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原因使清朝人口不到两百年就从几千万人增长到了四亿多人?

消失的月光


清朝人口的增长速度刷新了此前历朝历代的纪录:在此之前历朝历代经过数千年缓慢的人口增长才在明代使中国人口首次破亿,大约到了明万历年间中国人口增长到1.97亿左右,然而在经历明末清初的战乱之后人口大量锐减——导致明末清初人口锐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大量人口直接死于当时的战乱之中;其二大量人口死于战争年代的饥荒、瘟疫之中;其三幸存人口因为营养不良导致生育下降;其四一部分反清复明人士及其后裔流落海外;其五因战乱导致大量人口沦为脱离国家户籍统计的流民。根据清军入关后重新进行的户籍统计资料显示:当时被纳入朝廷的户籍统计人口约为1亿左右,比之万历年间几乎减少一半。然而到了康熙年间人口就恢复到1.5亿左右,到了乾隆年间就超过了明代人口的最高峰并突破2亿大关,到近代晚清时期尽管战乱频仍,却大体上始终维持着四万万同胞的规模。可以说清朝用两百多年时间实现了此前历朝历代在几千年时间中都没能实现的人口增长,那么这是如何做到的呢?

首先这一时期中国的耕地面积扩大了,可以养活相对更多的人口:关于清朝的疆域是不是比此前的朝代大的问题一直存在各种各样的争议,我们姑且不去讨论这些争议,但我们至少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清朝对边疆领土的控制力度是超过了此前历代王朝的。东北、新疆、西藏等地的确不是清朝最早纳入版图的,但在此之前的历代王朝对这些地区的控制力度如何呢?事实上在清军入关之前肥沃的东北黑土地几乎处于未开发状态,随着清代的闯关东、走西口等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使原来很多未开垦的荒地得到大规模的开发。雍正继位后甚至把开荒作为考核官员政绩的指标,因此清代的耕地面积比起此前的朝代其实是有较大规模的扩张的。

不过耕地面积的扩张并不是导致清代人口急剧增长的最关键因素:事实上中国人口增长的速度明显加快并非始于清代。明初人口约为6500万~8000万人之间,然而到万历年间就已增长到1.97亿,即使在经历明末清初的战乱后仍有上亿人口,由此可见清代人口的起点基数是相对较高的。也就是说中国人口的急剧增长始于明代,在清代速度进一步加快,到了新中国成立后的1953年全国人口已达到5.83亿,这还是在经历了惨烈的抗日战争和内战之后的数字。从明初的6500万~8000万人口到1953年的5.83亿人口在五六百年间增加了八九倍,然而同一时期中国的耕地面积只增加了4倍左右,很明显耕地面积的增长远远滞后于人口的增长。那么除了耕地面积的增加之外还有什么因素导致了中国人口的急速增长呢?

明代的郑和下西洋以及此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早期殖民主义国家的海外扩张推动了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尽管此后中国的明、清两朝日益走向闭关锁国,但中国还是在大航海时代中有所收获。对中国这个农业大国而言:来自美洲新大陆的农作物的引入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而这也恰恰是导致中国人口急剧增长的一大重要因素:玉米、番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辣椒、南瓜、番茄等近30种作物都是在明弘治十二年(1499)至清末之间传入我国的。玉米、番薯、马铃薯都是耐旱、耐贫瘠的高产作物,于是这些作物就在一般的粮食作物难以生存的贫瘠土壤上大量种植。高产作物的引进使单位面积的耕地实现的粮食产量大幅增加,足以供养相对更多的人口。

除了耕地面积的增加和高产作物的引进之外,清代税收制度的变更也鼓励人们更多生育:康熙五十一年清政府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数为定额(固定数),颁布了“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国策。雍正年间又推行摊丁入亩——将田赋和丁役合而为一,征收统一的地丁银,从而废止了此前历朝历代向农民征收的人头税。随着人头税的废止,再多生孩子也不会被多收税,在信奉多子多福的传统思维下此举相当于变相鼓励人们生育。在生育率提高的同时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而使人口的夭折率大大降低,于是在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使人口出现了急剧膨胀的现象。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大清朝的百姓孜孜不倦地繁育子嗣,生完了头胎生二胎,生完了二胎生三胎。这股生育的热情,历史罕见;这种增殖能力,千年少有。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清朝人口从几千万激增到了四亿多呢?

