鱔魚怎麼弄好吃?

一隻會飛的小蝸牛o


說到黃鱔,最好吃最喜歡吃的還是臘肉燉黃鱔,這個也是我們這邊做法最多的,從小吃的最多的,味道也是非常好的。喜歡吃黃鱔的,臘肉燉黃鱔一定要試一下。做法是非常簡單的,就是一門很常見的家常菜。

  1. 先把黃鱔處理好,去骨,洗乾淨。切成段。

  2. 然後把臘肉也洗乾淨,切成塊。

  3. 臘肉下鍋翻炒,中火翻炒。

  4. 一直到臘肉出油,焦黃。加入瘦臘肉。

  5. 繼續翻炒,等到出油差不多了,然後加入薑片。

  6. 然後加入一點花椒,幹辣椒,倒入鱔魚段。

  7. 繼續翻炒,等到鱔魚的水分炒幹,在翻炒幾分鐘,直到有香味溢出。

  8. 倒入水,大火燉開,然後改小火。

  9. 如果有自家做的酸辣椒可以加一點,酸辣的比較好吃。如果沒有就算了。

  10. 然後加入大蒜,蔥花等等。最後一點要加一點紫蘇,味道會更加的好吃。一定要加紫蘇。之後就可以起鍋了。

臘肉燉黃鱔在農村以前吃的是比較多的,只不過現在農村野生的鱔魚已經太少了,所以吃的也就少了。臘肉的話也要自家制作熏製的臘肉,味道比較香一點,外面買的臘肉沒有臘肉的香味。喜歡吃臘肉的小夥伴一定要試一下。

小伍吃吧


看到這個問題才發現,哎呀,又到吃鱔魚的季節了咧,真好!鱔魚的樣子有點嚇人,看起來跟蛇似的,怕蛇的我也怕活的鱔魚,每次看到活物都覺得有點起雞皮疙瘩,但是,把它做成吃的就好了。吃的時侯,鱔魚怕我!!!


鱔魚怎麼做好吃?我們家最常用的三種做法:1.爆炒;2.響油;3水煮。我個人覺得水煮鱔魚是最最好吃的一種。


SO,來分享好吃的【水煮鱔片】做法


我做這道菜用到的材料有:1斤鱔魚,黃豆芽大概100克左右,再來就是味料,蔥薑蒜,花椒,乾紅辣椒,郫縣豆瓣醬,料酒,醬油,胡椒等。特別說一聲,打底用的黃豆芽你也可以換其它的菜,千張啊,萵苣啊,生菜啊,小白菜之類都可以。


做法:

1、鮮活鱔魚處理好後,清洗乾淨,剁塊瀝乾水分,裝進大碗裡,加1大勺料酒和少許胡椒粉稍醃。(一般賣鱔魚的地方都會幫忙把鱔魚處理好,回家只需要清洗就好。洗的時侯可以在水中加點鹽,幫助去除鱔魚表面的粘液。)

2.黃豆芽去根清洗乾淨瀝乾水分,蔥薑蒜切末,乾紅辣椒剪成小圈。

3.鍋中放油,下乾紅椒椒圈和花椒煸炒至出香味,辣椒段變棕紅色時,將辣椒花椒盛出備用。

4.鍋中餘油再次燒熱,放黃豆芽炒熟盛出,裝進大碗裡。

5.鍋中再放點食用油,油熱後放2大勺郫縣豆瓣,用中火炒至出紅油,加蔥薑蒜末煸香,加一碗清水或高湯,大火燒開,放鹽,醬油,丁點白砂糖調味,再把步驟1裡準備好的鱔片倒進去攪散,煮到鱔片變色全熟後和湯汁一起倒入裝有黃豆芽的大碗裡。

