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李淼、張雙南、施鬱這些大科學家都反對朱清時院士的量子佛學?

懷疑探索者


我是學理論物理出身的禪修愛好者,大學時專業就是量子場論,還差點跟著李淼老師讀博士。後來又接觸了道家氣功,佛教各流派的禪修等學習,有一定的體驗。談談我自己的看法。

我十分同意李淼老師對朱老師的反駁。量子力學和意識沒啥關係,朱老師在他的文章中很突兀的將其連接起來,對有量子力學知識背景的人來說是完全沒有說服力的。量子力學是研究微觀世界物質運行規律的學問,而意識的本質在科學界根本就沒有形成共識,很多基礎科學家包括量子力學的物理學家都坦誠科學家對意識的本質和運作規律一無所知。相反,一些對基礎科學的根基不清楚應用學科的科學家,比如生物學家,研究人工智能的專家,則試圖用腦科學神經科學等等來解釋意識的產生,而且由於他們賣力宣傳,讓一些沒有專業知識的大眾誤以為這種理論假設就是事實。但是有基礎物理學背景的科學家們都知道,這種說法只是一個假設,能夠解釋的現象非常有限,不能解釋的現象反而一大堆,遠遠稱不上是確定的事實真相。

另一方面,通過跟隨一些修行流派的老師們的學習,我發現他們對意識的本質極其運作規律有較深刻的理解,而且有系統的理論及修行實踐來驗證的方法,因為篇幅所限這裡就不詳細討論了。就我自己所瞭解和體證的內容來看,朱清時老師是有些初步的體驗,但是不清楚背後詳細的自然規律,於是就用他自己的一些量子力學知識結合自己初步的修行體驗試圖做出合理的解釋,但是這些解釋既和量子力學不符,又和這些修行體系的解釋不符,應該算是他個人發揮,和被科學實驗驗證的部分以及被更進一步修行驗證的部分都相矛盾。

話說回來,對試圖弄清科學和各種精神修行所瞭解的自然規律特別是生命本身的自然規律的嘗試本身,我是非常贊同的。只是嘗試之前,要有紮實的相關領域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比如科學知識要紮實,修行體系的理論要精通,否則不知道各自研究領域的邊界和適用範圍,很容易犯很多低級錯誤甚至是笑話。希望未來科學界的人士和修行界的人士能夠互相尊重多多溝通交流,這是人類文明未來的希望所在。錢學森實際上也想做這樣的嘗試,不過從他自傳來看對修行方面他也是淺嘗則止,沒能有更深入的認識,和朱清時老師一樣。同時精通科學的基礎理論和深入修行走的很遠的人確實非常難得,我曾經認識幾位老師有這些教育背景和修行的素質,不過他們對向大眾解釋科學和精神修行背後的規律的關係不感興趣。


黃柯987


一、朱清時院士身份特殊,學術權威才能有效反對他的觀點

朱清時是一個知名科學家,前中科大校長,還是中科院院士,身份特殊。它的主要成就是在激光光譜學研究方面曾取得國際一流的研究成果,在分子局域模震動研究、單分子化學研究方面曾獲首屆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獎。

這是一個大背景,如果不是朱清時院士,一般人提出或者只是單純提到“量子佛學”,信的人少,反對的人也不會太多。畢竟,錯誤的理論實在太多。與此同時,佛教人士也有意無意拿朱清時院士作為權威的認證進行宣傳。這個時候,如果朱院士的理論本身錯在錯誤,或者單純只是很容易被誤讀,那麼必須要有具備同樣權威的人站出來澄清,方才可以儘可能降低負面影響。假如一個普通人出來反對朱清時院士,那麼,旁人很難相信普通人而不相信朱院士。

二、“量子佛學”本身難以成立

朱院士的“量子佛學”觀點很大程度屬於誤讀,因為“量子佛學”既非朱院士提出來,朱院士也沒有大力推廣這個東西。很大程度上是被別有用心的人加以利用了。朱清時院士對“量子佛學”可能是持肯定態度,但是並沒有深入去研究這個理論,也沒有到處宣傳這個。只不過“量子佛學”這種理念比較契合他的價值觀,因為朱清時院士在氣功和中醫問題的態度也是比較傾向於把現代科學跟傳統理論進行結合的。

相比於“量子佛學”更大程度上是他人宣傳,在氣功和中醫問題上。朱清時院士是直接寫論文進行維護的。

這也是為什麼朱清時院士涉及到“量子佛學”這個話題就被很多人所關注,這個符合他的一貫傳統。人們有理由相信朱清時院士可能會支持這個觀點。然而事實上,量子物理本身就還處於探索期,跟佛學結合更是沒有很好的理論基礎。而朱院士本人雖然是大學者,但畢竟不是量子力學的專業人士,對這個理論有誤解也很正常。而且不管是提出“量子佛學”的人還是朱院士都沒有拿出有說服力的證據證明這種猜測的合理性。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是科學研究的積極態度。朱院士如果只是作為個人的一種猜想,自然沒有人可以去反對他,也沒有必要。但是朱院士在公眾場合講話,並且被別人廣泛引用,話題本身爭議性又很大,這個時候,為了避免更多人被誤導,出來有學術權威的學者反對他,質疑他才是正常現象。

所以簡單總結一下就是,朱清時院士在大眾場合提出了一個很有爭議性的觀點,本身也沒有能夠證明這個觀點的合理性,但是被別人廣泛引用,造成了不太良好的社會影響。因此,就有李淼等其他學者站出來質疑甚至反對朱院士。允許質疑本來就是科學精神的一部分,要求嚴格認證更是理論被接受的前提。所以,各位學者的質疑和反對的聲音是值得肯定的!