首先,要明白的一点是,明末清初有一次人口锐减,这主要是受战乱影响造成的。其实,如果没有明末农民大起义和满州人的杀戮,明代社会如果稳定,以当时的社会生产能力,也将会迎来一个生育高峰。

所以,在自康熙朝实现了全国的统一后,时局也逐渐安定下来。此后,又经雍正、乾隆等朝的经营,清朝国势达到顶峰,而且满汉矛盾也逐渐弥合。这样的局势,对于人口增长,是具有积极作用的。

其次,清朝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与摊丁入亩政策的落实,也给百姓吃了一颗定心丸。康熙大帝高瞻远睹,率先做出了不收人头税的决定,而清政府此后又实行了摊丁入亩的税收政策,彻底取消了人头税。

当满清政府不再从人丁方面实行剥削时,老百姓的负担大为减小,敢于并且能够放心大胆的繁育子嗣。这一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另外,自明代起,诸如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引入并得到推广,使滋生的人口有了一定的粮食保障。如此一来,虽不至于人人吃饱,却也不易饿死。


碣石樵子


其实事实更惊人,在乾隆五年的时候还不到一个亿,而到乾隆五十五年的时候,人口已经达到了三个亿,这是一个极其惊人的变化。要说核心,关键的问题还是有吃了,这个是一切的核心。马铃薯和红薯来了。

至于说人口政策什么的,其实都并不是要点,其实在历史上很多时候都是人口生产宽松状态,但是没有用啊,关键还是得有吃的啊。中国传统的农作物水稻,小米和小麦都需要灌溉条件,这里面小米还算是适应性强的,但是产量还是有限的。


马铃薯和红薯的到来,解决了两件事儿,一是耕地拓展的问题,原来根本没办法种小麦水稻的山地都可以作为耕地了,二是获得了大量的热量产出,要知道,相同面积马铃薯产出的热量可是小麦的三倍之多哦。

有了吃的,自然可以养活更多的人。相似的事情也发生在欧洲,这种人口上的增长也为随之而来的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必要条件。说土豆改变了世界历史,真的一点都不为过。


植物人史军


说到清朝必然要提起“康乾盛世”,而康乾盛世还有个名字叫做“番薯盛世”,清朝作为封建社会,继两宋之后又一次人口大爆炸,其人口从明末清初上千万,膨胀到清末的四个亿,主要有三个原因

税赋制度的逆转性变化、相对稳定而长久的社会环境,还有新型高产农产品的引进


作为农耕文明社会,农业历来都是东方王朝生存发展的根本。明末清初,因为战争与屠杀导致耕地大规模荒芜与人口锐减,当时清朝为了支撑对于蒙古、沙俄的战争,不得不采取特别措施刺激农业发展与人口增长

康熙年间施行“盛世滋丁,永不加赋”,雍正时代进一步施行“摊丁入亩”——汉朝以来的人头税终究被废止,最底层人群的生存压力得到了巨大的缓解,对于当时农业发展的刺激是很大的


清朝虽然向来为人诟病,然而所谓“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封建、保守而又落后的清王朝,保持了两百多年的相对安定。既没有持续不断的毁灭性战争,也没有大规模的内乱起义,整体社会保持着相对的平稳。就好像棉被没有丝绸华丽,没有天鹅绒高贵,可是,它保暖啊。

虽然清朝闭关锁国,但是新航路的开辟对于清朝并非什么影响都没有——

西班牙殖民者将美洲的玉米、番薯、马铃薯带到了东方,无意中传入了当时的清朝。与传统的小麦、水稻不同,更加适应恶劣环境而且高产、耐饥饿的这些美洲粮食作物,在清朝迅速推广开来,养活了大量的人口