6.最後,撒上蒜末,以及步驟3裡炒好的花椒辣椒,淨鍋燒2大勺食用油,等油燒到冒煙時淋上去,水煮鱔片就做好了。


以上,希望你喜歡,祝吃的開心~


83小鐘


鱔魚,也稱為黃鱔、長魚等,是我國特產,嚐嚐被用來作為食材進行烹飪。鱔魚最大的特點就是味美鮮嫩,難得的是身體上刺非常的少,並且肉質豐厚,味道可口,吃起來感到潤嫩和細美。從古到今,人們經常會以食鱔魚肉為樂。關於鱔魚的最佳飲食季節,一般來說多在小暑時期的前後一個月之間,在這個時間,鱔魚的肉質最為滋補美味,所以才有一種說法,叫做:“小暑黃鱔賽人參。”

那麼今天在這裡,我就為大家介紹一道江浙地方風味的菜餚,主要以鱔魚作為烹飪食材,那就是南炒鱔片。南炒鱔片,據說還和周總理有些許的淵源,當年周總理來杭州考察時候,嚐了嚐一道鱔魚的菜,在吃後提出了一些意見,後來廚師就根據周總理的意見,進行了完善,從而形成了今天所見的南炒鱔片了。

南炒鱔片,取鱔片與火腿等配料共烹而名,製作精細,鱔片經取皮劃油,腥味盡去口味鮮、嫩、軟、滑,極其富有杭州特色,地方風味濃厚,是不可多得的一道美食。

至於烹飪的方法,則如下所示:

將鱔魚切成片,與蛋清、精鹽、紹酒、溼澱粉一起放入碗中混合上漿,將炒鍋放在點好的旺火上,下油,等油溫五成熱的時候,把切好的鱔片下鍋,熟後撈出。鍋內投入蔥、姜略煸,放入火腿、筍、香菇等配料和鱔片,倒入碗中的調料略翻淋上亮油,出鍋裝盤即成。

(GSJ)


亞洲食學論壇


鱔魚有什麼營養價值?應該怎麼吃?

鱔魚的營養價值很高。有研究表明,經常攝取卵磷脂,記憶力可以提高約20%。鱔魚富含卵磷脂,故食用鱔魚肉有補腦健身的功效。卵磷脂還可以促進肝細胞的活化和再生,增強肝臟功能。鱔魚含有非常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A可以增進視力,防治夜盲症和視力減退,還可幫助糖尿病患者預防眼部併發症。鱔魚含有一種特殊物質——鱔魚素,這種物質有調節血糖的作用,加之鱔魚脂肪含量極少,因而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每100克鱔魚肉中,蛋白質含量高達17.2~18.8克,脂肪僅有0.9~1.2克,含鈣38毫克、磷150毫克、鐵1.6毫克,此外還含有硫胺素(維生素B1)、核黃素(維生素B2)、尼克酸(維生素PP)、維生素C等多種維生素。

在我國,鱔魚作為烹飪食材一直被列為魚中上品,肉細嫩,味鮮美,刺少肉厚,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的滋補性食物。因鱔魚狀如蛇,故又名長魚。清代同治、光緒年間,淮安名廚善以鱔魚做全席之宴,“兩淮長魚席”從此流傳開來。清代徐珂的《清稗類鈔》對兩淮長魚席有著詳細的記敘:“同、光間,淮安多名庖,治鱔尤有名,勝於揚州之廚人,且能以全席之餚,皆以鱔為之,多者可致幾十品。盤也、碟也,所盛皆鱔也。而味各不同,謂之全鱔席。號稱有一百有八品者,則有純以牛羊豕雞鴨所為者含計之也。”其時,淮廚治鱔多有絕妙之處,口碑甚好。長魚席中有一道“大燒馬鞍橋”,清代詩人林蘭痴曾有詩讚美:“藏時本與龜為伍,烹出偏以馬得名;解釋年來談鋏感,當筵翻動據鞍情。”

鱔魚不僅是席上佳餚,也可入藥,其肉、血、頭、皮都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本草綱目》記載,鱔魚有補血、補氣、消炎、消毒、除風溼等功效。鱔魚肉味甘,性溫,有補中益血、治虛損之功效,可治療虛勞咳嗽、溼熱身癢、痔瘻、腸風痔漏、耳聾等症。其頭煅灰,空腹溫酒送服,能治婦女乳核硬痛。其骨入藥,兼治臁瘡,療效頗顯著。其血滴入耳中,能治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滴入鼻中可治鼻衄(鼻出血),外用時能治口眼歪斜、面神經麻痺。常吃鱔魚有很強的補益功能,特別是對身體虛弱、病後以及產後之人更為明顯。

