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泛亲子综艺创作依赖路径,《超能幼稚园》建立了一套新的规则标准

打破泛亲子综艺创作依赖路径,《超能幼稚园》建立了一套新的规则标准

传媒内参导读:一档好的节目,最终都会与社会发生关联,呼应社会情绪。所以所谓节目创新,根本上还是在顶层设计上下功夫。

打破泛亲子综艺创作依赖路径,《超能幼稚园》建立了一套新的规则标准

昨天(11月22日),爱奇艺儿童纪实教育实验类节目《超能幼稚园》播出了第十二期,作为收官节目,萌娃和老师们共同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毕业典礼。

在这个充满仪式感的场景中,回顾了五位新手老师如何从小白成长为合格的幼儿教师的过程,同时也让人最终记住了这10位可爱的小天使(分别是贝贝、朵朵、云飞、核桃、小蜜桃、小N、畅畅、轩轩、多多、安迪),要知道他们入园的第一天,发生了不少状况,着实让人头疼,但最后大家都依依不舍,流露出最真实的不舍眼神,我们才知道,他们早已把彼此和老师们当作了自己家人般的存在,所以这份暖心的感动,不知又得戳中多少人的内心。

打破泛亲子综艺创作依赖路径,《超能幼稚园》建立了一套新的规则标准

成长主题的泛亲子综艺,

《超能幼稚园》是如何创新的?

一档好的节目,最终都会与社会发生关联,呼应社会情绪。所以所谓节目创新,根本上还是在顶层设计上下功夫。

以《超能幼稚园》为例,一方面其顶层设计无疑呼应或缓解了社会痛点。当下幼儿园安全问题早已成为牵动社会的敏感话题,同时也成为不少家长心中长期的忧虑点。反观这档节目,通过真实的镜头来纪录合格幼儿教师工作的不易,其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家长集体焦虑情绪,同时也让家长和幼儿老师之间可以互相谅解,增进信任感。

打破泛亲子综艺创作依赖路径,《超能幼稚园》建立了一套新的规则标准

节目中的五位实习幼儿老师任嘉伦、费启鸣、俞灏明、秦奋、韩沐伯在园长的科学培训下,不断精进自身的幼师技能,同时,他们“师者向善”的一面也在节目中真实地呈现出来,比如说,在运动会一期节目中,实习老师韩沐伯抱着畅畅、轩轩两位小朋友向前冲时意外摔倒,会下意识地先去保护孩子,尽管膝盖着地而导致肿积水,但他还是先安抚好小朋友,之后才一个人默默跟校医说自己也需要看一下“伤情”。

当爬云峰山时,实习老师们不仅要顾全小朋友们的安全,在爬到山顶特别累的情况下,还要坚持给十个小朋友做晚饭,几乎是从天亮做到了夜幕降临,当小朋友吃饱饭之后,才匆忙给自己弄点吃的。此时年纪最小的小蜜桃一句“老师们还没有吃饭”,瞬间戳中了几位男老师的心,那种欣慰和感动的表情,无法用语言形容,更重要的是体现出一种师生之间发自内心的理解的情绪共鸣。

另一方面,如何平衡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是启蒙阶段,之后注重集体生活的幼儿园教育则是另一个不可或缺的成长体验,如何科学平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成为不少家长心中的难题。

通过《超能幼稚园》这档节目,参与其中的家长们和屏幕以外的家长们,也同步习得了不少科学育儿方法。以安迪为例,在幼儿园老师的教育下,使得其更为勤快懂事。不过,一旦回到妈妈身边,就变成了小懒虫。而这个问题,边园长在节目中也明显指出,这无论是对于安迪妈妈来说,还是更大范围的家长而言,都颇具思考性。

打破泛亲子综艺创作依赖路径,《超能幼稚园》建立了一套新的规则标准

不仅如此,在这次“超能”幼稚园的成长之旅中,不仅是孩子,家长们也收获了不小的成长,未来对于自身家庭和谐和亲子教育,都会产生积极的深远影响。

比如一向以精英教育方式严格要求孩子的朵朵爸爸,在最后明白了应该给孩子适度的自由和减压缓冲,所以在亲子活动日,朵朵爸爸让女儿学会了重在参与的精神和意义。

打破泛亲子综艺创作依赖路径,《超能幼稚园》建立了一套新的规则标准

用专业精神和诚意态度,

打造“靠谱系”育儿新综艺

之前曾听到过一句话,不要在生活中寻找你要的东西,而是努力感受生活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其实这个道理,同样也可以运用到综艺节目的创作之中,当某一个题材几乎已经被大众“刻板印象”化,那么它到底还有没有创新的可能和空间?