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开辟了比以往朝代更广阔的耕地,拥有了更加高产的农作物,维持了更长时间的相对稳定,其人口经历两百年时间,从几千万增加到四个亿并非难事。

也正因如此,腐朽落后的清帝国在鸦片战争前,仍旧是全球最大经济体,占据当时全球经济总量的33.5%。远远高于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


澹奕


清朝人口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外来农作物的引进推广,使得有充足的粮食可以养活更多的人。清朝的面积虽然很大,但是人口还是集中在内地十八省,边疆的人口数量并不多。内地十八省在明朝以前最高只有七八千万人,而明清之时突然爆炸式增长,主要原因是外来农作物的引进使粮食产量翻倍增长,其次是清朝相对稳定人口可以大量繁衍。

根据相关史料可知,明朝万历年间人口数量达1.97亿人,清初人口数量约有1亿人,到康熙年间恢复到了1.5亿人。之后清朝政治稳定,对外战争较少,从美洲引进的农作物在全国推广,人口每年都在增长,清朝人口的峰值出现在1851年,当时全国约有4.36亿人口。太平天国起义、捻军起义、陕甘回乱后,人口数量减少,约3.77亿人口。到清朝灭亡时,全国人口约4.5亿左右。

1492年,哥伦布重新发现美洲大陆,引发了欧洲人对这块所谓“新大陆”的注意!之后欧洲与明朝有了交流,大量美洲的农作物传入中国。根据统计数据可知,从美洲进入中国的农作物多达三十余种:玉米、番薯、豆薯、马铃薯、木薯、南瓜、花生、向日葵、辣椒、番茄、菜豆、利马豆、西洋苹果、菠萝、番荔枝、番石榴、油梨、腰果、可可、西洋参、番木瓜、陆地棉、烟草。其中玉米、番薯、马铃薯号称三大神器,这三种农作物导致了清朝人口大量增加。

玉米在我们老家称之为包谷,一年一熟,有的地方还能一年两熟,产量很高,人畜都可以吃,还能用来酿酒!玉米一直都被誉为长寿食品, 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脂肪、 维生素、 微量元素、 纤维素等。番薯我们老家称之为红苕,产量也十分高,可以生吃,也可以煮熟了吃,通常我们用来喂猪儿,人吃得很少。红苕可以制成红苕干,是一种美味的零食。马铃薯我们老家称之为洋芋,产量也很高,人畜皆可食用,现在马铃薯做成的土豆丝被称为国菜,可见他的普及程度很高。


大秦铁鹰剑士


总结一下,四大原因。

第一是疆域不断扩大,人口自然增多,极盛时期总面积可达1316万平方公里。

第二是社会环境安定,有相对理想的生育前提。康熙年间,国内局势相对和平,雍正乾隆年间是一个大发展时期。医学水平和疾病防控也有了进步,城市经济繁荣,可以容纳一部分人口有良好的生活。

第三是从人丁税走向地税,生孩子多少与赋役不再挂钩。盛世滋丁,永不加赋,将土地税固定下来,老百姓也有有了生孩子的意愿。

第四是边疆和山区土地开垦,农业新品种的引入,如番薯,玉米,土豆,人口的增长有了必要条件。还有一个原因,明末的统计数据不准确,以里甲制度为基础,只是统计交税的丁口,而清代保甲制度建立,人口排查的数目华开始建立,更加精确。所以,几千万到四亿人口的跳跃前提,也需要再考虑。

康熙中后期,军事行动逐步减少,清廷实行奖励垦荒、减免捐税的政策,内地和边疆的社会经济都有所发展。至十八世纪中叶,清朝的封建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

封建帝王都把人口繁盛看作治理有方的重要因素。
明末清初,除去不精确的统计,总人口应该有8000万。根据文献统计,

顺治十二年(1655年)全国人口为7000万,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达到1亿人;乾隆二十七年(1762)人口达到2亿;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超过3亿。