看過武俠小說的人可能都聽說過“大力丸”吧,清代醫藥學家張璐撰著的《本經逢原》中,還真有“大力丸”的配方,用熊筋、虎骨、當歸、人參等份,研為細末,加酒蒸大鱔魚取肉搗爛為丸,食後令人增氣力,可治療神疲乏力、眩暈耳鳴、腰膝痠軟、腎虛腰痛等症,提高身體素質,也能提高男性性功能。

鱔魚雖然一年四季均有產出,但以小暑前後的最佳,民間素有“小暑黃鱔賽人參”的說法。您不妨做上一道鱔魚美食,與家人共享。

推薦菜:大燒馬鞍橋

原料:鱔魚,青蒜,豬腿肉,大蒜,精鹽,醬油,糖色,蔥,姜,香油,黃酒,香醋,胡椒粉,澱粉,花生油。

做法:鱔魚宰殺洗淨切約4.5釐米段,每段剞刀2~3刀;豬肉洗淨,切成約4.5釐米的長方形厚片,待用;蔥薑切片,青蒜擇洗乾淨切絲。鍋里加水、精鹽、香醋、鱔段汆燙後撈出清洗;炒鍋上火燒熱放底油,下蔥薑片炒香,放入肉片煸炒至變色,烹入黃酒、醬油和開水煨煮;再取一鍋上火燒熱,放油,將蒜瓣炸透撈出,蒜油裡下蔥薑片炒香,放入鱔段翻炒,烹入黃酒、醬油、香醋、糖色、精鹽、胡椒粉和清湯燒煨;把肉片和鱔段合燒並收汁,用水澱粉勾芡,淋入香油,撒白胡椒粉出鍋,放上青蒜絲。

特點:成菜色澤醬紅,湯汁稠濃,鱔段酥香,風味雋永。

作者:王雲,北京烹飪協會副秘書長,中國烹飪協會名廚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

——追隨您的心聲 提供專業回答——


中老年保健雜誌


鱔魚怎麼做著最好吃,普濟多次介紹過家鄉的傳統菜譜“臘肉熬黃鱔”,仍然覺著不過癮,這次要更細緻的給大家說道這個菜,因為太好吃了,在鱔魚菜譜裡絕對的排名第一。


首先的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黃鱔就生長在魚米之鄉,出生地域之內才最好吃。高原缺水、草原沙漠或北方寒冷之地,也都可以吃到鱔魚,但是不能與豫南稻鄉相比。因為鱔魚是當地物產,自然的烹飪技藝源遠流長,登峰造極。“臘肉熬黃鱔”就是豫南古菜譜,流傳至今不走樣。

再個就是唯有當地知道鱔魚什麼季節好吃,什麼樣的鱔魚好吃,以及怎麼做著好吃。這樣對一個食材講究到極致,唯有出產地才可以做到。

鱔魚有個生理特性,小時候是母的,長大到一定程度,就變成公的了。一般的2歲前是母的,正常產卵,然後就成了公的,一直到永遠。公黃鱔長勢快,體大肉肥,營養豐富,最是好吃。最好的季節是驚蟄後的下秧時段,就要開始整理稻田。這時候,黃鱔經過一冬的休眠,正是肥虞之時,放水犁田,順帶的把田埂裡黃鱔捉到。收工回去,收拾乾淨,和著臘肉一炒一熬,再是美味不過。



