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帝退位诏书这15个字有大大的猫腻,现在很多人看不出来

“辛亥革命系列”(8)

上一篇文章,咱们说到袁世凯得到南方承诺,一旦他了结满清,就选他做新的老大。这下子老袁来劲了,开始思考怎么终结大清,而自己又不背弑主的骂名。

为了给自己一个交代,也给满清政府一个体面的还政台阶,袁世凯和幕僚们精心制定了一套优待条件,善待下台的满清皇室,具体内容如下:第一,清帝退位后,仍保持皇帝尊号,民国政府待以外国君主之礼;第二,清帝暂时仍居住在紫禁城,日后看情况迁移到颐和园;第三,民国政府每年拨给清皇室岁费400万;第四,王公世爵照旧,皇族公权与国民相等,皇族私产一律受到保护。宋初有“杯酒释兵权”,民初有“一纸释皇权”。

清帝退位诏书这15个字有大大的猫腻,现在很多人看不出来

袁世凯故居

平心而论,这个优待条件其实不合适。当时就有人指出,这一条件等于在制造国中之国,为国内外的野心家留下一个可以制造中国变乱的借口(1917年张勋复辟果然应验)。但是,革命党内的妥协分子醉心于所谓的不流血革命,把推翻满清的希望完全放在袁世凯身上,导致这样的条件居然在南京临时参议院上顺利通过。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在养心殿以清帝的名义发布退位诏书,此诏书由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外务大臣胡惟德,民政大臣赵秉钧,度支大臣绍英,陆军大臣王士珍,海军大臣谭学衡,学务大臣唐景崇,司法大臣沈家本,邮传大臣梁士怡,农工商大臣熙彦,理藩大臣达寿一起副署发表。至此,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满清王朝彻底灭亡。

至此,袁世凯总算履行了对南方革命党的承诺,现在就等着对方履行其承诺,把总统位置交给他老袁。然而,清帝的退位诏书里出现了一句话引起南北哗然,弄得大家都非常尴尬。

哪句话呢?

“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

清帝退位诏书这15个字有大大的猫腻,现在很多人看不出来

袁世凯墓地

这句话造成了一个非常荒唐的现象:似乎民国政体不是选举出来的,更不是革命军流血打出来的,而是满清皇帝下诏恩赐的。对此,孙、黄兴无法接受,联名通电老袁:共和政府绝对不能由清帝委任组织。

其实,南方革命党还真误会清帝,小皇帝和太后只求安稳退位,保全性命,哪里还有这样的想法。那句话是袁世凯自己加上的,他为什么要加呢?

袁世凯是这样考虑的:万一南方不肯履行承诺,不愿让出总统宝座,那么他老袁还可以凭借诏书中的这句话,作为在北京组织临时政府的依据。所以,当老袁收到孙黄联名的电报后,一时间无言以对(他的理由说不出口)。

但孙、黄都问了,袁世凯不得不回复,如何回复是好呢?

开启转移话题模式。

他复电表示北方军队和各界代表都愿意推选自己为临时大总统,这样就含糊把清帝让他组织政府变成了军队和民众推选他组织政府。孙、黄可不好糊弄,再次发电质问:既然已经承认了南京政府,为什么还要自己组织政府?袁再次回电,这仅仅是一个临时机构,并非正式机构,北方目前也需要一个政府负责各类事务。

尽管袁世凯的辩解显得苍白无力,但他毕竟履行承诺,推翻了满清,革命间接成功了,因此孙先生也到了履行自己承诺的时候。2月13日,孙亲自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咨文,并推举袁世凯为继任总统。不过,鉴于袁世凯的一贯表现,孙先生在辞职咨文里对即将上任的袁世凯提出了三个条件:一、临时政府首都设在南京,不得更改;二、新总统到南京就任之日,本总统才自行解除职务;三、临时参议院制定的临时约法,新总统必须无条件遵守。

清帝退位诏书这15个字有大大的猫腻,现在很多人看不出来

南京临时参议院

这三个条件个个击中袁世凯要害。让袁世凯离开其大本营北京,到革命力量最集中的南京,将使老袁无法再玩弄那套驾轻就熟的实力政治。临时约法就像一道紧箍咒,牢牢锁住袁世凯的行为,让他不得做出一些过分的事情,以防止他走向独裁。

2月15日,临时参议院在南京举行总统选举会,以17票全票的绝对优势,通过了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的提案。而且在通告袁世凯当总统的电文里,称袁世凯为世界第二华盛顿,中国第一华盛顿。这样的赞誉也表明了南方革命党对争取袁世凯抱有很大希望。

此时的袁世凯志得意满,再也不需要清帝委任的“临时政府首脑“那个不合法的头衔,也不需要北方军队和各界代表推举的临时大总统。收到南方政府的电文后,他立刻开始在对内对外的电文中,一律以临时参议院新举临时大总统的头衔。这个头衔是南方17省革命军代表选举出来的,比之前那两个头衔要合法得多。但由于袁世凯还没有南下就职,孙先生还没有解除职务,南京临时政府依然存在。而此时,北方也有临时政府,也有新选举的临时大总统,所以全国在短期内出现了怪现象:两个政府,两个元首并列。

此时,南北双方斗争的核心问题又回到了那三个条件,新总统必须到南京就职,是孙、袁之间争执的核心问题。

孙先生坚持认为袁总统不肯南下就职,就是缺少拥护共和与维持法治的诚意,只要袁一天不南下,他就不解除职务,北方那个临时政府就是违法的,这个违法政府的任何法令都是无效的。

袁世凯则认为,南方革命党要他南下是调虎离山。如果他到了南京,就是一个无职无权的空头大总统,对袁世凯这样一个相信实力的政治家来说,到一个没有自己实力的地方任职无疑是自杀,万万不能接受。

那么,袁世凯在面上如何回应南方的要求呢?

他于2月15日致电南方,最后一句用以退为进的口吻说道:“反复思维,与其孙大总统辞职,还不如世凯退隐。由南京政府将北方各省及军队都妥善接收以后,世凯立即退归田里,为共和一小民。”说得更白一点:你老孙不要辞职了,还是我退休得了,等你老孙成功接收了北洋军(潜台词是:你没这本事,他们不会听你的),我马上回老家当一介草民!

南方当然不相信袁世凯会真心让位这样的鬼话,于是派出以蔡元培、汪某人、宋教仁、钮永建、魏表组五人组成的北上迎袁专使团,“请”袁世凯尽早南下。这种情况下,袁世凯如果仍不肯南下就职,就未免有失大礼了。

清帝退位诏书这15个字有大大的猫腻,现在很多人看不出来

北上迎袁专使团

那么老袁又将如何应对这种局面?我们下篇再聊。

1.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2. 何炳南:《武昌起义》

3.唐德刚:《袁氏当国》

“许述工作室”核心成员查佳峰主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