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總導演陳曉卿:我吃過的最好吃的火鍋

竇文濤:曉卿你還是說說你吃過的最好吃的火鍋。

《舌尖》總導演陳曉卿:我吃過的最好吃的火鍋

陳曉卿:我其實我更習慣的是我們安徽的火鍋或者是中原的火鍋,就是我小時候吃過的火鍋。它實際上是把食材都做好了,放在裡面,也叫

馬未都:一品鍋。

陳曉卿:對,也叫一品鍋,也叫閤家歡,或者叫什麼就是類似於全家都在的那個意思。就是有蛋餃,有羊肉,有普通的豆腐和炸豆腐,碼得非常非常漂亮,都碼好了,然後起一個火鍋大家都來吃。

《舌尖》總導演陳曉卿:我吃過的最好吃的火鍋

馬未都:最典型的就是他們家的那個李鴻章火鍋。

《舌尖》總導演陳曉卿:我吃過的最好吃的火鍋

竇文濤:對。胡適也愛請人吃這種一品鍋,就是大雜燴。他們那個大數據排的說中國這個前三位的火鍋,第一個當然是四川重慶那邊的火鍋了,第二個就是北方涮鍋,就是這個涮羊肉,第三個叫什麼來著,廣東那邊的,打邊爐。

《舌尖》總導演陳曉卿:我吃過的最好吃的火鍋

《舌尖》總導演陳曉卿:我吃過的最好吃的火鍋

《舌尖》總導演陳曉卿:我吃過的最好吃的火鍋

陳曉卿:打邊爐,粥底鍋。

《舌尖》總導演陳曉卿:我吃過的最好吃的火鍋

竇文濤:你覺得你的最愛,你個人除了你們家鄉的之外,你最愛哪種?

陳曉卿:那還是重慶火鍋,因為重慶火鍋是最親民的,就是老百姓最吃得起的。

竇文濤:涮羊肉不親民哪。

陳曉卿:涮羊肉還是有點貴哦,涮羊肉的造價肯定會比普通的重慶火鍋,重慶火鍋當年叫一拖三。

竇文濤:對,這是什麼意思?

陳曉卿:素菜一塊,所有的葷菜三塊,一盤,叫一拖三。

竇文濤:現在還有四拖二的。

陳曉卿:四拖二的就是素菜兩塊,葷菜四塊。就是它是,羊肉做不到這一點。

馬未都:還有這個重慶火鍋過去都是吃那下腳料。

《舌尖》總導演陳曉卿:我吃過的最好吃的火鍋

陳曉卿:對,這是最重要的。

馬未都:吃它們那都是你不吃的。

陳曉卿:你看剛才的那個火鍋的這個圖片,那是達官貴人家的鍋,真正的火鍋也就一百多年,那是重慶苦力最早在江邊吃的這種雜碎。但是中國人的智慧恰恰就在這兒,他能把沒人吃的東西把它變成有人吃的東西,比如說黃喉,黃喉你知道是什麼嗎?

竇文濤:那當然了。

陳曉卿:是什麼東西?

馬未都:不是喉管嗎?

陳曉卿:不是。

馬未都:那是啥?

陳曉卿:這是牛和豬的主動脈血管。

竇文濤:哎呦,這還真沒研究過。

《舌尖》總導演陳曉卿:我吃過的最好吃的火鍋

陳曉卿:但是呢,你如果直接吃是不能吃的,它上面有好多層,要一層一層地撕下去,最中間的那個部分,才是脆的,才可以吃。要前面的手工是特別特別多的。再比如說毛肚,牛有四個肚,能吃的只是第三個肚,第三個胃,第三個胃就我們叫百葉,現在也有拿第二個胃來做的,就是我們廣東叫金錢肚,也有涮的,但是呢,也有拿羊的第三個胃來充數的,就是散丹。您知道這個北京吃爆肚,這個散丹、肚仁,這個肚領、大梁,這都是每個口感味道都不一樣,比如說肚仁,就是馬連良先生他就是一輩子就好這口。說別的都不行,那這些東西都需要反覆地處理,要不然不好吃。

《舌尖》總導演陳曉卿:我吃過的最好吃的火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