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兵工廠 老驥伏櫪的F-15

游戏兵工厂 老骥伏枥的F-15

本文選自UCG452

大家好,“遊戲兵工廠”欄目又和大家見面了。本期為大家帶來的又是一種重型武器——美製F-15戰鬥機。F-15也是電子遊戲中的常客,本期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這種鼎鼎有名的飛機,以及它在遊戲中的表現。

F-15簡介

“這種戰機的動力和機動性達到了完美平衡,是目前最好的制空戰鬥機。”

——《皇牌空戰4》中對F-15的描述

F-15是當代最成功的第三代(俄標第四代)噴氣式戰鬥機之一,目前仍為包括美國在內的多個國家的主力戰機,而其起源則可以追溯到越戰時期。1961年,在時任國防部長羅伯特·麥克納馬拉的牽頭下,美國空軍與海軍聯合進行了TFX(Tactical Fighter Experimental,實驗性戰術戰鬥機)計劃,雖然名為戰鬥機,但計劃所設計的產品實際上是一種戰術轟炸機。

可惜該計劃最終成為一次失敗的合作:因為兩個軍種對飛機的要求不盡相同,海軍型最後夭折,只有空軍型真正投產服役。在TFX仍處於設計階段之時,一個專為空軍準備的戰鬥機研發計劃F-X被提了出來,這就是1965年10月提出的定型作戰要求書(Qualitative Operational Requirement,QOR)65-14F。

這個計劃要求飛機不僅能高速飛行,更要有出色的機動性,同時兼具多用途的作戰能力。因為在越戰期間,大部分空戰發生在視距內,甚至是機炮射程之內;而當時的美國空軍由於迷信空空導彈的威力,導致飛機在設計時偏重於更高的速度和更好的雷達,而忽視了機動性,有些飛機甚至還沒安裝機炮,因此在近距離纏鬥時非常吃虧。美國人感覺自己的飛機總是不如越南人的米格-17及米格-19靈巧,只有F-4“鬼怪”戰鬥機能和越南人的蘇制戰鬥機一戰。於是,研製一種能夠奪取制空權的新型飛機便被提上了議事日程。

這一時期,以約翰·博伊德、托馬斯·克里斯蒂及哈里·希拉剋——F-16戰鬥機的設計師——等人組成的“戰鬥機黑手黨”十分活躍,他們認為,F-X戰鬥機的設計應該以由他們創立的“能量機動”理論作為理論基石,放棄多用途,惟一的任務就是空戰,其他工作則交給別的飛機完成,並喊出了“沒有一磅重量用於對地攻擊!”的口號。

與此同時,前蘇聯也在1967年展示了他們最新型的米格-25截擊機,這種可怕的武器可以實現“雙三”指標——飛行高度三萬米,飛行速度三馬赫,由於當時美國人對前蘇聯的航空技術做出了錯誤的判斷,導致美軍認為米格-25不僅能飛高空高速,同時也是一種具有出色機動能力的超級戰鬥機。被嚇壞的美國人決定將F-X的標準修改為專用制空戰鬥機,不再要求多用途打擊能力。

1968年,美國空軍正式向各大飛機制造商發出招標邀請,要求設計一種單座戰鬥機,空戰起飛重量不超過18噸,最大飛行速度2.5馬赫,在0.9馬赫左右的速度時能保證優良的機動性,同時最大推重比可達到1。

總共有八家飛機制造商參與了競標,它們是:麥克唐納·道格拉斯(麥道,現已成為波音公司的一部分)、波音、費爾柴爾德-共和、通用動力、格魯門、洛克希德、LTV及北美洛克威爾。1968年12月,麥道、費爾柴爾德-共和及北美洛克威爾三家公司最終入圍到方案設計階段,F-X也被正式賦予了F-15的編號。

