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英語老師的“大白話”:三年級開始學英語,真的有點晚!

一位英语老师的“大白话”:三年级开始学英语,真的有点晚!

千千媽媽兒童英語

讓你的寶貝從小就是英文獨角獸

一位英语老师的“大白话”:三年级开始学英语,真的有点晚!

Education

來源:@kittymum發佈於小花生寫作計劃

@Kittymum是一位英語老師,由於各種原因,自己的女兒到了三年級才跟著學校的步驟開始學英語。很快,她發現課堂裡學的英語,太簡單、太應試、太不夠了!

於是,在孩子四年級的時候,她們開始了遲來的英語啟蒙。10歲的大童,從低齡繪本、分級讀物慢慢補起,這個過程頗費周折;其中困難,@kittymum體會頗深,也在這篇文章裡做了坦率的分享。

她說,應試的成績不等於孩子的應用能力。既然我對孩子英語學習的期望絕不止於應試,怎麼能把她的英語學習全部依賴於學校呢?!

不過@kittymum作為英語老師,她也在實踐中摸索到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幫啟蒙晚的女兒找到了自己的節奏,把英語學上去、學好!

非常寶貴的“大童英語啟蒙”經驗,今天和大家分享 ...謝謝@kittymum!

一位英语老师的“大白话”:三年级开始学英语,真的有点晚!
一位英语老师的“大白话”:三年级开始学英语,真的有点晚!

剛剛看到社區裡有網友說,“英語老師的孩子,不太可能跟學校同步學英語吧,啟蒙一定會早得多”。

我一下子笑了起來,怎麼不可能?我就是那個自己孩子三年級才開始學英語的英語老師媽媽。

不過,這事兒的確讓我有點慚愧。我之前認為,只要認真上學校的英語課,孩子的英語就可以了。現在才發現,這樣學是遠遠不夠的 ...

在女兒跟著學校學英語的過程中,我觀察到了許多當初沒有想到的情況,目前正在努力調整中 ...

一開始,我認為三年級開始學英語不算晚 ...

想先解釋下,為什麼我沒有給孩子提前英語啟蒙…

首先是個文化歸屬問題。我希望女兒的根是中國文化。所以我覺得應該在她對漢語文化有一個基本掌握之後開始英語啟蒙,也就是形成漢語為主、英語為輔的局面。

其次,涉及到語言學理論。這裡基本的理論認知是,十歲以前是學習語言的最佳年齡。也是基於對這一理論的認識,我們國家把以前初中開始設置的英語課改成了從小學開始。

我女兒就讀於普通公立小學,三年級開英語課,小孩子9歲,一開始,我認為這個年齡學英語並不算晚。

一位英语老师的“大白话”:三年级开始学英语,真的有点晚!

當然,我家沒有老人幫忙,夫妻兩人都工作,一切靠自己,實在是忙不過來,也是沒有更早開始教女兒學英語的一個主要原因。

此外,我們也不忍心讓孩子太早承受壓力,因此在小學低年級期間沒有給她更多附加任務,只要求她能自覺完成作業,剩餘時間自由閱讀、自由玩耍即可。

一位英语老师的“大白话”:三年级开始学英语,真的有点晚!

直到我發現,英語課原來有這麼多問題!

四年級的一次英語考試,考前我看了一下孩子的練習冊,估計基礎知識方面沒有什麼大問題,就給她指了三篇小作文範文讓她背記一下。根據我的經驗嘛,一共就那麼幾課,可能考到的作文也只能是那些。

接孩子放學的時候,問她作文寫到了沒有,她大大咧咧地說:“沒按照背的寫,我自己寫的!”

我忘了小朋友是要說實話的,作文題目是“My School", 她當然要自己寫了,因為範文裡描述的就不是她的學校呀!

我知道這次作文肯定要失分的,但當時表態,“對,咱們要自己寫,媽媽支持你!”

果然,這次英語小作文,女兒失分不少。

這事兒發生之後,我好好地反思了一下:現在小學生的學校英語課程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導致作文只能靠背,自己寫便寫不好呢?

好在自己畢竟在英語教育這一行(教的不是小學英語),藉此和很多老師、家長、學生探討了這個問題,仔細總結和分析下來,我感覺現在小學生的英語課程,有這樣幾個弊病:

課本太簡單,學習內容太少

雖然課本編排都應用了最新的材料和理論,但簡單的重複再重複,沒有及時拓新。

下面這張圖是三年級一個單元的學習要點。通常一個單元要學兩週,如果孩子學習習慣比較好,上課聽講認真,在家每天能讀個二十分鐘課本,考前複習掌握好這些要點,考個九十分以上應該是沒有問題的,考到百分也不稀奇。

一位英语老师的“大白话”:三年级开始学英语,真的有点晚!

