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旺報》:中美貿易摩擦背景下臺商何去何從?

臺灣《旺報》:中美貿易摩擦背景下臺商何去何從?

大陸內需市場的消費能力雄厚

臺灣《旺報》22日刊社評文章《抓住大陸內需新藍海契機》,討論在中美貿易摩擦的背景下,在大陸的臺商應作何選擇,是撤出大陸前往美國、東南亞國家或返回臺灣,還是轉型升級深入大陸內需市場?

文章摘編如下:

中美貿易摩擦持續延燒,臺商該不該撤出大陸市場,是眾人關注的焦點。多數人認為,一旦明年美國將第二輪2000億美元關稅清單的稅率從10%調高至25%,甚至把剩下的2600億美元也一併課徵懲罰性關稅,臺商勢必加速撤出大陸。乍聽之下,此說似乎合理。畢竟關稅成本附加上去之後,毛利本已偏低的臺商勢必雪上加霜,這部分臺商營運模式多是以代工出口為主,關稅當然就成為是否轉移生產基地的重要考量因子。

不過,這樣的解讀可能過於片面,原因在於臺商組成結構有很大的不同。能夠快速轉移或分散生產基地的臺商,如鴻海、研華或緯創等,多是規模較大的大企業。然而,實際上逾10萬家的臺商,粗估至少8成(甚至9成)以上都是規模相對較小的中小企業,能否在貿易摩擦威脅下快速轉移生產基地,可能必須打上個大大的問號。更何況,這個過程並非不用成本,當臺商進一步考量成本效益後,撤離大陸或許就不會是唯一選項。

臺灣電電公會最近發佈一份《2018年中國大陸地區投資環境與產業發展調查》,有超過兩千家臺商受訪,其中針對企業未來佈局規劃這一項,仍有近3成(29.1%)臺商表示會擴大對大陸投資生產;選擇與陸資企業合資經營的則有14.1%,創下5年來新高紀錄。希望回臺投資的比例,則從2017年的7.01%下降至今年的6.42%。

這意味多數臺商不會輕易放棄大陸市場。

原因很簡單,不管是東進美國投資設廠,或是“南向”東南亞國家另起爐灶,甚至鮭魚返鄉回臺,除了必要的遷廠成本外,還得面對額外的風險與不確定性。

以鴻海為例,美國中期選舉威斯康星州州長沃克的挫敗,讓鴻海在威州的100億美元投資案可能生變。即使威州議會已經表態支援,但也難以保證新州長上任後,不會大幅削減相關的租稅與補貼優惠。再就“南向”而言,雖有政策大力支持,但大多數國家由於經濟發展程度不一,加上社會文化迥異、法規制度紊亂,使得過去在大陸的經驗難以一體適用,自然也平添諸多風險與不確定性。更不用說,回臺投資第一時間就得面臨缺水、缺電、缺工、缺地及缺人等“五缺”問題。臺當局“財政部”也不願鬆口放行租稅特赦,這都是讓臺商卻步的原因。

無可否認地,中美貿易摩擦加深臺商轉移生產基地的誘因。這些早已起心動念的臺商,原本就被經營成本與環保要求大幅提高所困,貿易摩擦無非只是壓垮駱駝的那一根稻草而已。

然而,當所有人都把焦點鎖在“東向”、“南向”及回臺時,卻忽略往內陸“西進”的選項。這或許才是臺商應確實把握的藍海。

根據統計,目前臺灣上市櫃企業獲利,有相當程度是來自於大陸的轉投資收益。光是今年第3季上市櫃企業獲利6470億元中,就有999.8億元來自大陸認列收益,比重高達15.5%。而累計前3季的大陸轉投資認列收益2442億美元,更是創下歷史同期新高。其中,若細看前3季認列大陸收益前10高的企業,可以發現,中概內需及蘋果供應鏈廠商是兩大主流。撇開蘋果供應鏈廠商不談,中概內需廠商的獲利貢獻,印證大陸近幾年的經濟結構轉型是玩真的,內需市場在政策的力拱下,商機正一波接著一波釋放出來。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指出,以內需消費及服務為主的第3級產業GDP佔比,近10年來持續成長,第2級產業GDP佔比出現下滑,顯示大陸經濟結構調整,已經出現具體成效。這無疑給有意轉移生產基地的臺商一些啟示。抓緊大陸政策的大方向,向內陸走降低經營成本,無疑也是另一種形式的生產基地移轉。若能再搭配轉型升級,從過往的代工出口模式,轉型為內需服務提供模式,相信更有機會開創出不同的藍海。

風險之所在,利益之所在。當眾人一昧地鼓吹臺商應加速撤離大陸,才能規避中美貿易摩擦的風險時,臺商或許更應反向思考,如何在既有基礎下,從外銷轉進內需市場,才能攫取更大的商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