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柴榮主張先解決契丹,而趙匡胤要後解決契丹,兩個人誰更正確?

秋天的紅葉882


在當時的歷史情況下,我認為周世宗柴榮的“先北後南”的戰略和宋太祖趙匡胤“先南後北”的戰略都是符合各自國情的。現代很多的主流觀點都認為周世宗柴榮北伐優先的策略是正確的,這個可能是“毋庸置疑”的。但宋太祖趙匡胤的先平定南方的戰略不一定就是錯的,我覺得符合當時的歷史條件,大方向沒有錯。只是二人都去世的太早,柴榮是北伐中,而趙匡胤是剛準備北伐。所以,孰是孰非結果難料,只能靠史料進行分析了。下面分別分析一下二人的統一戰略。

(周世宗柴榮)

一、周世宗柴榮“北伐契丹”戰略分析

在統一的問題上,周世宗柴榮並未完全遵循“先南後北”的戰略,他在攻佔南唐後便揮師北上直取契丹,誓在奪回被後晉石敬瑭割讓的燕雲十六州。這次徵僅42天,柴榮就佔領燕南各州,然而在大軍逼近幽州時,柴榮病倒,大軍班師。作為一個改革的少數民族政權,特別是從石敬塘手裡得到了中原王朝的屏障燕雲十六州後,就變得相當強大。

後周世宗時期,契丹已經平靜的發展了幾十年,這樣一個處於上升期的政權,消滅它當然是越早越好。柴榮早已嗅到了這樣的戰機,在後周不斷對北漢用兵,還多次在攻佔北漢城池後,順便要捎帶上契丹一起揍,奪回了燕雲多座城池。不得不說周世宗柴榮在這一戰略的決策上是高瞻遠矚的。可惜,柴榮英年早逝,未能實現自己的戰略計劃。

(宋太祖趙匡胤)

二、宋太祖趙匡胤“先南後北”戰略分析

趙匡胤建立宋朝時,北有契丹,南有大理、藩鎮割據各部。“先南後北”戰略是在北伐後漢遇挫後製定的,當然收復燕雲十六州也就此擱淺。當時的北漢已搖搖欲墜,完全依靠契丹的支援勉強存活,契丹內部當時也是有矛盾的,國力也有所下降,其實這個時期是北伐的最好時期,但前提是燕雲十六州的收復。

大宋開國,政權還不穩定,經濟方面也不寬裕,如果死扛契丹,勝則大宋一勞永逸,敗則可能大宋就此滅亡。宋太祖的“先南後北”戰略是符合當時國情的,先消滅南方藩鎮割據各部,等經濟充實了,再進行北伐。在趙匡胤的治理下,北宋出現的盛世“建隆之治”,此時各方面條件都已滿足北伐契丹,可惜的是宋太祖突然間的撒手人寰。所以,此戰略本身是合理的,宋朝後來屢戰屢敗是有多種原因的,戰略本身沒有錯。

周世宗柴榮和宋太祖趙匡胤都是我們歷史上有名的皇帝,歷史評價都很高。大宋是在後周的基礎上建立的,取得了大宋王朝的基業。二位皇帝的統一戰略都沒有大的問題。個人認為,如果柴榮沒有抱病而死,歷史將有另一個面貌。

(契丹王室)


