但卻是行政中心。北京在全國的重要性,就不需要多說了吧,龍豈能無頭。

濟南從哪個方面,都是有資格進入副省級城市的。不過,濟南成為副省級,並非一帆風順。

副省級城市的前身是1983年設立的計劃單列市。計劃單列市是給予一些城市在經濟上與國家直接對接的待遇,享受一系列經濟上的優惠政策,類似於經濟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的財政,只負責國家和本市兩級,不需要上繳省級。

山東省會濟南存在感不如青島,為何能成為副省級城市?


當時的計劃單列市有重慶(第一個試點),武漢、瀋陽、大連、哈爾濱、西安、廣州、成都、青島、寧波、廈門、深圳、南京、長春,此時還沒有濟南和杭州。1994年5月,計劃單列市改為副省級城市,原來的計劃單列市名單不變,加上了濟南和杭州。

為什麼會加上濟南?其實,這是恢復了濟南副省級城市的地位。

先說在官場上的地位。1948年,濟南獲得新生,成立濟南特別市。特別市放在民國時代,那就是直轄市。在濟南新生之前,中國只有八個特別(直轄)市,既南京、上海、北平、重慶、廣州、天津、漢口(武漢)、青島。濟南新生的時候是1948年,也算是民國時期,屬於第九個特別市(直轄)。你看看,除了上海、北平(北京)、重慶、天津四大直轄市,剩下四個都是現在的副省級城市。

山東省會濟南存在感不如青島,為何能成為副省級城市?


新生初期的濟南,還有一種待遇——丙級省規格。丙級省的規格,就相當於現在的副省級城市。什麼概念呢?就是比省低半級,比地級高半級。

級別高,相應的工資也高一些。1950年要給各級管理者定工資,濟南的工資標準就是按丙級省規格發放的。也就是說,在新生初期,濟南就已是副省級城市。只不過十幾年後,濟南被降了級,成為普通的省轄市。

山東省會濟南存在感不如青島,為何能成為副省級城市?


國家在濟南設有大軍事機構,是全國七大之一,在建立初期還設立了濟南軍事特別市。濟南軍事機構的設置,目的是從南線確保首都無恙。同時,全國共有18個省級鐵路局,濟南是其中之一。國家有七個電網中心,濟南位列其中。

準確的說,濟南在新時代之初就是副省級城市,因故降級,在1994年恢復原有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