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在古代是如何称呼中国人的?

萧晓四姑娘


1.秦:由于秦朝开创了中国首次大统一,影响深远,此后外国就开始称中国为“秦”,或由“秦”的音译演变而称为“秦尼”、“秦尼斯坦”、“摩秦”、“马秦尼”、“秦那斯坦”。现在,英语、印度的印地语、意大利语、伊朗的波斯语中对中国的称呼,通常都认为是从“秦”的发音转化而来的。 2.汉:汉代国势强盛,多次派遣使臣出使海外。汉代以后,外国人便常用“汉”来称呼中国。直至现在外国一般仍把中国文化称为“汉学”,把研究中国文化的学者称为“汉学家”。 3.唐:唐代时期中国国力强盛,从此外国便有称中国为“唐”的习惯。也因此,老一辈华侨自称“唐人”,称中国为“唐土”,而把中国人在外国聚居的地方称为“唐人街”。 4.契丹:由契丹族建立的强大的契丹国(又称辽),在我国北方的影响很大,因此西方称中国为契丹便开始流传。现在俄语中对中国的称呼即从契丹音转变而来。 5.赛里斯:赛里斯即“丝国”之意。因外国人知道中国产丝,便以赛里斯称呼中国。公元前在古希腊、罗马等地学者的著作中,已出现赛里斯之名。 6.震旦:古代印度称中国为震旦。究其原因,一种解释为:“东方属震,是日出之方,故云震旦”;另一解释为:“震”为“秦”的音译转变,“旦”,乃“斯坦”之意。 7.支那:在古代,印度、伊朗、希腊、罗马等最早开始称中国为支那,近代日本也称中国为支那。一般认为支那是“秦”的音转;也有人认为“支那”是“荆乐”一词的音转,“荆乐”是由于楚国音乐“荆乐”流传国外而得名。


故事猎人


由于中国是古代四大古国之一,尤其是至今为止唯一的一个保留着完整的文化和体系的古国。

中国在古代历史上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所以外国人对中国的称呼也有很多种,而且是不同时期不同阶级文化的产物。有几种叫法,列罗如下:

1、最早的外国人对中国的称呼,就是古梵文中的Cīna一词。整个词在汉译佛经中很常见,音译作“至那”“脂那”或者“支那”。这些佛经的原文,当然多数是当时或更早时在印度写成的。

2、古代希腊和罗马的著作中有的就把中国称作Serica,意思是“丝国”,称中国人是Seres,中国的首都是Sera,现代的汉译“赛里斯”“赛拉”。

3、俄罗斯民族形成的时间比较晚,俄语中称中国为Китай,读音与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契丹”的古音十分相近。

4、中世纪时,拜占庭的历史学家曾把中国称作Taugas,伊斯兰的文献著作则写作Tamghaj,Tomghaj或Tohgaj。学者们考证这几个字的来源,也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这是“唐家子”一词的对音,“唐家子”的“唐”,当然是中国唐朝的“唐”。

这些是古代外国人对中国的几种最主要的称呼,比较久远的历史,后来由于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影响力越来越大,尤其是秦朝,汉朝,唐朝,宋朝,明朝,时期影响力最大,所以就产生了很多叫法,比如“秦人”“汉人”“唐人”这几种称谓。

甚至到了晚清,还有很多侮辱性的叫法,就不在这里叙述了。


梦圆史话


实际上,中国这个概念形成很晚。历史上的中国一词,也多指代中原文明或中原国家。

最早是中央之国的意思,正所谓处中国以治万方。

后来的各个王朝,一般会自称大汉,大明,大清,汉代也会自称汉家。在古代世界,秦人,汉人,唐人都可以是中国的别称。由于秦汉唐三代比较强大,名称就延续下来。经过中亚与海上的通道,传播到当时的世界各地。中国古代部族的分野,大致可分为华夏、东夷、苗蛮三大集团,主要由炎帝和黄帝所代表的部落组成 。正如《国语·晋语》记载:

昔少典娶有蟜氏,生黄帝、炎帝。故而,华胥正是炎黄之祖也。

炎黄子孙一词就成为华人的自称。实际上,明清时期,藩属国都会称呼中国为“中央之国”,有掌柜的意思包含在里面。古代朝鲜称呼中国为中华,自称小中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在古代希腊和罗马的著作中,中国为Serica,意思是“丝国”,缯绢国,衣冠文物之地,称中国人是Seres,中国的首都是Sera,现代的汉译“赛里斯”“赛拉”。

古代俄罗斯,由于距离北部较近,称中国为为“契丹”。在俄语中为Китай,读音与“契丹”的古音十分相近。著名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在它的叙利亚文版本中,称呼中国为秦那斯坦。

大约在公元十世纪的拜占庭文献和伊斯兰文献中,中国的称呼有“唐格斯”、“唐格马”,说明了大唐的辐射与强盛。古印度和中国文化交流很频繁,对于中国的称呼很多,古梵文中的Cīna一词,就是中国的意思,与陶瓷有关,被音译作“至那”“脂那”或者“支那”。而梵文Cīna一词,衍生出了很多中国的其他语种:

波斯文的Chīn,阿拉伯文的Sīn,拉丁文的Sinae,英文的China,法文的Chine,德文的China,意大利文的Cina。

近代中国,日本的支那一词,来源就是借用古印度语,我们必须给予驳斥这种蔑称。随着唐代的强盛,印度向往中华文明,在Cīna一词前再加上前缀mahā一词,成为Mahācīna,音译“摩诃至那”,意思是“大至那”或者“伟大的至那”,非常尊崇的意思。

除此之外,印度语也有在Cīna后面加上sthāna一词,成为Cīnasthāna,一般翻译为“真旦”“振旦”“震旦”或者“摩诃震旦”,意思是伟大的中国。在《佛说灌顶经》卷六中写道:阎浮界内有震旦国。

唐代高僧玄奘到印度后,见到了戒日王,问到了“摩诃至那国”,根据《大唐西域记》的记载,玄奘说:

至那者,前王之国号;大唐者,我君之国称。

根据《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记载,同样去过印度的和尚义净,记载说印度称呼中国为Devaputra的,音译是“提婆弗呾罗”,意思是“天子”。 在印度著名的文献《罗摩衍那》中,中国也被称为Paramacīna,意思就是“更远的”或“极东”的至那。 在《旧唐书》记载:

太宗降玺书慰问,尸罗逸多大惊,问诸国人曰:自古曾有摩诃震旦使人至吾国乎?皆曰:未之有也。

东方属震,是日出之方,故云震旦。华严音义翻为汉地。


大概到了中世纪,欧洲拜占庭把中国称作Taugas,伊斯兰的文献著作则写作Tamghaj,Tomghaj或Tohgaj,大概意思是唐家子。在13世纪初,《长春真人西游记》中记载西方称呼中国为“桃花石”,就是上面文字的音译。

古代中国,也把现代欧洲人叫欧罗巴人,阿拉伯人叫大食人,非洲人叫昆仑奴,法国人叫高卢人,英国叫撒克逊人,泰国叫暹罗,越南叫安南人,意大利叫大秦人,俄罗斯叫罗刹人,阿富汗叫贵霜。

诸如此类,不一而足。目前也有把中国称为龙国,功夫等各类说法的,相对比较罕见了。

秦右史,原创通俗历史,专注民间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