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喝酒,我只服北京人!

过去,咱北京人喝酒讲究只喝二两,

这样既不会因为喝酒伤身子,

又过了自己的酒瘾,

论喝酒,我只服北京人!


很多北京人喝酒都是爷爷教的,

可能当自己还不记事呢,

爷爷就拿筷子头蘸二锅头,

往我们嘴里送了。

论喝酒,我只服北京人!


如果几个北京人约着喝酒,

不用问,白酒准是二锅头,

啤酒多是“燕京”。

论喝酒,我只服北京人!


“朋友们,让我们为了XX共同举杯!”

这不是北京人要的酒局,

顶多算是有酒的应酬。

北京的喝酒的局不会太大,

不然人多嘴多,

聊不痛快,喝不到位。

少则2、3人,多则5、6人。

哥们儿聚会,

没有利益,没有交易,

没有官大一级压死人,

没有充满铜臭味,

为了利益而违心的频频举杯。

论喝酒,我只服北京人!


累了一天,

组个酒局,

小哥儿几个,老哥儿几个,

凑一块儿,

山南海北的胡喷乱侃,

此时此刻我就是爷,

爷现在的眼里一切太平。

论喝酒,我只服北京人!


在北京下酒的菜,

经典的就那么几种。

酱牛肉,肉皮冻,

炸小黄花鱼,

凉拌猪耳朵,猪头肉。

这是咱北京人常吃的几种荤菜,

您兹要是看谁在街上,

喝酒点什么红烧肉,大排骨的,

您放心吧,那不是咱们北京人。



论喝酒,我只服北京人!



要是瓷器突然来家里,

到了饭点,

又没准备菜。

弄两个咸鸭蛋,

往桌上一放,

哥俩儿就能喝口。

将鸭蛋捅个洞,

用筷子沾一点鸭蛋,

咂摸着滋味儿就酒,

喝着,聊着,

一会儿就脸就红了,

哥们儿的感情也是越喝越深。


论喝酒,我只服北京人!



对于北京人,

最高待遇是在家里喝酒,

大饭店要的是排场,是美味,

而家里要的是舒心,

是得胃,是自在!

不必特意炒仨弄俩,

随便弄两样凉菜也能痛快喝一顿,

买块豆腐拌小葱;

切个松花,拌个白菜心;

弄个腌萝卜皮上碟儿;

在就是洗两条黄瓜,

不能用刀切,

得是放案板上一拍,

浇上酱油醋儿或芝麻酱拌;

你要想吃点有嚼头的,

来盘开花豆、炸花生米。

几盘凉菜就齐了,

又省钱又有面儿。

论喝酒,我只服北京人!


对于北京人来说,

下酒菜并不那么重要,

北京有句老话:“耍钱耍薄了,喝酒喝厚了!”

哥们儿的酒局,

品的是人情,道的是冷暖。

北京人喝的不是酒,

喝的是感情,

喝的是舒坦!

论喝酒,我只服北京人!


第一道:拍黄瓜

论喝酒,我只服北京人!


第二道:拌豆腐丝

论喝酒,我只服北京人!


第三道:肉皮冻

论喝酒,我只服北京人!


第四道:煮/炸花生米

论喝酒,我只服北京人!


第五道:煮毛豆

论喝酒,我只服北京人!


第六道:开花豆

论喝酒,我只服北京人!



第七道:咸鸭/鸡蛋切六瓣,拼盘

论喝酒,我只服北京人!


第八道:小葱拌豆腐

论喝酒,我只服北京人!


第九道:腌萝卜皮

论喝酒,我只服北京人!


第十道:糖拌西红柿

论喝酒,我只服北京人!



怎么茬您?上来这十道菜太素了?谁让您上来就吃个饱了,这就是让您开胃的,接下来给您来点荤的,好不好吃的,您都担待着点。


第十一道:干炸小黄鱼

论喝酒,我只服北京人!


第十二道:猪头肉

论喝酒,我只服北京人!


第十三道:香椿摊鸡蛋

论喝酒,我只服北京人!


第十四道:炸虾米

论喝酒,我只服北京人!


第十五道:焖酥鱼

论喝酒,我只服北京人!


第十六道:酱牛肉

论喝酒,我只服北京人!


下面聊聊,几道现在不常吃的下酒菜。

石子儿(若干)

论喝酒,我只服北京人!


这种东西一般被随意放在兜内,也有个别的放在特制的小布包内,一般每个大概5-6钱重,表面粗糙。喝酒的时候放在酒馆的小碟内,然后倒上饭桌上常见的酱油、醋、辣椒油等作料。和石子泡在一起,喝酒的时候拿出来舔舔。用者一般多见的于农民和小贩。1950年-1988年。1978年后大多采用鹅卵石,少数采用雨花石做材料。


大铁钉(1枚)

论喝酒,我只服北京人!

大小约在6-8公分,少见的也有10公分或者以上的。这种东西一般随意放在兜内,或者用细绳悬挂在脖子上。前者喝酒只去一些有酱制品的地方,例如面馆等地方,因为当时的酱基本上都免费(少量的)。然后用大铁钉蘸着酱,边喝酒边吸允铁钉。而后者往往是什么场合都能应付,在夏天的时候身上往往会出很多汗,铁钉挂在胸前往往沾满了汗碱,等喝酒的时候直接叼在嘴里,吸允汗碱,靠汗碱上的咸味来解决酒菜儿问题。而且闲来还能用来剔牙。用者一般多见于工厂车间的工人以及流氓和混混儿。1965年-1982年


锈铁钉(1枚)



论喝酒,我只服北京人!



大小约在6-8公分,这种东西说白了就是大铁钉的前身,用者只是为了其上面的铁锈作酒菜之用。一般情况下不会被带到单位以外的公共场所或者家中使用。等一顿酒喝完,一根满是铁锈的大钉子往往被舔得非常亮,放在兜里就是前面提到过的大铁钉了。用者一般多见于铁路工人及少数的拾荒者。1967年-1985年,1980年后改为使用钢钉。

花生米(1粒):

论喝酒,我只服北京人!



首先说明,这种喝酒的人很有涵养,不是因为只有一粒,而是就图那种心气儿。一般只用于家中自己或者和周围的邻居街坊喝酒,而且都是些往往是上了年纪的人。用法是在喝酒之前先把花生掰成两个,然后再把两个掰成四个,四个掰成八个,如此一来,一直掰到几乎成粉状为止。喝酒的时候用食指尖儿蘸上一小粒放在舌尖舔舔。这里有一个老理儿,如果一人的花生粒吃完了向对方要几粒的时候对方一定要给,而且在给的过程中还要说:“给!你这个菜虎子!”用者一般多见于老一辈退役军人和离退休干部。时间可追溯到解放前,最晚见于1987年。


大盐粒儿

论喝酒,我只服北京人!


中国最古老的饮酒方法了,很少有人使用,在当时的条件下也很难弄得到。用法一般在喝完最后一滴酒后口含那么一点。用者多见于车老板儿(赶大车的)。时间可追溯到中华民国前的光绪年间。最晚见于1993年。

看到这儿您是不是馋虫都被勾出来了?那您麻利儿约上几个哥们儿喝起来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