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是大贪官,为何乾隆坐视不理?

裴蓓


众所周知,和珅是清朝第一大贪官,被查封的时候他府里的钱财相当于清朝十八年的财政收入,有句话说得秒,“和珅倒,嘉庆饱”。

然而这样的大贪官却在精明多疑的乾隆眼皮子底下,贪污巨款。

从乾隆三十四年到四十五年,擢升47次,从宫廷侍卫一路飙升到一等忠襄公,且同时担任多个朝廷要职。

后来儿子丰绅殷德还娶了皇帝最疼爱的十公主,摇身一变又成了皇亲国戚,红得发紫。

其实和珅的罪行乾隆都看在眼里,但为何坐视不理呢?

主要有三个原因:

1、和珅是最懂皇帝心思的人

乾隆认识和珅的时候,已经将近65岁了,可和珅还是个24岁的年轻人,虽然两人算得上是“忘年交”,但这两人交情丝毫没被年龄的代沟阻隔。

除了和珅本人确实是有过人的处事才能外,聪明、善于察言观色才是和珅真正得宠的原因,他非常懂乾隆在想什么,简直就像乾隆肚子里的蛔虫。

有一回乾隆出巡,走在路上的时候突然叫停了,他也不说什么原因,就这么停住,周围的太监宫女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就这么静静地等着。只有和珅明白了乾隆的意思,他急忙拿了个尿壶,亲自端到皇帝跟前,从此乾隆更加宠信和珅。

虽然尿急是人正常的生理反应,但皇帝贵为天子,特别是乾隆这种爱面子的皇帝,他当然不好意思说出停车的原因,可这么多人在,只有和珅明白了皇帝的心思。

2、和珅解决了皇帝钱袋子的大问题

乾隆在位曾经六次南下巡游,每出巡一次都是一大笔开销,是雍正时期开销的十多倍,把祖父辈留下的钱花得七七八八,小金库也掏空了。

“没钱”的皇帝是最尴尬的,特别还是爱摆排场的乾隆,钱的问题一直是他的心头病。

和珅给乾隆出了个主意,定了个“议罪银”,官员犯了罪可以通过缴纳银子来减轻或免除刑罚,简称“以钱抵罪”。

这种方式受到了官员们的欢迎,大家也乐于掏钱减轻刑罚。

虽然这种方法确实解除了乾隆的经济危机,但却害苦了后面的皇帝,官员们把钱交给了皇帝,便变本加厉地搜刮民脂民膏,官场越来越腐败。

3、和珅只是个皇家存钱罐

虽然乾隆心里明白和珅做了什么,但就是不处罚他,一是因为确实离不开和珅,二是和珅贪污的钱,不过是替皇家保管罢了。

不管和珅贪污多少,只要掌握了他的罪证,想要了结他是轻而易举的,那么他贪污所得的全部财产也会充入国库。

既然如此,何不多留和珅过几年好日子,既可以让他继续为朝廷效力,也变相地在增加未来国库的收入。

除了以上的三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也许是乾隆想把查办和珅这件事留给嘉庆来做。

他深知嘉庆才华平庸,在百姓心中威信不够,倘若正式亲政就能有一件大功绩,那么日后的皇帝之路也可以走得更顺一些,得到百姓的拥戴。

不得不说,乾隆还是用心良苦啊。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乾隆虽然不能说是一个英明的皇帝,但也不是个老糊涂,他很有可能并不是不知道和珅是个大贪官,之所以乾隆坐视不理,可能是乾隆一箭双雕之计。

一、和珅深得帝心,他办事乾隆放心,乾隆用了他几十年,离不开他。和珅是个大贪官,但不可否认和珅也是一个能臣,可以很好地协助乾隆将国家大事办好,而且还能心神会,有事没事给乾隆制造下江南找妹子的机会,这样的好奴才,让乾隆都离不开他,并且毕竟君臣这么多年,还是儿女亲家,难免有一丝不忍之心。

二、养肥猪,是乾隆留给自己儿子嘉庆最后的一份大礼。乾隆知道和珅贪,打算留给自己的儿子收割和珅的一切,既可以杀和珅起到威慑的作用,建立个人权威,又可以收割和珅的巨额财富,充盈国库,让和珅费劲心思敛财,最后全部成为嘉庆的嫁衣,等于和珅白白为他们家打了一辈工,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此计够狠。

总之,乾隆坐视不理和珅这个大贪官,更多的是乾隆在养年猪,等到了时候,再开刀。各位,你们说呢?


