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川渝四大文化名壩

抗戰時期的重慶沙坪壩、成都華西壩、北碚夏壩、江津白沙壩,合稱抗戰文化四壩,是當年大後方的著名文化區。

抗戰時期川渝四大文化名壩

壩是川渝地區人對於小塊平原地帶的稱呼,又叫做壩壩。這些區域多丘陵間的盆地、河谷沿岸及山麓地帶。適宜人們居住。

抗戰時期川渝四大文化名壩

其中沙坪壩位於重慶市區,屬於當時的陪都範圍。抗戰時期包括中央大學在內的多家文教機構曾西遷此地。如今在沙坪壩大學城還有還有郭沫若舊居、重慶馮玉祥舊居、重慶張治中舊居等抗戰文化名人故居。

抗戰時期川渝四大文化名壩

這裡還曾經是著名的沙磁文化區1938年8月16日,重慶市政府據國民黨戰時最高決策機構國防最高委員會委員長手令,並報行政院、內政部同意備案,將沙坪壩、磁器口、小龍坎等處原四川省巴縣管轄區域劃歸重慶建制,設置重慶市政府沙磁區臨時辦事處。1940年12月5日,文化區代表性刊物《沙磁文化》月刊創刊,由中央大學、重慶大學、四川省立教育學院等5校共同主辦。至此,重慶沙磁文化區得以形成。

抗戰時期川渝四大文化名壩

期間,遷入文化區的大專院校總計16所,沙磁文化區最早發祥的核心區域,連同農地在內,不過73.87平方千米。至抗戰爆發後,迅速擴展,極盛時期,東至嘉陵江北岸之柏溪、磐溪,南面直抵化龍橋、李子壩經佛圖關、大坪至華巖、上橋一線,西逾歌樂山以至青木關沿線,北至井口、童家溪,形成一個具有某種機能而邊界又不甚明顯的廣義的文化區,成為戰時中國最大的文化中心。

抗戰時期川渝四大文化名壩

華西壩位於四川省成都市。因為華西協和大學的興建而得名。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在民族危難之時,同屬教會學堂的金陵大學、齊魯大學、金陵女子文理學院、燕京大學和華西協合大學五所大學在華西壩彙集後,在國難當頭的環境中,將華西協合大學的校舍和設備發揮出最大的功效。此時的華西壩,校園清曠,草色如茵,專家學者薈萃一地,盛極一時,成為大後方的文化教育中心之一。

抗戰時期川渝四大文化名壩

北碚夏壩位於重慶西北部的北碚區。夏壩原名“下壩”,1937年,復旦大學內遷至此地,旦新聞系教授陳望道取“華夏”之“夏”,將其更名為“夏壩”,表達師生的愛國之心。復旦師生們在夏壩重建校園,將私立復旦大學發展裝大為國立復旦大學。陳望道、周谷城、顧頡剛、洪深、曹禺、方令孺、葉聖陶、童第周等著名作家和學者在此執教育人,郭沫若、邵力子、翦伯贊、老舍、姚雪垠等中外學者也曾來校講學或演講。彼時落破的夏壩,儼然已成為了光耀一方的學術殿堂。

抗戰時期川渝四大文化名壩

江津白沙壩位於重慶江津區。抗戰時期國民黨眾多黨政機關、學校、工業企業遷建在白沙古鎮,很多歷史名人在白沙宣傳領導抗日運動。使得這裡成為抗戰時期歷史文化重鎮。

抗戰時期川渝四大文化名壩

抗戰四大文化名壩,是抗戰精神的體現。抗戰時期形成的這些文化名區,表現了中國知識分子在國家危亡之際所表現出來的那一份與國家民族共患難的家國情懷,為抗戰時期中國文化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