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健康行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政策背景

1

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2030纲要》

2016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近2万字的《健康中国2030纲要》。该纲要历史性地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要坚持预防为主”,并且首次强调“坚持共建共享、全民健康,坚持政府主导,动员全社会参与”。战略目标如下:到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健康素养水平持续提高,健康服务体系完善高效,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基本体育健身服务,基本形成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产业体系,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到2030年,促进全民健康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健康领域发展更加协调,健康生活方式得到普及,健康服务质量和健康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健康产业繁荣发展,基本实现健康公平,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到2050年,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健康国家。

2

十九大提出“健康中国战略”,“大健康”行业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7年10月18日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再次提出“健康中国战略”。报告原文:“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全面取消以药养医,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坚持预防为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

3

中国膳食营养补充剂行业发展报告(2017)发布

2017年12月14日-15日,由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膳食营养补充剂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17跨境电商政策研讨会暨膳食营养补充剂专委会工作会”在浙江杭州召开,会议期间发布了中英文《中国膳食营养补充剂行业发展报告(2017)》(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分析认为,从产业发展阶段来看,我国营养保健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普及率不及10%,远远低于美国的70%,人均消费不足20美元,也远远低于美国的101美元,未来空间巨大。以美国为例,美国膳食营养行业起步在上世纪70年代,经济水平提升和对健康重视促进行业快速发展,1970-2013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2%,远高于同时期GDP的增速。

4

中国医药企业境外并购进入加速轨道

2017年9月19日,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196.SH;02196.HK)公告称,拟出资不超过10.91亿美元(折人民币71亿元)收购印度药企GlandPharma约74%的股权,创下目前为止中国本土药企最大海外并购案。 自2017年以来,三胞集团便宣布耗资8.19亿美元收购美国生物医药公司Dendreon(创下了全资收购海外首个生物类原研药的记录)。从而拥有了后者全球首例且唯一被FDA批准的前列腺癌细胞免疫治疗药物Provenge。9月,三生制药和中信联合收购加拿大生物制药公司。6月,仙琚制药拟出资共1.1亿欧元分别收购意大利一家原料药企和一家医药销售公司。5月,人福医药宣布拟收购安思尔旗下包括杰士邦公司在内的全球两性健康产业业务资产。

根据并购投资服务平台易界发布的《2017前三季度跨境并购趋势报告》,在2017年前三季度的中国企业跨境并购案例当中,医疗健康行业占据了13%,是仅次于制造业的第二大并购热点行业,共完成了32宗跨境并购案例,超过2016年同期的21宗,涉及金额47亿美元,超过2016年同期的37.8亿美元。

5

健康管理领跑,人工智能发力大健康产业

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之后科学技术部9月21日发布《“十三五”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专项规划》,这些举措都预示着人工智能和医疗行业加速融合,一个万亿级的大健康产业即将出现。

数据显示,在过去五年中,超过90%的医院已经从纸质系统转换为电子系统。而目前中国涉足人工智能医疗的相关企业已达139家,AI+医疗概念方兴未艾。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规划的六个重点任务里分不同角度谈到了九个重点产业,分别是制造、农业、物流、金融、商务、家居、教育、医疗、健康和养老,其中医疗、健康和养老本就属于大健康产业的一部分,而制造、物流、金融、商务等与大健康产业也都息息相关,譬如医药工业也属于制造业的一部分,不少医药工业企业提出的“智造”概念就是这个意思。再譬如医药流通业的核心就是医药物流,医疗保险本身也是金融的一部分,医疗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都依赖于商务智能来提升管理和决策的效率,从规划里可以看出大健康产业在这次人工智能浪潮里无限的机遇。

总体来看,我国大健康产业发展面临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升级步伐不断加快,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健康服务需求增长,大健康产业将面临广阔的前景。

二、行业细分

大健康产业是提供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缓和性医疗商品和服务的总称,通常包括医药工业、医药商业、医疗服务、保健品、健康保健服务等领域。随着政府对“互联网+”和PPP模式的快速推进,预计未来 10年,医疗信息化、医院建设、调理康复、健康养老这四大部分将是大健康产业的工作重心。 从国际大健康产业结构来看,中国的大健康产业仍处于初创期,在产业细分以及结构合理化方面需要更大的提升和完善。下图为美国的大健康行业结构图:


浅谈大健康行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健康服务产业链主要有五大基本产业群:一是以医疗服务机构为主体的医疗产业;二是以药品、医疗器械、 医疗耗材产销为主体的医药产业;三是以保健食品、健康产品产销为主体的保健品产业;四是以健康检测评估、咨询服务、调理康复和保障促进等为主体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五是健康养老产业。