游戏兵工厂 老骥伏枥的F-15

麥道的F-X方案,與最終的F-15外形設計已經相當接近了。

游戏兵工厂 老骥伏枥的F-15

費爾柴爾德-共和F-X設計案的風洞模型,有點《超時空要塞》的風格。

游戏兵工厂 老骥伏枥的F-15

北美洛克威爾的F-X設想圖,F-16和蘇-27的既視感略強。

三家的飛機外形各有特色,麥道的設計採用了NASA為F-X設計的氣動方案,並根據空軍的要求進行了一定的修改。費爾柴爾德-共和的設計將飛機的發動機艙與機身本體分開以降低阻力,兩個部分之間則由升力體部分連接,一直延伸到尾部,能產生很可觀的升力。

北美洛克威爾則使用腹部進氣的方式,整個飛機看上去像是雙發放大版F-16,而翼身融合技術的採用,又使得飛機看上去與蘇-27有些神似——當然,無論是F-16還是蘇-27,它們都要比這幾個F-X方案晚出現。

1969年12月,美國空軍宣佈麥道方案獲勝,並正式進入研發階段,後續將分別生產20架全尺寸原型機,以及預生產型單座F-15和雙座TF-15,總共107架。單座型F-15於1972年7月首飛,此時它的編號已經正式改為F-15A;一年之後的1973年7月,雙座型F-15B也成功首飛。

F-15是一種雙發雙垂尾的重型制空戰鬥機,從外型及體量上來說,並沒有完全依照“能量機動”理論進行設計。根據“戰鬥機黑手黨”的設想,F-16這樣的單發中型戰鬥機才是最符合“能量機動”理論的飛機:重量輕、機動性好、速度快,非常適合空中格鬥。

不過重型機也有重型機的好處:首先,使用兩臺發動機顯然更保險,就算有一臺發動機壞掉,飛行員還能將飛機飛回來。其次,巨大的體量可以裝載更多的燃油、武器及電子設備。

對於單座的F-15而言,由於飛行員只有一人,雖然不會有配合默契度的問題,但也提高了對於機載電子設備的要求,很多設備必須要求高度自動化,這樣才能減輕飛行員的負擔;很顯然,更復雜的電子設備需要更多的空間來進行安裝,加上飛機還得裝備更加先進的雷達系統,身板自然也小不了。此外,F-15在F-X階段就已經確立下任務體系,除了進行制空權爭奪之外,還要執行截擊任務,這意味飛機必須擁有可觀的航程,因此也只有重型化才能實現這個目標。

游戏兵工厂 老骥伏枥的F-15

首架F-15原型機,其機翼翼尖及水平尾翼的形狀與後來的生產型仍有所區別。

由於設計方向正確,F-15成為了當時美國空軍“空中優勢戰鬥機”概念的完美體現,因此備受寵愛,甚至在設計圖階段就早早下了訂單。這是非常罕見的情況,既沒有原型機,也沒有任何競爭對手;為保證項目不會發生超支情況,美國空軍特地引入了“里程碑”制度,只有在軍方驗收合格之後,項目承包商才能獲得下一階段的資金。不過,F-15顯然是非常成功的項目,直到今天這種飛機依然是美國空軍的主力,不枉當年軍方對其的青睞及器重。

F-15主要型號簡介

F-15A/B是F-15最早的兩個型號,其中A型為單座制空戰鬥型,生產年份為1972年至1979年,總產量為384架;B型為教練型,生產年份與A型相同,總共製造了61架。雖然F-15A早在1974年便交付美空軍使用,但這種飛機最初的服役生涯並不順利,主要問題出在飛機的動力源普拉特·惠特尼F100-PW-100發動機上。

F100發動機是一種帶後燃室的渦輪風扇發動機,在當時是非常先進的。但發動機在研發時遇上了一些問題,同時美國空軍對於發動機在使用時可能會出現的狀況也預判不足,以至於F100在實際使用中故障頻發,進而導致F-15A時常處於停飛狀態,並因此獲得了“機庫皇后”的外號;普惠公司則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F100發動機的故障率控制在能夠容忍的範圍內。