1851年,清代人口达到4.36亿,无疑是一个惊天的数字。到了清末,人口已经接近5亿。


秦右史


清朝初年,由于明末战乱的缘故人口大量锐减,顺治年间全国人口估计不超过五千万,而到了清朝末年,全国人口竟突破了四个亿。清王朝用了不到两百年的时间,将国家人口翻了数倍,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无论是基数还是增速都处于一个历史的巅峰值,那么清朝为什么会激增那么多人口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明朝中后期番薯和玉米等新农作物的引入,粮食产量大大提升。大家都知道,封建王朝时期我国一直都是小农经济,古代最重要的事就是人的吃饭问题,毕竟民以食为天,粮食产量的多寡就决定了人口的数量与社会的稳定。传统中国人的农作物南方主要是水稻,因为水稻产量比较高,不过对土地的要求却很高,北方多小米,产量一般,但易种植,而美洲传入的番薯和玉米等农作物就不一样了,它无论什么地域都能够广泛种植,而且还有一个优点就是产量特别高,足够养活大量的激增人口。


康乾盛世的稳定繁荣,国家政策的支持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康熙时代颁布了“盛世滋丁,永不加赋”的国策,鼓励老百姓多生,这个永不加赋并非国家赋税都不增加了,而是只对于人头税来讲不收缴了,这就让老百姓的生娃积极性大幅提升。毕竟康乾盛世国力强盛,老百姓安居乐业,于是人口大量的激增,农村土地的人均占有量下降,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城镇化水平提升,同时也促进了工商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出现了一派繁荣的景象。
史书上评价清朝的贡献时,除了广阔的领土外,就当属庞大的人口基数了,虽然那么多人口也带来了不少的社会问题,但总的来讲,还是利大于弊的。

(配图来自网络)我是纳兰轩若,欢迎关注互动。


纳兰谈史


清朝初年,由于明末战乱,人口数量锐减,顺治年间,全国人口统计不超过五千万,而到了清朝末年,全国人口竟突破了四个亿。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人口在不到两百年的时间里,增幅如此之大呢?

1、社会大环境稳定繁荣,国家政策支持滋丁

康熙年间,百姓为少交人头税,大都不入户籍,国家对这些人无法管理,地方官吏豪绅则乘机压榨。

迫使贫苦百姓不得不迁徒、流亡。流动人口的激增,干扰社会安定,易引起社会动荡。

康熙五十一年,清政府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数为定额(固定数),颁布了“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国策。

这个永不加赋,并非国家赋税全部都不增加了,而是只对于之前的人头税不再收缴了,这就使广大农民对于添丁的负担大为减少,逃亡人口减少,生娃的积极性明显提升。

雍正推行摊丁入亩,将田赋和丁役合而为一,征收统一的地丁银。

摊丁入亩减轻了人民的负担,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促进了人口的增长。

人口大量激增,农村土地的人均占有量随之下降,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促进了工商业快速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国家的繁荣。

2、个人意愿上,老百姓多生孩子希望多子多福、儿孙满堂

农耕社会,所有的农活都需要人力去完成,多一个人,多一份力,就可以多一份收成。

另外,当时农村有条件读书的很少,大多老百姓能过上男耕女织的日子就很满足了。文化水平低,农村的家族意识较强,兄弟多了就不怕被别人欺负。

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养儿防老,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想多生儿子好老了有所依靠,而当时没办法知道胎儿性别,生了女儿后就再生,直到生了儿子才罢休。

3、医学水平和疾病防控方面有了很大进步,利于人口数量稳定增长

清代医家对《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医学典籍的注释和发布方面,曾有突出贡献。

有的对原著内容加以适当整理,有的对原文函义加以确切释义,这对我国医学的深入探索和进一步丰富以及后人对原著的理解和应用均有直接帮助。

乾隆四年开始筹备编纂《医宗金鉴》,这一壮举不仅在文化的保护传承上有巨大的意义。

更使传统医学有了较为统一、更为准确的方法参考,对社会医学水平的整体提高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医学和疾病防控方面的进步,使得人们的整体抗病能力增强,人口数量也随之稳定增长。