鎂客網


對朱清時的“量子佛學”,不只是要反對,而且還要批判。

朱清時是一個迷信的人,十幾年前就有消息曝出他相信辟穀。他的量子佛學和真氣也搞了很多年,中間也有零零星星的笑話鬧出來過,居然相信吃石頭磨成的粉,聞野花的氣味就能夠吸收營養,不過沒太引起關注。只不過最近幾年他“用身體觀察真氣和氣脈”才引發了關注。

對於朱清時用量子等物理概念解釋佛學,有一些人認為他說的沒錯,包括一些物理學工作者也認為至少其中的物理知識沒見大的問題。其實很多人被其中的真物理迷惑了,朱清時是在試圖將物理和神學扯在一起,但是從物理到神學的過渡則是生硬、不合邏輯、有明顯的跳躍性。比如他在列舉了一些淺顯的事實後,就突然證明了“量子力學離不開意識,意識是量子力學的基礎”。這樣的思維跳躍在他宣揚的量子佛學裡面還有很多很多。這樣的思維跳躍,和郭英森把幾個詞彙湊在一起就創造出“有實力爭奪諾貝爾獎”的發現沒有實質的區別,唯一的區別就是一個有院士的光環,一個只是初中畢業的下崗工人。所有能夠看破他們的人,都會把他們當做笑話去看待。

而物理學需要有嚴謹的邏輯,嚴謹的數學推導,朱清時的那一套與科學方法格格不入。而他,又是以科學家的身份,打著科學的旗號去粉飾迷信。這是在褻瀆科學,不只是科學家會站出來反對他的歪理邪說,任何一位能夠看破他的謬論的人都該對其有所批判。

明明走的是迷信的路,就不要裝作科學的模樣咬定自己的科學。正如李淼所說,科學和佛學爬的不是一座山。迷路的朱清時幻覺了,以為自己真的發現了宇宙的真諦。


刁博



看風景的蝸牛君


為什麼李淼,張雙南,施鬱這些大“科學家”都反對~朱清時院士的“量子佛學”?

這個現象~不奇怪。為什麼?

我簡單的回答一下。

一,李淼,張雙南,施鬱……等等~這些僅是“科學家”而已。他們無論是多大~也是“科學家”的水平。

二,朱清時院士的~量子佛學。從“認知”上~已超過所謂“科學理念”。理念上跨越了現代科技~觀念。朱清時的~“量子佛學”理念分析的非常清楚。

三,“科學家”不理解的~自然現象……非常多。只有虛心學習,開闊知識的視線,才會有突破。不要~痴迷科學是唯一正確的觀點。

科學是人類進步的法寶。如果痴迷“科學”。會束縛~科學的進步發展。視線遠~科學才會進步多多。我們真的希望能出現更多的~像朱清時式的科學家。這樣科學進步會更快……。

不談了。

如有不妥,請原諒。謝謝關注。


俠客島69176191


我不是研究量子力學的科學家,但是佛家功法的實修者,根據我修行體驗,給各位科學家一個參考,希望對科學研究有幫助。
功力高深的修行者都知道,虛空中,存在強大能量場。塵世,由虛空能量場,幻生幻滅產生。我們所看到的日常生活,由一種瞬間產生,瞬間消失的粒子構成,這與電影表演原理是一樣的,影片由一個一個獨立的畫面組成,快速拉動,在影院觀看,則是連續無間斷的生活故事。


Kalapas,佛祖給這種粒子起的名字,百度上沒有查到中文名字,應該是量子力學中描述的量子。修行極深處,塵世的一切,皆是由"心"產生的幻念,也就是量子糾纏,一念不起,則無幻生,無幻滅。

宇宙是由能量大爆炸產生,能量發散衰減產生物質,由於大爆炸的中心點無限小,所以宇宙中的萬物都是相互連接在一起的。人是由物質構成,根據量子糾纏原理,人是可以感應到宇宙中萬物。修行功力高深之人,通過量子糾纏,能感應整個宇宙,這個能力在佛教中稱之為"他心通","宿命通"。
既然宇宙由盤根錯節量子糾纏構成的虛妄幻影,修行人就可以吸收般若能量,摧毀幻影,入極樂淨土。自身實修經歷,所有物質開始失去實體形態,變成波形,能量進一步加強,這些波形也消失,塵世也隨之消失,極樂淨土顯現。


能量加持


朱清時沒錯。

這幾個所謂得大科學家,沒有一個抵得過朱清時的份量。冠之為所謂的大科學家,其實是提問者自己不懂得科學家是什麼。

朱清時,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技大學校長,南方科技大學校長,就這幾個頭銜職務,那幾個人只能望其項背,何以匹配?