野史也是史


從對皇帝決策的要求看,柴榮(當時應該叫郭榮)是正確的,是一流皇帝的決策,而趙匡胤的決策就是二流皇帝的水平。後周顯德元年(954年),柴榮即皇帝位,北漢劉崇親率三萬人馬,又借了契丹一萬騎兵,共四萬人馬進攻後周。柴榮得報,準備親自統帥軍隊予以迎擊。滿朝文武尤其是文官們堅決反對出征,尤其反對柴榮親自出徵。柴榮說,李世民能夠名垂青史,就是每次都親臨戰陣。結果,歷史上最著名的滑頭馮道竟然頂撞說,不知道你能不能做唐太宗?柴榮講,我們的兵力強,可以像大山壓鳥蛋嘁哩喀喳擊敗北漢。馮道又挖苦說,不知道你能不能做大山?因為,此時的馮道百分之百認為,柴榮出征,必敗無疑。加之柴榮此前在郭威宮中生活,郭威給安排的是管理家務,或做些不與軍旅想幹的事兒,他認為柴榮沒有什麼能力。所以,破天荒地與柴榮唱對手戲。但柴榮態度堅決,擯除一切異議,堅持帶兵出擊。在高平和北漢軍相遇,雙方接仗時,柴榮的後軍還沒有到達,大家就有些擔心,但柴榮志氣高揚,親自率領中軍精銳臨陣,左手邊趙匡胤,右手邊張永德。然而,柴榮東邊的右路軍與北漢軍稍有接觸,騎兵就逃跑了,留下步兵便投降了北漢。柴榮居高一看,很是憤怒,冒著飛石箭雨親自向前衝,趙匡胤、張永德熱血噴張,兩人如老虎出籠,各率兩千人馬,直前不顧,趙匡胤一騎馬衝在最前,遇馬馬倒、遇人人亡。不要說北漢兵,就是契丹兵,看到如此的殺法,心中大怯,節節後退,正在這時,柴榮的後軍人馬趕到,立即投入戰場,北漢、契丹聯軍全線大敗,劉崇晝夜逃跑,一直逃到晉陽才定下神來。此一仗,奠定了柴榮在後周的皇帝地位,滿朝文武由對柴榮的信服轉為佩服。柴榮的大計,先解決北漢,其實也就是契丹問題,再回過頭來解決南方的小朝廷。丞相王溥認為先解決南方問題,佔有了江南財賦,國力上升,再解決北方問題。那時趙匡胤唯柴榮馬首是瞻,還沒有發表自己不同意見的機會。柴榮否決王溥的意見,認為不解決北方問題,南方問題解決了也意義不大,柴榮更相信軍隊的實力作用。可惜,天不假年,柴榮英年早逝。柴榮去世後,趙匡胤利用北漢威脅搞了陳橋兵變,而戰略上卻採用的是王溥的主意,先南方,後北方。可惜他也是天不假年,去世偏早,繼位的趙匡義,其膽略氣魄,不及其兄,遑論與柴榮相比。北方問題便成為威脅中原朝廷的心腹大患,直至三百多年後,讓蒙古人一統中原。


二曲人


柴榮主張先解決契丹,是因為柴榮在位幾年,進行了軍事、政治、經濟等各方面的改革,國內穩定、經濟發展、軍力強大,具備與契丹進行一戰的綜合國力條件,而且柴榮本人軍事才能高超,有戰勝契丹的把握。打敗契丹之後,守住邊關隘口、遷民外附、發展生產、鞏固邊防,自然形成有效防禦契丹的力量,這時候再揮師南下,趁著戰勝契丹的餘威和軍事上的絕對優勢,掃平南方,輕而易舉。這是當時的國家實力條件和客觀形勢決定的。而趙匡胤要先南後北,也是考慮到當時的國家實力和客觀條件。一則,新舊政權交接之際,本身內部不穩,如果與契丹交戰,戰敗或形成曠日持久的拉鋸戰,都不利於自身政權的穩固和建設,而發兵南下,先掃平南方,則有必勝的把握和優勢,在平南中建立自己的威信和實力,然後再與契丹一決雌雄,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只是天不假年,平定南方後沒多久,趙匡胤就去世了。柴榮和趙匡胤作為五代宋初不世出的2位頗有才幹的帝王,都是天不假年,不然,任何一人都可以完成中國統一併有效打敗契丹。只是“一山不容二虎”、“一個時代不許兩位英傑並立”,才有了柴榮欲戰契丹而早亡、趙匡胤平南後欲再戰契丹而先逝。


史文弓之父


首先,兩位君主都是歷史上的明君,可以說這是兩個很有魅力的人。但是我反對這個問題的提法,這是歷史上最應該仔細甄別的地方,究竟為什麼這麼說,那麼就讓我來幫大家好好分析以下的局面。

後周世宗柴榮,是皇帝裡的拼命三郎,為批改奏摺通宵達旦,時常為了制定國策晝夜不休,在他執政期間,後周可謂兵強馬壯,已有席捲江河之勢。但最後在攻打契丹的途中病倒,白白的將大好江山拱手讓人,讓萬千史學人士大呼嘆息。