4、粮食的增收,使人们有了多养孩子的底气

边疆和山区土地得以开垦,耕地面积增大。加上农业新品种(如番薯、玉米、土豆等)的引入,耕种技术渐渐提高,土地和利用更加充分合理,工具也有很大改进。

多方面因素影响下,粮食产量明显增加,人们不再食不果腹,也就有了多生养孩子的底气。

也有明末数据统计不准确的说法,当时以里甲制度为基础,只统计交税的人口,而清代建立了保甲制度,开始建立人口排查制度,人口数量的统计更加准确。

所以,几千万到四亿人口的说法可能不

即便是数据统计有误差,人口数量没有那么巨大的增幅,但人口增长速度也达到了历史的巅峰值。

受社会大环境、个人意愿、医学水平及粮食增收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加之清朝皇帝勤政爱民,人口数量得以大幅度增长。

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社会大环境,尤其是国家的生育政策对人口的增长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现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为此,国家放开生育政策,鼓励二胎。

在不久的将来,全国人口的年龄层次将得以改善,解决老年人的后顾之忧,使得老有所养,社会将更加和谐稳定发展。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首先明确一点,国家稳定对于人口的增长具有决定性作用,毋庸置疑。清政府大概稳定了150多年,恰恰是这150多年,人口由4.5千万增长到4亿人口。清政府废除了人头税,客观上促进了人口增长。

第二点,吃饱饭。玉米,土豆,红薯等高产作物提供了口粮,这是能养活四亿人口的关键。

第三点,清政府人口在1820年左右增长到4亿左右,但是从此以后,直到1949年,130年间,人口规模始终是4亿人口,这是为什么?关键因素是高产粮食作物,以及国家稳定局面的人口增长红利已经结束了,清政府生产力发展缓慢,维持不了那么庞大的人口。最终爆发了白莲教起义,太平天国运动等,沉重的打击了清政府腐败无能的统治。

第四,我看有的人回答说,明政府控制土地350万,清政府控制土地1300万,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明末,明政府固然控制了350万土地,可是明政府鼎盛时期控制的土地高达1400万,包括海外领地。因为明朝时期,没有国家主权领土概念。对比之下,清政府鼎盛时期控制的领土也是有1300万,可是清政府衰落时期,控制领土主权不足50万,大家睁大眼睛,我不是在胡说。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腐败无能,签订了大量卖国条约,比如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到1901年,整个国家主权被帝国主义列强控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有人选择性失明,只看清政府鼎盛时期,不看丧权辱国时期,如果谁有争议,自己搜索。



颜良但是文丑


甘薯、土豆、玉米拯救的清王朝。

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农业深深影响着中国的历史命运,人口和土地作为农业的两个重要因素,一旦彼此失去平衡,必将成为农业为基础的古代王朝的催命符。

清朝前期的人口增长,是因为地旷人稀,增长的人口快速的填补了因战争而荒废的土地。但到了康熙后期,随着盛世的到来,人口和土地之间逐渐呈现失衡。

为此,康熙颁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固定农业人头税,在人口和土地矛盾日益严重下,算是减轻部分负担。并且康熙对官员的清查田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他知道民间开垦荒地实属无奈之举。

雍正即位后,大面积开荒,甚至把开荒作为考核官员政绩的指标。但雍正在解决人口和土地的问题上毫无建树,因为有些官员为政绩,开垦的荒地根本不能成为耕地,甚至把百姓的祖坟都圈入其中。

乾隆初年,人口突破一亿,虽然乾隆也不断解决人口和土地之间的矛盾,但直到甘薯、土豆、玉米的进入,这一问题才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在高产农作物的红利下,乾隆年间,人口得到大幅度增长。正所谓物极必反,到了乾隆末年,红利的消失,人口和土地矛盾再度凸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