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苏联是怎么对待德国战俘的?有没有德国人道?

司马长史


我来回答你的问题,有句话叫以其人之道换其人之身,不要老去想着《日内瓦公约》条约,这些在战场上兴许有点用,但是针对这种死敌的话,基本就不好使。

说到出题老师说的德国人道,我要虚心的来解释一下这个问题了,佛经讲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但是在二战期间,德军的闪电战把苏军打的措施不及,被俘虏的苏军多达270万人,而顺利活下来的只有80万左右,这就说明一个问题,《日内瓦公约》在战场上作用其实一点都不大,利用数学原理就是战俘生还率达到30%,这可是跟条约极度不服的。

那么这些牺牲的战俘都是些什么人呢?德军对待苏联战俘的必杀标准可以分为四种,第一就是犹太人,这个大家都是知道的,德国人跟犹太人的难以释怀的狠,第二就是苏联布尔什维克党员,这就是水火难容的表现。第三是苏军的思想骨干,就是搞政工教育的同志,第四就是伤病员,因为伤病员会浪费药品和粮食,所以以上都是重点目标,而剩下的基本上都是无关紧要的,但是这无关紧要的也要被打压去当劳工,具体可以推荐你看一下二战《战俘存亡录》,劳工、化学毒剂、生化研究、人体实验等等都是真实存在的。

而二战时苏联对待战俘更加狠,不仅是德国,对待日本也是一视同仁,我个人觉得这都是互相的,战争就是的这么的残酷,西伯利亚、柏林这都是重点关键词,而对于日本女战俘也是大家都懂得,这其中的因果关系还是很多的,难以善终。所以说出来混早晚是要还的这句话一点都没有错。

总结以上,什么人道不人道,在战争面前都是没有人道可言,都是残酷的妖魔,不管战争最后谁胜谁负,都是会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创伤,所以和平才是对美好的未来负责。最后说起战俘,我们的战士至少做的能够很理性,整体领导层还是比较佛系的,至少理性能够战胜感性,因为基本上不会留什么战俘,都是直接消灭掉。

最后一句话“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左丘明 《左传》”谢谢!


军林天下


曼不群虽然把小胡子批评得狗血淋头,但他对苏联人的描述想必不会添油加醋,毕竟,战争暴行大家心里都有数。

根据其在克里木作战时的记载,在1942年1月的头几天,他有十分沉重的精神负担,在辛菲罗波尔的野战医院中躺着1万名伤员,无法将他们后送。而在之前费奥多西亚的野战医院中,苏军把德军的伤员打死,或者将他们拖到海边,用海水灌他们,扔在凛冽的寒风中冻死他们。

在他的回忆中,第6集团中最后落入苏军的9万名战俘中,能够活下来的不过几千人,同时必须指出的是,苏联人有完备的铁路运输线直达斯大林格勒,如果他们有善心的话,俘虏的供给和运输是不成问题的。尽管严寒和虚弱会导致过高的伤亡,但死亡率仍是超了必种情况下的一般限度。



当然,在不同的苏军将领手下,可能德军的战俘待遇也不同,而反过来亦是如此。


大唐安西节度使


纳粹德国及其轴心国伙伴们对待苏军战俘的残酷手段,直接导致了苏联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随着苏军的节节胜利,越来越多的战俘落入苏军手中。因此,苏军接管的战俘死亡率随之也直线上升,到1943年竟然高达60%。约有57万德国及轴心国战俘死于囚禁中。这种糟糕的情况直到1944年3月才有所改观,但也仅仅是因为经济方面的因素。官方数据显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及战争刚结束的那段时间,苏联共接收了238.8万德国战俘以及109.7万欧洲其他国家的战俘。其中有超过一百万的德国战俘在监禁期间死亡。英国军事历史学家马克思·阿瑟认为,“在1945年,当时几乎所有苏联人都认为该是纳粹德国付出代价的时候了。莫斯科与华沙之间的一百多个战场上,德国战俘们在苏联士兵那里几乎得不到任何怜悯与仁慈。


三栖极限


二战期间,德国对待苏联战俘和苏联对待德国战俘可谓是“志同道合”了。首先来说说德国是怎样对待战俘的,德国在西线战场上对待战俘的待遇还算是比较人道的,多数时候还是可以遵守《日内瓦公约》优待一下战俘的。 但是在东线战场上可以用惨无人道四个字来形容。被德军俘虏的苏联战俘除了投靠德国调过头来帮着德国一起打苏联的之外。基本上都被当劳工所累死。苏联所俘虏的德国战俘,也基本上都拉到西伯利亚去当苦工了,以莫斯科保卫战所俘虏的德国军人来说,他们都被拉到了西伯利亚去当劳工,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都死在了西伯利亚(西伯利亚环境恶劣,鸟不拉丝)他们两国在对待双方战俘的问题上简单来说就用三个字来形容吧“互相狠”。


风晴君


苏联对付对待战俘从来没有优待战俘一说,就拿日本来说。被俘的日本士兵将近60万左右。如此巨大的人数面对的是苏联惨无人道的折磨。被拉到西伯利亚去劳动改造,一个冬天冻饿尔死的士兵就达到5万多人。加上各种惨无人道的对待。日本前后死者不计其数。

苏联处理德国战俘的方式与处理日本战俘的方式相同,著名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联红军消灭了75万的德国士兵,俘虏来9.1万战俘,这些战俘很快就被送到西伯利亚的战俘营。直到战争结束他们只有5000人回到了祖国。

一名幸运者回忆,他在西伯利亚的战俘营的生活。他们在苏联士兵的驱赶下,用双腿走。中途如果有人掉队的话苏联士兵就会立即将他枪毙。到达战俘营后,他们也三天吃一次饭,每天都有很多人死去,只从二月20到三月初的这段时间里。有5万多名德国战俘,先后死于伤寒,活下来的36000人。对苏军用火车运往西伯利亚去劳改,中途又一半人死去。到达西伯利亚后,他们在零下六十多度的天气下被迫劳动,死亡率很高,最后只剩下6000多人。


SCP基金会的故事


说老实话,苏联人对德国战俘比德国人对待苏联战俘要人道的多,德国被苏联俘虏约380万人,其中死亡约有140万人,死亡率40%,苏联在二战中被俘570万人,战后在德国占领区接受了4199488人,其中2660013平民,1539475军人,也就是大约150万苏联战俘活到了战争结束,剩下的军人都死在了德国的战俘营。在被俘的77名苏联将军中,29人死于德国的集中营,20人因叛国罪被处决。剩下的恢复军职,不过不久就大部分退役。

按照德军的<>规定,给俄国俘虏食物是对人道主义的误解,包括政委的红军指挥员一旦被俘就会被枪毙,所以德国人压根就没有把东线的斯拉夫人当人看,所以自然也就没有人道可言了。

苏联对德国俘虏是把这些人当作劳工使用,而且是重体力劳动者,由于苏联的青壮男子都上了前线,所以用战俘劳动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而苏联艰苦的条件使得被俘的德国人大量非正常死亡,主要是营养不良,这个没有办法苏联人自己也在挨饿,尤其是斯大林格勒战役前后,上前线的苏军甚至要收集新兵的手表去换面包,好像是15块手表换一条面包。这种情况下,加上繁重的劳动死于营养不良的德国战俘不在少数。

在二战中,对德国战俘最好的是英国人,在二战后期,英国对德国战俘最好,他的364万德国战俘只死了1300人,而西方国家里边对德国战俘最狠的是法国人,94万德军战俘,有25000人死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