游戏兵工厂 老骥伏枥的F-15

停放在馬琪機場航空博物館的F-15A。

F-15A使用的雷達是AN/APG-63脈衝多普勒雷達,具備下視下射能力,能夠從地面雜波中過濾出低空目標。這種雷達還首次搭載了可編程信號處理器,通過編程來增加新功能、兼容新武器,省去了進行硬件改動的步驟。

F-15A自身攜帶有一門M61A1“火神”20毫米加特林機炮,這門機炮被安裝在右側機翼的翼根處,彈鼓中備彈有940發。飛機的主要武器則是AIM-7F“麻雀”半主動空對空導彈(發射時的北約無線電提示代號為“Fox One”)及AIM-9L“響尾蛇”紅外格鬥彈(發射時的北約無線電提示代號為“Fox Two”),其後還分別升級成更加先進的AIM-7M及AIM-9M。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F-15A便從一線部隊中退居二線,轉而進入空中國民警衛隊(Air National Guard,ANG)服役,其國土防空的任務也被F-16所替代。

F-15B是F-15A的雙座教練型,兩者之間除了飛行員人數外幾乎沒有任何區別。F-15在設計之初便將座艙設計成單、雙座兼容的樣式,單座型座艙的後部空間主要用來安裝電子設備,只需拆除這些設備、稍微減小油箱容量、換用更大的座艙蓋就能很方便地改成雙座型。

游戏兵工厂 老骥伏枥的F-15

駐紮在麥克科爾德空軍基地的F-15B,隸屬於第123戰鬥機中隊,圖片攝於1988年。

F-15B的後座教員席視野非常好,當然,F-15的視野原本就相當好,整個座艙被安置在機身的最高處,並且十分靠前;飛行員的座位被設置得非常高,配合採用單片風擋的大型氣泡式座艙蓋,F-15可算是當時世界上視野最好的戰鬥機。但F-15B與之前的雙座戰鬥機不同,其後座並不承擔武器操作員的任務,因此無法控制機載武器系統,單純作為教練坐席。不過,F-15B的整體性能與F-15A並無太大區別。美軍曾於上世紀80年代對F-15A/B進行現代化升級,但由於整個計劃成本高昂,因此只對部分飛機進行了更新換代,絕大部分則被封存。

F-15C/D是F-15的第二代單/雙座型號,C型是在A型基礎上改進的單座制空型,生產年份為1979年至1985年,總產量為483架;D型是C型的教練型,生產年份與C型相同,產量為92架。F-15C型與A型在外觀上幾乎沒有區別,通過外觀來區分C型和A型十分困難,只能根據垂尾上的序列號來判斷。

此外,F-15C可以安裝燃料及傳感器戰術包(Fuel And Sensor Tactical,FAST),這種設備實際上是一種保形油箱,在不影響飛機整體氣動外形的情況下增加飛機油量,並能部分提高飛機的掛載能力。雖然與外掛副油箱相比,保形油箱的油量增加得不算多,但飛行時阻力更小,可以飛得更快,而且並不影響飛機再另外加掛副油箱,因此反而更加划算。不過,F-15C實際上很少安裝FAST包。

游戏兵工厂 老骥伏枥的F-15

這架編號為79-0054的F-15C很罕見地安裝了FAST包,它隸屬於第21戰術戰鬥機聯隊,圖片攝於1987年,該機據說已在2004年墜毀。

F-15C相對於A型的改進主要體現在雷達和發動機上,F-15C最初使用改進型AN/APG-63,後來有一部分換裝了改進型號AN/APG-70,這種雷達除了提高了可靠性外,還能同時追蹤14個目標,並同時對其中6個目標進行攻擊。目前F-15C裝備了更加先進的AN/APG-63(V)2及(V)3型有源相控陣雷達,擁有更強的目標追蹤能力,提高飛行員對戰場態勢的感知,而且能夠更加充分地利用武器的性能。

發動機方面,F-15C安裝的是F100-PW-220發動機,這是F-15A所用F100-PW-100發動機的改進版,雖然推力方面略微有所下降,但可靠性提高了不少。F-15C的武器配置與A型差別不大,可以發射AIM-7和AIM-9導彈,在進入90年代後,AIM-7被更先進的主動雷達制導導彈AIM-120(發射時的北約無線電提示代號為“Fox Three”)取代;此外,F-15C也能掛載航空炸彈及多種激光制導炸彈,但在使用激光制導炸彈時需要地面人員進行照射,其自身沒有引導能力。