可是一個學期半年下來,除了掌握這一些語言要點之外,看不到明顯的語言能力的提升。如果你期待的是孩子能夠真正掌握一門外語, 這樣的學習進度是不是有點讓人著急呢?

完全沒有課外閱讀的支撐

眾所周知,愛讀書的孩子語文好,同理,沒有課外閱讀,英語能學好嗎?

在《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一書中,作者安妮鮮花根據自己在加拿大生活的親身體驗,詳細介紹了北美英語啟蒙的方式,其中提到“北美孩子的課外閱讀量非常大,有學者統計說,是中國孩子的六倍”。

另外,按CCSS全美教學標準要求,美國小學畢業生至少需要閱讀1404本課外讀物,且涉及故事、詩歌、戲劇、信息類等13種文體。

母語環境下的語言學習尚且如此,我們非母語環境下學習一門語言沒有主動的大量的閱讀輸入能有好效果嗎?

練習都以考試題為主,重複、無趣

我發現,小朋友只要課本熟悉,練習都可以做對。做練習沒有挑戰性,也沒有很大樂趣。

我給女兒做了一陣子美國小學生課外練習冊 Skill Sharpener, 問她的體驗, 她說這個練習多,但是花樣多,很多帶有遊戲性質,所以還蠻有趣的。

一位英语老师的“大白话”:三年级开始学英语,真的有点晚!

尤其是Reading練習冊每個單元最後的寫作訓練,從開始的寫句子到後面的寫短文,對小朋友是個挑戰,也是訓練她對所學語言知識的運用 ...

語言與思維脫節,學不到深一層的文化

當然最嚴重的問題是,受小朋友語言能力的限制,英語課程內容只能做到簡單再簡單,因此完全跟不上小學生的思想和興趣發展水平,所以小朋友們只把它當做一門課程,上課考試要用的,而不是滲透於生活的語言文化。

你看,三四年級的孩子,學這樣的內容,是不是會感到很無趣?

一位英语老师的“大白话”:三年级开始学英语,真的有点晚!

我希望孩子不要為了應試而在學英語 ...

我對孩子英語學習的期望如果是隻要應試,那麼這些問題也不算太嚴重。緊盯課本,課後多刷點習題應該差不多了。

可是,作為一個英語專業的人,我真心熱愛英語。在英語這個行當這麼多年,最大的好處與物質無關,而是精神層面的。

掌握一門外語,能更深地接觸到另一種文化。你會更清楚地看到異族文化與母語文化的相同與相異,對母語文化有了更深地瞭解與讚賞,同時也學著接受不同的文化。

所以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夠把英語當做語言來學習,作為交流工具掌握它,作為文化來了解它。

這樣我們的英語學習就不能完全按照學校的路子來了。

於是,我們開始了遲到的英語啟蒙 ...

去年下半年,小朋友四年級,我開始正式著手參與女兒的英語學習。

主要方式是課外的英文繪本閱讀,親子共讀。我們選擇的書有機靈狗的基礎級提高級,培生的預備級、基礎級、提高級。

剛開始的時候,每天可以十幾分鍾看個五六本,因為初級的繪本都很簡單。可是進行到培生提高級的時候,小朋友的詞彙跟不上了,看著有點吃力。

而且即便是詞彙有難度的英文繪本,思想內容對她來說也太過簡單,覺得沒有意思,小朋友興致不大。

如果增加背單詞,小朋友已經習慣了不加課外任務,一提就不樂意。我自己工作一忙,就又擱置了。

寒假過完後,我在小花生上也學習了很多家長的經驗,又團了一批書,收集了一些資料,重整旗鼓。有Scott Foresman 分級閱讀、牛津閱讀樹、兒童英文繪本等等,幾套材料從最簡單的讀起, 交叉進行,心中反覆告訴自己要耐心、要堅持。

讀了一陣子之後,我覺得詞彙可能還是要想個辦法促進一下,便把培生提高級又拿出來了,這套書的一大優點是最後有詞彙解釋。

我告訴女兒,這個繪本更有趣,但是你不認識詞彙就看不懂,這樣子,你看繪本之前我們一起讀一下這些新單詞,你試著記一下意思,只記中文意思,不用記拼寫,媽媽以後也不考你,只是為了讀這個故事記一下意思。

女兒一聽,這個要求也不高,也還合理嘛,就開始執行。一旦執行起來,才發現每本書後面的新詞彙中,其實已經有一大部分都是學過了的,只用記幾個單詞的意思就好,而且記住單詞意思之後,再讀繪本就很輕鬆了。所以她後來一直很喜歡用培生的繪本。

一位英语老师的“大白话”:三年级开始学英语,真的有点晚!