中国健康服务产业结构分布图:


浅谈大健康行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上述中美两国的健康服务产业结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在我国基础医疗占比较大(包括药品、医疗服务等)。而美国的健康服务产业支出,更多的是医疗保健。两个国家的差别在于“治疗”与“保健”,我国目前健康产业规模中占比更大的在于治疗,而美国则在于保健。

三、未来发展模式与案例

1

融贯电商模式初探

融贯电商2014年成立,自创业之初的3年时间由30人增长到400人,业务布局覆盖全国28个省,打造了服务于医药全产业链的第三方医药B2B “我的医药网”、“菲加云”、“我的诊所”、“我的康康”等业务平台,实现了基于医药产业链的“S2B2C”全流通模式,帮助流通产业各环节企业逐步实现了互联网的转型升级。目前,平台已汇聚100多家工业企业、1500家商业企业和15万家采购终端,2017年平台在线交易规模将突破500亿元。在互联网、物联网时代,作为第三方整合服务平台,融贯董事长姚晓菲女士带领团队凭借自身互联网技术与思维的应用、平台资源、运营模式等方面的优势,在药品流通行业信息化应用、医药产业全流通平台打造、医药供应链中的金融解决方案等方面一直前行,并贡献着力量。通过打造多终端、多场景的全流通产业服务平台,将行业上下游智慧的融为一体,以互联网平台为依托进行生态资源的整合。

药品流通产业各环节的企业应顺应变革趋势,加速从传统模式到“互联网+”的转型升级,在新环境中逐步实现创新和发展。融贯电商作为综合服务型电商平台,不断深化互联网的整合应用,一直在帮助行业企业从传统的批发零售商向综合服务商、智慧服务商转型,通过为行业企业提供一站式生意解决方案,提高供应链各环节交易效率,提高供应链整体决策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加快企业资金流转。融贯电商独特的商业模式和高速发展致力于助力医药及大健康产业的互联网+进程,提升药品行业供应链效率及营销效率,打造大健康产业的创新营销及服务模式新生态。

2

养老项目

①重资产投资为主的养老项目

重资产投资的养老项目一般体量较大,以社区型项目为主。受资金政策的限制,大部分险资企业投建的养老社区都是重资产投资的典型,如泰康人寿的燕园、申园、粤园、三亚海棠湾等以及计划中的蜀园、楚园等。泰康人寿作为国内最早投资养老社区的险资企业,目前走的仍是在国内一线城市和优质的二线城市大刀阔斧的拿地——建设——营销+服务的重资产投资之路。

②资产投资转型期的养老项目

经历了重资产投资的养老项目出租率不高的阵痛之后,一些企业开始谋求由重资产投资向轻资产投资转变或者轻重资产投资相结合的转型之路。

与泰康人寿不同,合众人寿在重资产投资建设了武汉、南宁、合肥、沈阳养老社区之后,开始转为收购国内外养老项目的股权。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合众人寿联同信泰资本已经在美国的13个州收购了39家养老项目(其中28个为专业护理社区和11个为独立生活项目,逾4500张床位,平均入住率超过80%,目前运营良好,属于较为成熟的项目),至此合众人寿在海外已有45处养老项目,另有11处即将进入交割阶段。

在国内,合众人寿于2016年12月底,合众人寿斥资2亿元收购了上海及南京的7所养老院(总床位超过1200张,部分养老机构入住率达90%以上,运营状态良好)。

③轻资产投资为主的养老项目

以轻资产形式投资的养老项目一般体量较小,便于资产方的进入和进出。如远洋椿萱茂在北京亦庄、双桥、青塔、北苑以及计划在海淀开设的养老公寓都是以轻资产模式投资运营的。虽然远洋是房地产开发商,但是鉴于自建养老项目的投资巨大,远洋目前运营中的养老项目房屋和土地都不是公司自有的,均是租用的。

总体来看,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养老项目在社会养老体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老年人对养老机构服务需求大、增长快、要求高与全社会养老机构数量少、增速慢、质量差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养老机构设施严重匮乏,近年来,虽政府大力提倡养老项目,但和老年人真正的需求比较起来,还是杯水车薪。

从养老项目未来的发展,未来发展将呈现两大特点:养老模式多元化(包括集中养老、居家养老等不同方式)、养老服务更具专业性(针对不同年龄、身体条件有所差异的老人,提供不同服务)。

浅谈大健康行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