F-15D的定位與F-15B相同,純粹是F-15C的雙座教練型,保留了C型的飛行性能,除了美軍自用外,還出口到沙特、以色列及日本等國。

游戏兵工厂 老骥伏枥的F-15

第493戰鬥機中隊的F-15D,這支中隊駐紮在著名的英國皇家空軍拉肯西斯基地。

F-15E是一種比較特別的改進型號,它是美國空軍雙重任務戰鬥機(Dual-Role Fighter,DRF)計劃的產物。1981年,美國空軍提出了一項新型作戰飛機的研究計劃,打算研製一種不需要護航及其他飛機的支援,具備獨立進行深度打擊的戰術飛機,以取代陳舊的F-111戰鬥轟炸機,這項計劃起初被稱為增強型戰術戰鬥機(Enhanced Tactical Fighter,ETF)計劃,由羅納德·耶茨准將發起,通用動力的F-16XL與麥道的F-15E參與了競標。

美國空軍甚至還曾考慮過英德意三國聯合研製的“狂風”攻擊機,但由於這種飛機的性能不達標,因此早早出局。計劃組在1981年到1983年間對參與競標的兩種飛機進行了多輪評估,最終認定F-15E獲勝。當初號稱“沒有一磅重量用於對地攻擊”的F-15,終於還是發展出了對地攻擊的型號。

游戏兵工厂 老骥伏枥的F-15

這架編號為89-0487的F-15E是第335中隊的指揮官座機,也是惟一一架擊落過敵機的F-15E,戰果為一架米-24武裝直升機。

F-15E在外形上與F-15D別無二致,但內部構造則經過了改進和加強,這也是由於F-15E的最大起飛重量高達36.7噸的緣故。由於額外安裝了不少電子設備,導致飛機的內部油箱容量縮減,因此由F-15C的FAST包發展而來的保形油箱成為了F-15E的標配。整架飛機的核心是其搭載的AN/APG-70雷達,這種雷達可以很迅速地切換成合成孔徑模式,對任務路徑的地形進行掃描,並繪製成高分辨地圖;距離目標地點越近,繪製出的地圖也越清晰,甚至可以從地圖上分辨出各種車輛。

此外,F-15E在執行任務時還會掛載馬丁·瑪麗埃塔公司生產的“藍盾”(Low Altitude Navigation and Targeting Infrared for Night,LANTIRN,低空導航及紅外夜視照準)吊艙系統,該系統分為AN/AAQ-13導航吊艙和AN/AAQ-14照準吊艙兩部分。導航吊艙裝有紅外傳感器,可將飛機前方地形以高清紅外影像的方式投射在座艙中的HUD上,飛行員可以很方便地進行夜間的低空高速飛行;導航吊艙中還有地形跟蹤雷達,一旦天氣惡劣,飛機可進行自動地形跟蹤飛行。瞄準吊艙則安裝有高分辨率紅外追蹤傳感器及激光照準裝置,強化了飛機的精確打擊能力。因此,F-15E可以攜帶併發射的對空及對地武器多達30餘種。

除了美軍自用外,F-15還有一些出口到其他國家的型號,這裡也簡單介紹一下。首先是我們的鄰居日本,從1977年起,F-15J和F-15DJ便開始在日本航空自衛隊中服役,編號中的J即代表Japan(日本)。這兩種飛機實際上就是F-15A/B型,並且在製造時就升級到當時F-15C/D型的標準,只不過F-15J/DJ型相比美軍自用型號少了一些比較重要的功能:例如安裝在左垂尾頂部的AN/ALQ-128電子戰艙,以及眾所周知的主動雷達制導導彈發射能力。儘管如此,F-15J/DJ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仍是整個亞洲最先進、作戰能力最強的戰鬥機。當然,目前這些飛機機齡普遍偏大,儘管也進行過升級,但面對亞洲其他國家,尤其是我國空軍的新型飛機時明顯已處於下風。