密探零零发


乾隆不是傻子,他能看不出来和珅贪吗?乾隆当然是什么都一清二楚的,只不过不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和珅绝对是富可敌国的,他的生活和皇帝比起来都差不多了,乾隆也都看在眼里,为什么偏偏就坐视不理呢?

乾隆的生活也是非常奢靡的,比如他几次下江南,每一次的支出都是不少的,这个钱谁出呢?国库吗?并不是,如果他经常拿国库的钱来挥霍,史书肯定会对他骂个狗血淋头,这个时候就需要和珅了,也就是说,每次乾隆用钱的时候,都能从和珅的身上找到,很多乾隆不能办的事情,和珅就能搞定,需要钱的时候,和珅能把钱拿来。

和珅这个人个人能力非常的强,比如他还会说四国语言,这个想必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可以和许多的外国使节打交道,当时还真没人能替代他。乾隆非常的喜欢和珅这是毋庸置疑的,和珅清楚的知道乾隆的所有喜好,可以这么说,乾隆咳嗽一声,和珅能立马知道他要干嘛,很多事情乾隆不用交代,和珅都能立马办妥。

试问这样的人乾隆能不喜欢吗?换谁都很喜欢和珅,乾隆不杀和珅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是把乾隆留给嘉庆的,嘉庆刚刚登基肯定是需要立威的,和珅就是最好的选择,而且和珅有那么多的钱,对于嘉庆来说非常的有用处,这一点从乾隆留了一张纸条说要给和珅留全尸就能看出来。

从这些就能看出来,乾隆真的是非常聪明,因为和珅他做起事来很舒心,很多不能办的事情也能去办,而且还过的潇洒,同时又把他留给嘉庆,这样一来可谓是一举两得,所以说乾隆对和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不是他傻,而是他太聪明了。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历史杂货铺


大家都知道和珅是个大奸臣、大贪官,乾隆皇帝是个比较明智的君主,在位期间,政治清明,又能肃清雍正时代的流弊,为何在晚年不动和珅,难道乾隆不知道和珅是个贪官吗?


江湖以为,乾隆知道,和珅是个贪官,而且是个大贪官,但乾隆还是要重用他,这是官场之道:其一,一个朝廷的安定,需要正邪两派的互相斗争,只有这样,乾隆的皇位才能坐稳,才没有人惦记他的王位!和珅虽然有贪欲,但没有取而代之的危险,这一点乾隆是熟知的。既然如此,乾隆自然敢于大胆使用。其二,和珅有能力,精通回藏满蒙维吾尔汉族的语言,而且很有办事能力,许多大事经过和珅的办理,往往井井有条。有了和珅的巧妙安排,省却了乾隆皇帝的多少麻烦。其三,乾隆皇帝需要钱,他是一个好大喜功的人,这方方面面的钱最后都需要和珅来打点。乾隆皇帝揣着明白装糊涂,但他知道你和珅是个理财能手,但你聚敛再多的钱物,也只是藏在你自己的家里。不论是我,还是我的孩子只要想动你,都会让你把钱从你的家里移到国库,因为你是个守财奴,你舍不得花。其四,和珅很聪明,做事让乾隆很高兴。乾隆四十年和珅出现的年代,不论是国库还是内帑,都已经捉襟见肘、外强中干,不容易维持了,此时这个并没有管理财政经验的小伙子,居然把国家财政和内务府钱财全都管得井井有条,不但没亏空,反倒有盈余了!乾隆前四次下江南,和珅年纪还小,没有赶上;至少第五、第六两次,和珅居然能够想尽一切办法,不动用内帑,发动江淮富户出钱接驾,让乾隆皇帝舒舒服服地尽兴而回。要知道,皇帝出游,那可是一支上千人的消费大军,不是简单轻易就能打发的!这个超水平的发挥,一下子让乾隆很受用,于是一直把他提拔为自己的肱骨之臣。其五,把和珅交给自己的儿子,为儿子嘉庆帝立威。和珅虽然是乾隆的亲信,但是总不如自己儿子亲,何况这是继承自己大统的儿子?因此,也绝不排斥乾隆曾经对嘉庆明说或者暗示:在我活着的时候,你先不要动和珅,等我寿终天年,你想怎么处置和珅,我可就不管,也管不着了!