關於柴榮幾次打幽州,有著不同的版本,但我仔細研究了一下當時的地圖,在後周與契丹控制的那片土地邊上,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國家存在著,與他們接壤的北漢,看似病怏怏,但也不是任人宰割,背靠契丹這棵大樹,在五代末期始終屹立不倒,這是一個讓柴榮徹夜難安的敵人,作為與北漢交手過無數次的後周,甜頭是吃到過,但苦頭也沒少吃,北漢與契丹的關係倒是如膠似漆,每次柴榮去攻擊一方,另一方肯定會去幫忙,多次戰役,後周並沒有得到多少地盤,倒是威逼利誘南唐,得到不少油水,以全局戰略來看,先南後北是理智的,後周也是這麼做的,是以,我得到的結論是:柴榮和後周的國策並不是先滅北方的北漢和契丹,而是和趙匡胤一個思路,先南後北。原因是什麼?我來告訴你正確答案。

後周的地理位置與北漢和契丹接壤,多年的征戰互相十分了解,論實力來說,後周佔領黃河流域大部分地區,經過五代時期各個王朝的積累,兵強馬壯,並不是契丹和北漢聯手就可以輕易撼動的,而柴榮的岳丈符彥卿這個大神,曾經將契丹皇帝打得丟盔棄甲,有這尊大神鎮守北方,契丹北漢聯手也只是騷擾邊境,打打秋風罷了。而南方則不然,南唐的李家可是有錢人,國力與財富比後周只強不差,只因李老爺子老邁昏沉,無進取之心,屢屢讓後周佔了便宜,但如果南唐的新君不像李煜般荒唐,恰恰有個明君出現,加上南唐富裕的人口資源,劃江而治的南唐,絕對會是後周的最大敵人。所以先南後北並不是趙匡胤的想法,他只是照著柴榮的思路繼續而已。

百姓口中竊取後周的趙匡胤,也的確是按這個思路去走的,在南唐和後蜀最虛弱的時候發起了滅國行動,敗天所賜,南方統一戰爭全部勝利了,當他騰出手來準備大展身手的時候,壯年毆了,就那麼不明不白的掛了,只能讓弟弟趙光義來完成他的遺願了,可惜趙光義滅了北漢後,在兵分三路大軍去滅遼國的時候,在高梁河戰役中,臀部中箭險些喪命,失去了最好的一次機會,逃跑時丟掉的武器兵甲,讓遼國契丹人真正的武裝到牙齒,至此有了和宋叫板的資格。

我是通遼人,是一個歷史愛好者,我想把更好的歷史故事寫給大家看,真心希望每一個喜歡歷史的人關注我。





大通遼人


從中國歷史上經驗來看,大多數政權,如果一開始,就是由北往南發展的,都能統一全國,並建立大一統的國家。

而如果是從南而北的,大多數都會功敗垂成,這個是歷史定律,除了明朝的朱元璋。

從這個歷史規律來看,趙匡胤儘管也是一位非常厲害的政治、軍事高手,但是從整體的政治、軍事能力來看,周世宗柴榮選擇先北後南,是更有戰略眼光的。

南方一直就不是問題,後周過於強大,南唐、南平這些諸侯國,國力衰弱,國主並無大才,就算不去打他,他也只能自保,何況南方還有四五個割據政權,互相掐的厲害。

但是北方就不一樣了。北方的遊牧民族,歷來都是中原王朝大患。更何況契丹人已經實現了蒙古高原的統一幾十年,不僅霸佔著幽雲十六州北方的門戶,還有個乾兒子北漢做前鋒。

如果選擇先難後易,解決了北方的問題,就可以將國門恢復到長城以北,就可以額關起門來,輕鬆統一全國,然後再舉全國之力,深入漠北,重現當年漢武大帝的榮耀了。

此時契丹在幽雲十六州經營的時間,不過一二十年,根基不深,攻下比較容易。而周世宗柴榮經過一番國內的軍政改革後,國力軍力強盛,此時舉全國之力,消滅北漢統一山西,再奪回幽雲十六州,不是難事。而他親征開始,戰場捷報頻傳,收回幽雲十六州指日可待,無奈突然患病,大業未成身先死了。