游戏兵工厂 老骥伏枥的F-15

F-15J型與DJ型伴飛,這兩架飛機同屬於千歲基地的空自第2航空團第203航空隊。

F-15另一個海外大客戶是沙特,早在1981年,沙特空軍就開始裝備F-15C/D型戰鬥機。1991年海灣戰爭結束後,沙特政府認為需要購買更多的戰機來提升其空軍的作戰能力;由於F-15E在海灣戰爭中表現優異,因此沙特向美國提出了F-15E的購買意向。

但在當時,即便對於美國而言,F-15E也是一種先進的新型飛機,麥道公司經過四處遊說,才在1992年底獲得了出口F-15E的批准,只不過出口型F-15E需要進行一定的降級。最終出口到沙特的F-15E降級版被賦予F-15S的編號,S即代表Saudi Arabia(沙特阿拉伯)。

游戏兵工厂 老骥伏枥的F-15

從機徽上判斷,這架F-15S應該隸屬於阿卜杜拉·阿齊茲國王空軍基地的沙特皇家空軍第3聯隊第92中隊。

F-15S幾乎在所有方面的性能都進行了“縮水”,堪稱F-15E所有出口型號中最差的一種。不過,不差錢的沙特人在2011年又向美國採購了80餘架更先進的F-15SA(Saudi Advanced,沙特先進型)戰鬥機,並將對現有的全部F-15S戰機進行升級,合同履行完畢後,這兩種戰機都將成為F-15系列中最先進的型號。

說到F-15的海外用戶,就不能不提到以色列,1982年黎巴嫩戰爭中著名的貝卡谷地空戰中,正是以色列空軍用87∶0的神話般戰績,讓F-15和F-16兩種戰機名聲大噪。F-15戰鬥機進入以軍服役,可以追溯到1977年;而以軍擁有的F-15型號則包括全部A/B/C/D四型,以及F-15E的另一種出口型——F-15I,I代表Israel(以色列)。F-15I從性能上來說與美軍自用的F-15E相差不大,但機上不少設備根據以色列的需要進行了定製,更換為以色列自己生產的部件。

游戏兵工厂 老骥伏枥的F-15

與以軍其他飛機一樣,F-15I也塗著漂亮的沙漠迷彩。所有的F-15I均隸屬於著名的第69“重錘”中隊。

最後要看到的兩種海外型F-15同樣是在E型基礎上改裝的,分別是銷往韓國的F-15K(K代表Korea)和銷往新加坡的F-15SG(S代表Singapore)。這兩種F-15E改進款的性能及配置均優於美國自用的型號,是目前在服役的F-15系列戰機中最先進的兩種。

游戏兵工厂 老骥伏枥的F-15

駐紮在大邱空軍基地的韓國空軍第11聯隊裝備著全部59架F-15K。

游戏兵工厂 老骥伏枥的F-15

這架F-15SG隸屬於新加坡空軍第149“獵鷹”中隊,其駐地是巴耶利峇空軍基地。

F-15的缺點

F-15作為一種著名的戰鬥機,要說一點缺陷沒有也不可能,但它畢竟是上世紀70年代的產物,設計上具有一些歷史的侷限性也是很正常的。比如說,當年對於高速截擊的刻意追求,導致飛機在某些部分的設計過於複雜,影響了飛行性能。同時,F-15的外形還是典型的第三代戰鬥機外形,並未採用隱身技術,因此也稍顯過時。但總體而言,F-15是一種設計成功的飛行器。

