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賈躍亭的私心一步步將FF推向深淵


揭秘:賈躍亭的私心一步步將FF推向深淵

紛擾多時的Faraday Future(簡稱FF)糾紛陷入僵局,到底真相如何?種種跡象表明,FF創始人賈躍亭或是造成當下FF困局的始作俑者,其對個人利益的執念,反而讓他一次次錯失翻身的機會。恆大也根本沒有想控制FF的想法,而是在從一開始就一直支持FF發展。小編試圖還原這場跌宕複雜的博弈。

揭秘:賈躍亭的私心一步步將FF推向深淵

恩將仇報接連起訴恆大

2018年6月,風雨飄搖的FF終於等來了金主——許家印。恆大健康與FF的20億美元協議落成後,8億美元隨即劃到FF賬上,此後,FF91的量產計劃被迅速推進。只是不到2個月,他花光了恆大8個億美元,在人們等待FF2018年底量產倒數的第三個月,賈躍亭再次要求恆大付款,未達到條件,即將恩人恆大送上香港仲裁中心,要求徹底將恆大趕出FF。2018年11月12日,賈躍亭再次向香港國際仲裁庭提出緊急仲裁申請,要求剝奪恆大的資產抵押權。此前,緊急仲裁員已經駁回了合資公司提出的公司時穎公司資產抵押權。短短2個月,賈躍亭接連2次起訴恆大,賊喊捉賊的把戲一直不停上演。

雖然恆大成為FF的第一大股東,但其對賈躍亭還是充分信任與放權,這體現在:一是同意保留時穎此前授予賈躍亭的10:1特別投票權,讓賈躍亭繼續作為FF實際控制人,即控制董事會,又牢牢掌控FF的經營決策權。二是恆大並不參與FF的運營管理。

即便恆大集團總裁夏海鈞兼任FF的全球董事長,但由於其全面負責恆大集團的運營,無暇顧及FF的管理,實際上恆大委派到FF的只有一個出納員,只負責最基本的出納工作,而且協議已約定即便出納員不簽字,七天後也會視為同意付款,也就是FF的資金使用權全由賈躍亭掌控。

尤為值得注意的是,當時賈躍亭已經深陷個人信用危機,甚至可謂聲名狼藉,恆大依然選擇了入股並放權,許家印“要把世界頂尖新能源技術引入中國”的決心可見一斑。

而對於廣大的FF員工而言,恆大的投資讓FF避免了大面積裁員,他們的薪酬和待遇等員工權益也從朝不保夕重新得到了保障。至於近日有部分自稱FF股東的員工起訴恆大,稱恆大會導致其失去工作和相關權益,無疑是在顛倒黑白,很有可能是賈躍亭幕後操控。

揭秘:賈躍亭的私心一步步將FF推向深淵

FF中國三大困局

由於賈躍亭多次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而恆大在國內資本市場的良好信用紀錄,為了滿足FF在中國發展的資金需求,恆大在合作後積極協助FF開展融資工作。但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恆大發現賈躍亭一直隱瞞了重要的信息,這些信息對FF在中國融資有巨大不利影響。

這些信息包括賈躍亭作為樂視股東時違反了關於返程投資的法規(外管局37號文),因此FF中國的外匯賬戶被凍結。這導致了恆大投入到FF的資金無法在中國結匯用於支持FF中國業務的開展,甚至連員工的薪酬也無法發放,時至今日仍只能靠恆大的無抵押借款維持運營。

更大的問題來自政府部門和金融機構對賈躍亭的不信任態度。多家銀行明確表示,無法接受FF實際控制人為賈躍亭,作為多次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的賈躍亭,在中國還有大量的債務,只有賈躍亭轉讓股份並不再作為FF實際控制人才能獲得融資支持。政府相關部門也明確表示,建議股東方考慮調整賈躍亭CEO職務,希望恆大能以自身的品牌、信用和影響力,解決FF在中國區面臨的問題,推動FF相關業務在國內的發展。

據瞭解,一家參與洽談的銀行在現場就明確表示:“只要賈躍亭還佔有FF股份,就不可能融資。如果要融資,賈躍亭的股權就必須轉出去,FF不能有他的股份,更不能讓他控制FF。”

一份政府來函也顯示了其對賈躍亭持不信任的態度:“賈躍亭這位失信被執行人依舊擔任著FF的CEO,這給FF中國業務和項目帶來極其負面的影響。因此,這會破壞政府機關對該項目的支持力度,建議股東方調整他的CEO職位。”

融資工作的不順利,讓恆大充分認識到FF中國面臨三座大山,想要發展就必須儘快解決:

一是FF中國在國內的外匯賬戶被凍結,無法結匯;二是FF中國基本上不可能在中國取得金融機構的融資;三是因為FF實際控制人賈躍亭本人繼續不斷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以及由此引起了持續的負面新聞,FF想要獲得相關的政府政策支持十分困難。

繼續信任賈躍亭

雙方合作的前期可謂氣氛融洽,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甚至帶領高管團隊赴位於洛杉磯的Faraday Future(FF)總部進行了視察。據媒體報道,美國當地時間7月13日,許家印一行在賈躍亭的全程陪同下參觀了FF總部的生產製造、電氣實驗室、動力總成、電池電控、設計工作室、車輛安全、車聯網、自動駕駛等核心研發部門,雙方並就公司未來發展進行了研討交流。

但當恆大向賈躍亭反映發現的問題以及希望共同研究解決這些問題時,賈躍亭當即表示恆大提前支付的8億美元已用完,要求恆大再提前支付7億美元,才能讓FF91在2019年3月31日前量產。