因此乾隆皇帝一驾崩,嘉庆马上雷厉风行地置和珅于死地:初四日宣布撤销他军机大臣、九门提督的职务,并将他与其死党福长安软禁;初五日颁布征求朝政意见的诏书,其实是鼓动臣下弹劾和珅;初八日拘捕和珅并进行审讯;十五日公布他二十条罪状,三天后下达赐死的诏书。 这时候和珅恍然大悟,写下了以泪洗面的狱中诗:“夜色明如许,嗟余困不伸。百年原是梦,廿载枉劳神。室暗难挨晓,墙高不见春。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余生料无几,空负九重仁。”可惜,神马都是浮云,一切都完了。


leon140291981


我们看和珅的画像,发现和中堂是封建历史上难得的可以称得上是美男子的人↓

再看和珅的书法,也是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

而在政治方面,和珅为人圆滑,情商高,知道皇上的爱好也知道如何讨好乾隆爷,这样的“全才”,乾隆爷怎么舍得杀他。那么和珅贪污之事乾隆爷知不知道呢?显然是知道的,那为什么不抓他,自然原因就出在乾隆爷自己身上。

我们说乾隆爷这人执政期间颇会享受,有事没事就喜欢出去旅旅游。历史上喜欢旅游的皇帝不少,比如明武宗,但明武宗更多时候是偷跑出宫独自快活,而乾隆这货每次出行都是兴师动众,哪怕去附近的庙里上个香。那么地方官员听闻圣驾来袭自然得好生招待,那么乾隆爷爽了,州县百姓自然要遭殃了。

在众多行程中自然南巡的花销是最大的,朝廷内的一些官员看到陛下的状态也只是笑笑不敢说话。终于纪晓岚坐不住了,说“东南财力竭矣”,他劝皇上休养生息,乾隆爷大怒,直接回怼:

朕以汝文学尚可,使汝领四库书馆,实不过娼优蓄之,汝何敢妄言国事。

乾隆的话不难理解,我们也清楚纪晓岚在当时的地位也并不高。但玩归玩,怼归怼,乾隆爷不能让百姓觉得自己是个昏君,也不能让臣子们觉得国库亏空是因为我游玩造成的,于是和珅的出现,就直接充当了乾隆的背锅侠。

所以和珅在宫中的横行敛财,多少有乾隆有意而为之的成分在里面,所以晚年乾隆爷可以无忧无虑的鼓吹自己的十全武功,让世人去唾骂和珅这个贪官,再让嘉庆“出人意外”的“继承”了和珅所有的家当,完美~


乾隆一辈子写了上万首诗,一首比一首烂啊…


逻辑文史游


和珅的话题真是多啊!我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和珅得到乾隆信任的一个原因是惩贪

和珅为什么得到乾隆的信任,这个说法可多了,有雍正妃子转世之说,有香妃转世之说,还有同性恋情侣之说。真是八卦一箩筐!历史档案和真实历史是枯燥乏味的,往往野史戏说更有魅力。

如果去史料中搜寻,就会有个惊人的发现:和珅第一次在政治才干上发挥并取得乾隆信任竟是因为惩贪。

乾隆四十五年(1780)春天,时任户部侍郎的和珅受命去云南,查办大学时兼云贵总督李侍尧。李侍尧是李永芳的曾孙。

和珅的仕途刚刚起步,就受命审查李侍尧这样的高官,对他本人来说是一场严峻的考验,成功与否,决定着他的前途。和珅办理这件案件是艰苦的,用了N多计谋才抽丝剥茧的寻找到了人证和物证,最后结案。李侍尧也低头认罪,被判处“斩监候”。