菜譜:①30釐米以上長的鱔魚2斤,帶膘臘肉1斤,香蔥段、拍姜、甜酒釀適量,窩筍一根。②臘肉洗淨,整塊熬煮20分鐘,撈起切大片。鱔魚剖開摘去腸子,洗淨剁寸段。窩筍去皮,切滾刀片。③炒鍋起油,燒熱爆香臘肉炒出油,加鱔魚繼續大火翻炒。炒到鱔魚表皮帶金黃色,魚皮起泡與肉有分離,加進甜酒釀、蔥段和拍姜,翻幾鏟子加煮臘肉的湯,如果湯水不夠,繼續加開水,湯水與食材2:1為止。大火燒開,中火20分鐘左右,燉到湯與鱔魚1:1的時候轉大火收汁,加進窩筍片。收到湯與鱔魚1:2的時候,關火,可以給幾段香蔥和紅鮮辣椒點綴,出鍋裝盆上桌。

這道菜美到鱔魚段吃到嘴裡不用啃咬,上下牙輕輕咬住,往裡一吸,肉都脫離脊骨刺,乾淨利落沒粘連,鮮美無比,開口就根本停不下來。再配著燒酒和乾飯,那感覺,就是神仙。


普濟


今天我就教大家一個非常好吃的《響油鱔絲》吧,這道菜歸屬於湘菜,湘菜注重“煨”,“煨”的技藝可以說是非常的精湛,幾乎是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煨”無論是從色澤上還是在調味方面講究的是小火慢燉,原汁原味……



下面我們就來說說這道《響油鱔絲》的做法吧

所需主料:處理好的鱔魚肉300克,紅椒絲、薑絲、蔥花各少許

所需調料:鹽3克,白糖2克,胡椒粉、雞粉各少許,耗油8克,生抽7毫升,料酒10毫升,陳醋15毫升,生粉、食用油各適量

操作步驟

1:將處理乾淨的鱔魚肉切成細絲,放入碗中,加入1克的鹽、雞粉、5毫升的料酒拌勻,再撒上生粉拌勻上漿給它醃製半小時

2:鍋中注入適量清水燒開,倒入鱔魚絲焯幾下撇去血沫撈出

3:熱鍋倒油,燒至四五成熱時倒入鱔魚絲,攪散,滑一下油定型撈出備用

4:鍋中留底油,下入薑絲爆香,倒入炸好的鱔魚絲、料酒、生抽、耗油、2克鹽、白糖、陳醋給它炒勻,出鍋前再撒上蔥花紅椒絲和胡椒粉即可出鍋了



溫馨貼士

鱔魚切段時最好切上網格刀花,這樣會更容易入味,而且鱔魚揉具有補益腎精、活血補血的功效

就和大家分享到這了,喜歡的就多多支持我吧,我會給你們分享更多美食哦😊


農村小劉哥


鱔魚肉嫩味鮮,但若烹飪不得當,便大大浪費了上好食材。

關於鱔魚的經典菜式,江南一帶有一道響油鱔糊,做法很有些特色。不過響油鱔糊是蘇幫菜,蘇幫菜素以濃油重醬而聞名,若非本地人,一時半會兒並不容易習慣其口感。



所以不如試試另一道紫蘇黃瓜爆炒鱔段。

壹周君幼年時曾短暫寄居鄉間的祖母家中。祖母門前田野陌陌,魚肥鱔美。溝渠泥土中蟄伏的鱔魚,皆是野生,身體纖細靈活,比起如今菜市場隨處可見、又肥又壯的人工養殖類,看上去似乎要寒磣許多。但真正源於自然界的野物,其與生俱來的鮮,哪裡是囚於方寸天地,靠填鴨式硬塞飼料長大的同類可比。

是以直到今日,壹周君每要烹飪鱔魚,也要四處搜尋農人自捕的野生群,而非隨手從菜市場採購。



紫蘇黃瓜爆炒鱔段是一道湖南菜,其特色便是“香辣”。做法並不複雜,買來的鮮活野鱔魚(為免麻煩,最好請攤販幫忙殺好切段)清洗乾淨後瀝乾水分;黃瓜切片、紫蘇切碎;備蒜粒、薑片、小紅椒。