在讀繪本的過程中,又有另一個問題出現。就是一個級別的繪本讀完後,過渡到下一個級別時,會感覺到小朋友的水平沒有達到。也就是說在泛讀的過程中,小朋友對很多語言詞彙的東西只是略過,並沒有太深的理解和掌握,不能順利進入下一個級別。針對這個現象,我決定一個級別讀完後,在同級別中找其他材料多讀多鞏固。

同時,課內作業不多的時候,給小朋友做 Skill Sharpener 的練習冊。在剛開始做拼讀練習冊的時候,第一冊開始,第一課、第二課小朋友對最後的寫句子要求完全不能動筆,我也不逼迫她。

這半年過去了,一年級的四個練習冊都刷完了,第二冊的寫作練習都是獨立完成,可以寫上十來個句子,雖然時態語法上免不了錯誤,但我覺得敢用英語表達這就是個非常大的進步了。

繪本閱讀方面,停在培生9級。進入六月份,學校裡備考天天刷題,小孩子壓力有點大,回家來除了完成作業,我停了英語練習冊和繪本閱讀,有空便給她看中英文字幕的英文電影和BBC紀錄片。這個月已經看了7部電影,8個紀錄片,3集電視劇,未知效果如何。

期末如果考不好,孩子爸爸可能會說我,對此已有心理準備,呵呵。

反正,對孩子的英語學習,我已經徹底放棄了對學校的依賴,決心全力投入,做長線的打算。

一位英语老师的“大白话”:三年级开始学英语,真的有点晚!

總結一下英語啟蒙開始晚的弊端 ...

說問題之前,先說下啟蒙晚的一些好處吧,比如:

1、大一點的孩子自主意識自控能力較強。

大人和孩子講清楚學習任務的必要性,耐心陪伴,孩子的執行力會比較強。我家養成不定期完成skill sharpener 練習冊的習慣後,有幾次我並沒有說,孩子做完作業後見我在忙家務就自己完成了。

2、孩子的知識儲備會有助於語言學習

Skill Sharpener 中的數學科學練習冊做了沒幾次之後,小朋友便熟悉了題型和套路,很多單詞都可以猜出意思。這當然是因為她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數學科學基礎知識。因此已經具備的知識是可以幫助她學習語言的。

3、孩子的語言學習能力更強,操作得當的話,學習進度一點也不慢。

目前的閱讀材料裡面出現的一些女兒學校還沒有學到的語法現象時,她不問我不講,她問起來我會講個大概,我感覺她理解非常快,會自然地應用上之前的語言知識來比較。

一位英语老师的“大白话”:三年级开始学英语,真的有点晚!

但更多的是,我從自己女兒身上,發現了英語啟蒙晚帶來的很多弊端,主要在於:

英語閱讀內容和小朋友思想水平嚴重脫節,導致孩子沒有興趣

小孩子更多地依賴於中文閱讀來得到閱讀興趣,很難開展英語課外閱讀。

下面這張圖是女兒現在的英語閱讀水平,培生9級 ...

一位英语老师的“大白话”:三年级开始学英语,真的有点晚!

然而女兒的中文閱讀早已經在自主閱讀如醉如痴的狀態,不讀動漫, 嫌幼稚沒意思,《明朝那些事兒》刷了5遍,全套的《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之類都是兩三天刷完。當然可以理解,眼下英語閱讀能帶給她的樂趣實在是不夠的。

一位英语老师的“大白话”:三年级开始学英语,真的有点晚!