结案之后,论功行赏,和珅被升为户部尚书、议政大臣,还兼任步军统领、充崇文门监督、总理行营事务、八旗都统、御前大臣、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四库全书馆正总裁、兼办理藩院尚书事。官运来了,挡也挡不住,而追溯源头,第一次崭露头角,还是因为惩贪。后来和珅也贪,真是耐人寻味。

和珅除了贪,并不是一无是处

嘉庆十九年(1814),时和珅已经被处死15年,清朝国史馆大臣才将撰写的《和珅传》进呈给嘉庆帝。不料嘉庆帝看过后,大发雷霆,全面否定对和珅的评价。他说:和珅并不是一无是处,“在乾隆年间,由侍卫荐擢至大学士,晋封公爵,精明敏捷,原有微劳足录,是以皇考高宗纯皇帝加以厚恩”。乾隆之所以不查办和珅,也是对他才能的倚重。

贪污是清代的痼疾,乾隆帝本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珅发迹于李侍尧案件,李侍尧案件也间接葬送了和珅。李侍尧虽然被查办,判处“斩监候”,但最后以“历任封疆,勤干有为,久为中外推服”,援照《大清律例》八议条内“议勤、议能”两条,被从宽发落,而且很快就官复原职。李侍尧可以“议勤、议能”,和珅除此两条外,还可以“议亲、议贵”,比李侍尧牛多了,胆子也就越来越大。


古道犀风


和珅可以让乾隆封官47次之多,从侧面可以看出和珅是真的有能力的。现在很多人都说和珅是一个能臣。

和珅之所以贪污还能受到重用可以从几个方面去看:乾隆喜欢他、自身有能力、有领导力、懂心理学。

一、乾隆很沉迷和珅

大臣能否受到重用最关键的自然是皇帝这一关。这点和珅真的很成功,乾隆可以说是对和珅很是着迷。在南巡、西行的时候经常和和珅同塌而眠。当然这里的同塌而眠和着迷并不是说乾隆和和珅是龙阳之好。而是说乾隆感觉自己离不开和珅,因为和珅这人太好用了,对乾隆来讲和珅是一个用起来极为方便的工具。而这个工具具备以下几种功能:讨主人欢心、有钱、有能力、懂自己的心思、聪明。

(1)和珅很懂得讨乾隆开心。

和珅此人并不是通过科举进入官场的。和珅是承袭其父“轻车都尉”的职务,然后在皇帝面前施展才华而得到重用。所以他很懂得一个道理,讨得皇帝开心自己才可以飞黄腾达。

所以和珅一直在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讨好皇帝,那么如何讨好皇帝呢?如果是一般人,你送古玩字画,送钱就可以讨好。但是皇帝不同,皇帝是天子,他什么都不缺,想要什么自然就会有什么。但是和珅知道,就算皇帝什么都不缺也会缺一件事情,那就是快乐,开心。作为皇帝压力很大,有些事情想做却不能做。

和珅要做的事情就是让乾隆开心,把乾隆当做自己的老爹那样去讨乾隆开心,让自己真正从内心上当做乾隆的奴才,和珅做到了。

和珅知道乾隆喜欢写诗,和珅就收集了乾隆所有的诗词然后全部背下来。和珅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和乾隆在闲时对诗词乾隆说前一句和珅对下一句。每一次和珅都会对答如流,这样乾隆皇帝很是开心。

乾隆皇帝还喜欢下江南,一生之中下江南次数达到六次。乾隆皇帝,又是一个喜欢大排场的人。每次下江南和身都帮他安排的妥妥当当,排场很大,行宫奢华。每一次的南浔西行千龙都会带上和珅,而和珅安排的让乾隆很是满意。

乾隆喜欢书法,和申就以乾隆的字为楷模临摹乾隆的笔记。到最后,居然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就说好多次潜龙在题匾额的时候都是有和珅进行代劳。可见和珅的笔记和乾隆几乎一模一样。

(2)和珅有钱,来钱快

和珅有钱乾隆皇帝,想要用钱的时候,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合身。乾隆一生做了很多事情。西行南巡,修圆明园,打仗不管哪一件都是需要用到大量的金钱。