鍋中倒入食用油,大火燒至油溫七成熱,放薑片、蒜粒、小紅椒段爆香;後倒入鱔魚段,大火翻炒至鱔段本身水分收幹,加黃瓜片、撒適量食鹽、生抽,鱔段與黃瓜一同翻炒至黃瓜軟和,放入紫蘇,待紫蘇斷生,撒適量雞精,拌勻後關火、起鍋。

一份香噴噴的紫蘇黃瓜爆炒鱔段,大功告成。


武漢壹周






曉石60374176193


鱔魚有很多好吃的方法,江蘇菜中的梁溪脆鱔、炒軟兜等都是非常有名的菜餚,湖南的盤龍鱔、四川的乾煸膳絲也做的非常好。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創新的鱔魚的做法,韭香鱔魚

一、原料:

鱔魚肉400克,韭菜150克,土豆條200克,泡蘿蔔50克,郫縣豆瓣60克,姜米10克,,蒜米15克,蔥花20克,精鹽2克,味精2克,料酒20克,香油5克,紅油20克,孜然粉5克,胡椒粉2克,精煉油500克耗100克

二、菜餚特徵

[味感特徵]:

鹹鮮帶辣,韭香味濃,味感細膩。

[質感特徵]:

味鮮爽口,口感細嫩化渣。

[成色要求]:

色澤紅亮。

三、製作步驟

1、加工處理:將鱔魚切成5釐米長的條碼味;泡蘿蔔切成4釐米長的粗絲;韭菜洗淨切成顆粒;郫縣豆瓣剁細備用。

2、熟處理:將鱔魚入鍋油炸後撈出;土豆條油炸成熟,撈出裝人放有竹籬笆的大圓盤中備用。一蒸碗上籠大火蒸制10分鐘,翻扣於墊有粉絲的盤內。

3、烹製:鍋置中火上放油,低油溫加入豆瓣、姜米、蒜米、泡蘿蔔炒香上色,再加鱔魚、調味品和勻,燒入味至汁干時裝入盤內,撒上韭菜粒,澆上熱油即可香菜。

四、製作關鍵點

1、選擇原料新鮮、刀工處理大小均勻,。

2、注意土豆條一定成熟。

3、掌握好燒製的時間與火候,保證細嫩鮮美。

4、炒制時注意色澤變化,調味準確。

5、跑油時油溫不宜太低。

五、關鍵環節控制點

1、操作手風:刀工的動作、握炒勺的動作、端鍋的動作、菜餚出鍋的動作。

2、階段火候特徵:觀察掌握好油溫,掌握鱔魚、土豆的成熟程度;燒鱔魚控制好時間,一定細嫩;跑油時油溫不宜太低。

3、調味品的投放:注意調味品的用量,特別是豆瓣。

4、成品效果和裝盤方式:色彩紅亮,顆粒均勻。

(因為傳播知識,無任何商業目的,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之,立即刪除)


美食理想


薑汁祛腥

野筍尖燉鱔魚

初加工

將去骨大鱔魚肉500克改刀成片,加入鹽3克,料酒、生粉各5克抓勻;野筍尖300克洗淨;加工好的野筍200克切絲。

熟處理

1.淨鍋入茶油50克燒熱,下鱔魚片爆炒至起虎皮狀,烹料酒5克、醋3克使鱔魚回軟,下骨湯400克燒開,下入野筍尖、野筍絲,加鹽6克,雞粉、醬油各2克,蒜汁、薑汁各4克,白胡椒粉3克調味,小火燉入味。

2.取沙鍋一個,用野筍絲墊底,表面一半整齊擺入鱔魚段,另一半整齊擺入野筍尖,澆上原湯,淋芝麻油2克,撒香菜2克、紅椒絲1克點綴即可。野筍加工方法 野筍絲的加工品現在市場上都有銷售,大概加工過程是將小野筍去外殼,去老的一段;土灶放木蒸籠,將去殼的野筍放入木蒸籠裡,一層筍、一層鹽,筍、鹽的比例是3:1,大火將筍蒸至顏色變黃及水分蒸乾,蒸好的筍拿出,放入炭火上烘到八成幹,裝入食品袋保存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