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徵信=便宜的錢

最近辦了一張信用卡,主要用於加油返現,這裡具體的銀行和信用卡種類就不透露了,以免有廣告之嫌。我驚歎的是其審批和下卡速度之快。從我在線填寫申請資料,到卡片寄出,一共只用了3天。不禁想到當時申請車貸的時候,也是當天審批通過。

在大數據時代,個人徵信數據越發完善。從央行徵信,到前幾日百行徵信(信聯)的上線,個人徵信數據已經從銀行體系,覆蓋到包括互聯網金融、民間借貸在內的整個社會融資體系。

百行徵信有限公司的股東構成:

良好的徵信=便宜的錢

雖然網上有質疑聲說,各家機構的徵信數據很難在短時間內實現完全共享。但不可否認的是,隨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個人的資產、負債狀況,信用水平,將會日益透明化。

在做P2P排名的過程中,經常就會有人在評論裡抱怨從P2P平臺借款的利息很高。不知道這樣的人是否是自己或者親戚朋友在借貸的過程中吃過大虧。但我想說的是,這還是一個相對有效的市場。

我簡單羅列了一下我比較熟知的幾種借款利率,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良好的徵信=便宜的錢

(本來想用“某行”,“某蟻”來代替具體機構名稱,以免你們說我打廣告,但想想又覺得那樣會增加閱讀成本,而且某些讀者可能真的會用到。)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金融機構所聲稱的借款利率可能跟實際年化利率不一致,最穩妥的方法,就是將借款與還款的實際現金流,還原成IRR(內部收益率),這才是跟房貸一樣的利率算法。(需要做個專題講怎麼算IRR嗎,請留言)

當然,每個人能獲得的借款利率跟表上的數據肯定有所出入,這個跟整個經濟環境,當時的貨幣政策,以及個人信用水平,都有關係。

如上表所示,在個人借貸市場上,根據各人不同的信用水平,對應了不同的借款渠道和借款利率。該不該借,該借多少給你,該以怎樣的資金成本(利率)借出,一眼即明。那麼多借款產品和利率檔次都提供了,如果這些渠道都借不到,只能說明個人徵信出了比較大的問題。而這部分人,卻仍然有借錢的權力,只是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所以才會向P2P平臺伸手。

而對於金融機構來講,借錢給你,獲得你支付的利息收入,它所獲得的風險和收益基本是對等的。而且金融機構也需要充分考慮壞賬率和利潤收入,所以有時候會略微將借款利率提升至信用水平對應的公允利率之上。

另外,前幾日跟一位資深的資管界人士聊過,發現銀行其實是有錢的。7月份以來,銀行間短、中期拆解利率持續下降,更能說明當前的流動性已經開始相對寬鬆。現在是監管和風控收緊後,完全符合銀行投資標準的標的較少。所以銀行其實也是急於把錢借出來賺取利息收入。

總的來說,努力工作,好好兒生活,遵紀守法,關注家庭的資產負債狀況,提高自身的徵信水平,自然會有低成本的借款渠道向你拋出橄欖枝。


良好的徵信=便宜的錢

2018年7月網貸排名

注:這可能是國內首個純買方做的P2P排名。本排名每月更新,基於之家、天眼、融360三大評級網站的最新數據,基本建模思路是取各平臺每月排名的交集再取平均(當然,實際模型比簡單平均要複雜),所以沒有任何作弊空間,主要是方便管理自己的網貸投資組合,並分享我的交易和風控策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