以亲子类综艺为例,2013年,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成为现象级亲子综艺之后,一系列泛亲子综艺遍地而生,但大都是同一套制作逻辑,萌娃、明星、任务打卡,短时间的集中上马,也让观众对此类节目心生审美疲态。

而反观近两年网综市场的迅速崛起,垂直化和专业性日益成为其突出的特点,亲子综艺也呈现出鲜明的变化,以《超能幼稚园》为例,除却明星光环、可爱萌娃这些外在的显性表达,其实这档节目最大的意义在于重新定义了“亲子综艺”的新标准,更加注重教育的实践性和关注家庭本身的内容,让这档纪实类节目更像是一部家庭成长的纪录片。

《超能幼稚园》将育儿节目与实际生活进行了纪实化的最大呈现,较为明显的是,家长们可以在第二现场通过视频实时观看自己孩子的场景,而这与现实生活高度融合,颇让其具有较强的代入感和共鸣感。

打破泛亲子综艺创作依赖路径,《超能幼稚园》建立了一套新的规则标准

不仅如此,节目中与育儿相关的专业人士占比较大,贯穿节目始终的边园长,她的幼儿教育经验颇为丰富,在节目中多以“卡通”形象出现,直接指出育儿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给出科学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颇具实践性。

除此之外,节目还多次邀请了专业育儿专家深度参与节目之中,分享科学育儿的有效方法,其中包括拥有25年幼儿工作经验,持幼儿教师资格证、美国蒙特梭利3-6资格证书、园长证书的hannah,北师大学前教育专家冯婉桢等。

打破泛亲子综艺创作依赖路径,《超能幼稚园》建立了一套新的规则标准

如果梳理一整季的节目,不难发现,几乎每期都有一个关于成长的主题,在寓教于乐的有趣课程中,其实是在完成一个个成长技能和经验的养成。

  • 校际运动会,其实是在培养孩子们的竞技体育精神;

  • 有趣的手工课,有助于孩子们树立规则感;

  • 外出购物的过程,则是对他们一次自我保护的安全教育;

  • 集体爬云峰山,强调孩子们需要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重要性,从小培养他们的感知和好奇心;

  • 十个孩子,两两合作完成任务,目标在于培养孩子们对同伴协作认知的重要性;

  • 儿童剧演出,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参与活动的热情;

  • 亲子活动日,虽然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积分比赛,但重点是培养亲子关系的亲密度和协作感;

  • 特殊的告别课,其意义在于让孩子们从小就学会珍惜当下。

所以,不少网友给予《超能幼稚园》这档节目较高的评价,主要是基于节目呈现出来的专业精神和用心态度。

最重要的是,通过“成长课堂”这种具象形式,帮助家长观众们去建立或完善科学的育儿体系,尤其是对于新手父母而言,更是有效地缓解了他们育儿的焦虑感和痛点。

打破泛亲子综艺创作依赖路径,《超能幼稚园》建立了一套新的规则标准打破泛亲子综艺创作依赖路径,《超能幼稚园》建立了一套新的规则标准

以正能量定调自制网综布局,

爱奇艺践行主流视频网站责任担当

无论是倡导新青年文化和正能量的《中国新说唱》,还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风美少年》,爱奇艺在综艺布局的基调颇为明显,通过创新节目内容形式,提升用户多场景体验,以年轻受众喜爱的方式,增强其对平台的黏性,但本质上传播还是“积极向善”的主流价值观。

除了头部大制作综艺之外,爱奇艺腰部综艺《超能幼稚园》,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从数据表现上看,在第5-10期间孩子熟悉环境,幼师熟练工作基础上问题矛盾接连爆发,看点十足,更由于#国家欠我一个老师#话题搅动路人网友,在百度指数方面突破10万。第11期孩子与幼师迎来毕业前最后考验,师生、家长间的真情互动异常催泪,在微博上引发热议,指数较上期有两倍的飙升,峰值高达80万。

打破泛亲子综艺创作依赖路径,《超能幼稚园》建立了一套新的规则标准

更为重要的是,《超能幼稚园》颇为贴合当下综艺创新“小正大”的要求,摒弃流量明星带来的花样噱头,专注于节目内容本身的提升,为用户带来更多实用性育儿的附加价值。

总之,在泛亲子综艺进入创作套路化的时期,未来更加注重垂直化、专业感、科学性的此类节目,或许还具有深挖的潜力。

打破泛亲子综艺创作依赖路径,《超能幼稚园》建立了一套新的规则标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