乾隆号称十全老人,他做的那些事情导致国库空虚。而和珅是一个来钱快的主,和珅居然可以想出议罪银来帮乾隆筹钱。就是官员犯法可以用银子抵消一部分罪。

(3)和珅有能力,算是能臣

和珅可以做到军机大臣,备受皇帝喜爱除了懂得拍马屁之外,自身肯定是有能力的。

据陈焯在《归云室见闻杂记》中记载,乾隆四十年(1775 年),乾隆出巡山东,和珅跟班。乾隆在车上无聊的时候和和珅聊天问和珅为什么不参加科举。和珅说自己是参加过乡试的但是没有考中。后来乾隆让和珅背当年写的文章,和珅一字不差的背下来。乾隆听了之后说这文章其实是可以考上的。和珅也明白是当时科举腐败导致的。

这件事情说明了两个事情一个是和珅确实是有实力的,第二个说明和珅的强识能力,几年前的文章还可以一字不差的背出来。

乾隆酷爱诗、书、画,和珅也喜欢吟咏作诗,笔耕不息。从其遗存的 《嘉乐堂诗集》就可看出他的诗词也不是一般的。

而且和珅的武略也不一般。这个从他后来担任御前侍卫和步军统领就可见一斑,后来他又参与了甘肃撒拉尔番回民起义; 后又以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他的武略不比一般的武将要差。

他的外交能力也不错,他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他利用语言的优势处理满、汉、蒙、藏四种语言适当场合会随机应变。他还曾先后多次接待过朝鲜、英国、安南、缅甸等国的使臣。

二、和珅精于权术,有很强的领导能力

和珅除了能搞定乾隆,还能搞定其他大臣,不然就算乾隆能够宠爱和珅,其他大臣也会弹劾他。但是这么多年却只有一次被人弹劾,而且还被和珅化解。可见和珅除了能够搞定皇帝还能平衡朝廷中各大势力。

首先看看和珅结交的是什么人。我们可以从和珅几名忠实的最随着进行分析,从中可以看出来,和珅交友分三类:

第一类: “官二代”比如:伊江阿、 福长安、 国泰等人;

这类人有什么用呢?

和珅在朝中敌人其实不是很多,大概就是阿桂、永贵、刘墉、福康安这四人。这四人都是能力很强和和珅有矛盾的“官二代”。此时,和珅结交的另外的官二代就有作用了。

伊江阿是永贵的儿子,国泰的父亲是刘墉的老上司,福长安是福康安的弟弟。 所以和珅结交的这些官二代不是随变结交的都是对自己有作用的。

对于阿桂,首先阿桂和和珅正妻冯氏的爷爷英廉都是好友,其次和珅派弟弟和琳投入阿桂帐下并颇得其信任。

所以这么多年,只有永贵对和珅弹劾过一次,但是那一次却因为自己的儿子伊江阿的告密让和珅提前化解了。

其二是怀才不遇,久试不中或少时困苦之人,如吴省兰两兄弟;这样的人很容易对和珅感恩。

其三则是能力平平、 晋升难求甚至还身负罪行之人,苏凌阿、王亶望可谓其中 “典范”。这些人都可以忠心耿耿的跟着和珅。

所以,和珅上能搞定自己的主子乾隆,下能搞定自己的下属,又能和自己的敌人同僚抗衡。这就是和珅能够立足的原因。

可惜的是,他能能认清自己的主子是乾隆可惜没有认清自己以后的主子是嘉庆,没能和嘉庆搞好关系导致最后被嘉庆所杀。

参考文献;

1、《也谈和珅的才智》 杨群

2、《论和珅的领导力》 陈罕 黄成佩 吁帅彪

3、《乾隆的鸦片》唐友彬


非说不凡


第一,和珅家真的有几亿两白银吗?

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乾隆死后,嘉庆赐和珅一死,从和珅家抄出浮财有几亿两白银,等于大清朝几年甚至十几年的财政收入。

但是,几亿两白银这个数字其实是出自野史,是不可信的,和珅不可能有那么多钱。例如,第一次在文献中提出这种说法的是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的《和珅犯罪全案档》,但是这个文件根本不是正规的档案,而是晚清太监从宫外抄来的,所以是以讹传讹。

如果和珅家真的有那么多钱,恐怕乾隆第一个饶不了他。

那么和珅家到底有多少财产呢?其实在官方文献中有记录。

《清仁宗实录》中有负责抄家工作的绵恩、淳颖等人的奏章记录, 和珅的家产有现金三万三千五百五十一两,现银三百一万四千九十五两三钱三分,房屋、土地、当铺、车辆等折价数十万两。统一折算成库平银,共计 355 万两。在清廷每年 7000 万两的收入面前,和珅的家财无法让“嘉庆吃饱”。


第二,这些钱都是和珅贪污来的吗?