恆大隨後的決定證明了其根本不像賈躍亭所言“要奪FF控制權”,恆大在當時很果斷地就同意了賈躍亭的要求,願意繼續信任並支持賈躍亭,提前付款以儘快解決中國區問題。因為恆大知道,如果不及時解決中國區問題,就會失去龐大的中國市場,那即便FF91如期在美國實現量產,對於FF的發展是毫無意義的,恆大“要把世界頂尖新能源技術引入中國”的計劃更是無從談起。如果恆大真要奪控制權,大可繼續堅持執行原協議,只需等到明年一季度賈躍亭完不成量產承諾,屆時投票權自然反轉從而拿到控制權,賈躍亭的臆想可謂漏洞百出。

基於這種信任以及對中國市場的重視,恆大同意考慮再提前提供7億美元,並同意取消FF81車型量產的里程碑考核,以及同意解除“36個月若賈躍亭不能回到中國的FF辦公室履行CEO職責,則10:1投票權將反轉”的條款。但FF必須解決外匯賬戶被凍結的問題,並實現國內可融資,徹底解決FF中國的困境。

基於這個共識,雙方展開深入洽談,重點內容包括採取措施解凍賬戶、實現融資,同時考慮到賈躍亭不願回中國,建議委任彭建軍管理中國區業務,以更好調動恆大資源協助解決中國區困境。

在談判過程中,賈躍亭一方主動提出,由賈躍亭轉讓其所持有的FF股權予第三方。其認為,此舉足以向有關部門證明他不再是FF的實際控制人,從而解決中國區面臨的問題。

經過商討後,雙方隨後簽訂了補充協議。協議的核心內容,是雙方約定在簽訂協議的30天內,賈躍亭將其持有的FF股份轉讓給第三方,並應提供令相關政府機關和金融機構滿意的證據。

然而在實際的操作中,賈躍亭只是將股份交由一個24歲的年輕女性Lian Bossert代持,該女性已被證實為賈躍亭美國業務代理人鄧超英的女兒,也就是說賈躍亭仍為FF的實際控制人。

賈躍亭此舉是否如他所料足以解決中國區的問題?據瞭解,相關政府機關和金融機構研究了賈躍亭提交的證明文件後,無一例外,均對賈躍亭的轉股行為提出質疑。其中一個例證是,一份政府函件表示,賈躍亭此次轉股需要提供更多的證明文件,以評估其是否仍實際控制FF。

換言之,賈躍亭雖然以代持方式營造了轉股的假象,其作為FF實際控制人的事實依然客觀存在,這並未令政府機關和金融機構滿意。直接的結果是,直到現在FF的外匯賬戶仍未解封,政府的產業支持政策也難以落地,金融機構的貸款更是分文未放。不難看出,恆大提前支付7億美元的先決條件並未達到。

揭秘:賈躍亭的私心一步步將FF推向深淵

恆大讓步與賈躍亭的算盤

按FF發展的整體設想,FF中國是最重要的生產基地和銷售市場,FF美國是技術研發地,二者缺一不可。但如今FF中國遲遲未能打開局面,FF美國也因賈躍亭驚人的燒錢速度而陷入資金荒——FF在中美兩地竟然同時走到了瀕臨崩潰的境地。

為了打破困局,今年9月恆大再一次以最大的誠意向賈躍亭提出了新的資金替代方案:恆大願意在2018年提供7億美元投資款用於支持FF美國的運營,此外還願意提供5年期的5億美元貸款用於FF中國,以解決國內的資金困境,且年利率為7.8%,較恆大自身的融資成本要低——加上此前已提前支付完畢的8億美元,意味著恆大在2018年一年時間裡就將向FF支付20億美元,這個數字等於原計劃分三年支付的投資額。而從總額看,也意味著恆大將向FF總投資達25億美元(其中20億美元入股、5億美元貸款),較原計劃進一步增加了支持力度。

5億美元的貸款並非小數目,而且恆大作為上市公司,不得不考慮上市公司股東的利益。因此恆大基於最基本的商業原則,要求以FF香港及FF中國的股權作為貸款抵押。

眾所周知,電動汽車行業可謂2年定成敗,如果恆大真如賈躍亭所說“要吃掉FF”,就不會同意提供期限長達5年的貸款,而且利率遠低於自身的融資成本。不過賈躍亭仍然將之解讀為“霸王條款”。

事實上,賈躍亭將此次恆大的所有建議與看法都成為“霸王條款”,包括恆大認為FF知識產權應在FF集團內部自由流動,FF中國有權使用FF的技術。最終,賈躍亭拒絕FF在美國研發的技術在中國使用。

恆大在這次談判中還有更大的讓步,甚至同意將FF91量產的里程碑考核從2019年3月31日推遲至2019年6月30日,但恆大的巨大讓步並沒有打動賈躍亭,雙方最後並沒有簽訂協議,賈躍亭不僅拒絕FF美國與FF中國共享技術,甚至提出20億美元的投資款只能用在美國,並堅持要求FF中國必須先經過他同意才能進行超過5億元的融資。這基本意味著許家印將世界最先進新能源汽車技術引入中國的夢想破滅,賈躍亭已經觸碰到了許家印底線。在這次談判破裂後,恆大才首次提出要撤換CEO。

不難看出,恆大在合作伊始就對賈躍亭都是抱著信任與支持的態度的,也從來沒有想要從賈躍亭手上搶過FF。同樣的,恆大若真想奪控制權,就不會主動提出資金替代方案,只需等賈躍亭里程碑考核失敗。恆大的每一個動作顯然都是想幫助FF度過難關,無奈賈躍亭總是將善意曲解為惡意,百般阻撓,FF也由此在困境中越陷越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