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市委書記劉曙光到我市指導抗災減災工作

潍坊市委书记刘曙光到我市指导抗灾减灾工作

潍坊市委书记刘曙光到我市指导抗灾减灾工作
潍坊市委书记刘曙光到我市指导抗灾减灾工作

濰坊市委書記劉曙光到我市指導抗災減災工作

全力打好打贏抗災減災攻堅戰

確保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潍坊市委书记刘曙光到我市指导抗灾减灾工作

8月24日,濰坊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劉曙光帶領市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到我市看望奮戰在抗災減災一線的基層幹部群眾,瞭解災情和抗災減災工作進展,並與大家共同探討下步做好抗災減災和災後重建工作。他強調,抗災減災和災後重建是當前全市的中心工作,要加強領導,統籌協調,科學組織,有序推進,全力打好打贏抗災減災攻堅戰,確保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限度。市委常委、秘書長劉建國及我市市委書記韓幸福,市委副書記、市長鞠立強,市委副書記葛英煜,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宋正樹,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魏林卿,副市長丁法劍參加活動。

潍坊市委书记刘曙光到我市指导抗灾减灾工作
潍坊市委书记刘曙光到我市指导抗灾减灾工作

當日下午,劉曙光直接深入我市受災最嚴重的王墳鎮瞭解災情和抗災減災情況。在受災現場,當聽到我市受災企業勇於面對,正在加緊開展清障清淤、開展生產自救時,劉曙光給予充分肯定。他說,災害無情人有情,黨委政府、社會各界十分關注關心受災群眾生活和受災企業自救重建,要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大力弘揚扶貧幫困、互幫互助、同舟共濟的優良傳統,確保把群眾的生活保障好,決不允許有一名群眾因災生活得不到基本保障。要大力發揚自強自立、不怕困難、愈挫彌堅的進取精神,組織企業和群眾開展生產自救互救,做好恢復生產的各項工作。在王墳鎮王墳村西頭橋涵恢復現場,劉曙光強調,災區道路、橋樑、水、電等公共設施要落實責任,限定時間,保證質量,儘快恢復,以保證群眾正常生產生活條件。當聽到王墳村黨支部帶領群眾主動開展自救互救、村民情緒穩定、各項工作井然有序時,劉曙光稱讚他們在關鍵時刻發揮了黨員幹部的模範帶頭作用。隨後劉曙光主持召開座談會,認真聽取我市關於防汛、群眾轉移、抗災減災等工作彙報,對在抗洪及防災減災一線作出重大貢獻的基層幹部群眾表達敬意,對我市前期的防洪與抗災減災工作給予充分肯定。他說,青州市工作措施得力,組織有序,洪水來襲之前,及時將群眾安全有序轉移;大災面前,幹群情緒穩定,團結向上克服困難,對下步恢復重建都充滿信心。這期間,鎮、村基層的同志經受了考驗,發揮了重大作用,作出了突出貢獻。

潍坊市委书记刘曙光到我市指导抗灾减灾工作潍坊市委书记刘曙光到我市指导抗灾减灾工作

劉曙光指出,災害發生後,國家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緊急向我市調撥救災應急物資、撥付災害救助資金;省委書記劉家義和省委副書記、省長龔正分別作出重要批示,22日晚上劉家義書記在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讀書班舉辦期間連夜來濰坊市,查看暴雨災情,看望慰問受災群眾和奮戰在防汛救災一線的幹部職工,指導搶險救災工作;省防總常務副總指揮、副省長於國安兩次來濰坊檢查指導抗災減災工作。面對災情,濰坊市委、市政府快速反應,積極應對,把工作重心迅速轉移到抗災減災上來,立即召開市委常委會議、市政府常務會議作出系統安排,各項措施有序有力,保障了防洪和抗災減災工作有序開展。

潍坊市委书记刘曙光到我市指导抗灾减灾工作
潍坊市委书记刘曙光到我市指导抗灾减灾工作

對做好下步抗災減災和災後重建工作,劉曙光強調,要擔當作為抗災減災,全市各級黨委、政府和每一名共產黨員、共青團員都要自覺擔負起抗災減災的責任、履行抗災減災義務,切實完成好應該擔負的職責和任務;要與群眾一起抗災減災,各級黨委、政府和廣大黨員幹部要真心體諒群眾、深入瞭解群眾,熱心幫助群眾、正確引導群眾,與群眾一條心、一股勁、一個目標,一起幹;要提高效率抗災減災,統計好底數,謀劃好措施,落實好責任,調度好進展;要科學組織抗災減災,強化統籌規劃,提升專業化水平,做到忙而不亂、蹄疾步穩、注重質量;要依法依規抗災減災,按照法定標準、法定程序做好相關工作,依法加強災區及物資資金管理,確保社會和諧穩定;要廣聚資源抗災減災,加大政府投入,爭取上級支持,鼓勵社會各界奉獻愛心,支持群眾自救互救,同時要注重以經營鄉村的理念,盤活村莊現有資源,提高災後重建水平;要齊心協力抗災減災,加強黨的領導,強化市抗災救災指揮部統籌協調作用,強化相關部門責任,突出領導幹部帶頭,發揮黨員、團員先鋒模範作用,組織廣大群眾積極開展抗災減災、災後重建,形成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強大合力。

潍坊市委书记刘曙光到我市指导抗灾减灾工作潍坊市委书记刘曙光到我市指导抗灾减灾工作
潍坊市委书记刘曙光到我市指导抗灾减灾工作

劉曙光對當前急需做好的工作作了具體安排。他要求,要加強輿論引導,弘揚主旋律,打好主動仗,形成積極向上的輿論氛圍;要加大對潛在隱患的排查力度,嚴防發生次生災害;要全力保障好受災群眾基本生活,確保有飯吃、有衣穿、有臨時安全住處、有乾淨水喝、有醫療服務;要明確嚴格的時間表,落實責任人,確保水、電、路、橋、通訊等基礎設施儘快恢復;要保障受災地區的基本公共衛生和社會公共安全;要有序組織受災企業、群眾積極開展自救互救和災後重建工作;要統籌好救災物資和裝備的協調調度,最大限度滿足災區和群眾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