反中醫者,說自己是科學家的,都是假的。

至於什麼量子佛學,是朱清時自己說的?都是別人安在他頭上的。

一些人以訛傳訛,把莫須有的名詞硬扣在朱清時頭上,這本來就已經超出了一個科學家應該做的,更談不上什麼大科學家。

科學家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自己不懂的東西需要謙虛的學習,自己懂的還要虛心討教。那有什麼不懂裝懂的大科學家。不懂裝懂的,學術水平是不可能高的。因為主觀,因為不虛心,因為以假想代替現實!

所以,這幾位顯然的,學術水平超不過朱清時。


踏雪無痕5141815


你們誰懂佛學,讀過幾本經?誰又懂量子物理力學?都在這胡說八道,還冠以“迷信”之詞!想讓人們認為你們弱智嗎?你們誰知道佛是什麼?佛是正遍知,佛祖釋迦牟尼在經中所說的,隨著現代科學的發展,逐步驗證佛說的話。佛在近三千年前就說:佛觀一缽水。八萬四千蟲。直到近一二百年,顯微鏡的出現,才證明了。佛說的84000蟲就是細菌。

佛經也曾經說過,太陽帶著地球和月亮,繞銀河系中心旋轉。銀河系中心是看不見的。那不就是黑洞嗎?

愛因斯坦說:如果有一門宗教和現代科學相對應,那只有大乘佛教!

近代許多科學家,當對自己的研究成果懷疑的時候,就拿佛經來校對。

孫中山先生說過:佛學乃哲學之母,佛教能救科學之偏!

愛因斯坦晚年之所以篤信佛教,就是因為它的科學性。

當狂熱的科學家,苦苦的尋找外星人,而找不到,為什麼不看看佛經裡面有答案呢?你們認為愛因斯坦提出的多維時空論,就是受到的佛經的啟發。愛因斯坦說:我們的宇宙,至少有11維空間組成。有著現在“愛因斯坦”之稱的霍金,不是多維時空證實到十七維了嗎?

醒醒吧,別在無知了,讀讀金剛經,就知道量子物理力學理論,是對佛經的印證

是該笑話誰迷信呢?無知最可怕。


西山居士16


原創思想,恕本人大不敬,竊以為,現在的所謂科學,佛學之爭不僅沒有贏家,而且就是兩個字:荒唐! 原因很簡單,當今的科學與宗教之爭其實是被關在物質的囚籠之中進行的,思維層次實在是太low! 在頭條上本人這個所謂的`民間思想家’時不時地要和主流科學,佛教,基督教的信徒們研討,本人的`大殺器’也屢試不爽,只要一問到:物質宇宙從何而來,對方立馬噤若寒蟬,一走了事。今天的科學,不能回答物質宇宙從何而來,佛學就更糟,除了: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空空如也,言之無物的胡侃之外,對宇宙的起源一竅不通,聖經創世紀亦是童話,God可以用黏土造人,可不能說明物質又是誰創造的。所以當今的科學,是物質之下的科學,宗教,是物質之下的宗教,神,是物質形態的泥塑木雕的偶像神。科學,宗教全部都困在物質的囚籠之中,本人不禁要問,這種爭論究竟還有什麼意義? 要想爭論有個結果嗎?很簡單啊!先讓思想跳出物質的囚籠吧!可問題接踵而至,一旦站在超越物質的高度,那麼今天的,囚禁在物質囚籠之中的科學,佛學,基督教還管用嗎?對不起了,它們都會被送入歷史的博物館!那麼,還是偃旗息鼓吧!


孤猴78345271


年輕的時候都很信科學,年齡大了經歷越足反而更加傳統了,是科學家們都老糊塗了嗎?恐怕未必,而是我們戴有色眼鏡太久了,硬要把佛家學說全盤劃歸到迷信範疇,造成了一種科學不能觸碰佛學的怪相!試問,一些奉西方文化為祖宗的新時代楷模們,當西方的研究已經涉及你所謂的禁忌,觸碰你不敢逾越的思維時,你還要繼續停滯在套子裡呢?還是前進一步去探求一下古老的學說是否與現代科學有交集呢?牛頓不傻,愛因斯坦也沒錯。錯的是固步自封,泥足不前的自大與偏激,不知道的就要去研究,超自然,特異功能,未解之謎;這些前沿的謎題敢問世界上哪個強國沒有研究過呢?

科學就像黑夜裡的孤兒在有暗門的盲井裡尋找出路,360扇門,非要把其中幾扇封死,人家西方科學家沒有思想上的顧及,每扇門都會去探索,而有些人卻在門上故意刻上封建與迷信的嗜頭,人家出去了,你還在盲井裡固步自封,活的可憐!可笑!可悲!

多說無意,用心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