課外拓展如果從低級別做起,非常考驗家長的耐心

家長要花費很多的精力,去尋找合適於自己孩子的學習材料,並且需要隨時調整,我覺得沒有英語基礎的家長很難操作。

比如我剛開始選定了Scott Foresman的分級閱讀,但是讀著讀著難度增加,就出現了孩子詞彙不懂沒興趣讀下去的情況,也不可能去重複讀前面簡單級別的材料。這個時候趕緊去找其他同難度級別的材料, 用牛津閱讀樹的繪本來補充, 讀了一陣子之後才能進入下一個級別。

功利地說,晚啟蒙錯過了很多時間

每個家長都明白,孩子的時間有限,要做的事太多。孩子年齡越大,即使家裡沒有額外的任務,學校的任務也是越來越多。而英語這門課完全是可以提前學的,並且更符合認知規律。

按照語言學習關鍵期假說理論,在2歲到12歲之間進行英語啟蒙都是合適的,不耽誤孩子把英語學到接近母語水平。但是考慮到母語依賴造成的外語學習障礙問題,我個人目前認為英語啟蒙的最好時機應該在母語水平達到自主閱讀章節書之前,大約在2到7歲,具體年齡要看每個孩子的母語閱讀能力發展。

我瞭解到的信息,有人家的孩子去美國兩年,目前相當於小學三年級,經認證英語水平等同於母語了,說個具體的標準,可以讀《哈利·波特》原著。

下圖是美國小學生閱讀能力標準。相比之下,中國的大學英語六級考試的閱讀速度標準,相當於北美小學三年級的水平。在閱讀水平上,的確差距比較大。

一位英语老师的“大白话”:三年级开始学英语,真的有点晚!

圖片拍自安妮鮮花所著《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

一位英语老师的“大白话”:三年级开始学英语,真的有点晚!

現狀如此,我的三個“對策” ...

對於以上感受到的孩子英語晚啟蒙的困難,我想從三個方面入手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

缺乏英語閱讀樂趣的困難,藉由親子共讀來解決

我在帶女兒讀英語繪本的時候,發現她非常喜歡聽媽媽朗讀,媽媽讀幾頁之後,她就躍躍欲試也想自己讀,但是因為碰到不會讀的單詞會有點沮喪,所以最喜歡的方式是媽媽讀一頁她讀一頁。

有時候我覺得讀得太累,就陪著她聽音頻,中間也時不時簡單交流幾句,英文中文都有,比如指著她喜歡的貓咪圖片說“I love it!”, 女兒會很自然地說“Me too”。

親子共讀的過程中,最大的樂趣是分享與交流,哪怕並沒有停下來交談,聲音語調錶情都在交流,讀到有趣的地方忍不住一起笑起來,那更是一種美好的體驗。

課外閱讀材料的選擇,要花心思多投入

現在資訊那麼發達,多用點心,多瞭解歐美教育理念,多學習牛媽牛娃的經驗,多嘗試一些材料。

在把孩子領入自主閱讀之前,閱讀材料的資金投入,以及自己時間精力的投入絕對是必要的。

這個暑假,我們會繼續鞏固繪本閱讀,計劃讀完培生九級十級,還有小花生網上團的幾套書。然後視情況進入橋樑書閱讀。已經囤了《卡梅拉》英文版(這套中文書女兒小時候讀了好幾年,相信讀英文版會減輕她的理解難度)、《貓頭鷹日記》、《內褲超人》等。初級章節書也有儲備,還會隨時根據需要增加。

一位英语老师的“大白话”:三年级开始学英语,真的有点晚!

除了我要隨時跟進安排的閱讀之外,買了一些《英語沙龍》《英語少年報》放在茶几上,沒有任何要求或安排,隨便孩子翻閱。

總之,把好書、合適的書放在孩子眼前手邊,帶領她、幫助她。

充分利用大齡兒童認知能力強的特點,激發對英語文化的興趣

這一點主要通過影視作品來完成,如英文電影,迪士尼的青少年連續劇,BBC紀錄片,TED演講,可汗學院課程等等,把語言學習和知識學習以及娛樂都結合起來,爭取讓小朋友全方位地接觸英語。

目前主要選擇中英文字幕版本的,我會偶爾提示小朋友多關注英文字幕,我觀察至少語音輸入和激發興趣方面是非常有效的。怎樣利用好影視資源,後續要好好研究。

最後是我的建言:英語啟蒙,不要太晚!

我的孩子已經沒辦法重來,要總結自己經驗教訓的話,我認為小學三年級才開始英語啟蒙確實偏晚了,英語啟蒙的最好時機應該在母語水平達到自主閱讀章節書之前,大約在2到7歲。

以上,是我對我家孩子學英語的種種思考,一家之言,歡迎大家拍磚以及指點。

一位英语老师的“大白话”:三年级开始学英语,真的有点晚!

新浪微博:千千媽媽兒童英語


本文轉自:千千媽媽兒童英語(qianqianreading)

千千媽媽簡介:千千媽媽,北大學霸媽媽,財經媒體人,在這裡分享:兒童英語課程,英文繪本閱讀,雙語教育,國際視野,用雙語的聲音陪伴寶貝們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