F-15與遊戲

F-15通常出現在各種飛行模擬類及空戰射擊類遊戲中,動作射擊及策略類遊戲中也偶有露面,但有登場的遊戲大約不會很多,可能在20個左右。

皇牌空戰 零 貝爾肯戰役

既然是戰鬥機,那麼我們首先要看到的就是一部空戰射擊題材的遊戲——《皇牌空戰 零 貝爾肯戰役》,這部PS2時代晚期的精品佳作無論在劇情、系統、畫面還是音樂方面都達到了“《皇牌空戰》系列”的巔峰。遊戲採用了獨特的敘事方式,通過曾經的敵人們的描述,讓玩家們瞭解主角Cipher的過往戰績;而Cipher本人始終未在遊戲中露面,也沒有任何一句臺詞,玩家們需要在腦海裡通過想象來勾勒出他的形象,因此在不同玩家眼裡,Cipher的形象也不盡相同。

除了主角Cipher外,遊戲還成功塑造了一名重要的配角,這就是Cipher的搭檔、王牌飛行員拉里·福爾克——當然,他更為人熟知的名字是“片翼妖精”。根據遊戲的故事背景設定,在遊戲劇情開始前的一次戰鬥中,拉里駕駛的F-15C戰機右邊機翼被敵人擊毀,他憑藉過硬的技術將只剩半邊機翼的飛機飛回了基地。之後,他便將自己座機的右側機翼塗成紅色,以紀念這次驚險的飛行。實際上,在現實中也有這麼一位飛行員,勇敢地將只剩半邊機翼的飛機飛回了基地,這就是著名的1983內蓋夫撞機事件。

游戏兵工厂 老骥伏枥的F-15

Cipher和“Solo Wing”,兩架F-15C比翼齊飛,兩機同時也是遊戲的封面機。

1983年5月1日,以色列國防軍空軍在內蓋夫的沙漠地區上空進行日常的空戰模擬訓練,參訓雙方是2架F-15D戰鬥機和4架A-4攻擊機。其中一架來自第106中隊的F-15D(編號957)與一架來自第116中隊的A-4在空中相撞,A-4的飛行員當即跳傘,而F-15D前座的飛行學員吉夫·內迪維此時還沒明白過來怎麼回事,只覺得飛機震動得很厲害。

在得到無線電通許提示之後,吉夫才直到自己的飛機與A-4發生了碰撞,此時,飛機後座上的教員耶霍亞·蓋爾提醒他趕緊跳傘,但吉夫認為自己可以控制住飛機,因此他打開發動機加力,並以高於標準著陸速度兩倍的、接近500公里的時速成功迫降在拉蒙空軍基地;直到落地後,吉夫才驚訝地發現自己飛機的整個右側機翼已經被完全撞毀,飛機僅憑左翼完成了迫降。吉夫後來在接受採訪時也承認,如果早知道飛機的整個機翼被毀,他會直接選擇彈射逃生。

游戏兵工厂 老骥伏枥的F-15

內蓋夫事件中的主角,綽號為“Markia Shchakim”的F-15D,隸屬於以色列空軍第106中隊。

回到《皇牌空戰 零 貝爾肯戰役》,F-15C是遊戲中的主角座機,除了能夠發射空對空導彈外,還能投擲航空炸彈,這些與現實中的情況也是吻合的。只是遊戲中直到完成第9個劇情關後才能將這一主角機解鎖,而此時玩家已經用上了性能和武裝更加優秀的蘇-37,F-15C此時出現就顯得有些雞肋了;況且遊戲後期還有更好的F-15S/MTD可以解鎖,導致F-15C這一主角機地位反而有些尷尬了。

F-15在《皇牌空戰 零 貝爾肯戰役》中的總體評價:

還原程度 ★★★★★

威力表現 ★★★☆☆

入手速度 ★★★☆☆

綜合得分 ★★★★☆

COD 現代戰爭2

F-15C在遊戲界最令人哭笑不得的一次出場,大概就得算《COD 現代戰爭2》了。F-15C在這部作品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表演,要數遊戲劇情模式的第10關“古拉格”,玩家需要在這一關前往營救被關押在古拉格監獄的普萊斯上尉。

F-15C在這次行動中負責SEAD任務(Suppression of Enemy Air Defenses,壓制敵方防空火力),這就有些尷尬了,因為F-15C還是以制空任務為主的飛機,只能進行簡單的、投擲炸彈的對地任務;摧毀敵軍防空導彈的任務必須依靠反輻射導彈,但F-15C並沒有發射這類導彈的能力,F-16才是這項任務的首選。