收回幽雲十六州,合併山西,後周就擁有了長城以南,秦嶺、淮河以北的廣大中原、關中地區,這些地域範圍,可是霸業最好的跳板。

趙匡胤也很有才華,政治軍事能力都非常優秀,但是他選擇了一條先南後北,也就是先易後難的路子。這個路子,看似容易成功,其實等於葬送了後周一統全國的大好前程。


因為一旦政治軍事中心向南發展,就沒辦法和北方的騎兵軍團相抗衡了。就像跆拳道練拳,如果一開始就和高手過招,那麼成長的更快,如果一開始就和弱者過招,只會拉低自己的水平。

每個王朝從一誕生開始,就逃避不了時間遞減衰退率。時間越往後推,一代不如一代,過了幾十年,就會走下坡破路了。

假如趙匡胤能或者統一南方,然後再回兵北上,或許有可能打敗契丹。但是偏偏他在剛滅完南方的諸侯國,就死了。接下來的太宗趙光義,打仗就是一個草包,北伐了好幾次,都是失敗而回,有一次還屁股中間受了傷,從此再也不敢自以為是,親征幽雲十六州了。

後面的皇帝,一代不如一代,大宋的軍事戰鬥力,很快就走下坡路了。

大宋一代,一直缺乏神一樣的軍事高人,這都是宋太祖趙匡胤埋下的種子。

~~三生有畫,畫中有話,歡迎關注哦~~


三生有畫


從戰略上看,柴榮更高瞻遠矚,整個宋朝一直受到北方政權的威脅,且屢戰屢敗,稱臣受辱,割地賠款,最後偏安江南,還被消滅。

從戰術上看,趙匡胤更務實,事實上證明很快平定了江南各地。

但是究竟誰更正確這就要放在具體的歷史環境中了,收服江南各地也是需要時間和精力的,北方政權這個時候也可以加強戰備,努力提升戰力。收服江南雖然容易一些,但也是要消耗戰力、國庫的,再加上各種治理分散精力,問題也會較多。

所以趙匡胤一直充實國庫,期待購買燕雲十六州,不過等到他死也沒有實現這個願望。

當消滅南方各個政權之後,北方契丹也逐漸的實現了統一,這是最為不利的地方。錯失了契丹內部紛亂,分化解決的有利天時。也為宋朝的覆滅埋下了伏筆。


一刀微課堂


這個提法有問題,柴榮也不是解決,只是要收回邊關關隘,便於防守,不能讓契丹南下沒有阻力,然後再完成南邊統一,沒有錯。

……趙匡胤沒有這個意識,導致南邊統一之後,再也收不回邊關,這也是導致靖康之恥的一個早期問題。當然,趙匡殷當時的想法是遷都,最後趙光義阻攔沒有完成,也是靖康之恥的又一個早期問題……所以,北宋的滅亡宋在建國初期就埋下了隱患。其實,這兩個問題只要解決一個即可。

綜合來看,無論是柴榮加強邊關天險和防守,還是趙匡胤遷都,都是不錯的選擇,就這個宋太宗趙光義,實在是個草包。


紫府筆傳


柴榮高瞻遠矚!有漢武帝之遺風!南方几處不足為慮!一他們各自為政!不可能團結一致!合成洪流!可最後圖之!二北方勢力野蠻兇悍!自古與中原為敵!應儘快圖之!寧可聚天下之力也必須儘快收覆蠻夷之地!至於南方;若宋不打他!他們己很滿意了!論戰須知己知彼!因為南方諸政權無一國實力可與宋直接攤牌!更無誰會合兵耒犯!他們均無大志;不足為患!留一空城他也不敢來犯!只是柴榮英年早逝!倘若老天青睞;多給柴榮十年時間!天下必大一統!


101228897075


從柴榮立場判斷,作為大周帝二代,得位正當,軍事強盛,南方几個小國也皆實力不濟,早取晚取皆盤中菜,不足慮,北方契丹佔據幽雲十六洲,心腹大患,作為一個開創之君,攻遼上選,實際作戰中也取得了些成績,奈壽短,沒實現。

趙匡胤立場判斷,剛奪位成功,畢竟屬下武將眾多,攻遼啃硬骨頭,萬一失敗,人心浮動,別人仿他奪位也有可能,攻南方,則風險小小,又可自立威信,同時也可看出其在統一南方後,立祭出杯酒釋兵權,顯其進取心不足,保皇權第一,兩人格局比是周世宗大


順藤瓜236


誰對不知道,反正趙匡胤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