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年前,一外国人给中国“改了”个名字,至今仍有许多人被误导

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称谓各不相同,如秦朝、汉朝、隋朝、唐朝、宋朝等等,那么在历史上,外国人又是如何称呼中国的呢?小编今天便给大家介绍一下。

数百年前,一外国人给中国“改了”个名字,至今仍有许多人被误导


“唐”,国外有些国家将华人聚居的地方称为“唐人街”,将中国人称为唐人,而“唐”则是一些国家曾经对中国的称谓之一;

“Sinian”(震旦),震旦被认为是一种中国特有的雅雀,是古印度语中对中国的称谓;

“Seres”(丝国),丝国是古希腊和罗马地区曾对中国的称谓,意为“丝的”、“丝来的地方”;

数百年前,一外国人给中国“改了”个名字,至今仍有许多人被误导


“China”(陶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欧洲贵族都以拥有一件中国的陶瓷为荣,甚至还以陶瓷的英文来代指中国;

“Chink”(清国人),“Chink”源于“Ching”,在英文的俚语中也有中国人的意思,却含有贬义,由于清末的中国是最受人欺负的国家,因此许多欧洲国家便以“Chink”来代指中国;

“掌柜”,韩国曾以掌柜一词来代指中国,意思是中国人精于算计、会做生意,但这个词在韩国有一些贬义的意思;

数百年前,一外国人给中国“改了”个名字,至今仍有许多人被误导


“契丹”,众所周知,契丹人建立的封建王朝“辽”,曾是中国最大的仇敌之一,但许多欧洲国家哪怕到了今天,仍然以“契丹”这个名字来称呼中国。

一些欧洲国家之所以会用“契丹”来称呼中国,是因为当时辽国的势力范围远达俄罗斯和欧洲东部,再加上当时的消息闭塞,欧洲人便认为契丹(辽)代表了当时的中原王朝,所以就用“契丹”来代指中国。

“契丹”成为中国的代名词还与一个人有关,此人便是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马可波罗。马可波罗在中国元朝时到访中国,回到欧洲后,他将自己的见闻写成了游记,在游记中,他一味的描述契丹(辽)是如何如何的富庶,从而使得契丹的知名度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当时的元朝,间接给中国“改了”一个名字——契丹,误导了整个世界,哪怕到了如今,世界上仍然有几十个国家(民族)将中国称为“契丹”。

数百年前,一外国人给中国“改了”个名字,至今仍有许多人被误导


除了这些称呼外,近代甲午战争后,日本还曾以“支那”这个带有蔑称的屈辱词汇来称呼中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