更讓人大跌眼鏡的是,遊戲中F-15C用來進行對地攻擊的,竟然是掛在機腹掛點上的AIM-7空對空導彈!而且發射時的無線電提示呼號使用的還是本該用於AIM-120的“Fox Three”,實在令人無力吐槽。按照北約規定,發射反輻射導彈時的無線電提示呼號應為“Magnum”,把空空導彈的呼號用在空地導彈上,也算是一種創新吧……

游戏兵工厂 老骥伏枥的F-15

《COD 現代戰爭2》中的F-15C。

《現代戰爭2》中的F-15C建模看上去倒是十分準確,各項細節還原得比較到位。雖然無論是劇情模式還是多人模式都無法直接使用,但作為多人模式連殺獎勵的一部分,在完成6次連續擊殺後,三架F-15C會以“精確空襲”的連殺獎勵模式出現,將集束炸彈投擲到玩家制定的地圖方位,殺傷力非常可觀——前提是目標地點有敵人活動,否則也是白搭。

F-15在《COD 現代戰爭2》中的總體評價

還原程度 ★★★★★

威力表現 ★★★★★

入手速度 ☆☆☆☆☆

綜合得分 ★★★☆☆

鷹擊長空

最後我們再來看一個空戰射擊遊戲,來自育碧公司的《鷹擊長空》。《鷹擊長空》是由育碧布加勒斯特、育碧基輔及Gameloft三家制作、於2009年推出的一部空戰題材射擊遊戲,從遊戲類型上看,該作是“《皇牌空戰》系列”的直接競爭者。

遊戲中收納了多達50餘種作戰飛機,機庫陣容堪稱華麗。遊戲首次引入了“特技飛行”視角,在這個視角下,玩家可以駕駛飛機完成各種複雜的機動動作,這些機動動作除了花哨好看外,在空戰格鬥中也能起到一定作用。不過《鷹擊長空》最知名的並非其遊戲劇情、系統,而是PC版那些花樣繁多的玩家自制皮膚。

游戏兵工厂 老骥伏枥的F-15

你可以將喜愛的飛機塗裝更換成各種樣式。

玩家可以通過自制或網絡下載到各種民間MOD,可以替換遊戲中各種戰機的塗裝皮膚;動手能力足夠強的,甚至可以直接替換遊戲中的建模,如下圖中的戰鬥妖精雪風,就是替換了遊戲中的蘇-27模組。儘管《鷹擊長空》這個遊戲本身比較一般,但通過MOD替換皮膚和建模反倒成為了一種新的樂趣。

游戏兵工厂 老骥伏枥的F-15

也可以直接替換掉遊戲中的模組。

遊戲中的F-15C可以在完成了第10個任務結束後解鎖,但與《皇牌空戰 零 貝爾肯戰役》類似,性能更加優異的F-15 ACTIVE早在第4個任務結束後便可解鎖,使得這種飛機在《鷹擊長空》中的地位也比較雞肋。

F-15在《鷹擊長空》中的總體評價

游戏兵工厂 老骥伏枥的F-15

F-15目前已在美軍及其他使用國服役了30餘年,算得上一種高齡的戰鬥機;由於F-22戰機高昂的價格,F-15將繼續以較大規模繼續保留現役,預計將服役至2030年左右。同時,新型號的F-15戰機也在研製當中,除了為沙特准備的F-15SA外,還有卡塔爾訂購的F-15QA;美軍在今年也對更加先進的單座戰鬥機F-15X表現出興趣,前景一片光明。好了,本期遊戲兵工廠到這裡也告一段落,讓我們下期再見。

游戏兵工厂 老骥伏枥的F-15

在最新的UCG454中會有最新一期“遊戲兵工廠”的精彩內容。

游戏兵工厂 老骥伏枥的F-15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前往微店購買本書。

游戏兵工厂 老骥伏枥的F-1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