而且,很大部分人的想象不同,这么多钱,主要也不和珅是贪污得来。而是和珅靠自己位高权重,做各种大小生意,包括开设当铺七十五间,大小银号三百多间,以及把持洋行跟英国人做生意。和珅其实相当于“红顶商人”。


第三,乾隆朝最大的贪官是谁?

其实就是乾隆本人,而和珅是给乾隆背锅的。

和珅曾经提出了议罪银的制度。所谓议罪银,就是用钱顶罪,一个官员犯了罪,可以根据根据官员犯罪情节的轻重来交一定量的银子来免除或减轻的刑罚。

说白了,这就是告诉各级官员,你们放心去贪污腐败,只要把贪来的钱上交一部分作为保护费就可以了。

你说上交的钱去哪里了,都给和珅了?借和珅十个胆子十个脑袋他也不敢啊。

这些银子全进了内务府。内务府不是国库,这是乾隆的小金库。

所以,当时大清国就是乾隆吃肉,和珅跟着喝汤。

你说,乾隆怎么会惩罚和珅呢?


梦露居士


是黄金的


这个是黄金打造的吗


李161394950


几种说法。一,乾隆还是太子之时,与雍正后宫年妃私通。被皇后发现处死了这个妃子。乾隆得知之后跑来抱着那个妃子的尸体嚎嚎大哭,并咬破手指在她额头上做了几号,相约如若有缘来生相见。若干年后,和珅通过冯英廉推荐来到乾隆帝面前。乾隆惊讶的发现和珅竟与自己当年相恋的妃子颇有几分神似,便问道和珅家中可有女眷?珅回答说没有。在其后又偶然发现和珅额头上有一滴红色胎记。便认定和珅就是当年冤死妃子的转世,经过百转千挠又回到了自己身边。遂许下重愿,任凭和珅怎么胡闹,都不加以问罪。以还当年所欠情债。当然这只是野史传说。





天子幻境会故人,疑似香魂把梦托。自古多情空余恨,有缘无份阴阳隔,只因生在帝王家,沧海桑田时光逝,转眼人间已半百,一缕香魂把世转,百折千难到君前,劝君善待此年少,不枉十全为圣君。

冤妃泪。

二,和珅本身有能力有才干。会多种语言。会理财。做事井井有条深得乾隆帝赞赏。并且传言乾隆有一次下江南时,险些中反清组织的埋伏遇刺,是和珅拼死救御驾救了乾隆一命,这次和珅险些送命。之所以乾隆后来会对和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是为了报救命之恩。



三,和珅与乾隆朝堂上是君臣,朝下则是父子关系。乾隆是和珅义父,皇太后死时,乾隆在灵前守灵,命所有臣工回去休息。所有人都走了,包括后来的嘉庆皇帝都回去了。一夜下来,和珅转身只见一人陪王伴驾,细看是和珅。便问他为什么不回去?和珅答:奴才自幼丧双亲,深知失去双亲的可怜,说句大不敬的话,此时此刻您在我面前不是一国之君,而是一位失去母亲的可怜老人。一句话说的乾隆老泪纵横。亲手将和珅扶起。并说出了朝堂为君臣,朝下为父子这句话来。因为此事,乾隆还特意把嘉庆叫来一顿数落。作为皇孙的嘉庆竟然还不如一个和珅。估计可能这件事让嘉庆记在心里。你可真会给我上眼药,不过你在怎么会拍马屁又如何?会把皇位传给你吗?你和珅给我等着迟早会收拾你!



四,乾隆把收拾和珅的机会留给了嘉庆,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就这个最靠谱!

以上几点,似真似假,假假真真,或许是乾隆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整治和珅的原因所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